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992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更特别地是具有气体通道 的弹性体抵接于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使得在弹性体承受外力压缩时,其 内部的气体可由气体通道或是逃气结构流动至外界。
背景技术
信息产品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键盘更是常使用的 输入装置,然而日常生活中会有不慎将饮料打翻而泼賊至键盘的状况,而 在户外使用也有可能遇到下雨而有雨水渗入键盘内的情形。
虽然在现有的技术中通过在按键的底部加入封胶可以抗水,却以妨碍 键盘的按键内的气体进出,而使得操作上的手感变差,因此需要通过逃气 结构可以排出于键盘内的气体之外,也可以保持良好的使用触感及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装置,其在键盖 的内面具有凹槽,此凹槽可以做为气体通道,使得在弹性体抵接于键盖内 面时,其弹性体内的气体可以流动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 目的在于弹性体突出部的顶端具有至少一个槽道, 使得弹性体的突出部抵接至键盖的内面之后,以形成气体通道,使得当键 盖承受 一 外力压缩弹性体时,在弹性体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凹槽流动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 目的在于将破孔设置在弹性体突出部的侧边,做为 气体通道,使得键盖与弹性体结合之后,当键盖承受一外力压缩弹性体时, 在弹性体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破孔流动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
包含键盖,其具有顶面及内面,以及弹性体,其具有突出部及本体,在 突出部的顶端具有至少一个槽道,弹性体的突出部抵住键盖的内面,使得 在键盖与弹性体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当键盖的顶面承受外力压缩本体时,
在弹性体内的气体,可通过气体通道流动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在键盖的内面具有凹槽,使得在弹性体抵 接于键盖内面时,其弹性体内的气体可以流动至外界,该按键可通过这种 逃气结构将键盘内的气体排除,并且还可保持良好的使用触感及手感。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键盖的上视图; 图I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键盖的下视图1C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在键盖的内面具有一延伸槽道的圆型凹 槽的示意图ID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在键盖的面具有一似太阳形状凹槽的示 意图IE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在键盖的内面具有一矩形凹槽的示意图; 图IF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在键盖的内面具有至少两个延伸槽道的矩
形凹槽的示意图2A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一弹性体的一侧面示意图2B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具有气体通道的弹性体的上视图2C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在突出部的顶端具有至少一个槽道,及在
突出部的侧边具有至少一个破孔的弹性体的侧示图3A至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无凹槽的键盖与不具有槽道的弹
性体抵接的连续示意图4A至图4B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有凹槽的键盖与不具有槽道的弹
性体抵接的连续示意图;及
图5A至图5B为本实用新型所表示的具有凹槽的键盖与具有槽道的弹
性体抵接的连续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键盖 10A 键盖的顶面 10B 键盖的内面 101 圓型凹槽 101A 延伸槽道
103圆型凹槽
103 A太阳光芒延伸槽道
105矩形凹才曹
107矩形凹槽
107A延伸槽道
20弹性体
20A突出部
20B本体
202槽道
203第二气体通道
204破孑L
说明书第3/6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详细描述外,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在其它的实施例施行,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 限定,其以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图1A至图1F说明无凹槽的键盖10,及具有不同形状凹槽的键盖的示 意图;图2A至图2C系说明无槽道的弹性体,以及具有槽道及/或破孔的弹 性体的示意图;以及图3A至图3B、图4A至图4B及图5A至图5B分别说 明不同弹性体结构抵接于键盖的内面的连续示意图。
首先图1A表示一般桌上型或便携式计算机常用的键盘上的键盖的上 视图。即如图所示,参考标号10A为键盖10的顶面,参考标号10B为键盖 的内面。
接着图1B表示键盖10的内面10B的示意图,在此表示无凹槽的键盖 10的内面10B的设计。
