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升降开关装置及其组装夹具和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862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升降开关装置及其组装夹具和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尤其涉及作为电子仪器的输入装置的键盘中的超薄型按键的键升降开关装置,还涉及与此一键升降开关装置相应的按键的自动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省申请人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主题为"超薄型
键盘按键,,,于2000年3月1日公告,公告号为CN2366889Y。该专利代表了早期的超薄型键盘按键的主流结构,被普遍应用于各种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中,受到一定的欢迎。其结构请参阅该份公告的说明书,主要包括键帽、定位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弹性体、薄膜电路板及底板,键帽底面上成型有轴枢部、导滑槽、按压部及数片定位挡板;定位板上镂空成型有导滑槽及轴枢部;以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为剪刀式支撑结构,并枢接组装于键帽轴枢部与定位板轴枢部之间,弹性体置于键帽底面按压部处,薄膜电路板位于弹性体及底板之间。由此,伴随手指按压和弹性体的回释力,键帽随之升降,而在升降的过程中,藉由剪刀式支撑结构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键帽与定位板上的导滑槽的滑动实现键帽相对于定位板的平稳均匀下降,同时藉由弹性体的回释力而平稳均匀上升,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结构便在于该剪刀式结构。
CN2366889Y的这种结构的最大的不足在于由此带来的组装工艺上,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组装、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与键帽和定位板的组装,以及整体结构的组装等,由于存在多个微小孔位与枢轴的配合,导致不便于实现流水化生产,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即使其中部分易组装的环节实现机械化,也非常容易使成品合格率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在注塑成型时,须互相分隔,并在注塑后形成以手工或治具的形式重新组合成对,从而也增加了组装成本。进而,申请人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作为业内同行提出了新的技术方
案,详见2006年1月4日公开的CN1716483A号专利公告,其保护一种键:开关装置,很明显针对前述专利的垄断而做出研发性改进,揭示采用一对呈倒V型的一对连杆部件代替前述剪刀式结构,具体不同之处在于构成V型连杆部件的两个组件任意之一, 一端可在定位板上滑动,而另一端彼此以齿相啮合而且均枢设在键帽底面。由于连杆部件的啮合关系,使得整个连杆部件在受力作用时可同步开合而在定位板的滑槽中实现滑动,从而进一步带动键帽在垂直方向上平稳均匀地升降。
需要注意的是,CN1716483A号专利公告中述及的"相互连动以在所述支承板的上方向升降方向导引支承所述键顶部的一对连杆部件"的连杆部件一词,也以上位化的形式概括了 CN2366889Y号专利公告的剪刀式结构连杆部件必须具有一对共两个组件,两个组件相互连接运动。正是这样的限定导致了本发明引用的此两份专利的技术方案均无法克服装配过程的缺陷。CN2366889Y的缺陷已在前分析,而CN1716483A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除了连杆部件的滑动端在定位板上的安装的不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连杆部件的齿式啮合关系的组装上,往往很难完美地进行相互配合,从而导致成品合格率较低。
此外,CN1716483A号专利公告的连杆部件不易以使用时的啮合状注塑成型,而必须以分隔一段距离的方式存在于注塑模具当中,且注塑成型后必须用手工方式重新定位于定位板及键帽之间,或用治具式组装方式,对分隔注塑成形的连杆部件重新组合安装,难以控制组装的精度及人力成本。
