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色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85058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色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光层、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改善显示质量的吸光层、具有该吸光层的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板、上偏振片、下偏振片和光源。上偏振片可以设置在液晶显示板之上,下偏振片可以设置在该板之下。产生光的光源可以设置在下偏振片下方。液晶显示板可以包括滤色基板、面向滤色基板的阵列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于液晶层上施加电场定义了液晶显示板的灰度级,该灰度级在黑灰度级至白灰度级之间变化。在液晶层上施加高电场会使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变亮。相反,在液晶层上施加低电场会使装置的屏幕变暗。
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分别具有上偏振轴和下偏振轴,所述偏振轴基本彼此垂直。上偏振片吸收一部分基本平行于上偏振轴的光,下偏振片吸收一部分基本平行于下偏振轴的光。通常,下偏振片使来自光源的光偏振,且液晶显示板接收来自下偏振片的偏振光。液晶层改变该偏振光的特性,然后此被改变的光被提供至上偏振片,该上偏振片使该被改变的光偏振。
当施加高电场至液晶层时,来自液晶显示板的光会被转变成可穿过上偏振片的光,从而屏幕会以白灰度级显示。相反,当施加低电场至液晶层时,来自液晶显示板的光会被转变成不能通过上偏振片的光,从而装置的屏幕会以黑灰度级显示。
但是,即使随着电场减小,上偏振片的光透射率会接近0%,但是具有短波长的光依然会穿过上偏振片。因此,在液晶显示板以黑灰度级工作时,由于此光泄漏,在屏幕上会显示带蓝色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显示质量的薄滤色基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以上滤色基板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中提及,且部分地因该说明而清楚,或者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色基板,其包括基板、滤色层、吸收层和公共电极。滤色层设置在基板上。吸收层设置在滤色层上,从而吸收外部提供的第一光中的第二光,该第二光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公共电极设置在吸收层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板;第一偏振器;第二偏振器;以及吸收层。第一偏振器设置在显示板之后,第二偏振器设置在显示板前面。第一偏振器使施加于显示板的第一光偏振,第二偏振器使来自显示板的第二光偏振。吸收层设置在第一偏振器和第二偏振器之间,从而吸收被第一偏振器偏振的第一光中的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滤色基板、阵列基板、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滤色基板具有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层、以及该滤色层上的公共电极。阵列基板具有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像素电极。第一液晶层设置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第二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从而吸收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滤色基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应于颜色区域(color area)在基板上形成滤色层。吸收层形成在滤色层上,从而吸收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公共电极形成在吸收层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滤色基板,该滤色基板具有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层、以及滤色层上的公共电极。形成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具有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像素电极。液晶层设置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吸收层形成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吸收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
应当理解,前面的概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试图为请求保护的发明提供进一步的阐述。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结合在本说明书中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阐述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基板;图2为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3为示出图2的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视图;图4为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5是剖视图,示出图4的阵列基板;图6为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7为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8A和图8B是剖视图,示出在图1的滤色基板上形成第一吸收层的方法;图9A和图9B是平面视图,分别示出图8A和图8B的滤色基板;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涂敷第一吸收层的方法的视图;图11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涂敷第一吸收层的方法;图12是曲线图,示出根据波长的透射率;图13是曲线图,示出改变图1所示的第一吸收层的厚度时,根据波长的透射率;图14是曲线图,示出传统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色度坐标;图15是曲线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色度坐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基板。
