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791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张光盘或磁光盘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从其中再现信息信号的盘驱动装置,一个要安装在这样一个盘驱动装置中的盘驱动单元和一个要安装在这样一个盘驱动单元中的光头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CD(紧凑盘)和DVD(数字通用盘)的光盘是普遍周知的,并且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来容纳这样的光盘的盘驱动装置已经上市。
附图的图1示意性地阐释了一个要安装在典型地为一个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主装置中的不引人注意的盘驱动装置200。盘驱动装置200包括一个适于水平地移进和移出机壳201的盘托架202和一个安装在该盘托架202上的盘驱动单元203。应该注意,在图1中为了易于观察的目的而去除了机壳201的顶部金属板。
如图2所示,盘驱动单元203包括一个用于驱使光盘旋转的盘旋转驱动机构204、一个用于在由盘旋转驱动机构204驱动旋转的光盘上写入信号或从该光盘上读取信号的光头205、一个用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205的光头进给机构206、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207(下文中也称之为FPC)和一个电路基板208,该FPC 207的一端连接到光头205而另一端朝向光头205底层表面折回来连接到电路基板208。上面列出的元件整体地固定到一个基板209上以实现一个超薄轮廓(low profile)的结构。
盘旋转驱动机构204包括一个扁平主轴电机211,在其顶部表面装备有用于容纳光盘的转台210。主轴电机211由电路基板208支撑且适于通过转台210旋转来驱动已容纳的光盘。
光头205包括一个物镜205a,用于会聚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光束,并用会聚光束照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以借助于光电检测器(未示出)通过检测由光盘的信号记录面反射的回返光束来在光盘上写信号或者从光盘上读信号。
光头进给机构206包括一对用于可移动地支撑光头205以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光头205的引导杆212a、212b、一个固定在光头205上的齿条元件213、一个与齿条元件213啮合的引导螺杆214和一个用于驱动引导螺杆214旋转的步进电机215。随着步进电机215驱动引导螺杆214旋转,彼此交替啮合的引导螺杆214和齿条元件213驱动光头205从光盘的外围移动到光盘的内圈,或者与此相反。
FPC 207包括一个连接到光头205的线部件207b和另一个连接到电路基板208的线部件207c,线部件207b和线部件207c相对于FPC 207的折叠位置207a相对地设置,以在光头205和电路基板208之间、光头205进给的方向上彼此保持平行。因此,当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205时,FPC 207适合于移动它的折叠位置207a,而仍保持连接到光头205的线部件207b和连接到电路基板208的线部件207c处于相对于折叠位置207a相对地配置且在光头205的进给方向上彼此保持平行的状态。
电路基板208是一个所谓的刚性基板,在其上承载有连接到上述FPC 207的另一端的连接器216、另一个用于电连接机壳201与另一个设置在盘托架202上的电路基板的连接器217和一个用于控制盘驱动单元203运行以驱动盘驱动单元203的各种相关元件的驱动控制电路(未示出)。
基座209是一块通过冲压显示预定轮廓而形成的金属板。该基座209有一个用于把转台210暴露在外面的台暴露孔218a和一个用于把光头205暴露在外面的光头暴露孔218b,所述两个孔这样形成,从而当从基座209的一个主面侧来看时其彼此是连续的。上面描述的电路基板208、一对引导杆212a,212b、引导螺杆214和步进电机215,连同一些其它的元件一起固定到基座209的另一主面侧。
如图1所示,然后将具有上述配置的盘驱动单元203固定到盘托架202的底面上。在盘托架202的顶面上形成一个具有与光盘轮廓对应的轮廓的盘支撑凹座219和一个用于使盘驱动单元203通过盘支撑凹座219的底部而暴露于外部的孔220。将用于压住通过上述光头暴露孔218b而暴露于外部的FPC 207的顶盖221固定到处于基座209通过盘托架202的孔220而暴露于外部的区域中的基座209的顶面部分上。顶盖221拥有一个用于暴露物镜205a、大体为矩形暴露的孔222。孔222对应于被驱使而移动、从而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的光头205的可移动范围。另一方面,将一个用于覆盖驱动单元203的底面侧的底盖223固定到盘托架202的底表面上。
在支撑光盘D的盘托架202被容纳在机壳201中的状态下,使其中安装有上述盘驱动单元203的盘驱动装置200运行,以在光盘D上记录信息信号或者从光盘D上再现信息信号。更具体地,当盘旋转驱动机构204驱动光盘D旋转和光头进给机构206在光盘D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205的同时,盘驱动单元203的光头205在光盘D上写信号或者从光盘D上读取信号。
同时,在示出的这样一个薄轮廓的盘驱动装置200中,将上述顶盖221和底盖223之间的间隔制作得非常狭小,结果如图3所示减少了整个装置的高度,以便由此迫使在FPC 207的折叠位置207a的相对侧彼此相对地折叠并且夹在顶盖221和底盖223之间的线部件207b和线部件207c表现为降低了很多高度。
如图1和图3所示,FPC 207的折叠位置207a产生一个朝向顶盖221的一侧突起的凸起部分207d。当FPC 207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折叠时,朝向顶盖221突起的凸起部分207d增加了突起的高度,致使凸起部分207d能够通过顶盖221的孔222暴露出来且突出到外面。
由此,在传统的盘驱动装置200中,通过当驱使光头205移动以使其在光盘D的径向方向上进给时,FPC 207通过顶盖221孔222凸起的部分接触了光盘D的信号记录面,从而会破坏光盘D的信号记录面。
特别地,最近制造和上市的盘驱动装置200配置了与包括CD和DVD的不同盘的不同记录格式相兼容的光头205。此外,已经付出很多努力来使盘驱动装置200的光头205能够与能高密度地记录信号的BD(蓝光盘)记录格式相兼容。因此,就给FPC 207提供了必要的信号线用于在任意不同的记录格式下驱动和控制光头205。换句话说,这样的盘驱动装置200的FPC 207承载了大量的线,其不可避免地使FPC 207表现为高轮廓。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FPC 207的不能被顶盖221覆盖的部分通过顶盖221的孔222暴露到了外面。