再者,上述两份公告所记载的有啮合功能的连杆部件或剪刀式框架,由于注塑成型后仍需用手工或治具重新组合安装,且由于键盘的小型化及超薄化的要求,令上述连杆部件或框架日趋小形化,故治具的精度不易实现。
然而,以上述两专利公告所代表的相关专利大量如今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专利数据库中,足证本领域研发人员的惯性思维均系基于"连杆部件"出发,多年来未能走出此一定势思维,另一方面,由于各专利的刻意上位化和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的既得,又进一步限制了研发人员的研发思维无法自由飞翔。由此,至少在近一个年代期间,申请人认为,键升降开关装置未曾取得技术上的飞跃。
但是,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间白热化竟争亟需此一飞跃。本申请人从事本领域研发多年,本着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信念,从研发之初便将思维独立于前述"连杆部件"之外, 一直致力于探究一种可克服以上述两份专利公告为代表的各种技术方案所固有的不足的新方案,现已达成目标,并最终在生产上得以实践论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提出有如下目的
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升降开关装置,以避免使用"连杆部件"的枢设或啮合结构,在简化内部结构降低注塑模具成本的同时,在注塑成型后无须逐个重新排列便可简易地进行组装,也可实现平衡稳定的键帽升降以实施开关的操作;
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以实现本发明键升降开关装置的应用;
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夹具,以实现本发明键升降开关装置的组装工艺,使构成各个相应部件在模具中能以键盘布局的方式作紧密排列,高精度进行装配,从而节省各部件的落料及重新排列的组装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为高度自动化生产的实现提供实质性技术基础和技术保障;
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本发明的组装夹具的组装工艺,以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键升降开关装置,包括位于支承板上方的鍵帽、在键帽受按压或受回释力进行升或降时,维持键帽相对于支承板的平衡的伸缩组件、对应于所述键帽的升、降动作闭、开该键信号的开关机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互不接触对向设置且形成有空腔的一对框架,两框架各自的对应底边分别可滑动设置于支承板两侧预设的两滑动套件中,而各自的对应顶部则与键帽底部预设的两枢设套件相枢设;
至少一个用于压制该对框架同步升降的同步滑件,经过该对框架的空腔设置,其一侧被枢设在支承板/键帽底面上,另一侧被限定为紧随键帽底面/支承板特定区域伸缩活动。较佳的,所述伸缩组件中,两个框架呈对称结构。
具体的,所述伸缩组件中,该对框架任意之一呈u型,具有一横梁及自
该横梁折出的两臂件,横梁两端各伸出 一枢轴以与所述支承板的 一滑动套件
相装设;两臂件的末端,各向外侧伸出一枢轴以与所述键帽底面的一枢设套件相枢设。所述支承板上的两滑动套件任意之一均包括以对应于所述横梁长度的距离对称分设的两槽形成件,每一槽形成件包括一设于支承板表面的勾企和一距离该勾企一定长度设置的限位块,该勾企与限位块之间的活动区域定义装设其上的所述框架横梁的滑动量程。所述键帽底面的两枢设套件任意之一均包括以对应于所述两臂件末端的距离对称分设的两枢设孔,相应的框架以其两臂件侧边的两枢轴与该两枢i殳孔对应装设以^更该框架可枢转。所述两枢设套件各自的 一个同侧的枢设孔相距设置以保持两相应框架之间的互不接触。所述同步滑件呈具有通孔的板状。所述同步滑件的一侧边被装设于所述键帽底面与基于所述两个框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件之间形成的特定区域内以实现同步滑件在该处的细^l伸缩4t转,而另一侧边"i殳有两活动孔,与该对活动孔相应的支承板处设有一对枢转件,该侧边以其两个活动孔与该对枢转件相装设实现细微枢转。所述支承板上对应于同步滑件的两活动孔的两枢转件呈勾企状,所述两活动孔系自同步滑件的相应边上以贯通形式设置,两枢转件具有略小于两活动孔的部位以保证同步滑件绕该边的细微枢转。所述支承板上,所述两枢转件被限定在所述两滑动套件所定义的矩形面积内。所述支承板上的滑动套件和枢转件通过冲切工艺在支承板上一体成型。
