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紧夹机构的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440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配备紧夹机构的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具体地说,是关于一套可用于替代传统螺母的连接组件,它可将一根电缆配接于一个具有外部螺纹的连接端口。
背景技术
现今有众多可将电缆(如同轴电缆)配接于一个具外部螺纹连接端口的连接组件。此外,外部螺纹的连接端口可放置于室内或室外,且安装状况常有较大差异。
常见的用于将电缆连接于端口的组件为一只螺母,其与带外部螺纹连接端口校准并围绕其旋转。该组件配置允许安装者有选择地于此部位固定并放出电缆。电缆连接松动的问题在电缆连接于端口时较常见。该问题在室外分接头与分束器上、及室内电视机后部也屡见不鲜。松动的室外连接会使信号播放产生不良,或使湿气进入电缆以在连接处及设备内产生腐蚀,同时室内连接松动会导致各种类型的电磁干扰并使信号劣化,从而导致图像质量低下。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上述连接松动常要求电缆操作员加以注意并访问出现连接松动的场所,从而大幅增加系统的运营费用。电缆公司投入精力向专业服务人员培训各种安装技术,以保证连接器的正常连接。此类技术通常包括使用预先设定力矩限度足以确保合适的松紧度的扳手。然而,力矩扳手的使用可能在安装现场不够方便,或在时间紧迫时弃之不用。因此,连接器可能在设备端口处拧得不够紧。一般的技师在可充分接触工点的状况下以手指作用于传统的7/16六角螺母仅能达到2-5英寸-磅的力矩。此水准大大低于所推荐的30英寸-磅的规格,且有时不足以克服螺纹粗糙度带来的阻碍,由此在端口的接触面与连接器之间留下实际空隙。
因此,需要一种将同轴连接器固定于带螺纹柱体的装置与方法,其无需特殊工具操作,允许安装者仅使用双手即可产生更多力矩,从而提供较好的连接。
此外,还需要一种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的装置与方法,其安装相对简便,无需额外的专门工具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与一种同轴连接器的紧夹机构有关。该装置包括一内部包括一标准连接器的加长螺母。加长螺母具有内部螺纹与一第一啮合面,且内部标准连接器包括一具有第二啮合面的连接器体。操作中,通过用力将螺母推向连接器体/电缆而使第一与第二啮合面相啮合,从而发挥互锁机构的作用。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螺母与连接器体之间的压缩套筒,用于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多个具有各种外紧握面的螺母。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具有紧夹机构的同轴连接器,该紧夹机构包括一螺母与一连接器体,其中所述螺母限定了一内部空腔,且所述连接器体部分包含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螺母还包括内部螺纹与第一啮合面,且所述连接器体进一步包括一具有第二啮合面的连接器体,其中该第一与第二啮合面可通过用力将螺母推向连接器体/电缆而相啮合,从而发挥互锁机构的作用。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一同轴电缆固定于一连接器机构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机构包括一柱体、一加长螺母、一连接器体、一O型环以及一压缩套筒,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推动电缆进入连接器体从而使得连接器体与加长螺母啮合并锁定;在连接器体内转动电缆以确保电缆在电缆体内正确到位;及将压缩套筒推进连接器体,从而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将同轴连接器固定于带螺纹柱体的装置与方法,其特点为无需特殊工具操作,允许安装者仅使用双手即可产生更大力矩,从而提供较好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的装置与方法,其安装相对简便,无需额外的专门工具操作。


图1为说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所组装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部分被打开;图3为根据本发明所组装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部分被打开;图4为说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第二实施例要素的分解透视图;图5为说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体的透视图;图6为说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的第二实例的螺母体的透视图;图7为说明螺母体的透视图,该螺母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的第二实例的连接器体和端头螺母相连接;图8与图9为说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的附加实例的螺母体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该图是说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的第一实施例各要素的透视图。该组件包括一柱体部件110、一螺母体102、一O型环114、一连接器体108以及一压缩套筒112。
所述柱体部件包括一柱基段116以及一柱杆段118。此外,柱体部件110包括一沿其轴向长度大致呈圆筒形的镗孔134,其适合于纳入一根同轴电缆(图未示)。柱体部件110的柱基段116进一步包括由大致呈环形的片段140所分隔开的凸缘端136与环形槽138。参照图2,柱体部件适合于被纳入螺母体102与连接器体108之内。此外,柱杆段118包含一个狭长筒形镗孔134与一个外表面142,用于纳入并存放上述同轴电缆(图未示)。
