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792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板装置,尤指涉及一种应用在发热电子组件(中央处理器)上的冷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的运算功能越来越强大,其运算速度也迅速提高,其整体造形、构造及与主机板连接方式也突破了使用传统方式时具有的壁垒,取得了计算机业界的重大改革。由于新一代中央处理器具有超速的运算功能,这使得中央处理器在处理运算指令时所产生的温度更高,因此,如何利用良好的导热及散热系统来使中央处理器在其所允许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图1显示的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水冷式散热系统。该水冷式散热系统100a包括有安装在中央处理器200a上的散热座10a,在散热座10a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101a及进水口102a。进水口102a通过管路103a连接到水泵20a的出水口201a,散热座10a的出水口101a通过管路104a连接到冷却座30a的进水口301a,冷却座30a可由多个散热鳍片303a构成,冷却座30a的出水口302a通过管路304a连接到水箱40a的进水口401a,水箱40a的出水口通过管路402a连接到水泵20a的进水口202a,以形成水冷式循环散热系统100a。使用时,由水泵20a将冷水输送至散热座10a内进行热交换后流出热水,热水再经由管路104a流入冷却座30a进行热交换后形成冷水,再由管路304a流回至水箱40a内,从而持续地进行循环式的热交换散热处理。
然而,由于这种水冷式散热系统100a分别由独立的散热座10a、水泵20a、冷却座30a及水箱40a组成,再加上各装置间所串接的管路103a、104a、304a和402a,因此使得整个水冷式散热系统100a的体积庞大,占用非常多的安装空间,这对于趋于轻薄化的计算机主机而言,无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板装置,其将冷板及液体驱动装置组装成一体,省去管路连通的空间,因此,使冷板装置的整体布设最小化,以减少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冷板装置,其使得冷板与液体驱动装置之间无管路连通,以降低由于水压不同而造成的滞流问题,并使得液体能直接冲洒散热片,以迅速降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冷板装置应用于液冷式循环机构中,其包括冷板及液体驱动装置。在所述冷板底面形成有与热源接触的吸热面,所述冷板的顶面则形成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具有容置室,所述容置室内设有液体驱动组,用以带动液体位移,所述容置室连通有入水口,所述容置室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周边被盖体围住,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冷板组装后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第一出水口正对于所述冷板的散热片。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利用管路将所述冷板装置与水箱模块相连通,水箱模块的箱体两侧分别形成有进水区及出水区,而在水箱模块的箱体中间则设有冷却座,所述冷却座由多个散热鳍片迭设而成,并被排设成数排,在每排之间设有流道,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区及出水区相连通,使得所述进水区内的热水经由流道流到出水区内的过程当中,通过散热鳍片进行热交换而形成冷水,再流到所述出水区。
附图简单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水冷式散热系统的外观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板装置尚未组装在箱体上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板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冷式循环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板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板装置另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冷板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冷板装置的立体图。
组件代表符号水冷式散热系统100a中央处理器200a 散热座10a水泵 20a冷却座30a散热鳍片 303a 水箱 40a出水口101a、201a、302a进水口102a、202a、301a、401a管路 103a、104a、304a、402a液冷式循环机构100中央处理器200冷板装置 10 水箱模块 20冷板 1 吸热面11散热片12 液体驱动装置 2容置室21 液体驱动组22线圈座221上盖 222扇叶座223密封垫圈 224下盖 225入水口23第一出水口24 盖体 3第二出水口31 密封垫片 32螺栓组件 4 箱体 5进水区51 进水口511出水区52 出水口521冷却座53 散热鳍片 531流道 532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附图仅作为参考与说明,不是对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板装置。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冷式循环机构100用来为中央处理器200进行散热,其由冷板装置10及水箱模块20经由管路串接而成。其中,冷板装置10包括冷板1及液体驱动装置2,冷板1的底面形成有与热源接触的吸热面11,冷板1的顶面形成有多个散热片12,多个散热片12可呈纵向或横向排列,在多道散热片12之间形成回路式流道。