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滤色基板100可包括第一基板110、滤色层130、黑矩阵120、第一吸收层140和公共电极150。
第一基板110可包括绝缘材料,例如玻璃、陶瓷、以及类似材料。滤色层130具有红色(R)像素、绿色(G)像素和蓝色(B)像素,且其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110上。黑矩阵120可设置在两个不同颜色的相邻像素之间,以提高像素的色彩再现性。黑矩阵120可包括例如碳的有机材料,或例如铬(Cr)或氧化铬(CrxOy)的金属材料。
黑矩阵120沿R、G和B颜色像素的靠近黑矩阵120的端部延伸,从而防止像素间的光泄漏。R、G和B像素与黑矩阵120部分交叠,从而在黑矩阵120和像素之间出现台阶差(step-difference)。
第一吸收层140可以吸收供给至滤色基板100的光中的第一光,同时透过第二光,第一光具有第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第二光具有第二波长范围内的波长,其可以比第一波长范围长。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范围为约380nm至约480nm,第二波长范围包括大于约480nm的波长。第一吸收层140具有液晶分子,且该层可以被覆在黑矩阵120和滤色层130上。
该液晶分子可以由结构式(1)、(2)和(3)表示。
结构式(1) 结构式(1)中,M代表例如H+或NH4+的阳离子(或正离子),R代表氢(H)、溴(Br)或氮化氢芳基(NHAr),n为2、3或4。
结构式(2) 结构式(2)中,M代表例如H+或NH4+的阳离子(或正离子),n为2、3或4。
结构式(3)
结构式(3)中,M代表例如H+或NH4+的阳离子(或正离子),R和R’各自代表氢(H)、卤素、烷基或芳基,n为2、3或4。
第一吸收层140平坦化滤色层130的表面,从而补偿R、G和B像素与黑矩阵120之间的台阶差。于是,第一吸收层140可以防止滤色基板100变厚。
公共电极150均匀地形成在第一吸收层140上。公共电极15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
图2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图1中相同的元件,从而略去对相同元件的任何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2,液晶显示装置700可包括滤色基板100、阵列基板200和液晶层300。阵列基板200面对滤色基板100,液晶层300置于所述基板之间。
在液晶层300上施加电场确定了液晶显示板400的灰度级。该灰度级可在黑至白之间变化。当对液晶层300施加高电场时,液晶显示装置700以白灰度级显示图像。相反,当对液晶层300施加低电场时,该装置以黑灰度级显示图像。阵列基板200可包括第二基板210、薄膜晶体管(TFT)阵列250和像素电极260。第二基板210包括绝缘材料,例如玻璃或陶瓷。TFT阵列250可形成在第二基板210上。TFT阵列250具有按矩阵形状形成的多个TFT,该TFT阵列250将参照图5更详细地阐述。
均匀形成在TFT阵列250上的像素电极26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或IZO。液晶显示装置700包括设置在液晶显示板400下方的第一偏振片500、以及设置在液晶显示板400上的第二偏振片600。第一偏振片500可以通过第一粘合构件(未示出)粘在第二基板210的下表面211上,该第一粘合构件例如为粘合剂、粘合带或其它类似的接合件。第二偏振片600可通过第二粘合构件粘在第一基板110的上表面112上,该第二粘合构件可与第一粘合构件相同。
图3是示出图2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的透视图。
参见图3,第一偏振片500具有第一偏振轴501、第二偏振片600具有第二偏振轴601。第一偏振轴501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第二偏振轴601在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上延伸。第一偏振片500吸收在第一方向D1上振荡的光分量,并透过在第二方向D2上振荡的光分量。相反,第二偏振片600吸收在第二方向D2上振荡的光分量,并透过在第一方向D1上振荡的光分量。
第一偏振片500使来自光源(未示出)的光偏振,从而向液晶显示板400提供偏振光,该光源位于第一偏振片500的背面。液晶显示板400向第二偏振片600提供偏振光的分量,且第二偏振片600使自液晶显示板400提供的光偏振。
当高电场施加在液晶层300上时,来自液晶显示板400的光可穿过第二偏振片600。于是,液晶显示板400可显示具有白灰度级的图像。相反,当低电场施加在液晶层300上时,来自液晶显示板400的光不能穿过第二偏振片600。于是,液晶板显示400可显示具有黑灰度级的图像。
第一吸收层140吸收来自液晶显示板400的光中具有第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一光,而透过具有比第一波长范围长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二光。于是,第二偏振片600可使自第一吸收层140透过的第二光偏振。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一光能提供给第二偏振片600之前,第一吸收层140吸收第一光,否则该第一光会穿过第二偏振片600的第二偏振轴601。于是,液晶显示装置700可防止带蓝色的图像在液晶显示板400上显示,从而改善板的显示质量。
在第一偏振轴501和第二偏振轴601基本彼此平行的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700仍可包括第一吸收层140。
图4为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图5为剖视图,示出图4的阵列基板。
参见图4,液晶显示装置701可包括液晶显示板401、第一偏振片500和第二偏振片600。液晶显示板401可包括滤色基板101和阵列基板201。滤色基板101可包括第一基板110、滤色层130、黑矩阵120、平坦化层160和公共电极150。可包括有机材料的平坦化层160平坦化滤色基板101的表面。
阵列基板201可包括第二基板210、第二吸收层270、钝化层280、TFT阵列250和像素电极260。第二吸收层270包括多个液晶分子,且被覆在第二基板210上。第二吸收层270可吸收供给至液晶显示板400的光中具有第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一光,而透过具有比第一波长范围长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二光。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范围为约380nm至约480nm,第二波长范围包括大于约480nm的波长。
