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802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把基板接地的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
现有技术提供的这种连接器是通过把设在连接器上的接地插头插入基板安装孔,使连接器暂时定位于基板上,再把该接地插头的前端焊接到基板背面上,来把连接器固定在基板上的(例如参照实开平1-63082号公报)。
但是,在这种连接器中,把接地插头用螺丝固定在金属壳上会导致安装工序增加,制造成本上升。而且,接地插头的前端由钢笔尖形的爪部构成,将该爪部插入安装孔时,爪部只能与安装孔内周的一部分结合,因此其安装状态不稳定,连接器在基板上的位置有可能会发生偏离。假如在这种偏离的状态下进行焊接,使用连接器时,焊接部位上就容易承受过大的负荷,从而出现固定的持久性问题。而且,只能在爪部的两侧边上形成焊锡团,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固定也是不可靠的。
而且,现有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把与壳体成一体形成的接地插头设计成截面为半圆形,对应安装孔的大约半周把接地插头焊接到基板上的连接器(可参照实开平9-35782号公报)。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焊接安装到基板上的牢固程度会有所提高,但还不够充分。
但是,在这种连接器中设有具有当其与成对的其他连接器连接时,与其他连接器的连接部结合的结合部的被结合构件。
当拔出其他连接器时,因为所述被结合构件承受了很大的负荷力,所以有时被结合构件会发生弯曲,因此,对被结合构件提出强度要求。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铸模将这种被结合构件和连接器主体作为一体来成型的连接器(可参照特开平7-335333号公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制造成本将增加。而且,由于要在基板上使用固定用的螺钉,所以会因工时增加而导致成本增加。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用板金构件把接地插头形成在被结合构件上的连接器(可参照实开平2-12175号公报)。但是,象这种作为一体来形成的情况,虽然能够降低成本,但存在以下问题。即,要求作为被结合部件要具有能够承受来自其他连接器抽拔负荷力的较高的刚性;另外,作为接地插头考虑到其对于安装孔的安装性,要具有较高的弹性。因此,作为一体来形成时,要同时照顾到被结合部件的强度和接地插头的安装性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该连接器中是把被结合部件、结合部以及接地插头排列在1条近似直线上,所以,结合部所承受的拔出负荷力直接作用到接地插头上,有可能破坏接地插头附近的焊锡。
鉴于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暂时固定到基板上时其形态稳定的、容易安装且能牢固地固定到基板上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理想连接器的特征是包括收容多个触头的绝缘性主体;覆盖所述主体表面一部分的电磁屏蔽用壳体;在与所述壳体电导通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所述主体上的接地插头;所述接地插头包含用于贯通插入电路板的安装孔并固定在安装孔上的、沿直径方向能够弹性变形的筒形结合部;当把所述结合部插入安装孔时,结合部的几乎全部外周都与安装孔弹性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理想连接器是通过使插入基板安装孔的结合部与安装孔弹性结合,来把接地插头暂时固定到基板上。此时,结合部的近似全周都与安装孔结合,所以暂时固定状态下的连接器不会晃动。特别是要在连接器相对于基板为倾斜状态下实施焊接时,也能把连接器很稳定地暂时固定。而且,能在插入基板安装孔的筒形结合部的近似全周上都形成焊锡团,所以能把接地插头牢固地固定在基板上。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图1A以及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的俯视图以及截去一部分后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A的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是接地插头、被结合构件以及主体柱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接地插头以及基板概况的纵向剖视图。
图4B是接地插头以及基板的仰视图。5是表示图3的半导体器件的俯视图。
图5A以及图5B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连接器的俯视图以及截去一部分后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地插头以及被结合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
