盘片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652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片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尤指一种具防止错位功能的盘片承载装置,不仅有利于读取装置将盘片取出使用,且可防止承载盘错置而产生故障。
背景技术
在储存媒体的演进过程中,光盘对于大量数据的储存能力及保存性,在众多储存媒体中有显著的优点,通过由光盘的使用,不仅数据的运用更为便利,亦有助于使用者的携带,因此,光盘在现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储存媒体。
现今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拥有多片光盘已为常事,因此光盘片的拥有者莫不希望有一可同时置放多片光盘的装置,可随时选用,而不需重复开关光驱更换光盘片,因此有了置片匣的产生。
一般常用置片匣的构造是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包含有一片匣壳体10以及复数个光盘托盘14来置放多片光盘,而托盘14的固定是利用设置于壳体内侧两两成对的凸肋12。虽然,常用置片匣可达到置放多片光盘的目的,且托盘14的厚度约略大于光盘的厚度而小于凸肋12之间之间隔,通过此,可在壳体中放置多片的光盘,而达成迅速存取换片的目的,并且托盘14上所置放光盘,可经由使用者将托盘14自片匣壳体10中抽出,并取换该光盘之后,再将托盘沿着成对的凸肋12推入以到达正确位置。惟,此种设计方式不仅托盘14容易从片匣壳体10分离掉落,且使用者在置回托盘14时,若未注意其凸肋12的相对位置,容易将托盘14错置,也就是未放入两两相对凸肋12之间,而成一倾斜置入的错位状态,当这种情形发生时,若使用者未加以察觉,而将置片匣给予读取装置存取使用时,将会发生读取装置无法取用光盘,甚至发生读取装置结构受损的惨重情况。

发明内容
如何针对上述常用常用置片匣构造的缺点,以设计出一种新颖的盘片承载装置,不仅可增进其光盘的存取功能,且又可防止使用者的粗心而造成的损坏,此即为本发明的发明重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其主要是利用片匣壳体的楔合部与承载盘的楔合口配合运用,而可防止使用者的错置承载盘而造成故障或损坏的发生。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可利用承导板的变形设计,将的延伸连结,可通过以产生防止错置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可于壳体增设包含有对应于承载盘数量开口的栅栏装置,使每一承载盘皆需通过栅栏装置才能确实置入,可确防止错位状态发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通过由承载盘上的扣合部与片匣壳体的弹扣片的配合,可于承载盘放入片匣壳体时,形成一假固定状态,而保持未使用的承载盘的位置,并于弹扣片与该勾扣部卡合时,产生一声响以提示使用者是否正确装入。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通过由承载盘上勾扣部的设置,而使读取装置可将置放在壳体中的承载盘取出,进而读取光盘片上的数据。
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其主要构造是包括有复数个承载盘,其边缘设有一存取口及至少一扣合部,而上表面设置一凹部以放置一盘片;及一壳体,其内部的两侧壁对应设有至少一承导板,另设有至少一弹扣片,该承导板是用以引导放置该承载盘,而弹扣片可于承载盘置入壳体时与该盘片承载盘的扣合部相扣合;其中,该壳体尚设有一楔合部,各承载盘则对应设有一楔合口,可于承载盘送入壳体时相互楔合,以防止错位。
另外,本发明尚可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其主要构造是包括有复数个承载盘,其边缘设有一存取口及至少一扣合部,而上表面设置一凹部以放置一盘片;及一壳体,其内部的两侧壁对应设有至少一承导板,另设有至少一弹扣片,该承导板是用以引导放置该承载盘,而弹扣片可于承载盘置入壳体时与该盘片承载盘的扣合部相扣合;其中,该壳体尚设有一栅栏装置,包含有对应于承载盘的复数个开口,可防止承载盘置入错位。
本发明尚可提供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其主要构造是包括有复数个承载盘,其边缘设有一存取口及至少一扣合部,而上表面设置一凹部以放置一盘片;及一壳体,其内部的两侧壁对应设有至少一承导板,另设有至少一弹扣片,该承导板是用以引导放置该承载盘,而弹扣片可于承载盘置入壳体时与该盘片承载盘的扣合部相扣合;其中,该壳体两侧壁对应的承导板是延伸而相互连结,通过以防止承载盘置入错位。