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面确认的情形,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被进给的光头的移动而移动其折叠位置时,期望提供一个盘驱动装置、一个盘驱动单元和一个光头装置,其能够有效地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不能被顶盖覆盖的部分通过顶盖的孔暴露于外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机壳;一个包含在机壳内的盘驱动单元;以及一个承载有用于控制盘驱动单元驱动操作的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盘驱动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光盘的转台和一个用于驱动放置在转台上的光盘旋转的主轴电机的盘旋转驱动机构;一个光头,用于在光盘上写信号和/或从光盘上读取信号,使用由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由盘旋转驱动机构驱使旋转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一个光头进给机构,具有一个用于支撑光头的引导轴从而允许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滑动和适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一个在其一个表面上承载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基座,所述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相对端固定在基座上,且基座具有一个已形成的孔以从它的另一个表面将转台和光头暴露于外部;一个将它的一端连接到光头且将它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路基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另一端折回来朝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且适于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以及一个顶盖,其固定到基座的另一个表面,从而压住通过基座的孔暴露于外部的柔性电路板且具有一个用于将光头的物镜暴露于外部的孔,所述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其折叠位置时,盘驱动单元的结构适于压制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观察,至少在其折叠位置上突起程度更大的侧边缘部分。
根据本发明,它也提供一种盘驱动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光盘的转台和一个用于驱使放置在转台上的光盘旋转的主轴电机的盘旋转驱动机构;一个光头,用于在光盘上写信号和/或从光盘上读取信号,使用由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由盘旋转驱动机构驱使旋转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一个光头进给机构,具有一个用于支撑光头的引导轴从而允许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滑动和适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一个在其一个表面上承载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基座,所述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相对端固定在基座上,且基座具有一个形成的孔以从它的另一个表面把转台和光头暴露于外部;一个将它的一端连接到光头且将它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路基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另一端折回来朝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且适于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以及一个顶盖,其固定到基座的另一个表面、从而压住通过基座的孔暴露于外部的柔性电路板且具有一个用于将光头的物镜暴露于外部的孔,所述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其折叠位置时,盘驱动单元的结构适于压制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观察,至少在其折叠位置上突起程度更大的侧边缘部分。
根据本发明,它也提供一种光头装置,包括一个光头,其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且在光盘上写信号和/或从光盘读取信号,使用由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被驱使旋转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以及一个将它的一端连接到光头而另一端连接到电路基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另一端折回来朝向光头的底面部分,并适于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其安装在一个盘驱动单元中,该盘驱动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光盘的转台和一个用于驱使放置在转台上的光盘旋转的主轴电机的盘旋转驱动机构;一个光头进给机构具有一个用于支撑光头的引导轴从而允许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滑动和适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一个在其一个表面上承载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基座,所述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相对端固定在基座上,且基座具有一个形成的孔以从它的另一个表面把转台和光头暴露于外部;以及一个顶盖,其固定到基座的另一个表面,从而压住通过基座的孔暴露于外部的柔性电路板且具有一个用于将光头的物镜暴露于外部的孔,所述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其折叠位置时,光头装置的结构适于压制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观察,至少在其折叠位置上突起程度更大的侧边缘部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时,光头装置的结构适于压制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上观察,至少在它的折叠位置上突起程度更大的侧边缘部分。相反地,因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突起更小的侧边缘部分暴露于顶盖孔,因此防止了不能由顶盖覆盖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通过顶盖的孔伸出到外部。
因此,根据本发明,如果使柔性印刷电路板表现出相对高的侧面,那么可以防止不能由顶盖覆盖的柔性电路板的部分通过顶盖的孔移动到外部。因此,当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被驱使移动和进给,从而使光头可以在光盘上正确地写入信号和/或从光盘上读取信号时,防止了柔性印刷电路板接触到光盘的信号记录面。此外,根据本发明,当使其自身适合于一个高侧面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时,可以进一步使整个盘驱动装置表现为薄外形。