图1A以及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的俯视图以及截去一部分后的侧视图。参照这些图,带有本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1(以下也略称为连接器1),是所谓的对面连接型的电连接器,具有并列为2行的多个触头2a和2b、和使这些触头2a和2b互相绝缘并个别地固定在触头收容孔3的主体4。触头2a和2b用其一端5接触无图示的成对的连接器触头,用成为引线的另一端6,通过焊接的方式来连接到基板上的导体上。
主体4由塑料等具有绝缘性的构件构成,具有成对的连接连接器的连接面7;从该连接面7的中央部分突出来并且形成收容所述多个触头2的端5一侧部分的近似矩形的筒形部8。
主体4的连接面7以及筒形部8的外表面被电屏蔽用的金属壳体9所覆盖。壳体9包括覆盖连接面7的基座部10;从该基座10上竖起来的、覆盖主体4的筒形部8的外表面的筒形部11;从基座10的两侧边被弯曲的侧边部12。通过把主体4的结合突起14嵌入形成在各侧壁部12上的结合孔13,来把壳体9固定到主体4上。
当把本连接器1与成对的其他连接器连接时,用于锁定对于其他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1对被结合构件15的一部分突出到挟持主体4连接面7的筒形部8左右。
该被结合构件15包括被压入固定在主体4的第1支撑孔16的腕部17,在该腕部17的前端具有被结合在设置在其他连接器上的没有图示的接合部的钩形结合部18。1对被结合构件15的各结合部18呈相互反向的朝向外方。所述腕部17贯通插入连接第2支撑孔16的壳体9的开口53并突出来。通过使从所述开口53的周边延伸设置的截面呈近似L字型形状的弹性接触片54弹性接触腕部17,来确保壳体9与被结合构件15之间的电导通。
而且,被结合构件15的腕部从平行于连接面7的台座部19的一端42成垂直形状延伸。该台座部19的作用是把插入如图4A所示的基板20的安装孔21的接地插头22固定到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的主体4的第2支撑孔23上。接地插头22包括收容并保持在第2支撑孔23上的主体部24;从主体部24延伸设置的临时固定用以及焊接用的结合部25。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结合部25成为带开槽26的筒形,如图4A、图4B所示,通过在贯通插入基板20的安装孔21的状态下,弹性扩张结合到安装孔21周面的近似全周上,就能把连接器1稳定地暂时固定到基板20上。特别是,要在连接器相对于基板20为倾斜状态下实施焊接时,也能把连接器1很稳定地暂时固定这一点很好。而且,能在筒形结合部25的近似全周上都形成焊锡团部27,所以能把接地插头22牢固地固定在基板20上。
再者,参照图1A、图1B、图2以及图3,来说明接地插头22以及被结合构件15。如图2以及图3所示,接地插头22由板金成型物构成,用1块板构成。主体部24包括上板部28、左右的侧壁部29、30;延伸设置在各侧壁部29、30下部的向内的凸缘31、32。从各凸缘31、32的方向相对的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垂直形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片33、34。在这些延伸设置片的下半部形成弯曲部35、36,分别形成截面为近似半圆形状,利用这些弯曲部35、36来构成具有1对开槽26的筒形结合部25。
55是设在各弯曲部35、36的向外突出的中空的纵向凸缘,56是用于将各弯曲部35、36的前端设为细头形的锥部。通过锥部56的存在,使结合部25很容易被导入安装孔21内。
而且,参照图2,当把所述纵向凸缘55贯通插入基板20的安装孔21内时,结合部25一旦缩小直径,接着凸缘55被安装孔21的贯通插入前端导出,结合部25不断弹性扩径,结合到基板20的下面(背面)安装孔21的周边。在这种情况下,基板20被夹在纵向凸缘55和本体4的下面之间,所以能够把连接器1稳定地暂时固定到基板20上。
而且,当纵向凸缘55与安装孔21的贯通插入前端的周边结合时,产生“卡塔”的声音,据此,使操作者能够确认接地插头22已完全插入安装孔21(所谓的插入结束感),同时完成了接地插头22的暂时固定。而且,在图4A中省略了纵向凸缘55的图示。
而且,参照图2以及图3,把矩形开口37形成在上板部28上。从主体4的第2支撑孔23的底部(相当于连接面7的背面)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的截面矩形的柱部38,通过所述上板部28的开口37插入两侧壁部29、30之间,通过使柱部38的下端面39来接触一对内向切入31、32,来决定接地插头22的主体4的上下方向的定位。而且,在各侧壁29、30上,分别向外部突出ㄑ字形状的弹性接触片40、41被压缩。
另一方面,参照图3,在被结合构件15的腕部17的两侧边上分别形成被压入突起49。而且,台座部19在其他端43附近,形成贯通插入接地插头22的接合部25的矩形通孔44。如图2所示,当把插通包含该接合部25的延伸设置片33、34贯通插入通孔44时,其内向的凸缘31、32利用台座部19的通孔44的周边部把接地插头22按压进柱部38的下端面39。
参照图2以及图3,在台座部19的一对侧边45、46上,在夹着通孔44的位置上形成向上延伸的一对延伸设置板47、48,这些延伸设置板与台座部19构成槽形。如图2所示,这些延伸设置板47、48,分别沿着在第2支撑孔23的两侧连通一部分设置的一对第3支撑孔52的壁面插入并固定。在各延伸设置板47、48的内侧面上,使接地插头22的对应弹性接触片40、41弹性接触,以确保互相间的电导通。
而且,参照图3,在各延伸设置板47、48的前后端边上分别形成被压入突起50。而且,在从台座部19的一端42到延伸设置板47、48的中间部位,在各侧边45、46上形成台形的被压入突起51。