图1是常用置片匣的构造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承载盘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壳体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栅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特征、结构及所达成的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图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是分别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及承载盘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主要构造是包括有一壳体41及复数个承载盘31两部分。其中,在壳体41内部的两侧壁43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应的承导板51,另设有至少一弹扣片49于侧壁的一端。
承载盘31主要在上表面设有一凹部33可通过以容置一盘片315(例如光盘片),并在其一端设置一存取口37及一扣合部39,当承载盘31放入壳体41时,该承载盘31的存取口37将朝向壳体41的开口方向。
壳体41中,其承导板51的设置,在垂直方向为等间距设置,该间距约略大于承载盘31的厚度,以利承载盘31置入壳体41中,当承载盘31完全置入壳体41时,通过由壳体41内所设的弹扣片49与承载盘31的扣合部39相扣合,可将承载盘31暂时固定于壳体41中,而不会因轻微外力而使承载盘31脱离壳体41。另外,承载盘31压到底部扣合时会发出一声响,亦可产生提示作用,让使用者得知已装入正确位置。另外,尚可于壳体41增设一楔合部451,而承载盘31对应设有一楔合口351,可于承载盘31推入时相互楔合,以防止承载盘31发生置入错位的情形。承载盘31另设有一勾扣部38,可配合读取装置的机构以一之拉取装置,将承载盘31自壳体41中取出,并对承载盘31所搭载的盘片315加以利用。于使用完毕之后,读取装置再将承载盘31连同盘片315送回壳体41之中。同样,承载盘31完全置入壳体41时,扣合部39亦再次与壳体41中的弹扣片49相扣合,而再次暂时固定。
再者,请参阅图4,是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壳体构造。如图所示,为了防止承载盘31于使用者放入壳体41中时,因使用者的疏忽,而将承载盘31置入错位,导致整个机构的故障或甚至损坏,可设置各种防护装置于壳体41及承载盘31的构造中。首先,该防护装置可为如前述的楔合部451与楔合口351等楔合机构,此一楔合机构亦可反向设置,即于壳体41设置楔合口而于承载盘31设置楔合部,亦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当承载盘31正确置入时,两者的楔合部451与楔合口351可完全的相互楔合。反之,当使用者未将承载盘31正确的置入壳体41中时,则两者的楔合部451与楔合口351将无法相互楔合,因此,承载盘31将无法完全推入壳体41中,因此承载盘31在这种状态下,将会有部分体积外露于壳体41外。通过此,可提醒使用者该承载盘31为置入错位的状态,而能在提供给读取装置使用前,将错位的状态改正,完全避免造成故障损坏的可能。
该防护装置亦可利用承导板51的变形结构形成,如图4所示,本发明可将对应的承导板51加以延伸连结,使各承载盘31活动的空间轨域相互隔离,可确实防止置入错位的情形发生。而承导板51的连结方式则可选择为全平面连结511、半平面连结513、局部平面连结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而半平面连结513与局部平面连结又可选择其连结部位设置于前端(如515)、中部(如517)、后端(如519)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每一种连结方式都可明确区隔一独立的特定空间,确保承载盘31在使用者置入壳体41时不会将承载盘31倾斜置入错误的位置,而发生无法取出甚至故障的可能。
最后,请参阅图5及图6,是分别为本发明栅栏装置及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防护装置亦可以一栅栏装置的态样实施。其中该栅栏装置71包含有对应于各承导板51的叶片73,形成复数个可供承载盘31通过的开口,各承载盘31通过过各开口而进入壳体41中,即可确保其位置的正确性。而栅栏装置的设置,亦可选择设于壳体41的开口处(如71)、前端、中部(未显示)或后端(如75)的其中一个位置。
当然,本发明的各防护装置态样可各别实施,亦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运用,通过以进一步确保盘片置入位置的正确性,并可提供读取装置更安全的作业环境者。
