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78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改进的接地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脑的小型化发展趋势,对主板的集成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主板上往往需要集成众多的电子元件。由于电脑机箱内部空间的限制,主板的尺寸也有限制,导致主板的印刷线路的配置及可安装的电子元件有限。而随着可与电脑进行数据交换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目前电脑除了需要连接与电脑配套的外部周边设备(如键盘、鼠标等),还需连接打印机、数字相机、扫描仪、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消费性电子产品,这就要求机箱面板上设置众多的输入/输出埠口,来满足上述众多的外接需求。
然而,由于前段所述的主板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主板邻近机箱面板的端缘上可以安装的电连接器数量有限,这种情形下,出现了安装在电脑机箱内部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这些电连接器组件一端安装在电脑机箱面板上,另一端连接到主板上对应的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组件可很大程度上减少主板的配置空间。请参阅公告于1999年1月27日的中国专利公告第CN2305772Y号及公告在1999年10月27目的中国专利公告第CN2346003Y号,这些专利揭示了一种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也请参阅图1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90具有绝缘盖体91和收容在绝缘盖体91相应收容腔内的若干电连接器92。绝缘盖体91是通过一对螺钉93锁固在一块接地板94上,而每一电连接器92的金属遮蔽壳体95与上述接地板94相抵靠,并通过接地板94组装连接在机箱面板上而形成一接地路径来消除各电连接器92内因电磁干扰或串音干扰而产生的杂讯。
但是,上述接地路径可靠性欠佳。因为电连接器92与接地板94是通过绝缘盖体91与接地板94间的锁固而形成抵触连接,由于绝缘盖体91的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如此当电连接器92受与其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多次或过度插接后,其中一个或数个电连接器92极易相对于绝缘盖体91的收容腔内缩(如图2所示),从而造成该内缩的电连接器92的前端面与接地板94电性接触不良,破坏了接地路径的完整性,使该电连接器92内和其对应导线的杂讯无法完全导走,进而影响电连接器92内信号的可靠传输。
虽然可考虑增加电连接器前端面向外延伸边的尺寸而将其通过螺钉直接与接地板锁固以增强其间电性接触的稳固性,然而此举无疑将使制造成本增加,并且给该电连接器组件与接地板的组装与拆卸带来麻烦。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上述电连接器组件的接地方式予以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内建立有相连通的多条并列接地路径,可多选择性且较完全地导走杂讯,从而确保该电连接器组件内信号的可靠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若干线缆连接器组件,每一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与线缆,其中电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设置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线缆具有与上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线和与上述遮蔽壳体电性连接的接地介质;该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连接导体,其与上述各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接地路径相机械与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具有连接其内各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连接导体,可使各电连接器的接地路径相互间形成电性连接,从而使每一电连接器具有多选择的接地路径来将其内的杂讯较完全地消除,进而确保该电连接器组件内信号的可靠传输。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盖体呈透视状用来示意内部连接结构。
图2与图1相似,其中一电连接器的前端面与接地板处于未接触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其中盖体呈透视状用来示意内部连接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中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其主要显示了线缆的信号导线与导电端子的连接。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中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其主要显示了线缆的金属遮蔽层与遮蔽壳体的连接。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另一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其中盖体呈透视状用来示意内部连接结构。
图7与图6相似,其中每一电连接器的第二遮蔽壳体被部分移除用来示意连接导体与各电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包括若干线缆连接器组件、连接导体30和绝缘盖体40,其中线缆连接器组件又包括电连接器10与线缆20,在该电连接器组件1的前端面处安装有一块接地板50。
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电连接器10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请配合参阅图4与图5所示,每一电连接器10包括一绝缘本体11、收容在绝缘本体11的对应收容槽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2和包覆在绝缘本体11外且前部形成有可供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插接的对接端口(未图示)的第一遮蔽壳体131以及组装在第一遮蔽壳体131后部的第二遮蔽壳体132。
