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焊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141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线焊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焊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在批量导线的端部逐 根可靠焊锡的导线焊锡装置。
背景技术
电器元件常通过导线以及热熔的焊锡连接,在需要大量导线连接的电器(如 节日灯串)中,给导线预先上锡是提高后续机械化连接电器元件速度的关键。现 有批量导线预先上锡技术是通过人工上锡方式实现的,操作者将成束预制长度 并剥好线头的导线一端或两端浸入热的焊锡熔液中,使导线一端或两端的金属 丝粘着上一定量的焊锡,将多余的焊锡除掉后,再迅速逐根分散摆放,让导线 上的焊锡冷却。这样的加工方法操作原始,效率低,导线上锡量不均匀,且常 常使得若干根导线冷却后相互粘连在一起,必须人工纠正、分开,甚至重新上 锡,不适应机械化上锡连接电器元件的要求。此外,随着焊锡熔液的消耗,还 需人工不断添加固体焊锡或焊锡熔液,生产效率低,且大量焊锡熔液高温状态 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造成焊锡氧化,浪费量大,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导线加工、电器元件连接等设备, 实现批量导线机械化焊锡,焊锡量均匀稳定、氧化物少的导线焊锡装置,解决 现有技术存在的批量导线手工焊锡存在的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导线焊锡装
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设于座体上的相互配合的夹线机构、送锡机构和锡 炉机构。成巻焊锡的前端经送锡机构被送入锡炉机构后,焊锡被加热熔化成液 态,并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凸面,当预制长度并剥好线头的导线的端 部横向经过送锡机构时,即可均匀地粘着上适量的焊锡熔液,多余的焊锡熔液 在表面张力及重力的作用下,仍留在小熔锡槽中。送锡机构不断往锡炉机构中 补充焊锡以保证焊锡熔液可连续使用;当该装置安装于导线加工、电器元件连 接等设备时,已被剥好线头的导线批量、逐根地扫过小熔锡槽,可实现批量导 线机械化均匀上锡,防止导线相互粘连冷却,为后续机械化连接电器元件提供 了便利条件,较传统人工上锡方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锡炉机构内的焊锡 熔液随时消耗随时补充,高温状态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大大縮短,减少焊锡的 氧化,降低了焊锡损耗,提高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夹线机构将预焊接的导 线固定,方便焊接,并将导线上预焊锡的部位与锡炉机构相配合完成焯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夹线机构包括夹钳和驱动夹钳张合的夹线驱动机构,所述的送锡机 构包括与夹线驱动机构相配合的送锡驱动机构和与送锡驱动机构相配合的送锡 滚轮,所述的锡炉机构包括锡炉和驱动锡炉运动的锡炉驱动机构,锡炉的设置 位置与夹钳相配合。
所述的夹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的夹线驱动机构包括可 与动力机构相配合的凸轮,与凸轮下相配合的夹钳驱动轴,与夹钳驱动轴相配 合的下夹臂驱动件,与下夹臂驱动件相配合的上夹臂驱动件。具体工作时,将 凸轮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夹线驱动机构工作,实现上下 夹臂的张合,达到夹线的目的。
所述的锡炉包括加热机构和设于加热机构上的熔锡槽,所述的锡炉驱动机 构包括可与动力机构相配合的凸轮,与凸轮下相配合的锡炉驱动轴,与锡炉驱 动轴相配合的锡炉座,所述的锡炉设于炉座上。使用时,将凸轮与动力机构相
连接,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锡炉驱动机构工作,将送到锡炉上的锡条熔化, 并将锡液沾到导线的预焊接的部位,完成悍锡,然后整体机构复位,等待完成 下一次的焊锡工作。
所述的送锡驱动机构包括与上夹臂驱动件相配合的送锡滚轮座,与送锡滚 轮座相配合的送锡摆臂,与送锡摆臂和座体相配合的复位簧和限位件,所述的 送锡滚轮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驱动滚轮和辅滚轮,其可滚动的设置在送锡滚轮座 上,所述送锡摆臂的滚轮驱动端与驱动滚轮转动连接,摆动端与复位簧的一端 相连接,所述复位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体上,所述的限位件一端固定在座体上, 另一端与送锡摆臂可碰触配合;所述的送锡滚轮座固定在上夹臂驱动件上。限 位件的配合使用可以使送锡摆臂摆动。复位簧的设置可以使送锡摆臂完成摆动 工作后复位。锡条可夹在驱动滚轮和辅滚轮之间。
所述的下夹臂驱动件和上夹臂驱动件之间设有可使它们做上下相对运动的 联动件,该联动件上设有轴孔,联动件和座体之间通过穿过轴孔的连接轴相连 接。联动件的设置至少可以减少一组驱动送锡机构动作的驱动机构,有利于简 化结构,方便生产、安装和维修。