结合图2所示,螺母体102包括第一端126与第二端124,其中第一端的内表面包括一带螺纹段104。该带螺纹段104适合于纳入一外部带螺纹的连接器(图未示)。另外,第一端126适合纳入柱体部件110,从而允许柱体部件110可在所述螺母体102内自由旋转。螺母体102进一步包括一紧贴带螺纹部分的环形边缘144,如图2所示,当柱体部件位于螺母体内部时,该环形边缘与柱体部件110基部116的凸缘端136相接触。如图所示,螺母体102的内表面至少包括一个内部啮合面120,这将在下文中作更详细描述。
再次参照图1,连接器体108包括一第一端128,其中所述第一端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器体啮合面106。此外,连接器体还包括一第二端129,其中第二端外表面进一步包括一环形槽130以及环状突沿132。凹槽130与环状突沿132用于接纳在压缩套筒112的第一端148上向内突起的一环形边缘146。
现参照图2与图3,它们分别显示了螺母体相对于连接器体处于“活动”与“锁定”位置的视图。在操作中,螺母体102的啮合面120同一个相似的连接器体108的啮合面106配接。螺母体102发挥双重功能。在将电缆(图未示)安装于连接器体108上时,安装者可单手紧握螺母体102,并在连接器体108的另一端129将电缆推入。电缆被推动及安装者的手紧握住螺母体102的相对作用力,导致啮合面106与120机械啮合并锁定,如图3所示。虽然螺母体102与连接器体108位于锁定位置,安装者可轮流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准备好的电缆(图未示),从而使连接器体108内的电缆正确到位。当电缆在连接器体108内到位后,现可将压缩套筒112推上连接器体,从而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100。再次参照图1至图3,可更好领会将压缩套筒112固定于连接器体108的方法。如上所述,接合器/连接器体108包含一第二端129,其中第二端的外表面进一步包括一个环形槽130及环状突沿132。凹槽130与环状突沿132用于纳入压缩套筒112的第一端148上向内突起的环形边缘146。
随着连接器组件全部组装完毕,安装者可将螺母从连接器体移开,从而将啮合面106与120分离,以使螺母体102可转动连接于接口(图未示),而无需转动电缆。螺母体102的伸展长度也为安装者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表面,可在拧紧螺母体102时紧握并施加更大力矩。
现参照图4至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200的柱体部件210大致类似先前实施例,包括一柱基段216及一柱杆段218。此外,柱体部件210包括一沿其轴向长度大致呈圆筒形的镗孔234,其适合于纳入一根同轴电缆(图未示)。柱体部件210的柱基段216进一步包括由大致为环形的片段240所分隔开的凸缘端236与环形槽238。
现参照图5,连接器体208包括第一端228,其中所述第一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体啮合面206。此外,连接器体208包括第二端229,其中第二端外表面进一步包括一外部带螺纹部分230。连接器体208外部带螺纹部分230适合于以螺纹方式啮合端头螺母250的内部带螺纹段252,这将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如图4所示,轴环部件212包括一个大致为圆筒形的环体及一个沿其轴向长度呈环形的镗孔248。环形镗孔248适合于纳入一根同轴电缆(图未示),而大致为圆筒形环体的外表面249适合于放入连接器体208内部空腔内。
参照图6,螺母体202包括第一端226及第二端224,其中第一端的内表面包含一带螺纹段204。带螺纹段204适合于被纳入一外部带螺纹的连接器(图未示)。另外,第一端226适合于纳入柱体部件210,从而允许柱体部件210在所述螺母体202的内部自由旋转。螺母体202进一步包括紧贴螺纹部分204的环形边缘244,可与插入螺母体202内部之柱体部件210的基部216的凸缘端236相接触。如图所示,螺母体202的内表面至少包括一个内部啮合面220,这在下文中会作更详细描述。
再次参照图4并参照图7,如上所述,该装置通过将柱体部件210塞入穿过螺母体202中第一开口211组装而成。之后将O型环214与连接器体208在螺母体202的第二端224部位插入空腔213。轴环部件212适合于被纳入连接器体208的空腔217之内。上述部件安装完毕后,将端头螺母250的带螺纹段252旋上连接器体208的螺纹段230。
操作中,螺母体202的啮合面220与连接器体208的一个类似啮合面206相配接。螺母体202发挥双重功能。在将电缆(图未示)安装于连接器体208之上时,安装者可单手紧握螺母体202,并在端头螺母250的另一端229将电缆推入。电缆被推动及安装者手紧握螺母体202的相对作用力,导致了啮合面206与220产生机械啮合并锁定(图未示)。当螺母体202与连接器体208处于锁定位置时,安装者可轮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准备好的电缆(图未示),从而使电缆在连接器体208内正确到位。当电缆在连接器体208内到位后,可以旋动端头螺母250的螺纹段向前接合连接器体230的带螺纹段,从而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200。图7显示了本发明中端头螺母250通过螺纹固定于螺母体202与连接器体208的一个视图。
随着连接器组件200全部组装完毕,安装者可将螺母202从连接器体208移开,从而将啮合面206与220分离,以使螺母202旋转固定于接口(未显示),而无需转动电缆。
现参照图8与图9,它们显示了说明本发明中同轴连接器紧夹机构另一个实施例的螺母体的透视图。图8说明了一个狭长形螺母体300,其外表面304上分布有多条纵向凹槽302。图9说明了本发明中螺母体40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外表面402包含一个六角形紧握装置404以及多条沿外表面分布的凹槽406。
