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810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选择的连接于多种对接插头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强大,如数字电视朝高分辨率、深 彩色和高帧率不断发展,各种小型消费电子性能的不断提高,其与计算机连接的速度要求不 断提高,使得业界对电连接器传输速度,高频性能和音视频同步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且随 着电子产品向底厚度,小体积化不断发展,业界对连接器的高度和占用电路板的面积要求都 不断的提高;然而,由于现在数字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相应的连接器种类也随着产品种类的 增加而不断增多,业界通常采用将不同的连接器相互层迭的方式降低多个连接器占用电路板 上的面积,然而此种方法连接器高度较高,不利产品向底厚度的发展趋势;在这些种类繁多 的连接器中,有很多是不被经常使用'或同时多个一起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种类的 繁多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电子设备的发展。以下将具体举例阐述这样的状况对电子设备发展影 响的实例。如以上所述数字电视朝高分辨率、深彩色和高帧率不断发展,各种小型消费电子性能的 不断提高的产业推动下,HDMI连接器有了较多的应用,由于HDMI可通过单连接提供最高 品质的数字音频和视频,不需要分别使用音频及视频连接器,具有连接器数量较少的优点; 且其速度快,频率高,具有较高的帧率;但是随着业界对连接速度,外围设备整合度,可扩展特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业界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Displayport,其具有更高的连接速度,最大程度上整合了外围设备, 除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外,DisplayPort还可用作设备内部的接口,甚至是芯片与芯片之间的资料接口;由于这两种连接器功能都非常强大,同时,HDMI也在进行不断升级,以抵御来自Displayport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业界将较长时间同时使用这两种电连接器, 虽然这两种电连接器连接的设备相似,功能相近,使得同时使用这两种电连接器的情况很少 发生,但是,电脑为了同时支持使用这两种传输接口的外围设备,必须同时拥有这两种连接器的对接口;与此同时,在业界设备向小型化,底厚度的发展的趋势下,同时安装两种电连接器或将两电连接器层迭安装于电路板会浪费电路板的空间或提高产品高度,不利于电脑向小型、轻薄化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在可同时支持多种对接连接器接口传输规格 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连接器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电连接器,可与对接头电性连接,包括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所 述主体部上设有端子收容孔,且主体部上延伸设有两对接板;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孔 中;遮蔽壳体,组设于绝缘本体上,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一供对接头插接的开口,在绝缘本体 主体部前部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对接板位于收容空间内,且两种对接插头组装于电连接器 上时在所述开口形成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迭。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遮蔽壳体,遮蔽壳体内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设有 两组以上的对接板,导电端子组,其分别沿所述对接板设置,导电端子组每一导电端子至少 选定对应一种以上的信号传输规格。其中,分别设于对接板上的导电端子组至少可分别选定一种信号传输规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收容空间中设有两种对接板,其可选择性的与两种 对接头相连接,可选定的对应一种以上的信号传输规格,两种对接插头组装于电连接器上时 在开口形成的平面上投影部分重迭。电连接器占用的高度可充分的降低,虽然该电连接器只 能同时供一种对接头连接,但在较少同时使用两种连接器的情况下,该设计不用提供足够的 高度来保证两对接头可同时插入,不仅可有效降低连接器高度,又可同时满足业界对电脑同时支持HDMI及Di印layport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合后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合后另一方向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HDMI对接头相组接时沿C-D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Displayport对接头相组接时沿OD方向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同时与两种对接头相组接时在侧向上重迭区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同时与两种对接头相组接时在开口面的投影上重迭区示意图;.