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开关膜片,其贴设在支承板上,并设有供所述伸缩组件活动的通孔;弹性件,其穿过所述同步滑件, 一端与所述键帽底面相抵触,另一端以其内部的触点与开关膜片的开关触点相对应接触设置,以在键帽受压时压迫弹性件的触点抵触开关膜片的开关触点开通该键的信号,而在弹性件回释时则离开该开关触点关闭该键的信号。
一种键盘,其至少一个按键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一种组装夹具,应用于本发明键升降开关装置的伸缩组件的框架/同步滑件的组装工艺中,包括定位部,具有以规定位置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板的收容部;第一/二动模部,具有与收容在定位部上的至少一个支承板位置相对应的
所述伸缩组件的该对框架/该同步滑件的型腔;
第一/二顶出部,具有在指定动力作用下,从所述型腔顶出所述一对框架
/该同步滑件以使该对框架与相应的支承板相装配的顶针部。
所述定位部设有定位导入件,所述第一/二动模部设有定位引导件,定位部与第一/二动模部藉由定位导入件和定位引导件的紧密配合实现精确定位。
在应用多个所述键升降开关装置的键盘中,所述定位部上的多个支承板与第一/二动模部上的多对框架/多个同步滑件在数量、排列及位置上一一对应。
一种键盘中键升降开关装置的伸缩组件的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 采用本发明的组装夹具的定位部,按键盘布局在其收容部处排列好多个支承板;
b. 采用本发明的组装夹具的第一动模部,按键盘布局在其型腔中与步骤a中的定位部的支承板——对应地排列好多个伸缩组件的框架;
c. 移动步骤b的第一动模部至与步骤a的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以第一动模部的定位导入件与该定位部的定位引导件紧密配合实现精确定位;
d. 釆用本发明的组装夹具的第 一顶出部施加指定动力利用其顶针部顶出所述多对框架与所述多个支承板稳定装配;
e. 采用本发明的组装夹具的定位部,该定位部既可为步骤a至d中采用的定位部,也可为独立提供的定位部,按键盘布局在其收容部处排列好多个支承板;
f. 采用本发明的组装夹具的第二动模部,按键盘布局在其型腔中与步骤e中的定位部的支承板——对应地排列好多个伸缩组件的同步滑件;
g. 移动步骤f的第二动模部至与步骤e的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以第二动模部的定位导入件与该定位部的定位引导件紧密配合实现精确定位;
h. 采用本发明的组装夹具的第二顶出部施加指定动力利用其顶针部顶出所述多对框架与所述多个支承板稳定装配。
在采用两个定位部分别用于夹持框架和同步滑件时,所述步骤a和步骤b同时执行,所述步骤e和步骤f同时执行。
在采用一个定位部用于先后夹持框架和同步滑件时,步骤a和b同步执行,而步骤e由于步骤d的存在而省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本发明超出惯性思维的怪圏,摒弃剪刀式结构和啮合结构的等"连 杆部件",提出由互不相接触的一对框架和一同步滑件相配合组成的伸缩组件 实现对键帽的升降动作的导引,为解决超薄化键盘按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键 升降开关装置,丰富了业内及消费者的可选择性;
其次,由于该伸缩组件的结构的简易化,使得其生产工艺中相应的夹具 及由此带来的组装工艺被简化,由于伸缩组件的构件彼此之间不发生直接连 接关系,不需要处理剪刀式连接或啮合连接之类的中间过程,因而, 一方面 按键的整体组装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其夹具的复杂程度也被降低,得以 较简易的夹具获得较优良的装配精度;
再者,由于组装工艺的复杂度的下降,避免了如处理剪刀式连接和啮合 连接之类的安装细节,在组装过程中,这些细节的存在会因为工件的过份微 细而导致工件本身机械故障的增加从而降低成品合格率,而组装工艺复杂度 的下降,使得伸缩组件仅需考虑几个枢设的连接关系,相对而言,便可大大 提高成品合格率;
此外,组装工艺的简化,也进一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具体而言, 在键盘的生产过程中的键升降开关装置組装环节,便于按键盘布局,以更为 简易的方式如将伸缩組件的两个框架以水平紧贴的方式而非剪刀式框架的X 型方式在动模上排布好伸缩组件的各个构件,然后依序与支承板相组装即可, 极力排除人力劳动因素,无疑为超薄型键盘的生产工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概况而言,本发明键升降开关装置及其相应的组装工艺,具有更简化的 结构,可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精度实现超大规模的自动化键盘生产,此一 效果已在申请人的实测中验证,而非纸上谈兵。