根据本实施例1,当把接地插头22从其主体部24一侧插入第2支撑孔23后,把被结合构件15的腕部17以及延伸设置板47、48分别插入第1以及第3支撑孔16、52,在把被结合构件15的被压入部49、50、51压入对应支撑孔16、52的内面的同时,还使从被结合构件15的台座部19的通孔44向接地插头22的结合部25突出的被结合构件15的台座部19与接地插头22的主体部24相结合,通过把接地插头22的主体部24固定来组装到第2支撑孔23上。如此,把接地插头22的主体部24插入对应的支撑孔23之后,能够通过把被结合构件15压入支撑孔16、52来组装,所以组装很容易。
把所组装连接器1的接地插头22的结合部25插入基板20的安装孔21之后,通过扩大直径、弹性结合安装孔21的内周面,把接地插头22暂时固定到基板20上。结合部25结合安装孔21内周面的近似全周,所以暂时固定状态的连接器1不晃动。特别是要在连接器相对于基板20为倾斜状态下实施焊接时,也能把连接器1很稳定地暂时固定。而且,能在筒形结合部25的近似全周上都形成焊锡团部27,所以能把接地插头22牢固地固定在基板20上。
而且,把用于锁定对于其他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被结合构件15作为用于将接地插头22的主体部24固定到主体4的第2支撑孔23上的构件来使用,所以通过兼用构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就有了作为接地插头22和作为用于把该接地插头22的主体部24固定到主体4上的构件的被结合构件15这种两部分构造;作为接地插头22,通过使用相对有弹性的较薄的材料,就能够获得易插入基板20的安装孔21并且适合临时固定的弹性反抗力,而且,作为所述固定用的被结合构件15,通过使用刚性较高的较厚材料,能够使连接器1的连接状态的锁定更加确实。
而且,被结合构件15从其他连接器上承受的拔出负荷力的作用线,从接地插头22离开,所以能够降低被结合构件15施加给接地插头22的拔出力。而且,使用连接状态锁定用的被结合构件15来固定接地插头22,所以通过兼用构件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被结合构件15从其他连接器上承受的拔出负荷力作用于台座部19的一端42,另外,接地插头22保持其离开台座部19的一端42所定距离的位置。因此,与接地插头22在所述拔出负荷力作用线上时的情况相比,能大幅度地降低被结合构件15施加给接地插头22的拔出力。因此,接地插头22不易从基板20的安装孔21上脱落。
而且,通过使从壳体9的开口53的周边延伸设置的弹性接触片54弹性接触腕部17,就可以使壳体9和结合构件15确实导通,另外,通过使接地插头22的弹性接触片40、41弹性接触被结合构件15的主体部24的两侧壁部29、30,就可以使被结合构件15和接地插头22确实导通。其结果,能够确实实现壳体9和接地插头22的电导通。
而且,虽然利用台座部19的通孔44的周边部接收接地插头22的主体部24,但设在夹通孔44的左右两侧的延伸设置板47、48被插入到本体4的第3支撑孔52中,各延伸设置板47、48的被压入突起50被压入固定在第3支撑孔52中。因此,接地插头22即使受到来自基板20一侧的拔出负荷力,该接地插头22也不会从本体4上脱落。
接着,图5A、图5B以及图6分别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参照这些图,本实施例2与图1A、图1B以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点是以下的1)~4)点。即1)在图3的实施例1中,在接地插头22的主体部24的上板部28设有用于导入柱部38的开口37;但在本实施例2中,废弃所述开口37以及柱部38,使接地插头22A的上板部28的近似全体接触第2支撑孔23的底面。
2)在图3的实施例1中,接地插头22的一对侧壁部29、30并列在主体4的宽度方向上,分别形成弹性接触片40、41;但是,本实施例2中,接地插头22A的侧壁部59、60并列在主体4的长度方向上,只在一个侧壁部60上设有弹性接触片61。
3)在图3的实施例1中,是利用被结合构件15的通孔44的周边部来接受接地插头22主体部24的一对向内的凸缘31、32;而在本实施例2中,废弃所述向内的凸缘31、32,利用被结合构件15A的通孔44的周边部来接受分别形成在对应接地插头22A主体部14的各侧壁部29、30的延伸设置片33、34之间的一对段部62。
4)在图3的实施例1中,在通孔44的两侧位置上形成一对延伸设置板47、48;而在本实施例2中,废弃所述一对延伸设置片47、48,作为代替,在台座部19的另一端43,形成与腕部17处于同一侧并并行于腕部17而延伸的延伸设置板63,在该延伸设置板63的两侧边分别形成被压入突起64。而且,使形成在所述接地插头22A的一个侧壁部60上的弹性接触片61弹性接触被结合构件15A的延伸设置板63,从而确保被结合构件15和接地插头22A之间的电导通。而且,用于所述延伸设置板47、48的第3支撑孔52被废弃,延伸设置板63被压入固定到第3支撑孔65中。
有关其他的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图中附有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本实施例2能够起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并且,利用废弃向内凸缘和使弹性接触片单一化,就能简化接地插头22A的构造,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而且,通过把腕部17和延伸设置板63配置于通孔44的两侧,并分别压入对应主体4的支撑孔16、65中,就能够对抗基板20一侧所受到的接地插头22的拔出负荷力,从而切实防止接地插头22的拔出。