图1是公知的其中不带有机壳顶板的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安装在图1中的公知盘驱动装置中的盘驱动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图1中的盘驱动装置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4是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为安装了根据本发明盘驱动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5是图4中的盘驱动装置盘托架整个地包含在其中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是图4中的盘驱动装置盘托架整个地从其中抽出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是图4中的盘驱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性透视图;图8是从它的顶面侧来看的盘驱动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图9是从它的底面侧来看的盘驱动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0是光头进给机构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1是图4中的盘驱动装置顶板被去除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2是图4中的盘驱动装置底板被去除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3是光头和图4具体实施例的一个FPC的示意性平面图,表示后者怎样固定到前者上;图14A到图14C是图4具体实施例的一个FPC的示意性透视图,表示它怎样在它的折叠位置上被抬高;图15是光头和图13中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表示当后者随着后者进给移动时怎样移动它的折叠位置;图16是光头和图13中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表示后者怎样以与图13不同的方式固定到前者;图17是光头和图16中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表示当后者随着后者进给移动时怎样移动它的折叠位置;图18是光头和图13中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表示后者怎样以与图13和图16不同的方式固定到前者;图19是光头和图18中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表示当后者随着后者进给移动时怎样移动它的折叠位置;图20A到20C是光头和图13中的FPC的示意性阐释,表示后者怎样以与图13、图16和图18不同的方式固定到前者上,图20A是示意性透视图,图20B是示意性正面图和图20C是示意性侧面图;图21是光头和图20A到图20C中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表示当后者随着后者进给移动时怎样移动它的折叠位置;图22是光头和类似于图13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但将一个加固元件固定到FPC上;图23是光头和类似于图16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但将一个加固元件固定到FPC上;以及图24是光头和类似于图18的FPC的示意性平面图,但将一个加固元件固定到FPC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这些附图解释了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的优选具体实施例。
图4是一个包括主体101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100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为安装了根据本发明的托架型盘驱动装置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使用该具体实施例来表示高度大约为12.7mm、适于在光盘2上记录信息信号和从该光盘2上再现信息信号的很薄的外形,该光盘2可以是CD(紧凑盘)或者是DVD(数字通用盘)。
更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包括一个机壳3、适于通过在机壳前侧形成的托架入/出舱口3a从机壳3移进和移出的盘托架4和一个固定在盘托架4上的盘驱动单元5。
机壳3借助于螺钉将一个由金属做成的上板7固定到一个由金属做成且整体上表现为平坦和大体盒形轮廓的下机壳元件6上而形成,从而使下机壳元件6的顶部开口封闭。因此,用于容纳盘托架4的容纳空间限定在机壳3的内部。机壳3的前侧具有开口。换句话说,托架入/出舱口3a形成在机壳3的前侧。
盘托架4由树脂模塑材料做成且整体上表现为平坦和大体矩形的轮廓。一个具有与光盘2轮廓对应轮廓的盘支撑凹部8形成在盘托架4的顶面上。盘支撑凹部8的底部拥有一个用于将固定到盘托架4底面的盘驱动单元5暴露于外部的孔9。将用于压制通过基座16的光头暴露孔19b(将在下文中对其进行更详细描述)而暴露于外部的FPC的顶盖10固定到通过盘托架4的孔9而暴露于外部的盘驱动单元5的顶面上。顶盖10拥有一个与基座16的台暴露孔19a相对应的大体半圆形的孔10a(将在下文中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一个用于暴露物镜21a和物镜驱动机构21b的大体矩形的孔10b(也将在下文中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该孔10b对应于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被驱使移动和进给的光头21的可移动范围。所述两个孔10a和10b连续地彼此延伸。另一方面,将一个底盖11固定到盘托架的下表面以覆盖盘驱动单元5的底面侧。
盘托架4由一个安装在它的外侧面和相应的下机壳元件6的内侧面之间的导轨机构12支撑,从而能够在如图5所示的当盘托架通过托架入/出舱口3a进到机壳3的内部时其所处的容纳位置和如图6所示的当盘托架通过托架入/出舱口3a抽出到机壳3的外部时其所处的抽出位置之间滑动。
将一个大体矩形的平前侧板13固定到盘托架4的前表面,以打开和关闭机壳3的托架入/出舱口3a。该前侧板13配置有一个点亮时表示正在对光盘2访问的灯显示部件14和一个当要弹出盘托架4时就要被按压的弹出按钮15。
当盘托架4容纳在机壳3中时,它由一个锁定机构(未示出)锁住且防止滑动到机壳3的前侧。当按压弹出按钮15时,盘托架4从锁定状态释放,并通过托架入/出舱口3a向前侧推出。结果,可以通过托架入/出舱口3a将盘托架4抽出到抽出位置。另一方面,当盘托架4推进到机壳3的容纳位置时,它就由锁定机构锁住且防止滑回到机壳3的前侧。
如图8和图9所示,盘驱动单元5具有一个通过将金属板冲孔成预定轮廓且沿着它的外围向下弯曲一小段长度的基座16。通过向外弯曲基座16的向下弯曲的外边缘而产生三个绝缘固定块17。将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以吸收振动的绝缘体18固定到各个绝缘固定块17上。基座16经由绝缘体18由设置在盘托架4下表面上的主轴(未示出)刚性地支撑。基座16在其主表面上配置有一个用于暴露转台22的大体半圆形的转台暴露孔19a(将在下文中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一个用于暴露光头21的大体矩形的光头暴露孔19b,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该光头21适于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进给,该光头暴露孔19b具有一个与光头21可移动范围对应的轮廓。两个孔19a和19b连续地彼此延伸。