虽然本发明被描述为具有特定实例,但可在本专利公布的精神及范围之内作进一步修改。因此本应用适用于涵盖运用本文所揭示通用原理对本发明的任何变动、应用或改装。此外,本应用还适用于涵盖本发明相关的该技术已知或通常实施范围内的所公开的其它转移应用领域,及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的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紧夹机构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螺母以及一连接器体,其中所述螺母限定了一内部空腔,且所述连接器体部分包含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螺母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啮合面;及所述连接器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啮合面,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啮合面可通过用力将螺母推向连接器体/电缆而相啮合,从而发挥互锁机构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位于所述螺母和所述连接器体之间的压缩套筒,该压缩套筒用于将所述连接器体固定于所述电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进一步包括一具有多条凹槽的外表面,用以提供一外侧紧握面。
4.一种将电缆连接于一外部带螺纹端口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狭长体,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一内部带螺纹的部件,其适合收纳一连接器柱体,且所述第二端适合接纳一连接器体;所述连接器体具有一内部空腔,其适合于通过第一端接纳所述连接器柱体,并通过第二端接纳电缆;一紧夹装置,用于可选择地将所述狭长体锁定于所述连接器体;及一挤压装置,用于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将电缆连接于一外部带螺纹端口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体进一步包括一外表面,该外表面带有允许安装者紧握狭长体的紧握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将电缆连接于一外部带螺纹端口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握设置为分布于狭长体外表面的多条纵向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将电缆连接于一外部带螺纹端口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夹装置包括所述狭长体内表面上的第一啮合面以及所述连接器体外表面上的第二啮合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将电缆连接于一外部带螺纹端口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夹装置通过将所述连接器体前推至所述狭长体的所述第一端,从而用所述连接器体锁定所述狭长体,并通过将所述连接器体从所述狭长体的所述第一端处移除,以将所述连接器体从所述狭长体处释放。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将电缆连接于一外部带螺纹端口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体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一压缩套筒,其适合于使所述连接器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电缆相啮合,从而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体内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将电缆连接于一外部带螺纹端口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套筒包括一内部镗孔,该内部镗孔具有一大致在环形边缘收口的凸缘端,且所述连接器体的所述外表面具有一大致为环形的凹槽,其中将所述压缩套筒推上所述连接器体,可将所述压缩套筒的所述环形边缘锁定并啮合于所述连接器体的所述环形凹槽。
11.一种将同轴电缆固定于连接器机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机构包括一柱体、一加长螺母、一连接器体、一O型环以及一压缩套筒,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缆推入所述连接器体,从而使所述连接器体与所述加长螺母啮合并锁定;在所述连接器体内转动所述电缆以确保所述电缆在电缆体内正确到位;及将所述压缩套筒推进所述连接器体,从而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连接器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使所述连接器体从所述加长螺母处脱离的步骤,从而允许所述加长螺母脱离所述连接器体与所述电缆并可独立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螺母进一步包括一内部带螺纹段,且所述电缆以及连接器机构与所述端口的连接是通过将所述加长螺母的所述内部带螺纹段旋上端口的带螺纹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体具有一第一啮合面,所述加长螺母具有一第二啮合面,且作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啮合面的相对作用力迫使所述连接器体进入所述加长螺母内部的锁定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的紧夹机构。该装置包括一内含一标准连接器的加长螺母。该加长螺母具有内部螺纹与第一啮合面,而内部标准连接器包括具有第二啮合面的连接器体。在操作中,通过用力将螺母推向连接器体/电缆而使第一与第二啮合面相啮合,从而发挥互锁机构的作用。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位于螺母与连接器体之间的压缩套筒,用于将电缆固定于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4/28GK101075706SQ20061008190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6日
发明者诺厄·蒙泰纳, 戴维·杰克逊 申请人:约翰·梅扎林瓜联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