当在阵列基板201上形成TFT阵列250时,钝化层280可保护第二吸收层270。
如图5所示,TFT阵列250包括被第一和第二绝缘层230和240覆盖的多个TFT220。
每个TFT220具有栅电极221、栅绝缘层222、有源层223、欧姆接触层224、源电极225和漏电极226。
栅电极221设置在钝化层280上,栅绝缘层222设置在具有栅电极221的第二基板210之上。有源层223和欧姆接触层224顺序设置在与栅电极221对应的栅绝缘层222上。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源电极和漏电极225和226设置在欧姆接触层224上。
第一绝缘层230可覆盖具有TFT220的阵列基板201,第二绝缘层240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30上。第一绝缘层230具有第一接触孔231,第二绝缘层240具有对应于第一接触孔231的第二接触孔241,从而暴露漏电极226。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绝缘层230和240包括无机材料。
像素电极260均匀地形成在第二绝缘层240上,其可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孔231和241与漏电极226连接。
图6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
参见图6,液晶显示装置900可包括液晶显示板402、第一偏振片500和第二偏振片600。
液晶显示板402可具有滤色基板102和阵列基板200。滤色基板102可包括第一基板110、滤色层130、黑矩阵120、平坦化层160、公共电极150和第三吸收层170。黑矩阵120、滤色层130、平坦化层160和公共电极150可顺序形成在第一基板110的下表面111上。另一方面,第三吸收层170可被覆在第一基板110的上表面112上。
第三吸收层170可吸收来自第一基板110的光中具有第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一光,而透过具有第二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二光,第二波长范围长于第一波长范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吸收层170包括液晶分子以吸收第一光。
虽然图6中未示出,但是第三吸收层170可被覆在阵列基板200的第二基板210的下表面211上。
图7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图7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图6中相同的元件,于是将略去对同样元件的任何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7,液晶显示装置901可包括液晶显示板402、第一偏振片500、第二偏振片600和第四吸收层800。
第四吸收层800可被覆在第二偏振片600的下表面610上。第四吸收层800可吸收来自液晶显示板402的光中具有第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一光,而透过具有比第一波长范围长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二光。
虽然图7未示出,但是第四吸收层800可被覆在第一偏振片500的上表面510上。
图8A和图8B是剖视图,示出在滤色基板上制造第一吸收层的方法。图9A和9B是平面视图,分别示出图8A和图8B的滤色基板。
参见图8A和图9A,具有液晶分子的液晶材料180可提供在其上形成有黑矩阵120和滤色层130的第一基板110的第一端部EP1上。供给器30在从第一端部EP1的第一点P1移动至第二点P2的同时,提供液晶材料180。如图8B和图9B所示,在辊50放置在液晶材料180上之后,第一基板110可以以预定的速度在第三方向D3上移动。辊50可以旋转,并在与第三方向D3相反的第四方向D4上移动,同时第一基板110在第三方向D3上移动。辊50具有道51和缠绕道(road)51的线(wire)5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道51具有约20mm的直径d1。
滚动的辊50向液晶材料180提供应力(stress),从而平坦的第一吸收层140可涂覆在第一基板110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一基板110为约10cm×10cm时,辊50可以以约20mm/sec至约180mm/sec范围内的速度涂覆第一吸收层140。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涂覆第一吸收层的方法的视图。
参见图10A和图10B,狭缝涂覆器70可设置在其上形成有黑矩阵120和滤色层130的第一基板110上。狭缝涂覆器70在沿第五方向D5移动的同时,在第一基板110上涂覆第一吸收层140。狭缝涂覆器70具有狭缝喷嘴71和向狭缝喷嘴71供给液晶材料180的泵72。狭缝喷嘴71具有入口孔71a和出口孔71b,液晶材料180经入口孔71a提供,液晶材料180经出口孔71b排出。
当狭缝涂覆器70在第五方向D5上移动时,储存在狭缝喷嘴71内的液晶材料180经出口孔71b供给至第一基板110。因此,第一吸收层140可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一基板110为约10cm×10cm时,狭缝涂覆器71可以以约40mm/sec移动,且狭缝涂覆器71与第一基板110之间的距离d2可以为约30μm。
图11是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涂覆第一吸收层的方法。
参见图11,印刷装置90可以设置在其上形成有黑矩阵120和滤色层130的第一基板110之上。印刷装置90包括印刷辊(printing roller)91、印刷板92和传料辊(transfer roller)93。印刷板92围绕在印刷辊91的外表面上,传料辊93将液晶材料180转移至印刷板92。
在以预定速度旋转的印刷辊91在第六方向D6上移动的同时,形成在传料辊93上的液晶材料180可转移至印刷板92的表面。转移至印刷板92的液晶材料180可通过旋转的印刷辊91涂覆在第一基板110上。因此,第一吸收层140可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印刷装置90可移动得比印刷辊91旋转的速度更快。具体地,印刷装置90移动的速度与印刷辊91旋转的速度之间的差可为约20mm/sec。由于此速度差,应力可施加到第一基板110上的第一吸收层140上。
