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连续平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647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连续平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的热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连续平压机包括输送系统、模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输送系统由放卷系统、收卷系统及自动张力控制部分组成,采用PET基材作载体,通过自动张力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收放;模压系统由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限位块、导柱、导套和电热管组成,提供电芯恒温受热及平压过程;气动系统由双作用倍力气缸、单向节流阀、电磁阀、气源三联件组成,提供模压系统动作发生的动力源;由电气系统控制待压产品步选送入已加温到设定温度的上、下模组件之间,进行恒温模压动作。
上述的自动张力控制系统的张力传感器与张力控制器相连,张力控制器自动控制安装在放卷辊处的磁粉制动器及安装在收卷辊处的磁粉离合器。
上述的模压系统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内均装有电热辊和温度传感器;可更换的限位块安装在下模组件上,控制上模组件下压时与下模组件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连续平压机的模压系统结构,可使平压后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极或单片电芯厚度均匀(厚度偏差在10um内),且复合强度高,基材(PET)不受破坏,工艺简单,设备造价低,易控制等。
其中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放卷辊1、磁粉制动器2、清洁辊3、张力传感器4、静电消除器5、导辊6、张力控制器7、控制面板8、动力装置9、收卷辊10、磁粉离合器11、PET基材12、下模组件13、限位块14、电热管15、上模组件16、导套17、导柱18、双作用倍力气缸19。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包含有基材张力自动控制。基材12的张力由张力传感器4检测并反馈到张力控制器7,并由张力控制器7自动控制安装在放卷辊1处的磁粉制动器2,及安装在收卷辊10处的磁粉离合器11,组成一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模压系统提供电芯受热平压过程,包括上模组件16、下模组件13、限位块14、导柱18、导套17。上模组件16和下模组件13内均装有电热辊15和温度传感器,提供平压时的恒温热源;可更换的限位块14安装在下模组件13上,控制上模组件16下压时与下模组件13之间的间隙,保证产品平压时的厚度偏差。
再次,本实用新型的气动系统提供模压系统动作的动力源,由双作用倍力气缸、电磁阀、单向节流阀、气源三联件等组成。双作用倍力气缸19的活塞杆通过活结头与上模组件16相连接,并提供上模组件16的上下动作及下压时压力;上模组件16的下压压力有全压及半压两种方式,是基于对2只电磁阀的切换控制产生。
电气系统由PLC、变频器、铂金电阻及温控器、光电检测开关及控制面板8等组成,将整机设备各个组成部分的动作有程序地、自动地结合一起,完成各系统的每个功能。系统动作时,将待平压产品(可一次多组)人工放置在导辊6后水平平台上的PET载体上,由电气系统控制其步进送入已加温到设定温度的上16、下模组件13之间,进行恒温模压动作(模压时间长短事先设定好)一次,之后PET基材将已平压产品步进到模压组件之后的水平平台上,由人工将产品取走,系统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权利要求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连续平压机,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由输送系统、模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系统四大部分组成,热压输送系统由放卷系统、收卷系统及自动张力控制部分组成,采用PET基材作载体,通过自动张力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收放;模压系统由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限位块、导柱、导套和电热管组成,提供电芯恒温受热及平压过程;气动系统由双作用倍力气缸、单向节流阀、电磁阀、气源三联件组成,提供模压系统动作发生的动力源;由电气系统控制待压产品步进送入已加温到设定温度的上、下模组件之间,进行恒温模压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连续平压机,其特征在于自动张力控制系统的张力传感器与张力控制器相连,张力控制器自动控制安装在放卷辊处的磁粉制动器,及安装在收卷辊处的磁粉离合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连续平压机,其特征在于模压系统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内均装有电热辊和温度传感器;可更换的限位块安装在下模组件上,控制上模组件下压时与下模组件之间的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连续平压机,整个装置由输送系统、模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输送系统由放卷系统、收卷系统及自动张力控制部分组成,采用PET基材作载体,通过自动张力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收放;模压系统提供电芯恒温受热及平压过程;气动系统提供模压系统动作发生的动力源;由电气系统控制待压产品步进送入已加温到设定温度的上、下模组件之间,进行恒温模压动作。本实用新型可使平压后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极或单片电芯厚度均匀,且复合强度高,基材(PET)不受破坏,工艺简单,设备造价低,易控制等。
文档编号H01M10/38GK2503614SQ01263019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晶良, 孟冬, 蔡亨江, 许健全 申请人:厦门宝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