请参考图1C至图1F,其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揭露在键盖10的内面 10B具有凹槽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中于键盖10的内面10B所设计的凹 槽101的目的是为了与弹性体20(如图2A所示)的突出部20A(如图2B所示) 抵接时,可以在键盖10与弹性体20之间产生所谓的气体通道。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设计如图1C所示,具有至少两个延伸槽道101A 的圓形凹槽101;图1D表示具有太阳光芒形状延伸槽道103A的圓型凹#
103;图IE为矩形凹槽105;以及图IF表示具有至少两个延伸槽道107A 的矩形凹槽107。在此,凹槽IOI、 103、 105、 107的宽度(或内径)约小于弹 性体20的突出部的直径大小。在本实用新型中,图1C至图IF中的凹槽101、 103、 105、 107及其延伸槽道IOIA、 103A、 107A其深度约为0.1至0.2mm, 然而凹槽及延伸槽道的图形并不限制于如上所述的各个图式。
图2A至图2C分别表示无槽道的弹性体(图2A)及具有槽道的弹性体(图 2B及图2C)的侧视图。图2A中,弹性体20具有一 突出部20A及一 本体20B , 其中突出部20A设置于本体20B的上方,且突出部为一中空环形结构。另 外,在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的环形结构上没有任何的槽道设置。
接着请参考图2B,其表示具有槽道的弹性体的上视图。在图中,在弹 性体20的突出部20A的顶端上具有至少两个槽道202,此槽道202做为气 体通道之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槽道202可以设置在突出部20A顶端的任 何位置,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气体可以通过此槽道202流动至外界。
另外,请参阅图2C,其表示具有槽道及破孔(或破孔)的弹性体20之上 视图。在图中,同样在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的上方,具有至少一个槽道 202,另外在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的侧边具有至少一个破孔204,此破 孔204的目的也是可以做为气体通道,让气体可以流动至外界。
接着,以下是利用图3A至图3B、图4A至图4B及图5A至图5B分 别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三个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3A及图3B,在图 3A中的键盖10的内面10B没有凹槽(如图1B所示),而在弹性体20突出部 20A的顶端上具有槽道202(如图2B所示)。当键盖10的内面10B与弹性体 20的突出部20A抵接时,键盖10与弹性体20之间通过槽道202形成气体 通道。接着,参考图3B,当键盖10的顶面10A承受一外力压缩本体20B 时,在弹性体2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气体通道(即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的 顶端上的槽道202)流动至外界,而达到所谓的逃气目的。另外,在弹性体 20的突出部20A与本体20B的连接处具有第二气体通道203 ,其目的是使 得突出部20A及本体20B内的气体相通。
接着,请参考图4A及图4B,其表示在内面具有凹槽的键盖与无槽道 的弹性体。同样的也是参考图3A,具有凹槽(如图1C的101、图1D的103、 图1E的105、图1F的107)的键盖10与无槽道设置在弹性体20的突出部 20A的顶端结合,在此为了表示方便,是以参考标号101做为标示。4妄着 参考图4B,当键盖10内面10B的凹槽101与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抵接 时,即在键盖10与弹性体20之间形成一气体通道。因此,当键盖10的顶 面10A承受一外力压缩本体20B时,在弹性体2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气体 通道流动至外界。同样地,在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与本体20B的连接处 具有第二气体通道203,也可以使得在弹性体20内的气体通过此第二气体 通道203流动至外界。
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凹槽IOI、 103、 105、 107的内径约小于 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的外径,使得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与键盖10 的凹槽IOI、 103、 105、 107抵接时,可以顶住键盖10的内面IOB。另外, 由于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的外径约略大于键盖10的凹槽101 、103、 105、 107的内径,当键盖10与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抵接时,虽然弹性体20 的突出部20A的顶端没有槽道做为气体通道,但是在突出部20A与凹槽 101、 103、 105、 107 4氐接时,由于在图1C至图1F中所揭示的凹槽101、 103、 105、 107均具有延伸槽道IOIA、 103A、 107A,因此在键盖10与弹 性体20的突出部20A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且也可以通过突出20A与本 体20B的连接处的第二气体通道203,使得在弹性体20内的气体,可以由 第一气体通道及/或第二气体通道203流动至外界。