图8为HDMI对接头立体图;图9为Displayport对接头立体图;图10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遮蔽壳'体立体图;图11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遮蔽壳体另一方向立体图;图1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后塞立体图;图1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另一方向立体图;图1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与后塞相互组合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l,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IO,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20,绝缘本体 10上设有若干端子收容孔18,导电端子40收容于相应的端子收容孔18中,遮蔽壳体20组 设于绝缘本体10上,提供电连接器l与外部电子组件的电磁屏蔽,所述遮蔽壳体20内及绝 缘本体10 —端共同形成一收容对接头的收容空间2,且遮蔽壳体20前端形成一供对接头插 入的开口 3。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7,绝缘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靠近收容空间2的 一端设有一阶梯部12,所述阶梯部12形成第一及第二对接面13、 14,第一及第二对接面13、 14分别向前延伸出两不同的对接板130、 140,如其可为与HDMI信号规格相匹配的对接板或与Displayport信号规格相匹配的对接板,当一对接板与HDMI信号传输规格相匹配时,另一 对接板为非HDMI规格;当其中一对接板为与Displayport规格相匹配时,另一对接板为非 Displaypoet规格。且两对接板130、 140之间相互连通,且距离较近,当与电连接器相互匹 配的两对接头分别插入该电连接器时,由于两对接板130、 140的距离较近,使得两对接头A、 B组接于电连接器l时在开口平面的投影有部分重迭,形成一重迭区C,降低了该电连接器l 的高度;所述两对接板130、 140的前端131、 141一个离开口较近,另一个离开口较远,以 配合两种不同的对接头A、 B的长度规格;且所述两对接板分别设有与HDMI及Displayport 端子数量及间隔相匹配的端子收容孔18,导电端子40收容于相应的端子收容孔18中,以与 相应的对接头A、 B电性连接。绝缘本体阶梯部的第一对接面及第二对接面前端形成两供不同对接头插入的第一及第二 插接空间D、 E,所述插接空间D、 E为当对接头插入电连接器时对接头所占用的空间。且由 第一对接面13及第二对接面14延伸形成的对接板分别容设于相应的两插接空间D、 E中,当 两种对接头A、 B分别插入电连接器时,两对接头所占用的插接空间D、 E有部分相互重迭, 形成一重迭区域,以充分降低电连接器的高度。绝缘本体10的阶梯部12的第二对接面13 —侧向前延伸形成一凸出部15,所述凸出部 15由第二对接面13延伸至开口3,凸出部15内侧形成一弧形的配合面151,其与HDMI对接 头A上的弧形对接面A1相配合,以防止误插其它对接头,所述凸出部15上表面形成一承接 面153,其与另一对接头,即Displayport对接头B的底面相互抵持,以保证Displayport 对接头B能稳定的收容于收容空间2中;所述凸出部15还设有一凹槽152,其可与遮蔽壳体 20相配合;绝缘本体10对接面下端还设有两配合孔19,且主体部ll后侧还设有两配合凸块 16,其均可与遮蔽壳体20相互配合。位于阶梯面第一对接面13上的HDMI对接板130两侧各设有一斜面132,与其相配合的 HDMI对接头A上设有一接收该对接板的开口 A2,该开口与HDMI连接器上对接板两端斜面形 状形状相配合的斜面A3,当与HDMI信号接头不匹配的对接头插入时,由于其与对接板的形 状不相匹配,使不匹配的对接头无法插入该连接器中,起到防止误插的效果;位于阶梯面第 二对接面的Displayport对接板两侧各设有一向下延伸形成的凸条142,与其配合的对接头 则在开口上设有两向下延伸的凹槽B3,以与对接板两侧的凸条142相配合,同样达到防止其 它对接头误插入该对接空间。所述导电端子组40A相应的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孔18中,且所述端子收容孔18部分沿对接板130、 140设置,部分向后延伸并穿过绝缘本体主体部ll,导电端子40包括接 触部41及焊接部42,其分别位于导电端子40两端,设于一端的接触部41设于沿对接板延 伸形成的端子收容孔18中,另一端向下折弯形成可与电路板相焊接的焊接部42,且导电端 子40接触部41的上表面略高于对接板上端子收容孔18的上表面,使对接头插入电连接器时 对接头上的导电端子可与电连接器上导电端子18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请同时参照图8及图9,遮蔽壳体20为金属板一体冲制成型的,其具有一矩形的开口 2, 供所述两种对接头A、 B插接,所述遮蔽壳体20上下表面均设有向内延伸形成的弹性指部22, 其分别弹性抵持于两种对接头A、 B上,以提高其在收容空间2中的稳定性及提供对接头A、 B插入及拔出时的插拔力;遮蔽壳体20—侧壁上设有一向内拉伸制成的支撑片21,其上表面上为一斜面211,所述 斜面211的倾斜度与Displayport对接头一侧的对接斜面Bl斜度相近,以便Displayport对 接头B能稳定的固定于收容空间2中,且该斜面211还具有肪止相异的对接头插入的功能, 当其它对捧头插入时,由于该斜面211的形状与该对接头形状.不符而不能插入,以达到防误 插的目的;所述支撑片21下表面为一与HDMI对接头A上弧形对接面Al形状相配合的向下凸 出的弧形配合面212,其可抵持于HDMI对接头A的弧形对接面A1,保证HDMI对接头A在收 容空间2中的稳定性,同时该弧形配合面212同样可起到防误插的功能;且绝缘本体10两侧 壁上也设有若干弹片23,其分别设于靠近遮蔽壳体20上下表面两端上,当对接头A、 B插入 收容空间2后,其于对接头A、 B上的遮蔽壳体20相互连通,使连接器1与对接头A、 B电性 连接,提高其整体的屏蔽性能;所述遮蔽壳体20下表面还设有两可插入绝缘本体10下端配合孔19的固定部25,其上 设有卡扣部251以与配合孔19相互干涉固定,使遮蔽壳体20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防止遮 蔽壳体20脱离绝缘本体10;同时,遮蔽壳体20两侧面后端还设有两缺口 26,其与绝缘本体 10后侧两凸块16相互配合,防止遮蔽壳体20在向后及垂直方向上相对绝缘本体10移动; 遮蔽壳体20 —侧壁还设有向收容空间弯折延伸的抵压弹片24,其抵压在绝缘本体10凸出部 