盘驱动单元5包括一个用于驱使光盘2旋转的盘旋转驱动机构20、一个用于在由盘旋转驱动机构驱使旋转的光盘2上写入信号和从该光盘2上读取信号的光头21,以及一个用于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21的光头进给机构22。该盘旋转驱动机构20、光头21和光头进给机构22整体地固定到基座16上,以使盘驱动单元5表现出一个很低的轮廓。
盘旋转驱动机构20有一个设置在转台23的顶面部分上以容纳光盘2的扁平主轴电机24。因此,由主轴电机24驱使放置在转台23上的光盘2旋转。
为了使装入的光盘2可移动,在转台23的中心部分设置了一个卡盘机构25。该卡盘机构25具有一个与光盘2的中心孔2a啮合的啮合凸块25a和多个用于在与啮合凸块25a啮合而得到支撑的中心孔2a的周围支撑光盘2的支撑爪25b。因此,转台23定出光盘2的中心并将光盘2保持在其上。
主轴电机24由电路基座26支撑,该电路基座26接着由多个螺钉28通过垫片27固定到基座16的底面部分上,以这样一种方式,转台23通过台暴露孔19a稍微从基座16的顶面凸出。
光头21借助于物镜21a对发射自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的光束进行聚焦,并将该光束照射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上。然后,当光头21借助于光电检测器(未示出)检测到由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反射的返回光束时,该光头21就在光盘2上写入信号和/或从该光盘2上读取信号。
光头21具有一个典型地为双轴致动器(未示出)的物镜驱动机构21b,用来驱动物镜21a以在物镜21a的光轴方向(下文也称之为聚焦方向)上及垂直于光盘记录磁道的方向(下文也称之为跟踪方向)上移动物镜21a。当根据来自光电检测器的在光盘2上获得的检测信号,借助于双轴致动器在聚焦方向上及跟踪方向上移动物镜21a的同时,光头21通过在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精确地产生物镜21a焦点的聚焦伺服和导致由物镜21a聚焦的光束跟随记录轨道的聚焦伺服来控制物镜21a的驱动操作。可选择地,物镜驱动机构21b可通过一个三轴致动器来实现,该三轴致动器除了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之外,还能够调整和控制物镜21a相对于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的倾斜(偏斜),以使由物镜21a会聚的光束垂直地照射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
光头进给机构22包括一个其上安装有光头21元件的光头基座29、一对用于支撑光头基座29、从而允许光头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滑动的引导轴30a、30b和一个用于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驱动和移动由一对引导轴30a、30b支撑的光头基座29的位移/驱动机构31。
将光头基座29设置在它通过基座16的光头暴露孔19b而暴露于外部且由一对引导轴30a、30b支撑以使其能够滑动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光头基座29拥有一对具有各自引导孔32a的引导块32,成对的引导轴30a,30b中的一个或者引导轴30a穿过它,以及还有另一个引导块33,一个引导槽33a穿过它以夹紧另一个引导轴30b。这对引导块32和引导块33各自在相反方向上从光头基座29的相对侧面凸出来。由于这样设置,光头基座29由成对的引导轴30a、30b可移动地支撑,从而能够在基座16的光头暴露孔19b内、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滑动。
成对的引导轴30a、30b被设置在基座16的底面部分上,且它们平行于上述光盘2的径向方向而延伸。因此,成对的引导轴30a、30b在光盘2的内周和外周之间导引通过光头暴露孔19b而暴露的光头基座29。成对的引导轴30a、30b的相对端借助各自的偏斜调整机构34而固定到基座16的底面部分上。
偏斜调整机构34支撑成对的引导轴30a、30b的相对端,以允许其在垂直于基座16主表面的方向上移动。由于设置了偏斜调整机构34,因此能借助于调整偏斜调整机构34的调整螺杆34a来调整每一个引导轴30a、30b的倾斜度,以使由光头21的物镜21a会聚的光束垂直照射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其也可以调整光头21与放置在转台23上的光盘2信号记录面之间的距离。
如图10所示,位移/驱动机构31包括一个固定到光头基座29的齿条元件35、一个要与该齿条元件35啮合的进给螺杆36和一个用于驱使该进给螺杆36旋转的驱动电机37。
齿条元件35借助于螺钉固定在光头基座29的成对引导块32之间的基座侧位置,且在它的前端侧与齿条部分35a一体形成,该齿条部分35a与设置成与两个引导轴的一个或者引导轴30a平行的进给螺杆36啮合。进给螺杆36与驱动电机37的驱动轴一体形成,且在它的外围表面配置有与齿条元件35的齿条部分35a啮合的螺旋引导螺纹36a。驱动电机37是一个所谓的步进电机,其根据施加到进给螺杆36上的驱动脉冲驱使其旋转。进给螺杆36和驱动电机37通过一个借助螺钉紧固到基座16底面上的支架38支撑。支架38具有通过在它的相对两端以垂直相同的方向弯曲长方形金属板而形成的轮廓,而驱动电机37被刚性地紧固到两个弯曲的相对端中的一端上,进给螺杆36通过该相对端。进给螺杆36在另一个弯曲的相对端的前端受到支撑且通过该相对端被容纳在轴承孔切口中。因此,进给螺杆36由驱动电机37和支架38的另一端旋转地支撑。
因此,由于引导螺杆36a和齿条部分35a啮合,当驱动电机37驱使进给螺杆36旋转且在进给螺杆36的轴向方向上移动齿条元件35时,位移/驱动机构31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和驱动由成对的引导轴30a、30b支撑的光头基座30。
如图11和图12所示,盘驱动装置1包括一个固定到盘托架4的下表面的托架侧电路基板30和一个固定到下机壳元件6的底面部分的驱动主体侧电路基板40。
在这些电路基板中,托架侧电路基板39配置有一个用于将其本身电连接到光头21的连接器41、一个用于将其本身电连接到单元侧电路基板26的连接器42和一个用于将其本身电连接到驱动主体侧电路基板40的连接器43。用于控制主轴电机24驱动运行的驱动控制电路(未示出)、驱动电机37和光头21被安装在电路基板39相对布置的主表面上。
另一方面,尽管未示出,驱动主体侧电路基板40配置有一个用于将其本身电连接到托架侧电路基板39的连接器和一个用于将其本身电连接到装置主体101的连接器。用于控制盘驱动装置主体的元件驱动运行的驱动控制电路(未示出)被安装在电路基板40相对布置的主表面上。
如果与前面参考图19已经进行描述的相应的传统电路基板208相比,固定到基座16的上述单元侧电路基板26尺寸显著地减小了,因为用于控制主轴电机24驱动运行的驱动控制电路、驱动电机37和光头21的组件被安装在托架侧电路基板39和盘驱动装置主体侧电路基板40上。结果,可以使盘驱动单元5更紧凑和更轻。
为了对连接器进行电连接,将柔性印刷电路板(下文中也称之为FPC)44设置在托架侧电路基板39和光头21之间、托架侧电路基板39和单元侧电路基板26之间,以及托架侧电路基板39和盘驱动装置主体侧电路基板40之间。应该注意,为了方便,图11和图12仅仅示意了设置在托架侧电路基板39和光头21之间的FPC 44。
当支撑光盘2的盘托架4容纳在具有上述配置的盘驱动装置1的机壳3中,且个人电脑100发出记录或者再现命令时,对光盘2进行记录或再现信息信号的操作。更具体而言,当盘驱动单元5的盘旋转驱动机构15驱使光盘2旋转、光头进给机构18驱使光头21移动,以及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21时,该光头21在光盘2上写入信号或从光盘2上读取信号。
