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55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掀盖式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因其高度的挠曲特性及轻薄的结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电子设备中。常见的用于组装软性电路板的连接器分为两种,抽屉式及掀盖式。相较而言,后者使用更为普遍。
于公元2002年8月8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106924号揭示了一种现有掀盖式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与一转动盖枢转配合,内部并收容若干端子。绝缘本体两侧前端设有第一扣合楔块,后端设有枢接槽。转动盖两侧前端设有第二扣合楔块,后端设有转轴,转轴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枢接槽内,并于其内枢转。
使用前,所述现有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转动盖处于打开状态。使用时,将外部软性电路板插入绝缘本体内,而后盖合转动盖。此时,通过绝缘本体的第一扣合楔块与转动盖的第二扣合楔块间的扣合而使绝缘本体与转动盖扣持配合,进而使转动盖向下抵顶软性电路板,从而夹持软性电路板于所述现有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内。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枢接槽上端未封闭,故而转动盖的转轴可以在枢接槽内自由枢转。于使用前,转动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当使用者将外部软性电路板插入绝缘本体内后,软性电路板稍一触碰转动盖,转动盖即会向下翻转,此时,使用者不得不将转动盖打开,而后方可继续软性电路板的插入操作,此过程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能够防止转动盖于使用前的翻转,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横向延伸的基板,基板底端及两侧分别向前凸伸出底板及侧板,底板内开设若干第一端子槽,基板内开设若干第二端子槽;一转动盖,相对绝缘本体枢转而与绝缘本体打开或扣合,转动盖两侧底端设有凸轮转轴,转动盖后端中部开设若干抵顶槽;及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均包括下臂及上臂,分别对应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及第二端子槽内,下臂前端向上凸伸出接触端,上臂前端形成抵顶端,抵顶端伸入转动盖的抵顶槽内并向下抵顶转动盖。其特征在于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还包括一对插接柱,所述绝缘本体的侧板内开设引导槽,插接柱对应插入该引导槽内,插接柱的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止挡部,止挡部与绝缘本体的侧板围成枢转槽,枢转槽上端由绝缘本体的侧板封闭,所述转动盖的凸轮转轴收容于枢转槽内并于其内枢转,当转动盖与绝缘本体打开时,凸轮转轴的斜向距离大于枢转槽的竖直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插入外部软性电路板时,即使其于插入过程中会触碰到转动盖,然而由于凸轮转轴的斜向距离大于枢转槽的竖直高度,若欲使转动盖向下翻转,则必须施加足够的转动外力,使凸轮转轴强行挤过枢转槽的竖直面,而通常软性电路板对转动盖的触碰力远小于所述转动外力,故而,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能够防止转动盖于使用前的翻转,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又一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显示于图3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为显示于图3的转动盖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于使用前的立体状态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图7VIII部分的放大图,图中省去剖面线。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于使用时的立体剖视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于使用时的又一立体剖视状态图。
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绝缘本体,11.基板,12.底板,13.侧板,14.插板空间,15.第一端子槽,16.第二端子槽,17.引导槽,18.焊接槽,19.插接孔,121.滑动槽,122.止挡块,20.转动盖,21.凸轮转轴,22.楔块,23.抵顶槽,30.端子,31.上臂,32.下臂,33.抵顶端,34.接触端,40.插接柱,41.止挡部,42.焊接部,52.枢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绝缘本体10与一转动盖20枢转配合,内部并收容若干端子30及一对插接柱40。
请参阅图3及图4,绝缘本体10水平布置,具有一横向延伸的基板11,基板11底端及两侧分别向前凸伸出底板12及侧板13。底板12于顶面中部开设插板空间14,插板空间14继续向后延伸至基板11内部,用于收容外部软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底板12于顶面两侧镂空出滑动槽121而形成止挡块122。底板12及基板11前端面中部分别开设彼此相对的若干第一及第二端子槽15、16,第一及第二端子槽15、16分别纵向向后延伸并贯通底板12及基板11后端面,且第一端子槽15的顶面及第二端子槽16的底面均与插板空间14连通。侧板13前端面开设引导槽17,引导槽17与滑动槽121连通并纵向向后延伸至止挡块122前端面所在平面。引导槽17的前端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焊接槽18,后端底部向后延伸形成插接孔19。