综上所述,当知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尤指一种具防止错位功能的盘片承载装置,不仅有利于读取装置将圆形片取出使用,且又可防止承载盘错置而产生故障者。故本发明实为一富有新颖性、进步性及可供产业利用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精神及方法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构造是包括有复数个承载盘,其边缘设有一存取口及一勾扣部,而上表面设置一凹部以放置一盘片;及一壳体,其内部的两侧壁对应设有至少一承导板,另设有至少一弹扣片,该承导板是用以引导放置该承载盘,而弹扣片于承载盘置入壳体时与该盘片承载盘的勾扣部相扣合;其中,该壳体尚设有一楔合部,各承载盘则对应设有一楔合口,于承载盘送入壳体时相互楔合,通过以防止错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两侧壁对应的承导板是延伸而相互连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承导板的连结方式是可选择为全平面连结、局部平面连结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承导板的连结部分是可选择设置于前端、中部、后端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设有一栅栏装置,包含有对应于承载盘的复数个开口,防止承载盘置入错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栅栏装置是选择设置于壳体的开口处、前端、中部及后端的其中之一。
7.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构造是包括有复数个承载盘,其边缘设有一存取口及一勾扣部,而上表面设置一凹部以放置一盘片;及一壳体,其内部的两侧壁对应设有至少一承导板及至少一弹扣片,该承导板是用以引导放置该承载盘,而弹扣片于承载盘置入壳体时与该盘片承载盘的勾扣部相扣合;其中,该壳体尚设有一栅栏装置,包含有对应于承载盘的复数个开口,防止承载盘置入错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栅栏装置是选择设置于壳体的开口处、前端、中部及后端的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设有一楔合部,各承载盘则对应设有一楔合口,于承载盘送入壳体时相互楔合,以防止错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两侧壁对应的承导板是延伸而相互连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承导板的连结方式是选择为全平面连结、部分平面连结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承导板的连结部分是选择设置于前端、中部、后端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
13.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构造是包括有复数个承载盘,其边缘设有一存取口及一勾扣部,而上表面设置一凹部以放置一盘片;及一壳体,其内部的两侧壁对应设有至少一承导板及至少一弹扣片,该承导板是用以引导放置该承载盘,而弹扣片于承载盘置入壳体时与该盘片承载盘的勾扣部相扣合;其中,该壳体两侧壁对应的承导板是延伸而相互连结,以防止承载盘置入错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承导板的连结方式是选择为全平面连结、部分平面连结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承导板的连结部分是选择设置于前端、中部、后端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设有一楔合部,各承载盘则对应设有一楔合口,于承载盘送入壳体时相互楔合,以防止错位。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设有一栅栏装置,包含有对应于承载盘的复数个开口,防止承载盘置入错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栅栏装置是选择设置于壳体的开口处、前端、中部及后端的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盘片承载装置,尤指一种具防止错位功能的盘片承载装置,其主要是包括有复数个承载盘,其边缘设有一存取口及至少一勾扣部,而上表面设置一凹部以放置一盘片;及一壳体,其内部的两侧壁对应设有至少一承导板,另设有至少一弹扣片,该承导板是用以引导放置承载盘,而弹扣片可于承载盘置入壳体时与承载盘的勾扣部相扣合,其中该壳体尚设有一楔合部,各承载盘则对应设有一楔合口,可于承载盘送入壳体时相互楔合,通过以防止错位;另外,尚可将对应的承导板延伸连接或于壳体中增设栅栏装置,都可加强其防止错位的效果。
文档编号G11B17/22GK1815596SQ20051000708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林瑞江 申请人: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