同时,设置在光头21和托架侧电路基板39之间的FPC 44典型地具有如图13所示的轮廓。
更具体而言,FPC 44的一个末端44a连接到光头21外围的侧面且第一伸展部分44b从末端44a沿光头21的进给方向上伸展。第一伸展部分44b对应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和连接到电路基板39的线部件S3,在线部件S2和线部件S3之间插入FPC 44的折叠位置S1,第一伸展部分44b将在下文中作更详细的描述,其具有足够长的长度以跟随光头21的移动。
第二伸展部分44c由沿着光头21进给方向伸展的第一伸展部分44b的一侧出发,向垂直于光头21进给方向的方向上伸展。第二伸展部分44c将FPC 44的相对端部分44d导引到托架侧电路基板39。一个端子部分45设置在FPC 44的相对端部分44d上。该端子部分45将被插入到设置在托架侧电路基板39的连接器41内。
一个宽锥形部分44e设置在第一伸展部分44b和第二伸展部分44c之间。第三伸展部分44f由位于光头21相对位置的第二伸展部分44c的侧面出发,在光头21的进给方向上伸展。当在光头21的进给方向上光头21位于最接近于光盘2外围的位置时,第三伸展部分44f的位置使朝向光头21的后侧折叠的FPC44的末端位于相对于光盘2的内圈的内侧。通过这样设置,第三伸展部分44f位于低于电路基板26的位置,以防止当光头21朝向光盘2的最外围部分进给时FPC 44转向基座16侧。
如图11和图12所示,FPC 44夹在固定到基座16顶面部分的顶盖10和固定到盘托架4底面的底盖11之间时,FPC 44的第一伸展部分44b朝向光头21的底面测折叠,并且相对端部分44d的端子部分45连接到设置在托架侧电路基板39上的连接器41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盘驱动装置1这样构造,从而当FPC 44跟随光头21的进给移动并且其折叠位置S1移动时,从受力而朝向顶盖10侧升起较大高度的FPC 44的纵向方向上来看,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S5中的一个至少在FPC44的折叠位置S1处被顶盖10压住。
如图14所示,当将连接电路基板39并位于连接光头21的线部件S2相对侧的FPC 44的线部件S3(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折叠成使FPC 44表现为带有θ角的V形轮廓时,通过使线部件S2的翻转方向与线部件S3的不同,从朝向顶盖10侧的FPC 44的纵向方向上来看,可以增加在折叠位置S1处的FPC 44侧边缘部分S4、S5中的一个的上升程度,相反地可以降低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10侧的另一个侧边缘部分的上升程度。
更具体地,如图14B所示,当将FPC44朝光头21底面折叠为使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与连接到电路基板39的线部件S3平行延伸(θ=0°)(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时,朝向顶盖10侧的FPC 44的折叠位置S1的侧边缘部分S4的上升程度大体上等于另一个侧边缘部分S5的上升程度。
现在,如图14A所示,当将FPC44朝向光头21底面折叠为V形轮廓的方式是使连接到电路基板39且在基座16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相对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表现出+θ的角度(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时,朝向顶盖10侧的FPC 44的折叠位置S1侧边缘部分S4的上升程度大于另一个侧边缘部分S5的上升程度。此外,朝向顶盖10侧的侧边缘部分S5的上升程度小于图14B中的侧边缘部分S5的上升程度。
相反地,如图14C所示,当将FPC44朝向光头21的底面折叠为使连接到电路基板39且在基座16的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相对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表现出-θ的角度(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时,朝向顶盖10侧的FPC 44的折叠位置S1侧边缘部分S4的上升程度小于另一个侧边缘部分S5的上升程度。此外,朝向顶盖10侧的侧边缘部分S4的上升程度小于图14B中的侧边缘部分S4的上升程度。
因此,在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当FPC 44跟随光头21的进给移动并且它的折叠位置S1发生移动时,如果从FPC 44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折叠位置S1处使顶盖10压住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S5中更加朝向顶盖10侧上突的一个,从而使得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10侧抬开较小的侧边缘部分S5或S4通过顶盖10的孔10b而暴露在外面,那么可以防止未被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或S4(无论哪一个,只要适当)通过顶盖10的孔10b而露出去。
在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为了使稍微从光头基座29顶面凸出的物镜驱动机构21b通过顶盖10的孔10b暴露于外部,从沿着通过光头21的物镜21a且沿与光头21进给方向平行方向延伸的直线的方向来看,在位于与设置物镜驱动机构21b侧相对的位置,FPC 44的末端44a连接到光头21外周的侧面上。
因此,在这个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在沿着FPC 44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部分S4、S5中,在折叠位置S1处比通过顶盖10的孔10b暴露于外部的位于相对侧的侧边缘部分S4朝向顶盖10侧抬升更高的侧边缘部分S5由顶盖10压住。
更具体地,如图15所示,通过使连接到电路基板39且在基座16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相对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表现为θ角,以及线部件S3相对于大体上与光头21进给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2位于顶盖10的孔10b的相对侧,从而以这样的方式使FPC 44朝向光头21的底面侧折叠以表现出V形轮廓。
通过这样设置,当光头21位于沿如图15中实线所示的光头21进给方向A的最内侧位置时,可以将在折叠位置S1处更加朝向顶盖侧上突的侧边缘部分或在折叠位置S1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
如图15中的虚线所示,当驱使光头21从上述位置沿光盘21的进给方向A移动和进给到最外侧位置时,FPC 44随着光头21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S1。此时,可以将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侧上突更多的侧边缘部分或在折叠位置S1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而同时使连接到电路基板39且在基座16的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相对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表现为θ角,从而以这样的方式使FPC 44保持朝向光头21的底面折叠。