再请参阅图3及图5,转动盖20相对绝缘本体10枢转而与绝缘本体10打开或扣合。转动盖20横向延伸并大致呈扁平板状。转动盖20两侧后端向外凸伸出截面呈不倒翁状的凸轮转轴21,两侧中部向外凸伸出楔块22。转动盖20后端中部对应若干端子30开设横向排列的若干抵顶槽23。
请再参阅图3,每一端子30大致呈水平U型,包括上臂31及下臂32。其中,上臂31前端向上弯折形成抵顶端33,下臂32前端向上凸伸出接触端34;每一插接柱40大致呈水平柱状,插接柱40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止挡部41,前端向下凸伸形成焊接部42。
请参阅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于组装时,若干端子30的上臂31、下臂32分别对应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端子槽16及第一端子槽15内,上臂31并伸入转动盖20的抵顶槽23内。转动盖20的凸轮转轴21嵌入绝缘本体10的引导槽17内并沿绝缘本体10的滑动槽121滑动,直至凸轮转轴21抵碰绝缘本体10的止挡块122。插接柱40沿绝缘本体10的引导槽17插入插接孔19内,插接柱40的止挡部41封闭绝缘本体10的引导槽17前端,而与绝缘本体10的侧板13围成枢转槽52,枢转槽52上端由绝缘本体10的侧板13封闭,转动盖20的凸轮转轴21收容于枢转槽52内,并于其内枢转。插接柱40的焊接部42置入绝缘本体10的焊接槽18内,用于舆一外部电路板(图中未示)焊接,由此将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焊固于此外部电路板上。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于使用前,转动盖20处于打开状态,枢转槽52的水平宽度L1、截面呈不倒翁状的凸轮转轴21的斜向轴线长度L2、枢转槽52的竖直高度L3及凸轮转轴21的竖直高度L4满足如下关系L1>L2>L3>L4。此时,插入外部软性电路板,即使其于插入过程中会触碰到转动盖20,然而由于枢转槽52的高度L3介于凸轮转轴21的斜向轴线长度L2与凸轮转轴21的高度L4之间,若欲使转动盖20如现有技术一样向下翻转,则必须施加足够的转动外力,作用于转动盖20,使斜向轴线较长的凸轮转轴21强行挤过高度较短的枢转槽52的竖直面,而通常软性电路板对转动盖20的触碰力远小于所述转动外力,故而,转动盖20无法向下翻转。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通过凸轮转轴21的斜向距离大于枢转槽52的竖直高度的设计,能够防止转动盖20于使用前的翻转,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请参阅图9及图10,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00于使用时,首先将软性电路板以零插入力沿水平方向插入绝缘本体10的插板空间14内(图中未示)。而后作用外力于转动盖20,使转动盖20的凸轮转轴21的斜向轴线旋转并强行通过枢转槽52的竖直面,转动盖20的楔块22卡入绝缘本体的引导槽17内。此时,转动盖20与绝缘本体10处于扣合状态,转动盖20向下抵顶软性电路板,端子30的抵顶端33向下抵顶转动盖20,端子30的接触端34向上抵顶并导通软性电路板。
权利要求1.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横向延伸的基板,基板底端及两侧分别向前凸伸出底板及侧板,底板内开设若干第一端子槽,基板内开设若干第二端子槽;一转动盖,相对绝缘本体枢转而与绝缘本体打开或扣合,转动盖两侧底端设有凸轮转轴,转动盖后端中部开设若干抵顶槽;及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均包括下臂及上臂,分别对应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及第二端子槽内,下臂前端向上凸伸出接触端,上臂前端形成抵顶端,抵顶端伸入转动盖的抵项槽内并向下抵顶转动盖,其特征是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还包括一对插接柱,所述绝缘本体的侧板内开设引导槽,插接柱对应插入该引导槽内,插接柱的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止挡部,止挡部与绝缘本体的侧板围成枢转槽,枢转槽上端由绝缘本体的侧板封闭,所述转动盖的凸轮转轴收容于枢转槽内并于其内枢转,当转动盖与绝缘本体打开时,凸轮转轴的斜向距离大于枢转槽的竖直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中该转动盖之凸轮转轴的截面呈不倒翁状,当转动盖与绝缘本体打开时,凸轮转轴的斜向轴线长度大于枢转槽的竖直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中当所述转动盖与绝缘本体打开时,枢转槽的水平宽度L1、凸轮转轴的斜向距离L2、枢转槽的竖直高度L3及凸轮转轴的竖直高度L4满足如下关系L1>L2>L3>L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转动盖及一对插接柱。绝缘本体具有一侧板,侧板内开设引导槽,插接柱对应插入该引导槽内。插接柱的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止挡部,止挡部与绝缘本体的侧板围成枢转槽,枢转槽上端由侧板封闭。转动盖两侧底端设有凸轮转轴,收容于枢转槽内并于其内枢转,由此使转动盖相对绝缘本体枢转而与绝缘本体打开或扣合。当所述转动盖与绝缘本体打开时,凸轮转轴的斜向距离大于枢转槽的竖直高度,由此防止转动盖于使用前的翻转,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文档编号H01R12/24GK2789954SQ20052005791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世安, 黄仲信, 彭勇锜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