图12是曲线图,示出根据波长的透射率。图12中,第一曲线G1代表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透射率,第二曲线G2代表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透射率。另外,X轴代表光的波长(nm),Y轴代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偏振片的光透射率(%)。传统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第一偏振片500和第二偏振片600,第一偏振片500具有第一偏振轴501,第二偏振片600具有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偏振轴501的第二偏振轴601。相似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第一偏振片500和第二偏振片600,第一偏振片500具有第一偏振轴501,第二偏振片600具有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偏振轴501的第二偏振轴601。但是,与传统装置不同,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偏振片500和600之间的吸收层。
参见图12,如第一曲线G1所示,经过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偏振片的光的透射率在约480nm至约700nm的波长范围内为约0%。但是,经过了第一和第二偏振片500和600的光的透射率在约400nm至约480nm的波长范围内增加至约0.14%,且透射率在超过约700nm的波长范围内快速增大。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700的光源(未示出)产生波长小于约680nm的光。因此,大于约700nm的波长下的光透射率不会影响液晶显示装置700的显示质量。但是,随着光透射率沿第一曲线G1增大,光泄漏会在约400nm至约480nm的波长范围内发生。因此,液晶显示装置700的屏幕会因此光泄漏而变蓝。
在本实施例的具有吸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第二曲线G2所示,经过了第一和第二偏振片500和600的光的透射率在约400nm至约700nm的波长范围内为约0%。此结果归因于吸收层,其可吸收相应于约400nm至约480nm的波长范围的光。
因此,具有吸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可防止约400nm至约48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泄漏,从而改善液晶显示装置700的显示质量。
图13是曲线图,示出根据图1的第一吸收层的厚度的透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13中,X轴表示波长(nm),Y轴表示经过了第一和第二偏振片500和600的光的透射率(%)。
参见图13,第三曲线G3和第四曲线G4代表第一偏振片500的第一偏振轴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偏振片600的第二偏振轴时的光透射率。第三曲线G3代表对于约900nm厚的第一吸收层140的光透射率,第四曲线G4代表对于约700nm厚的第一吸收层140的光透射率。如图13所示,对于小于约500nm的波长,光透射率迅速下降,且与第一吸收层140为约700nm厚时相比,当第一吸收层140为约900nm厚时光透射率更快地下降。
图13中,第五曲线G5和第六曲线G6代表第一偏振片500的第一偏振轴501基本垂直于第二偏振片600的第二偏振轴601时的光透射率。第五曲线G5代表关于约900nm厚的第一吸收层140的光透射率,第六曲线G6代表关于约700nm厚的第一吸收层140的光透射率。如图13所示,当波长在约380nm至约480nm的范围内时,光透射率迅速下降,且与第一吸收层140为约700nm厚时相比,当第一吸收层140为约900nm厚时光透射率更快地下降。
因此,第一吸收层140随着其增厚可吸收更多光。
图14为曲线图,示出传统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色度坐标;图15为曲线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色度坐标。在图14和图15中,三角形点代表来自CIE(国际照明协会)标准施照体(CIE standardilluminant)D65的光源的光的第一色度坐标(X1,Y1),其表示具有约6504K的色温的日光。圆形点代表分别经过了第一和第二偏振片的彼此基本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偏振轴的光的第二色度坐标(X2,Y2)。方形点代表分别经过了第一和第二偏振片500和600的彼此基本垂直的第一和第二偏振轴501和601的光的第三色度坐标(X3,Y3)。
参见图14,在第一色度坐标(X1,Y1)中,第一X坐标(X1)为约0.19,第一Y坐标(Y1)为约0.46。在第二色度坐标(X2,Y2)中,第二X坐标(X2)为约0.19,第二Y坐标(Y2)为约0.47。在第三色度坐标(X3,Y3)中,第三X坐标(X3)为约0.18,第三Y坐标(Y3)为约0.38。
如图15所示,当在第一和第二偏振片500和600之间形成第一吸收层140时,第三色度坐标(X3,Y3)可改变。具体地,第三X坐标(X3)为约0.18,第三Y坐标(Y3)为约0.44。也就是说,当第一吸收层14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偏振片500和600之间时,第三色度坐标(X3,Y3)更靠近第一色度坐标(X1,Y1)。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在第一和第二偏振片之间设置吸收具有约380nm至约48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层。于是,液晶显示装置可防止光泄漏,从而改善显示质量。
此外,由于吸收层在其位于滤色层和公共电极之间时可平坦化滤色基板,所以即使吸收层形成在滤色层和公共电极之间,液晶显示装置也不会变得更厚。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于是,本发明涵盖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动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滤色基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的滤色层;吸收层,其被配置来吸收外部提供的第一光中的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第二光,该吸收层形成在所述滤色层上;以及所述吸收层上的公共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滤色基板,其中该波长范围为约380nm至约4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滤色基板,其中该吸收层平坦化该滤色基板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滤色基板,其中该吸收层包括具有液晶特性的聚合物,从而吸收该第二光。