线缆连接器组件中与上述电连接器10相连的线缆20包括若干导线21、包覆在这些导线21外的外绝缘皮23和设置在上述导线21与外绝缘皮23间的金属遮蔽层(其导出线标号为22)。该金属遮蔽层为若干金属裸线的编织结构。线缆20中用于传输信号的导线21与上述电连接器10的导电端子12尾部相电性连接,线缆20的金属遮蔽层则引出一部分导出线22焊接在上述电连接器10的第一遮蔽壳体131的后部内表面上。本实施例中该导出线22为裸线,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导出线22也可为包覆有绝缘皮但末端裸露的导线。
绝缘盖体40是通过外模包覆成型(Over-molding)方式包覆在电连接器10和线缆20末端外,其前端面与第一遮蔽壳体131的前端面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盖体40也可为分别独立成型的上、下两个盖体通过螺钉锁固在一起而形成。
接地板50呈狭长板状构形,其安装在绝缘盖体40的前端面。在接地板50上开设有与电连接器10的第一遮蔽壳体131的对接端口相对齐的框口(未图示),可使对接端口暴露在接地板50外。另外,在接地板50的两侧还开设有若干通孔(未图示),可供螺钉55穿过并与形成在绝缘盖体40内的内设螺纹孔的螺帽(未图示)螺合而锁固接地板50在绝缘盖体40上,同时使第一遮蔽壳体131的前端面与接地板50相抵接。又因为第一遮蔽壳体131与线缆20的金属遮蔽层的导出线22通过焊接而达成电性连接,所以在接地板50与每一电连接器10及与之相连的线缆20间均形成有导通的接地路径来将每一电连接器10内产生的杂讯导走。
连接导体30是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为一金属铜箔,其呈长条形带状。如图3所示,该连接导体30的两端与中部分别焊接在三个电连接器10的第二遮蔽壳体132的外表面上,从而各电连接器10的遮蔽壳体131、132相互间形成电性导通,进而使每一电连接器10具有多选择的接地路径。通过这种结构,即使该电连接器组件1内的部分电连接器10与接地板50出现有电性接触不良而导致杂讯无法由原有的接地路径完全导走的情形,却仍可凭借连接导体30的连接而使杂讯通过其它与之并列且相连接的接地路径导走,从而确保各电连接器10内的信号的可靠传输。当然,上述连接导体30也可通过其它形式与电连接器10连接,如将连接导体30完全缠绕包覆在各电连接器10的遮蔽壳体131、132外围,如此可使连接导体30与电连接器10的机械与电性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2的第二实施例中,连接导体80为一根细长铜质金属裸线,其两端部与中部分别焊接在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60内线缆70的金属遮蔽层的导出线72与第一遮蔽壳体631的焊接处,通过这种结构实现各电连接器60的遮蔽壳体631、632相互间的电性连接来形成相导通的多条并列的接地路径。当然,连接导体80也可仅与各电连接器60第一或第二遮蔽壳体631、632的内表面或各线缆70的金属遮蔽层的导出线72直接焊接,其同样可实现每一电连接器60多选择性接地的功效。
此外,上述连接导体不必仅限于一根,也可为多根,用来分别连接相邻或相近的电连接器,并最后使所有的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均形成电性连接。连接导体也非仅限于裸露的铜箔或铜线,铜质半裸线或其它导电材质的裸线、半裸线或片体均可实现上述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若干线缆连接器组件,每一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与线缆,其中电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设置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线缆具有与上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线和与上述遮蔽壳体电性连接的接地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连接导体,其与上述各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接地路径相机械与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导体为铜箔,呈长条形带状,其焊接在上述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导体为铜箔,呈长条形带状,其缠绕包覆在上述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外围且与这些遮蔽壳体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进一步包括包覆在导线外的外绝缘皮,所述接地介质为设置在导线与外绝缘皮间的金属遮蔽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金属遮蔽层引出一部分导出线焊接在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金属遮蔽层为若干金属裸线的编织结构,所述导出线为裸线或包覆有绝缘皮但末端裸露的导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导体为细长金属线,其焊接在遮蔽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导体焊接在上述遮蔽壳体上的所述导出线焊接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导体为细长金属线,其焊接在所述线缆的遮蔽层的导出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包覆于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与线缆末端的绝缘盖体,其前端面与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在电脑内部设备与外部设备间传输信号。其包括若干电连接器、线缆、绝缘盖体和连接导体。其中每一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包覆在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线缆包括与上述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线、包覆在导线外的外绝缘皮和设置在导线与外绝缘皮之间且与遮蔽壳体电性连接的金属遮蔽层;绝缘盖体包覆在上述电连接器和线缆末端外;连接导体与上述每一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相电性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各电连接器的接地路径相互间电性导通,从而使每一电连接器具有多选择的接地路径来将其内的杂讯完全消除,从而确保该电连接器组件内信号的可靠传输。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599814SQ0229268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林宪助, 游杰超, 钟永谦, 黄致凯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