图1为本发明的键升降开关装置的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伸缩组件、开关机构与支承板相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伸缩组件与键帽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套用于组装伸缩组件的框架的组装夹具的结构图,同 时还示出键升降开关装置的部分构件,其状态为未顶出状态;图5为图4的已顶出状态;
图6为本发明的另 一套用于组装伸缩组件的同步滑件的组装夹具的结构 图,同时还示出键升降开关装置的部分构件,其状态为未顶出状态; 图7为图6的已顶出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l所示,本发明的键升降开关装置,由键帽l、伸缩组件2、开关 机构3以及支承板4构成。如下将揭示本发明键升降开关装置的主要改进之 处——在于伸缩组件2及与伸缩组件2的改进相关的键帽1底面和支承板4 上表面上的部分构件。
请先理解本发明的伸缩组件2的具体构造
结合图l和图2,本发明的伸缩组件2包括一对具有对称结构的U型框 架23, 25和一个板状的同步滑件21。
所述的U型框架23, 25,包括图1左侧的第一框架23和右侧的第二框 架25,两框架23, 25相互对称,便于模具的制作。
所述的第一框架23,具有一用于可滑动枢设在支承板4上的横梁231和 两个分别自该横梁231两端折出的臂件232,233,在横梁231的两端部位处, 均设有伸出的枢轴2311, 2312 (另一枢轴图1未示出,参阅图2更详尽), 由此,便为以该对枢轴2311, 2312构成的直线使第一框架23实现枢转及滑 动提供可能。在两臂件232, 233的伸出方向的末端也分别设有向外侧伸出的 枢轴2320, 2330,由此,也为以该对枢轴2320, 2330构成的直线使第一框 架23实现枢转提供可能。
所述的第二框架25,同理具有一用于可滑动枢设在支承板4上的横梁251 和两个分别自该横梁251两端折出的臂件252, 253,在横梁251的两端部位 处,均设有伸出的枢轴2511, 2512,由此,便为以该对枢轴2511, 2512构 成的直线使第二框架25实现枢转及滑动提供可能。在两臂件252, 253的伸 出方向的末端也分别设有向外侧伸出的枢轴2520, 2530,由此,也为以该对 枢轴2520, 2530构成的直线使第二框架25实现枢转提供可能。
第 一框架23与第二框架25之间须保持间隙以保证彼此间互不接触,对 于互不接触的界定,既可以是狭义地指第一框架23与第二框架25在物理上的不相抵触,也可以是广义地指即使两者在物理上直接相接触,这种接触也
不会使框架23, 25之一所受到的力影响另一个框架25, 23的活动。本领域 内普通技术人员应知晓此一等同替换原则。
由于第一框架23与第二框架25均采用U型设计,且相对称设置,故而 两者如图1所示相对称设置可形成一个空腔20,该空腔20为其它构件提供 了容置空间(参阅图2)。而在第一框架23的臂件233和第二框架25的臂件 253的两端内侧,还分别设有一个内伸的卡件230和250 (参阅图1),该对 卡件230, 250将与键帽1的底面相结合定义出一个特定区域。两卡件230, 250的形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特定区域的大小,因而,可呈被局部切削 状以调节该特定区域的大小。
请进一步结合图1、 2、 3,所述的同步滑件21,大致呈具有通孔210的 板状,该通孔210占据同步滑件21平面的较大面积,以便足够容置开关机构 3中的弹性件31 (参阅图2)。在同步滑件21的一侧边即顶边211上,设有 两个凸块2112, 2114,而另一相对的侧边即底边212上则设有两个贯通的活 动孔2121, 2122。凸块2112和2114 #:置入所述由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 25上的卡件230, 250与键帽1底面之间共同定义的特定区域中,为了使凸 块2112, 2114所在的顶边211可在该特定区域内《故一定幅度的细^f效滑动和转 动,达到细微伸缩旋转的松动连接的目的,而将凸块2112, 2114的大小加工 成略小于该特定区域且与该特定区域在形状上相配合,但凸块2112, 2114 不宜太小,以免同步滑件21脱落,具体的尺寸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测 而得。另一侧边212的两活动孔2121, 2122,在后述将通过插置入两个勾企 431, 432而实现可松动的连接,以实现细微滑动和枢转的功能。
同步滑件21的这种独特设计,规定了其整体面积需小于或等于两个框架 23和25所定义的空腔20,且其用于连接的两条侧边211, 212均需与两个框 架25, 25的臂件232, 233, 252, 253大致相平行,由此,通过同步滑件21 在受力时的升降运动,便可以压制两个框架23, 25的卡件230, 250 (下降 运动时)或压制键帽1 (上升运动时)而使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同步 升降。
