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222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組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高速传输信 号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背景技术
线缆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由高密度离散线缆并排排列組成的线缆,以及 至少一个与线缆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可以具有线缆固持 件,其可用来固持线缆或电线,并使线缆或电线能够整齐准确排列,还可以与连接器可靠电性连接。美国专利公告第US 6203376 Bl号揭示了一种设有 减轻压力装置的线缆连接器。上述减轻压力的装置包括具有若干被干涉部分 开的凹槽的线缆夹。凹槽收容了若干线缆并将线缆间隔在特殊的空间内。线 缆的导线与对应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连接。美国专利公告第US 6939165 Bl 号揭示了一种线缆固持件,它可以将多种类型不同的线缆排成一排,其还设 置了一对结构相同的收容腔,两个收容腔被干涉部隔开。美国专利公告第US 5992802号揭示了一种用来夹持若干横排排列的同轴线缆的支持件,它由设 置在单独细棒上成对的挡阻模块组成。每对挡阻模块结构相同,都设置了收 容线缆的半圆柱形凹口通道。细棒穿过设在两个环形凹口间的线缆收容通道,并与线缆收容通道的轴垂直相交。近年来,高密度和高速度的背板连接器组件在高速数据传输的网络、服 务器和存储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速传输中,信号是由差分对来传输 的,每一个差分对包括两个导线,如果导线的位置设置错误,则可能导致信 号传输的错误。因此,固定线缆的线缆固持件是必须的。但是,之前提到的 固持件都是由两个固持部和若干设在两固持部之间收容一排线缆的收容腔构 成的,如此就出现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线缆固持件有两个固持部, 一个固 持部必须与另一固持部组装在一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将线缆固 定,组装时线缆会在两固持部间移动。其次,两固持部在制造中相对复杂, 费用也较高。
鉴于前述弊端,确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固持件以满足线缆连接器组件的 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具有固定确定线缆并使 得线缆整齐排列且与导体连接的固持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 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导线和固持件,所述导电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 中,与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固持件设置了 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线缆收容腔,线缆收容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 向排列并各自收容线缆;所述固持件上表面设置了至少一个窗口与线缆收容 腔相接,导线被准确牢靠的固定在线缆收容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体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线缆连接器组件能可靠固定线缆并使得线缆整齐排列,安装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所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电连接器的放大图。图4为图3所示第一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放大图。图5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固持件的放大图。图6为图3所示第一电连接器的组装图。图7为图6所示的线缆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8为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组装图。图9为图2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500包括设在第一配合 端IOO上的第一电连接器1,设在第二配合端200上的第二电连接器2,线缆 3,覆盖部4。上述线缆3上设有若干连接第一电连接器1和第二电连接器2 的导线31 (如图6所示),上述覆盖部4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未标号)用来收容 第一电连接器l,第二电连接器2和线缆3。
请参照图3、图4、图6和图7,第一电连接器1包括第一对接模块10, 设有与第一对接模块10电性连接的具有多个电通路(未图示)的印刷电路板 20,设置在印刷电路板20上的加强部301、 302,和用来固定线缆3的导线 31的线缆固持件5。第一对接模块10包括一绝缘体101及多个导电端子 102。前述导电端子102收容于绝缘体101内,并且端子尾部延伸到绝缘体 101外部,ik样可将端子的尾部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导线31成对设置。每 一对导线31分别传输正负信号,减少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导线 31被固持件5固定,使得导线在印刷电路板的两端可电性连接。 一对大小不 同的第一定位孔201和第二定位孔202位于在印刷电路板20的两端之间。加强部301、 302为金属压铸件,包括第一加强部301和与第一加强部 301配合的第二加强部302,上述印刷电路板20被一对螺钉303固定在第一 加强部301和第二加强部30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加强部302的宽度 略大于第一加强部301的宽度。第二加强部302包括前部3020、与第一加强 部301宽度相同的尾部3021以及设置在前部3020与尾部3021之间的凹陷部 3025。当导电端子102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0上时,导电端子102的尾部和焊 接点被收容在凹陷部3025中以防止短路。第一加强部301设有一对第一螺孔 3012,第二加强部302的尾部3021上设置一对第二螺孔3022,第一螺孔 3012和第二螺孔3022与定位孔201相配合供螺钉303通过。尾部3021上设 有一对与第二定位孔202相配合的向上突出的定位柱3023。第一加强部301 上设置有一对用于收容第二加强部302上的定位柱3023的收^ff 3013。第 一加强部301和第二加强部302的尾部3021都在外表面上分别间隔排列着三 个凸块3016。印刷电路板20夹在第一加强部301和第二加强部302间,因 为对接模块10的设置较之先前的背板连接器更可靠,所以当第一电连接器1 与对接连接器组件连接或分离时,印刷电路板20不会移动。