所述送锡摆臂的滚轮驱动端与驱动滚轮的转轴相固接;所述熔锡槽的尺寸
为长为3mm 50mm,宽为3mm 15mm。送锡摆臂的摆动可带动驱动滚轮做 相应的转动。熔锡炉的尺寸很小,在满足对导线焊锡的基础上,降低熔锡炉内 的焊锡被氧化。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配合导线加工设备、电子元件 连接设备的批量导线上锡装置,改变原有人工上锡为机械化上锡,大大提高了 导线上锡效率,且导线上锡量均匀、稳定,导线上锡后不易粘连冷却,为后续 机械化电子元件连接创造了便利条件,可大幅提高机械化连接电子元件的速度;
同时熔锡槽内的焊锡熔液随时消耗随时补充,高温状态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大 大縮短,减少了焊锡的氧化,降低了焊锡损耗,提高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2是图1另一方向的又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夹臂驱动件和上夹臂驱动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2.上夹臂、3.下夹臂、4.凸轮、5.夹钳驱动轴、6.下夹 臂驱动件、7.上夹臂驱动件、8.加热机构、9.熔锡槽、10.凸轮、11.锡炉驱 动轴、12.锡炉座、13.驱动滚轮、14.辅滚轮、15.送锡滚轮座、16.送锡摆 臂、17.复位簧、18.限位件、19.联动件、20.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
实施例导线焊锡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座体1,设于座体1 上的相互配合的夹线机构、送锡机构和锡炉机构。
夹线机构包括夹钳和驱动夹钳张合的夹线驱动机构,送锡机构包括与夹线 驱动机构相配合的送锡驱动机构和与送锡驱动机构相配合的送锡滚轮,锡炉机 构包括锡炉和驱动锡炉运动的锡炉驱动机构,锡炉的设置位置与夹钳相配合。
夹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臂2和下夹臂3,夹线驱动机构包括可与动力机 构相配合的凸轮4,与凸轮4相配合的夹钳驱动轴5,与夹钳驱动轴5相配合的 下夹臂驱动件6,与下夹臂驱动件6相配合的上夹臂驱动件7。如图3所示,下 夹臂驱动件6和上夹臂驱动件7设有可使它们做上下相对运动的联动件19,该 联动件19上设有轴孔20,联动件19和座体1之间通过穿过轴孔20的连接轴 相连接。
锡炉包括加热机构8和设于加热机构8上的熔锡槽9,熔锡槽9的尺寸为 长为3mm 50mm,宽为3mm 15mm。锡炉驱动机构包括可与动力机构相配合
的凸轮10,与凸轮10下相配合的锡炉驱动轴11,与锡炉驱动轴11相配合的锡
炉座12,锡炉设于炉座12上。
送锡驱动机构包括与上夹臂驱动件7相配合的送锡滚轮座15,与送锡滚轮 座15相配合的送锡摆臂16,与送锡摆臂16和座体1相配合的复位簧17和限 位件18,送锡滚轮可滚动的设置在送锡滚轮座15上,其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驱 动滚轮13和辅滚轮14,送锡摆臂16的滚轮驱动端与驱动滚轮13转动连接, 并与驱动滚轮13的转轴相固接。摆动端与复位簧17的一端相连接,复位簧17 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体1上,限位件18 —端固定在座体1上,另一端与送锡摆臂 16可碰触配合;送锡滚轮座15固定在上夹臂驱动件7上。
该导线焊锡装置可与其他加工设备连用,凸轮4和凸轮IO连接到动力机构 上。当批量导线加工设备工作时,该导线焊锡装置工作,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 凸轮4和凸轮10分别带动夹钳驱动轴5和锡炉驱动轴11做上下运动,将已经 经过冲单、剥线头、整形等初步加工的导线,由导线输送装置依次、逐根的输 送并通过锡炉,最终循环的完成焊锡工作。
当夹钳驱动轴5驱动下夹臂驱动件6向上运动时,在联动件20的作用下, 上夹臂驱动件7向下运动,此时,上夹臂2和下夹臂3逐渐闭合,将导线夹住。 同时,锡炉驱动轴11驱动锡炉座12向上运动,锡炉座12再驱动锡炉向上运动, 此时,熔锡槽9的位置与夹钳上夹线部位的位置相靠近,导线上预焊锡的部位 刚好能接触到熔锡槽9。于此同时,上夹臂驱动件7向下运动时,还带动送锡 滚轮座15 —起向下运动,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时,送锡摆臂16的摆动端碰触 到限位件18,在限位件18的限位的作用下,送锡摆臂16的滚轮驱动端使驱动 滚轮13和辅滚轮14相向滚动,输送夹于两滚轮间的锡条向熔锡槽9方向运动, 使锡条的端部接触并熔化到熔锡槽9内,使导线预焊锡的部位顺利的焊上锡。
当夹钳驱动轴5带动下夹臂驱动件6向下运动时,在联动件20的作用下, 上夹臂驱动件7向上运动,此时,上夹臂2和下夹臂3逐渐分开,等待下一循
环的夹线动作的开始。同时,锡炉驱动轴11带动锡炉座12向下运动,锡炉座
12再带动锡炉向下运动,此时,熔锡槽9的位置与夹钳上夹线部位的位置逐渐 远离,导线和锡条与熔锡槽9分离。于此同时,在上夹臂驱动件7向上运动时, 带动送锡滚轮座15 —起向上运动,送锡摆臂16的摆动端与限位件18相分离, 在复位簧17的复位作用下,送锡摆臂16的滚轮驱动端使驱动滚轮13和辅滚轮 14相向反向滚动,将夹于两滚轮间的锡条退回。