因此,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构建当驱使光头21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和进给时,顶盖10能够压住位于相对位置并且比侧边缘部分S4上突更多的侧边缘部分S5,该侧边缘部分S4从FPC 44的纵向方向上来看至少在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S5之外的折叠位置S1处通过顶盖10的孔10b而暴露于外部。换句话说,通过在折叠位置S1处暴露朝向顶盖10侧上突较小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可以防止不能由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
在这个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相对于光头21的FPC 44的位置设置并不局限于如图13和15所示的一种设置。FPC 44也可选择相对于光头21的进给方向倾斜设置。
更具体地,如图16所示,当FPC 44相对于通过光头21的物镜21a且沿光头21进给方向平行延伸的直线朝设置有物镜驱动机构21b的相对侧倾斜θ角时,FPC 44的末端44a连接到光头21的外周的侧面。
结果,如图17中的实线所示,通过使连接到电路基板39且在基座16的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相对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表现为θ角,以及线部件S2相对于大体与光头21进给方向平行延伸的线部件S3位于顶盖10的孔10b一侧,从而以这样的方式使FPC 44朝向光头21的底面侧折叠以表现为V形轮廓。
通过这样设置,当光头21位于沿如图17实线所示的光头21进给方向A的最内侧位置时,可以在折叠位置S1处将朝向顶盖侧上突较多的侧边缘部分或在折叠位置S1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
如图17的虚线所示,当驱使光头21从上述位置沿光盘21的进给方向A移动和进给到最外侧位置时,FPC 44跟随光头21的进给移动并且它的折叠位置S1发生移动。此时,可以在折叠位置S1处将朝向顶盖侧上突更多的侧边缘部分或在折叠位置S1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而同时使连接到电路基板39且在基座16的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相对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表现出θ角,从而以这种方式使FPC 44保持朝向光头21的底面折叠。
因此,又是在这种情况下,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能够以这种方式构建当驱使光头21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和进给时,顶盖10能够压住位于相对位置并比侧边缘部分S4更加上突的侧边缘部分S5,而侧边缘部分S4从FPC 44的纵向方向上来看至少在FPC 44侧边缘部分S4、S5之外的折叠位置S1处通过顶盖10的孔10b而暴露于外部。换句话说,通过暴露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10侧上突较小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可以防止不能由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
另外可选地,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可以设置FPC 44相对于光头21的进给方向倾斜,但是该倾斜与图16和图17中的FPC 44的倾斜方向相反。
更具体地,如图18所示,当FPC 44朝向设置有物镜驱动机构21b的一侧相对于通过光头21的物镜21a且在光头21进给方向平行延伸的直线倾斜θ角时,FPC 44的末端44a可以连接到光头21外围的侧表面上。
结果,如图19中的实线所示,使连接到电路基板39且在基座16的内表面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相对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表现出θ角,以及线部件S2相对于大体沿与光头21进给方向平行方向延伸的线部件S3位于顶盖10孔10b的一侧,从而以这种方式使FPC 44朝向光头21的底面侧折叠以显示V形轮廓。
通过这样设置,当光头21位于沿如图19的实线所示的光头21进给方向A的最内侧位置时,可以将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侧上突更多的侧边缘部分或在折叠位置S1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
如图19中的虚线所示,当驱使光头21从上述位置沿光头21的进给方向A移动和进给到最外侧位置时,FPC 44跟随光头21的进给移动并且它的折叠位置S1发生移动。此时,可以在FPC 44的折叠位置S1处将侧边缘部分S4和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而连接到电路基板39的线部件S3大体上保持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平行。
因此,又是在这种情况下,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能够以这种方式构建当驱使光头21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和进给时,顶盖10能够压住位于相对位置并比侧边缘部分S4更加上突的侧边缘部分S5,而侧边缘部分S4从FPC 44的纵向方向上来看至少在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S5之外的折叠位置S1处通过顶盖10的孔10b而暴露于外部。换句话说,通过暴露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10侧上突较小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可以防止不能由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
另外可选地,如图20A到20C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当侧边缘部分S5比与侧边缘部分S5相对布置、通过顶盖10的孔10b暴露于外部的侧边缘部分S4保持更加突向顶盖10侧时,FPC 44可以设置成以它的末端44a连接到光头21外围的侧面上。
因此,当连接到电路基板39的线部件S3大体上保持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的平行,从而以这种方式使FPC 44朝向光头21的底面侧折叠时,可以使在FPC 44的折叠位置S1处侧边缘部分S5比侧边缘部分S4更加朝向顶盖10上突。
通过这样设置,当光头21位于沿如图21中实线所示的光头21进给方向A的最内侧位置时,可以将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侧上突较高的侧边缘部分、或在折叠位置S1处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