伸缩组件2的这种结构,可实现第一框架23与第二框架25的同步升降 操作,从而,装设其上的键帽1将能进行平稳的升降。
参阅图1和图3,所述键帽1,为一方状帽体,图1中朝向读者的面为其底面,该底面呈具有凹陷空间的形状,其上设有并排的分别用于装设第一框
架23和第二框架25的两枢设套件(112和114为一同一枢设套件,122和 124为同一枢设套件,下同),第一组枢设套件(112, 114)位于键帽1底面 中部略偏左一侧,第二组枢设套件(122, 124)位于键帽1底面中部略偏右 一侧,每组枢设套件均由两组相互远离的枢设套件112, 114, 122, 124组成, 每一枢设套件112, 114, 122, 124均具有枢设孔(如1120),在枢设孔(如 1120)的底缘还设有卡入口 ,由此,每一组枢设套件均可由一个轴或相当于 轴的部件绕其两个枢设孔(如1120)旋转。需要注意的是,两组枢设套件是 相互平行且相分离的,由此装设其上的某轴或相当于轴的某部件同理也将彼 此相分隔。
参阅图l和图2,所述的开关机构3,包括一弹性件31和一开关膜片32, 弹性件31内部具有一触点(未图示),开关膜片32的中部也形成有开关触点 320,弹性件31以其底部312与开关膜片32的中部相对应设置,而以其顶部 310抵触键帽1的底面中部设置,藉由键帽1的按压,弹性件31可以其内部 的触点抵触开关膜片32的开关触点320使其闭合产生与该键相对应的信号 输出,而在弹性31件回释时,开关膜片32由于压力的移除而松开开关触点 320关闭信号的输出。开关机构3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多见于公知技术,因而 不行赘述。
弹性件31的大小刚好穿过所述伸缩组件2的同步滑件21的通孔210中。 开关膜片32覆盖在支承板4上,为使保证支承板4与伸缩组件2的机械连接, 开关膜片32上还设置有挖空的区域321, 322,以便支承板4上的部分构件 穿过该区域321, 322与伸缩组件2相装设。
参阅图1和图2,所述支承板4,用于支承整个按键,由钣金材料形成, 其上通过冲切工艺一体成型设置有两组滑动套件(4110, 4112, 4120, 4122 构成的一组,4210, 4212, 4220, 4222构成的一组,下同)及一对枢转件431, 432,均外突于支承板4上表面以便穿过所述开关膜片32的挖空区域321, 322与伸缩组件2相装设。每一组滑动套件均包括两个槽形成件(4110与 4112; 4120与4122; 4210与4212; 4220与4222,下同),每个槽形成件均 包括一勾企4110, 4120, 4210, 4220及一限位块4112, 4122, 4212, 4222, 一勾企4110, 4120, 4210, 4220与一限位块4112, 4122, 4212, 4222共同 限定一个活动区域(可参阅如图2的标号4100,力求代表性地示出4110与4112共同定义的活动区域),而两组滑动套件则共同定义一个矩形面积。所 述一对枢转件431, 432被定义在矩形面积内设置。
具体而言,第一组滑动套件(4110, 4112, 4120, 4122共同构成)的两 个槽形成件(4110与4112; 4120与4122)用于与所述伸缩组件2的第一框 架23的横梁231两端的枢轴2311, 2312相连接,第一框架23横梁231的两 个横轴2311,2312的滑动量程被第 一组滑动套件的两个槽形成件所形成的两 个活动区域所约束,从而,当第一框架23向支承板4的中部滑动时,其两个 枢轴23U, 2312分别被两个勾企4110, 4120所限止,而当第一框架23向支 承板4的外侧滑动时,其横梁231被两个限位块4112, 4122所限止。
同理,第二组滑动套件(4210, 4212, 4220, 4222共同构成)的两个槽 形成件(4210与4212; 4220与4222)用于与所述伸缩组件2的第二框架25 的横梁251两端的枢轴2511, 2512相连接,第二框架25横梁251的两个枢 轴2511,2512的滑动量程被第二组滑动套件的两个槽形成件所形成的两个活 动区域所约束,从而,当第二框架25向支承板4的中部滑动时,其两个枢轴 2511, 2512分别被两个勾企4210, 4220所限止,而当第二框架25向支承板 4的外侧滑动时,其横梁251被两个限位块4212, 4222所限止。