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滤色基板,其中该滤色层包括多个彩色像素。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滤色基板,还包括相邻彩色像素之间的黑矩阵。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板;被配置来使外部提供的第一光偏振的第一偏振器,该第一偏振器设置在该显示板后面;被配置来使来自该显示板的第二光偏振的第二偏振器,该第二偏振器设置在该显示板的前面;以及被配置来吸收来自该第一偏振器的被偏振的第一光中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的吸收层,该吸收层设置在该第一偏振器和该第二偏振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板包括滤色基板,其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层、该滤色层上的该吸收层、以及该吸收层上的公共电极;阵列基板,其包括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该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像素电极;以及设置在该滤色基板和该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波长范围为从约380nm至约480nm。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吸收层平坦化该滤色基板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吸收层包括液晶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板包括滤色基板,其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层、该滤色层上的平坦化层、以及该平坦化层上的公共电极;阵列基板,其包括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的吸收层、该吸收层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该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像素电极;以及设置在该滤色基板和该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显示装置,其中该阵列基板还包括该吸收层和该薄膜晶体管阵列之间的钝化层。
14.根据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吸收层设置在该显示板和该第二偏振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吸收层被覆在该显示板的上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吸收层被覆在该第二偏振器的下表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偏振器具有吸收部分该第一光的第一偏振轴,该第二偏振器具有吸收部分该第二光的第二偏振轴。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偏振轴基本上垂直于该第二偏振轴。
1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滤色基板,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层、以及该滤色层上的公共电极;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该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像素电极;第一液晶层,设置在该公共电极和该像素电极之间;以及第二液晶层,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从而吸收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波长范围从约380nm至约480nm。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液晶层设置在该滤色层和该公共电极之间。
22.一种制造滤色基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对应于颜色区域形成滤色层;在该滤色层上形成吸收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的吸收层;以及在该吸收层上形成公共电极。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形成该吸收层包括提供液晶材料至其上形成有该滤色层的该基板的第一端部上;以及对该液晶材料施加应力,从而形成具有平坦表面的该吸收层。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还包括在该基板上对应于除该颜色区域之外的阻挡区域形成黑矩阵。
25.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滤色基板,该滤色基板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的滤色层、以及该滤色层上的公共电极;形成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该薄膜晶体管阵列上的像素电极;在该公共电极和该像素电极之间形成液晶层;以及在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吸收层,从而吸收具有一波长范围内的波长的光。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该吸收层形成在该滤色层和该公共电极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滤色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显示装置中,显示板显示图像,且显示板下方的第一偏振器使施加到显示板上的光偏振。显示板上的第二偏振器使来自显示板的光偏振。第一和第二偏振器之间的吸收层吸收来自第一偏振器的第一光,并将来自第一偏振器的第二光提供给第二偏振器,该第一光具有预定波长。
文档编号H01L29/66GK1683973SQ200510064959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2日
发明者徐奉成, 秋大镐, 徐德钟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