如图15中的虚线所示,当驱使光头21从上述位置沿光盘21进给方向A移动和进给到最外侧位置时,FPC 44跟随光头21的进给移动并且它的折叠位置S1发生移动。此时,可以将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10侧更加上突的侧边缘部分或在折叠位置S1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5放置得低于顶盖10,而连接到电路基板39的线部件S3大体上保持与连接到光头21的线部件S2(FPC44的折叠位置S1插入S2和S3之间)的平行。
因此,又是在这种情况下,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能够以这种方式构建当驱使光头21在光盘2径向方向上移动和进给时,顶盖10能够压住位于相对位置并比侧边缘部分S4上突更多的侧边缘部分S5,而侧边缘部分S4从FPC 44的纵向方向上来看至少在FPC 44侧边缘部分S4、S5之外的折叠位置S1处通过顶盖10的孔10b而暴露于外部。换句话说,通过在折叠位置S1处暴露朝向顶盖10侧上突较小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可以防止不能由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
如上述的详细描述,在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当FPC 44随着光头21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S1时,顶盖10能够压住从FPC 44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S5之外的折叠位置S1处更加上突的侧边缘部分。换句话说,通过在折叠位置S1处暴露朝向顶盖10侧上突较小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可以防止不能被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
因此,在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中,如果由于使顶盖10和底盖11之间的FPC 44的折叠部分表现为很薄的外形,从而使装置主体表现为薄外形,或者由于线数量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使FPC 44表现为厚外形,,则可以防止不能被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因此,当驱使光头21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和进给时,可以防止FPC 44接触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从而光头21可以正确地在光盘2上写入信号或从光盘2中读取信号。
此外,如果不可避免地使FPC 44表现出厚外形,则根据本发明的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可以进一步使整个盘驱动装置表现出薄外形。
本具体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1不局限于上述顶盖10在FPC 44的折叠位置S1处压住比相对的侧边缘部分更加朝向顶盖10上突的侧边缘部分的结构。例如,如图22、23和24所示,一个加固元件46可以固定到FPC 44的折叠位置S1处更加朝向顶盖上突的一侧。
所述加固元件46是一个结合到FPC 44内侧主表面的柔性加固板。参考图15、17和19如上所述,当FPC 44跟随光头21的进给移动而使它的折叠位置S1发生移动时,在FPC 44的折叠位置S1处侧边缘部分S5比侧边缘部分S4上突更高。因此,加固元件46借助其刚性压住上突较大高度的侧边缘部分S5。
因为当驱使光头21在光盘2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和进给时,加固元件46压住了朝向顶盖10上突的FPC 44,所以可以防止不能由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而不必借助顶盖10压住FPC 44上突更厉害的一侧。
FPC 44可以从位于本实施例上述盘驱动装置1中的光头21外周侧的光头21的侧面延伸出来,FPC 44也可以选择从位于光头21内周侧的光头21的侧面延伸出来。
又是在这种情况下,当FPC 44跟随着光头21的进给移动而使它的折叠位置S1移动时,从FPC 44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FPC 44的侧边缘部分S4、S5之外的折叠位置S1处,使顶盖10能压制被抬升得更高的侧边缘部分。换句话说,通过使暴露在折叠位置S1处朝向顶盖10侧抬升较少的FPC 44的侧边缘部分暴露,可以防止不能由顶盖10覆盖的FPC 44的部分通过顶盖10的孔10b伸出到外部。
本发明不仅能应用到上述托架型盘驱动装置1中,也能应用到插槽型盘驱动装置,该插槽型盘驱动装置在其机壳前侧设置有入/出舱口,通过它光盘在装置中移进和移出。
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应用到设计成使用光盘的盘驱动装置,也能应用到设计成使用磁光盘或容纳有光盘(信息信号记录在其上和/或信号从其上再现)的盘盒的盘驱动装置。
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只要其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就可以作出各种修改、结合、变形和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盘驱动装置包括机壳;盘驱动单元,包含在机壳内;以及电路基板,承载有用于控制盘驱动单元驱动操作的驱动控制电路;盘驱动单元包括盘旋转驱动机构,具有用于容纳光盘的转台和用于驱使放置在转台上的光盘旋转的主轴电机;光头,用于在光盘上写入信号和/或从光盘上读取信号,使用由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由盘旋转驱动机构驱使旋转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光头进给机构,具有支撑光头的引导轴从而允许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滑动并适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基座,在其一个表面上承载有主轴电机和引导轴,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两个相对端固定到基座上,且基座具有已形成的孔以将转台和光头从它的另一个表面暴露于外部;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一端连接到光头,而另一端连接到电路基板,另一端朝向光头的底面部分折叠,并适于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以及顶盖,固定到基座的另一个表面上,从而压住通过基座的孔暴露于外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并具有用于把光头的物镜暴露于外部的孔,该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盘驱动单元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适合于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折叠位置时压住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它的折叠位置处比另一个侧边缘部分上突更大高