请参照图5,固持件5为绝缘材料制成,包括第一固持部5a和与第一固 持部5a相配合的第二固持部5b。第一固持部5a与第二固持部5b的结构类 似,每一固持部都设置了前壁51、后壁52、上表面57、与上表面57相接的 一对側壁53、 54,以及底部55。若干线缆收容腔510沿第一方向(由前向后) 穿过前后壁51、 52,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并与底部55相 接。上表面57向下凹进形成若干矩形窗570,前述矩形窗570与线缆收容腔 510连接。相邻的矩形窗570被隔板56隔开。第一固持部5a具有分别设置 在底部55两端的柱体551和环形凹口 552,側壁53和底部55的结合处i殳置 有挖空部550。第一固持部5a与第二固持部5b组装时,第一固持部5a的柱 体551和环形凹口 552分别与第二固持部5b的环形凹口 552和柱体551对接 在一起,由于柱体551和环形凹口 552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得第一固持部5a和 第二固持部5b牢固的接合在一起。第一固持部5a和第二固持部5b也可用螺 钉或其它方法接合固定。导线只排成一排时,第一或第二固持部5a、 5b可用作固持件。首先,每 一线缆3的导线31插入并穿出固持件5相应的收容腔510,然后,用胶水或 其它黏合材料通过矩形窗570将导线31牢固的定位在线缆收容腔510内。其 次,修整导线31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切去导线31的绝缘层使得内部导电芯 线可以暴露在外。最后,导线31与印刷电路板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线31按上下排排列的方式收容在第一和第二固持部 5a, 5b的收容腔510内。收容在第一固持部5a的收容腔510内的每一导线 31与对应收容在第二固持部5b的收容腔510内的每一导线31构成差分对, 上述差分对沿第二方向排列收容在线缆收容腔。第一固持部5a与第二固持部 5b结合构成固持件5。因此,导线31的差分对被恰当的放置。首先,固持部 的柱体551与对应固持部的环形凹口 552对接,使得第一固持部5a与第二固 持部5b安装在一起,由于柱体551与环形凹口 552间的摩擦力作用,第一固 持部5a和第二固持部5b可以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导线31沿第一方向 分别收容在第一固持部5a的线缆收容腔510和第二固持部5b的线缆收容腔 510内,接着,用胶水或其它黏合材料通过矩形窗570将导线31牢固的定位 在线缆收容腔510内,所以线缆固持件5可以收容两排线缆31。作用力作用 在一对挖空部550上,将线缆固持件5分成第一固持部5a和第二固持部 5b,分别^^整收容在第一和第二固持部5a, 5b内的导线31。最后,再将第 一固持部5a安装在第二固持部5b上,并使得导线31与印刷电路板20连 接。
请参照图1至图2,并结合图9,覆盖部4为金属部件,包括上部和下 部。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了若干锁位孔400,锁位孔400与加强部301、 302 相应的凸块Ml6配合,在第一电连接器1与覆盖部4接合或分离时提供转移力。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导线、固持件,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体中,所述导线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设置了若干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线缆收容腔,线缆收容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并分别收容线缆,所述固持件上表面至少设置了一个与线缆收容腔相接的窗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容腔沿 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窗口从上表面向下延伸与线缆收容腔相连。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上设置 了前后壁和一对分别与上下表面连接的侧壁,若千收容腔在前后壁间延伸并 且排列成一排允许导线通过,延长部在上表面上设置了与收容腔相接的窗 口,导线;故准确牢靠的固定在线缆收容腔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包括第 一固持部和与第一固持部配合的第二固持部,每一固持部都收容一排线缆, 且每一 固持部上都设置了若干窗口与线缆收容腔相连,前述的窗口被若干隔 板分开。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固持部都 在底部设置了 一柱体和一环形凹口 ,分别与另 一固持部的柱体和环形凹口对接。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包括挖 空部,所述挖空部设置在固持件的侧壁和底部之间,便于将固持件分成两个 固持部,前述收容于第一固持部的线缆与收容于第二固持部的线缆一起构成 差分对分别个自传输正负信号。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 件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进一步设置了导电片与导电端子和导线 电性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被胶水固 定在收容腔内。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了加强部,加强部为金属压铸件,用来收容导电端子的尾部和焊接点,以 防止短路,加强部包括第一和第二加强部,使得印刷电路板夹在两加强部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迷的线缆连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迷线缆连接器 组件包括覆盖部,所述覆盖部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形成一空间,用 来收容本体、印刷电路板、加强部和固持件,加强部与覆盖部一起牢固的将 印刷电路板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导线,及固持件,所述导电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中,与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固持件设置了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线缆收容腔,线缆收容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并各自收容线缆;所述固持件上表面设置了至少一个窗口与线缆收容腔相接,可以使线缆排列整齐且易于焊接。
文档编号H01R13/00GK201029147SQ20072013921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林元杰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