上表面的凹槽中152,防止绝缘本体10在对接头插入时向后翻转;请同时参照图IO至图12,该电连接器还进一步包括一后塞30,其上设有与连接器端子 数目相应的齿状凸肋31,其与绝缘本体10后侧的凸肋17相互交错排列,使导电端子40固 定于后塞齿状凸肋31与本体上的凸肋17之间;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可同时使用两种对接连接器的基础上还可分别对应只设有单排端子或多排端子的对接头,由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两对接板130、 140,两组对接板130、 140上 下表面上均设有导电端子组40A,共形成四组导电端子组40A,其可与相应对接头上端子相导 接;所述四组导电端子组40A可每一组单独使用,此时,与其对接的对接头只具有一排导电 端子,如USB;所述导电端子组40A还可在任意两组,三组或四组同时使用,此时可为HDMI、 1394、 Displayport等,故所述每一导电端子组可至少对应一种以上的信号传输规格。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个收容空间2中设置两不同的对接板130、 140,其可与不同的对接 连接器相连接,且通过两对接板130、 140距离较近,两对接头A、 B使用时占用的空间部分 重迭,使得电连接器1只能同时使用一种电连接器这一设计,在同时支持两种不同的对接头 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连接器的高度,有利于个人电脑,特别是笔记本电脑向小体积, 低厚度的方向发展。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且主体部上延伸设有两组以上的对接板;导电端子组,沿所述对接板设置,且所述导电端子组对应一种以上的信号传输规格;遮蔽壳体,其内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对接板位于收容空间内,且遮蔽壳体设有一供对接头插接的开口,两种对接插头组装于电连接器上时在所述开口形成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对接板分别与HDMI和DISPLAYPORT的规格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侧壁上设有向内延伸形成的支撑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一端为一斜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一端为一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前端设有一阶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形成第一及第二对接面,所述两对接板分别由第一及第二对接面延伸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前端设有向前延伸形成的凸出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设有一弧形配合面。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设有抵压于凸出部上的抵压 弹片。
11.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遮蔽壳体,遮蔽壳体内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两组以上的对接板; 导电端子组,其分别沿所述对接板设置,所述导电端子组每一导电端子至少选定对应一 种以上的信号传输规格。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分别设于每一对接板上的每一导电端子 组至少可分别选定一种信号传输规格。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对接板上对应的信号传输规格为HDMI,另一个为非HDMI规格。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对接板上对应的信号传输规格为Displayport,另一个为非Displayport规格。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设有两个以上的插接 空间,至少两个插接空间内每一个插接空间内均设有一对接板。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插接空间部分重迭。
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至少一侧设有斜面。
18.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至少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凸条。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可与对接头电性连接,包括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端子收容孔,且主体部上延伸设有两对接板;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孔中;遮蔽壳体,组设于绝缘本体上,所述遮蔽壳体设有一供对接头插接的开口,在绝缘本体主体部前部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对接板位于收容空间内,且多种对接插头组装于电连接器上时在所述开口形成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迭;使用连接器时,可选择性的使用多种对接头,在可同时支持两种对接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连接器的高度。
文档编号H01R27/00GK201122766SQ20072005589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2日
发明者朱德祥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