再者,请参考图5A及图5B,其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其表示在内面10B具有凹槽的键盖10及具有槽道202设置在弹性体20的 突出部20A的顶端。在键盖10的内面10B具有延伸槽道(未在图中表示)的 凹槽101以及在弹性体20突出部20A的顶端具有至少一个槽道202。接着, 参考图5B,键盖10的内面10B与弹性体20的突出部20A抵接,使得鍵盖 IO的凹槽IOI、及延伸槽道(未在图中表示),与具有至少一个槽道202的弹 性体20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在此,要说明的是,弹性体20突出部 20A顶端上的槽道202可以对准或是不对准于键盖10内面10B的延伸槽道 (未在图中表示)。因此,当键盖10的顶面10A承受一外力压缩本体20B时, 在弹性体20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一气体通道(由槽道202、延伸槽道IOIA、 103A、 107A、凹槽IOI、 103、 105、 107及/或破孔204所构成)及/或第二气 体通道流动至外界,以达到逃气的目的及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 以将具有凹槽或不具有凹槽的键盖与图2C中在突出部20A的侧边具有至少 一个破孔204的弹性体结合,以形成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因此,当键盖
10承受一外力压缩本体20B时,在弹性体2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体
通道、第二气体通道203及破孔204流动至外界,在此要说明的是其结构、 功能以及应用均与图3A、图3B、图4A、图4B、图5A及图5B相同,不
在此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 均应包含在所述的权利要求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键盖,具有一顶面及具有一凹槽的一内面;及一弹性体,具有一突出部及一本体,该突出部与该键盖的该内面抵接,该凹槽与该弹性体的该突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一气体通道,该第一气体通道与外界相通,以使该弹性体内的气体在该本体受力被压缩时可通过该第一气体通道流动至外界。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及该本体的连 接处具有一用以使该突出部及该本体内的气体相通的第二气体通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槽深约为O. 1 毫米至0. 2毫米。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形状为一矩形或 具有至少一个延伸槽道的一矩形。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形状为具有至少 一个延伸槽道的 一 圓形。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形状为一几何形状。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一顶端具有 至少一个槽道。
8. 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的该突出部的 侧边具有至少一个破孔。
9. 一种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键盖,具有一 顶面及一内面;及一弹性体,具有一突出部及一本体,该突出部的一顶端 具有至少一个槽道,该弹性体的该突出部顶住该键盖的该内面,在该键盖 与该弹性体之间形成一第一气体通道,该第一气体通道与外界相通,以使 该弹性体内的气体在该本体受力被压缩时通过该第 一气体通道流动至外 界。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及该本体的连 接处具有一用以使该突出部及该本体内的气体相通的第二气体通道。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槽深约为O. 1 毫米至0. 2毫米。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的该突出部的 侧边具有至少一个破孔。
13. —种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键盖,具有一 顶面及具有一凹槽的一内面;及一弹性体,具有一突出部及一本体,该突 出部的一顶端具有至少一个逃气槽,该突出部与该键盖的该内面抵接,该 键盖与该突出部之间具有一第一气体通道,该第一气体通道与外界相通, 以使该弹性体内的气体在该本体受力被压缩时可通过该第一气体通道流动 至外界。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一槽深约为 0. 1毫米至0. 2毫米。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形状为一矩 形或是具有至少一个延伸槽道的一矩形。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形状为具有至 少 一个延伸槽道的 一 圆形。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形状为一几 何形状。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的该突出部 的侧边具有至少 一个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逃气结构的按键,其包括具有顶面及具有凹槽的内面的键盖,及弹性体,具有突出部及本体,突出部与键盖的内面抵接,键盖的凹槽与弹性体的突出部之间具有气体通道,由此当键盖的顶面承受外力压缩弹性体的本体时,弹性体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气体通道流动至外界。
文档编号H01H13/12GK201048096SQ200620147448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5日
发明者叶亮达 申请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