而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各实施例,只要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都可以实施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包括收容多个触头的绝缘性主体;覆盖所述主体表面一部分的电磁屏蔽用壳体;在与所述壳体电导通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所述主体上的接地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头包含用于贯通插入电路板的安装孔并固定在安装孔上的、沿直径方向能够弹性变形的筒形结合部;当把所述结合部插入安装孔时,结合部的几乎全部外周都与安装孔弹性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具有螺旋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头还包含有被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孔上的主体部;所述结合部被设计为是从主体部中延伸出来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主体部以及结合部的接地插头是用板金整体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上板部;方向相对的一对侧壁部;在各侧壁部的下部分别向内设置的一对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头还包括从所述一对凸缘的方向相对的端部分别被延伸设置为近似垂直形状的、方向相对的一对延伸设置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延伸设置片分别包含有截面为半圆弧形状、相互面对的弯曲部;所述筒状的结合部上含有一对延伸设置片的弯曲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头主体部的上板部包含有嵌入形成于所述主体上的柱部的开口;所述柱部与所述一对凸缘相结合,将接地插头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合部的周面上形成向外突出的凸缘,当把结合部贯通插入安装孔时,电路板被夹在接合在电路板背面上的凸缘和主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1项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成对的其他连接器连接时,具有与其他连接器的连接部结合的结合部的被结合构件;所述被结合构件与壳体以及接地插头接触,并使壳体以及接地插头互相电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头还包含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孔上的主体部;设置使所述结合部从主体部中延伸出来;所述被结合部包含被压入部、台座部以及腕部;所述被压入部被压入所述支撑孔;所述台座部为了把接地插头的主体部固定在支撑孔上而与主体部结合;所述腕部从台座部的1端成垂直形状延伸,并在其前端部具有所述结合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被结合构件的台座部的1端离开的位置上,形成贯通插入所述接地插头的结合部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台座部通孔的周边部来接收所述接地插头的主体部并限制其从支撑孔中拔脱。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挟持所述通孔的台座部的两侧边上,设置与腕部沿同样方向延伸的一对延伸设置板,用所述一对延伸设置板和台座部构成槽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延伸设置板分别包含所述被压入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头包含弹性接触所述一对延伸设置板中至少一个延伸设置板的弹性接触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连接连接器的成对的连接面;从该连接面突出并收容所述多个触头的1端侧部分的筒形部;壳体包括覆盖主体连接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基座;从该基座上竖起来的、覆盖主体的筒形外表面的筒形部;在所述壳体的基座上形成贯通插入被结合构件的腕部的开口;通过使从壳体开口的周边延伸设置的弹性片与腕部弹性接触,来实现壳体与被结合构件的电导通。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本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包括绝缘性主体(4);覆盖所述主体(4)表面的电磁屏蔽用壳体(9)。被固定在主体(4)上的接地插头(22)与所述壳体(9)之间电导通;把接地插头(22)的筒形结合部(25)贯通插入到电路基板(20)的安装孔(21)上。结合部(25)的几乎全周都与安装孔(21)弹性结合,把连接器稳定地暂时固定到基板(20)上。结合部(25)的近似全周上都形成焊锡团。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316120SQ00801315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30日
发明者樋口有宏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