如图2、3和4所示,液体驱动装置2具有容置室21,容置室21内设有液体驱动组22,用以带动液体移动,液体驱动组22具有线圈座221、上盖222、扇叶座223、密封垫圈224和下盖225。在下盖225的中间设有入水口23,入水口23被连通到容置室21,容置室21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口24,第一出水口24的周边由盖体3围住,并在盖体3上形成有第二出水口31,当将冷板1组装在盖体3内时,会形成密闭空间,并使第一出水口24正对于多个散热片12。本实用新型中,液体驱动装置2可以是往复式水泵、离心式水泵或轴流式水泵。
冷板装置10组装时,将线圈座21、上盖22、扇叶座23、密封垫圈24及下盖25依序组装在容置室21内,在盖体3与冷板1之间套设有密封垫片32,在盖体上方也套设有密封垫片32,再利用螺栓组件4将其锁固,使得冷板1固定设于盖体3的底部,而且,多个散热片12位于盖体3内,且正对于第一出水口24,这样就形成了如图5所示的冷板装置10。
参照图6所示,液冷式循环机构100的水箱模块20具有箱体5,箱体5两侧分别形成有进水区51及出水区52,而在箱体5的中间设有冷却座53,冷却座53由多个散热鳍片531经由迭设而成,且被排设成数排,在每排之间设有流道532,流道53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区51及出水区52相连通,在进水区51内的热水经由流道532流至出水区52的过程中,通过散热鳍片531进行热交换而形成冷水。
本实用新型中,在液冷式循环机构100组装时,冷板装置10的入水口23与水箱模块20的出水区52的出水口521之间经由管路6相连接,而冷板装置10的第二出水口31与水箱模块20的进水区51处的进水口511也经由管路6相连接,以形成持续循环的液冷式循环机构100。最后,将该液冷式循环机构100安装在中央处理器200上,使冷板1底面的吸热面11贴附在中央处理器200顶面,以对中央处理器200进行散热。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水箱模块20内的冷水会由液体驱动组22的抽送力经由管路6从入水口23输入到容置室21内,再经由第一出水口24直接进入盖体3,通过盖体3内的散热片12进行散热。水流经过散热片12时进行热交换,使冷水变成热水。之后,再从盖体3另一侧的第二出水口31经由管路6输送到水箱模块20的进水区51进行热交换冷却。
进入到水箱模块20的进水区51的热水会分别流到各流道532内,利用流道532旁的散热鳍片531再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热水又变成冷水并输送至出水区52,再经由出水区52所连结的管路6输送到冷板装置10,从而循环式地进行热交换散热。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液体驱动装置2整体地设于盖体3的中间处,以使得进入容置室21的冷水经由第一出水口24直接对散热片12进行冲激,以加速散热片12的散热速度。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盖体3上设有两个第二出水口31,若仅设有一个水箱模块20时,则利用连接管路6将一个第二出水口31连接到水箱模块20的进水区51处的进水口511,而水箱模块20的出水区52的出水口521则再经由管路6被连接到冷板装置10的入水口23处。而当使用两组水箱模块20时,可利用管路6将冷板装置10的两个第二出水口31分别连接于两水箱模块20。
本实用新型中,冷板装置10中的冷板1与液体驱动装置2构成一个整体,以使的冷板装置10的整体布设最小化,从而减少安装所需的空间。而且,在冷板1与液体驱动装置2之间无任何管路连通,这样可降低由于水压不同而造成的滞流问题,使得液体能够直接冲洒散热片12,达到迅速冷却的效果。
上述所公开的附图和说明书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根据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冷板装置,其用于液冷式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装置包括冷板,其底面形成有与热源接触的吸热面,其顶面形成有多个散热片;以及液体驱动装置,其具有容置室,所述容置室设有液体驱动组,用以带动液体移动,所述容置室连通有入水口,所述容置室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周边被盖体围住,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冷板组装后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第一出水口正对于所述冷板的散热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的散热片为纵向或横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板的多个散热片之间形成回路式流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为往复式水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为离心式水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为轴流式水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冷板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专利摘要一种冷板装置,包括冷板及液体驱动装置。液体驱动装置具有容置室,容置室内设有液体驱动组,容置室连通有入水口,容置室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的周边由盖体围住,第二出水口形成于该盖体。将冷板组装在盖体内时形成密闭空间,并使第一出水口正对于散热片。由于该冷板及液体驱动装置组装成一体,省去管路连通的空间,所以使冷板装置的整体布设最小化,以减少安装空间,并能迅速降热。
文档编号H01L23/34GK2775839SQ20052000213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6日
发明者段强飞 申请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