已被剥好线头的导线批量、逐根地扫过熔锡槽9,即可实现批量导线机械 化、连续、均匀上锡,较传统人工上锡方式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权利要求1.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设于座体(1)上的相互配合的夹线机构、送锡机构和锡炉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线机构包括夹钳和驱动夹钳张合的夹线驱动机构,所述的送锡机构包括与夹线驱动机构相 配合的送锡驱动机构和与送锡驱动机构相配合的送锡滚轮,所述的锡炉机构包 括锡炉和驱动锡炉运动的锡炉驱动机构,锡炉的设置位置与夹钳相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包括相互 配合的上夹臂(2)和下夹臂(3),所述的夹线驱动机构包括可与动力机构相配 合的凸轮(4),与凸轮(4)相配合的夹钳驱动轴(5),与夹钳驱动轴(5)相 配合的下夹臂驱动件(6),与下夹臂驱动件(6)相配合的上夹臂驱动件(7)。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锡炉包括 加热机构(8)和设于加热机构(8)上的熔锡槽(9),所述的锡炉驱动机构包 括可与动力机构相配合的凸轮(10),与凸轮(10)相配合的锡炉驱动轴(11), 与锡炉驱动轴(11)相配合的锡炉座(12),所述的锡炉设于炉座(12)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锡驱动 机构包括与上夹臂驱动件(7)相配合的送锡滚轮座(15),与送锡滚轮座(15) 相配合的送锡摆臂(16),与送锡摆臂(16)和座体(1)相配合的复位簧(17) 和限位件(18),所述的送锡滚轮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驱动滚轮(13)和辅滚轮(14), 其可滚动的设置在送锡滚轮座(15)上,所述送锡摆臂(16)的滚轮驱动端与 驱动滚轮(13)转动连接,摆动端与复位簧(1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复位簧(17)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体(1)上,所述的限位件(18) —端固定在座体(1) 上,另一端与送锡摆臂(16)可碰触配合;所述的送锡滚轮座(15)固定在上 夹臂驱动件(7)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锡驱动机构 包括与上夹臂驱动件(7)相配合的送锡滚轮座(15),与送锡滚轮座(15)相 配合的送锡摆臂(16),与送锡摆臂(16)和座体(1)相配合的复位簧(17) 和限位件(18),所述的送锡滚轮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驱动滚轮(13)和辅滚轮(14), 其可滚动的设置在送锡滚轮座(15)上,所述送锡摆臂(16)的滚轮驱动端与 驱动滚轮(13)转动连接,摆动端与复位簧(1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复位簧(17)的另一端固定在座体(1)上,所述的限位件(18) —端固定在座体(1) 上,另一端与送锡摆臂(16)可碰触配合;所述的送锡滚轮座(15)固定在上 夹臂驱动件(7)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臂驱动件 (6)和上夹臂驱动件(7)之间设有可使它们做上下相对运动的联动件(19),该联动件(19)上设有轴孔(20),联动件(19)和座体(1)之间通过穿过轴 孔(20)的连接轴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臂驱动件 (6)和上夹臂驱动件(7)之间设有可使它们做上下相对运动的联动件(19),该联动件(19)上设有轴孔(20),联动件(19)和座体(1)之间通过穿过轴 孔(20)的连接轴相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锡摆臂(16) 的滚轮驱动端与驱动滚轮(13)的转轴相固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线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锡摆臂(16) 的滚轮驱动端与驱动滚轮(13)的转轴相固接;所述熔锡槽(9)的尺寸为长 为3mm 50mm, 宽为3mm 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在批量导线的端部逐根可靠的自动焊锡的导线焊锡装置。它包括座体,设于座体上的相互配合的夹线机构、送锡机构和锡炉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配合导线加工设备、电子元件连接设备的批量导线上锡装置,改变原有人工上锡为机械化上锡,大大提高了导线上锡效率,且导线上锡量均匀、稳定,导线上锡后不易粘连冷却,为后续机械化电子元件连接创造了便利条件,可大幅提高机械化连接电子元件的速度;同时熔锡槽内的焊锡熔液随时消耗随时补充,高温状态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焊锡的氧化,降低了焊锡损耗,提高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R43/02GK201178239SQ20082008294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3日
发明者吴志浩 申请人:吴志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