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顶盖压住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折叠位置处上突更大高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柔性印刷电路板跟随光头的进给移动并且其折叠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侧边缘部分之外的折叠位置处使顶盖压住与暴露于顶盖孔的侧边缘部分相对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个侧边缘部分时,使连接到电路基板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线部件从连接到光头且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折叠位置插入在两个线部件之间的线部件出发,相对于基座的内侧面方向朝光头的底面侧折叠一个角度,并且同时,连接到光头的线部件比连接到电路基板的线部件位于更加靠近顶盖的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于光头的进给方向倾斜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与在顶盖的孔处暴露的侧边缘部分相对的侧边缘部分朝向顶盖10倾斜时,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端连接到光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为了压住侧边缘部分,柔性印刷电路板从其纵向上来看,至少沿朝向顶盖上突较大高度的侧边缘部分在折叠位置处配置有一个加固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盘托架,适于通过设置在机壳前侧的托架入/出舱口而移进和移出机壳,盘驱动单元和电路基板固定到其一个表面上,其另一表面上形成一个支撑凹部,其具有与光盘轮廓对应的轮廓和用于通过盘支撑凹部的底面部分将盘驱动单元暴露于外部的孔;以及固定到盘托架的一个表面上的底盖;柔性印刷电路板夹在顶盖和底盖之间且放置在光头和电路基板之间。
8.一种盘驱动单元包括盘旋转驱动机构,具有用于容纳光盘的转台和用于驱使放置在转台上的光盘旋转的主轴电机;光头,用于在光盘上写入信号和/或从光盘上读取信号,使用由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由盘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光头进给机构,具有用于支撑光头的引导轴,从而允许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滑动且适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基座,在其一表面上承载有主轴电机和引导轴,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两个相对端固定到基座上,且基座具有已形成的孔以将转台和光头从其另一表面暴露于外部;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一端连接到光头,而另一端连接到电路基板,另一端朝向光头的底面部分折叠,且适于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以及顶盖,固定到基座的另一表面以压住通过基座的孔暴露于外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并具有用于把光头的物镜暴露于外部的孔,该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盘驱动单元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适合于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折叠位置时压住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其折叠位置处比另一侧边缘部分上突较大高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部分。
9.一种光头装置,包括光头,用于在光盘上写入信号和/或从光盘上读取信号,使用由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受驱使旋转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一端连接到光头,而另一端连接到电路基板,另一端朝向光头的底面部分折叠,且适于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它的折叠位置;以及该光头装置安装在盘驱动单元中,该盘驱动单元包括盘旋转驱动机构,具有用于容纳光盘的转台和用于驱使放置在转台上的光盘旋转的主轴电机;光头进给机构,具有用于支撑光头的引导轴,从而允许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滑动和适应性地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基座,在其一表面上承载有主轴电机和引导轴,主轴电机和引导轴的两个相对端固定到基座上,且基座具有已形成的孔以将转台和光头从其另一表面暴露于外部;以及顶盖,固定到基座的另一表面以压制通过基座的孔暴露于外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并具有用于把光头的物镜暴露于外部的孔,该光头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进给;光头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适合于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折叠位置时压住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其折叠位置比另一侧边缘部分上突较大高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驱动装置,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其折叠位置时,能够有效地防止不能由顶盖覆盖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通过顶盖的孔露出到外部。该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机壳、一个容纳在机壳内的盘驱动单元和一个承载有用于控制盘驱动单元的驱动操作的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盘驱动单元包括一个盘旋转驱动机构、一个光头、一个光头进给机构、一个基座、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一个顶盖。盘驱动单元具有这样的结构,从而适合于当柔性印刷电路板随着光头的进给移动而移动折叠位置时压住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上来看至少在它的折叠位置比另一侧边缘部分上突较大高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部分。
文档编号G11B7/08GK1734656SQ200510081790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4日
发明者大森清, 武藤智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