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78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具有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以分别传输信号与电源的电子卡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卡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个人电脑中的电子卡连接器是用于与作为可拆卸存储装置的电子卡电性连接。现有电子卡连接器一般具有一对平行的导引臂、位于导引臂之间的头部以及收容于头部内的若干信号端子,这些信号端子可与电子卡电性接触,从而在电子卡与该电子卡连接器所组设的母板之间建立电性连接。可是在多媒体及高速网络中还需进行电源传输,现有电子卡连接器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而且在现有电子卡连接器上设置额外可传输电源的电源端子比较困难。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电源端子的电子卡连接器以适应传输电源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具有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以分别传输信号及电源的电子卡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包括有绝缘本体、两排信号端子、一排电源端子及电子卡。绝缘本体包括堆叠排布并沿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于纵长方向上第一部分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于前后方向上第一部分的尺寸小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后表面位于第一部分后表面后侧,两排信号端子收容于第一部分内,一排电源端子收容于第二部分内,每一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均具有尾端,电源端子的数目少于信号端子的数目,电子卡的两个相对表面被两排信号端子尾端夹持在中间,电源端子尾端的长度超过信号端子并可与电子卡表面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组件上设置一排电源端子及两排信号端子,可同时传输信号与电源,从而适应多媒体及高速网络的传输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电子卡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A是一对于竖直方向对齐的信号端子的放大立体图。
图3B是一对差分电源端子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包括电子卡连接器1和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内部的电子卡6。电子卡6的相对两表面上靠近其前边缘处分别设有若干信号焊接垫62,电子卡6的上表面上还设有若干电源焊接垫64。
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用以分别传输信号及电源的若干信号端子3及若干电源端子4。绝缘本体2上具有呈阶梯状的头部20及自头部20的两侧向后延伸的一对导引臂22,两导引臂22之间是可收容电子卡6的收容空间200。导引臂22上设有一对可引导电子卡6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的导槽220。头部20包括堆叠排布并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202是一狭长基座,第二部分204位于第一部分202上方。于纵长方向上第一部分202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04的尺寸,于前后方向上第一部分202的尺寸小于第二部分204。第一部分202上设有两排由后向前延伸的槽道2020,第二部分204上设有一排由后向前延伸的收容腔2040。第二部分后表面2042位于第一部分后表面2022的后侧。
信号端子3及电源端子4由金属料带冲压而成。信号端子3及电源端子4均是由后向前分别插入头部20的槽道2020及收容腔2040中。请参阅图3A所示,每一对在竖直方向上对齐的信号端子3是呈镜像对称。每一信号端子3均包括用以将信号端子3固持在第一部分202内的固持部30、自固持部30向前延伸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接合的槽状接合部32及自固持部30向后延伸入收容空间200内以与电子卡6电性接触的尾端34,其中尾端34是位于第一部分后表面2022及第二部分后表面2042之间且采用表面焊接技术焊接在电子卡6上。信号端子3的尾端34是排成上、下两排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与电子卡6的厚度大致相当,从而使得上、下两排信号端子3的尾端34可分别安装在电子卡6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请参阅图3B所示,电源端子4分成若干差分电源端子对,每一电源端子4均包括平板状固定部40、自固定部40向前延伸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合的前接合部42及自固定部40向后延伸入收容空间200以与电子卡6电性接触的尾端44。其中固定部40的两侧缘设有用以与相应的收容腔2040干涉固持的若干突刺400,尾端44是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超过信号端子3,其可采用表面焊接方式安装于电子卡6上。每一电源端子4的前接合部42均包括一对自固定部40分别向上或向下偏移再弯折延伸的弹性臂420、422,使得该对弹性臂420、422自固定部40向前延伸时二者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再减小。弹性臂420、422的末端具有一对向相反方向弯折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相应端子接触的弧状接触部4200、4220。每一尾端44呈“Z”形,其包括自固定部40向后延伸的延伸部440、位于尾端44的底端以与电子卡6的电源焊接垫64相焊接的焊接部442及连接焊接部442与延伸部440的连接部444。
电子卡6是由后向前插入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200内。电子卡6的前端具有一对可保证电子卡正确插入的斜面600。请参阅图4所示,当电子卡6处于最终位置时,信号端子3的尾端34分别与位于电子卡6相对两侧面上的信号焊接垫62相抵触,电源端子4的焊接部442与电子卡6上侧面上的电源焊接垫64相抵触。经过回流焊接后,信号端子3的尾端34及电源端子4的焊接部442即可与电子卡6达成机械及电性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部分后表面2042位于第一部分后表面2022的后侧,可保证电源端子4的尾端44的共面度,借此保证回流焊接后电源端子4可与电子卡6稳固电性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相邻的差分电源端子对的间距大于同一对电源端子4中两个电源端子4的间距。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有绝缘本体、两排信号端子、一排电源端子及电子卡,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包括堆叠排布并沿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于纵长方向上第一部分的尺寸大于第二部分,于前后方向上第一部分的尺寸小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后表面是位于第一部分后表面后侧,两排信号端子收容于第一部分内,一排电源端子是收容于第二部分内,每一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均具有尾端,电源端子的数目少于信号端子的数目,电子卡的两个相对表面被两排信号端子尾端夹持在中间,电源端子尾端的长度超过信号端子并可与电子卡表面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电源端子还包括将电源端子固定在第二部分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合的前接合部,电源端子的尾端是自固定部向后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电源端子的前接合部均包括一对自固定部的前缘向相反方向偏移的弹性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弹性臂的末端具有一对向相反方向弯折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应的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源端子分成若干差分电源端子对,相邻的差分电源端子对的间距大于同一对电源端子中两个电源端子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信号端子还包括固持在第一部分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槽状接合部,信号端子的尾端是自固持部向后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有绝缘本体、两排信号端子、一排电源端子及电子卡。绝缘本体包括堆叠排布并沿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两排信号端子收容于第一部分内,一排电源端子是收容于第二部分内,每一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均具有尾端,电子卡的两个相对表面被两排信号端子尾端夹持在中间,电源端子尾端的长度超过信号端子并可与邻近的电子卡表面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60GK2599783SQ02292679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1日
发明者乔尔·智豪·叶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