结合图1、图2和图3,将第一框架23以其臂件232, 233末端的两枢轴 2320, 2330卡设入键帽1的第一组枢设套件(112, 114)的两个枢设孔112, 114,且以其横梁231两端的枢轴2311, 2312套入支承板4上的第一滑动套 件(4110, 4112, 4120, 4122共同构成)的两个槽形成件(4110与4112; 4120与4122)中,便实现了第一框架23的安装;同理,将第二框架25以其 臂件252, 253末端的两枢轴2520, 2530卡设入键帽1的第二组枢设套件(122, 124)的两个枢设孔122, 124,且以其横梁251两端的枢轴2511, 2512套入 支承板4上的第二滑动套件(4210, 4212, 4220, 4222共同构成)的两个槽 形成件(4210与4212; 4220与4222)中,由此,便实现了第二框架25的安 装;装设后的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在键帽1上升至最大高度的过程 中,两个框架23, 25底部的横梁231, 251相对向向支承板4中部滑动并略 微旋转,直至被支承板4上的相应的勾企所限止,此时两个框架在截面上大 致呈"八"型,而在键帽1下降至最低高度的过程中,两个框架23, 25底部 的横梁231, 251相背向向支承板4外侧滑动并略微旋转,直至被支承板4 上的相应的限位块所限止,此时两个框架23, 25在截面上则大致呈"--,,型。自始至终,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之间均保持有间隙,以使两者相 互不接触。
所述的一对枢转件431, 432,呈相背向的勾企状,具有一个竖立的部位 和一个在该竖立部位垂直方向渐细伸出的末端,该对枢转件431, 432分别与 第一滑动套件和第二滑动套件的同侧的各一个槽形成件(4110与4112; 4210 与4212)相邻设置。
枢转件431 , 432用于与伸缩组件2的同步滑件21的底边212相连接, 同步滑件21的底边212上具有的两个活动孔2121, 2122供该对枢转件431, 432插置其中后,由于枢转件431, 432具有的渐细末端的作用而不易从支承 板4上脱落而实现相对稳固的连接,但是,考虑到同步滑件21需要在按键的 垂直方向做小幅度的升降运动,不能将枢转件431, 432与活动孔紧密结合, 本发明将该对枢转件431,432的竖立部件处理成略小于同步滑件21底边212 相应活动孔2121, 2122的形状,由此,同步滑件21的底边212得以藉由其 活动孔2121, 2122与所述枢转件431, 432的松动连接而实现细微的旋转以 至升降运动。
同步滑件21的底边得以与枢转件431, 432相装设,而其顶边211则得 以松动装设于键帽l底面形成的特定区域中,由此,伴随键帽1的升降动作, 同步滑件21得以小幅度同步升降,在以其顶边211和底边212共同维持键帽 1底面与支承板4上表面之间的相对平稳移动的同时,还可带动第一框架23 和第二框架25同步升降,从而强有力的保证了键帽1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 性。
本发明的键升降开关装置的结构已清楚揭示,如下将结合其组装夹具进 一步揭示其组装过程。
请结合图1、图2、图4及图5,用于将本发明的伸缩组件2组装在支承 板4上的组装夹具包括定位部51、第一动,部52、第二动模部53、第一顶 出部54和第二顶出部55。
所述定位部51具有以规定位置容纳一个支承板4的收容部510,该支承 板4被假定为已装设好所述开关机构3,包括开关膜片32与弹性件31均已 被装设在该支承板4上,定位部51上还设有两个定位导入件511, 512,呈 柱状。
所述的第一动模部52则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的型腔520,且设有对应所述两个定位导入件511, 512的定位引导件521, 522,例如呈孔状。由于第一框架23与第二框架25可相距设置,故而两者在 被收容时呈"--"状,这种结构无疑提高了组装过程中的成功率。
所述第一顶出部54,包括一顶针部540,如图5所示,其在指定动力作 用下,驱动其顶针部540穿过第一动模部52直接从所述型腔520中顶出收容 其上的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使之与定位部51中的支承板4紧密装配, 形成图2所示的组装效果。
同理,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第二动模部53设有用于收容所述 同步滑件21的型腔530,且设有对应所述两个定位导入件511, 512的定位 引导件531, 532,例如呈孔状。
所述第二顶出部55,包括一顶针部550,如图7所示,其在指定动力作 用下,驱动其顶针部550穿过第二动模部53直接从所述型腔530中顶出收容 其上的同步滑件21,使之与定位部51中的支承板4紧密装配,形成图2所 示的组装效果。
结合图4和图6,定位部51与第一动模部52或与第二动模部53之间的 定位,藉由定位导入件511, 512和定位引导件521, 522, 531, 532的紧密 配合实现,由于在制作模具之时已精确设计好定位部51的收容部510与动模 部的型腔,因此,定位导入件511, 512和定位引导件521, 522, 531, 532 相配合后,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以及同步滑件21,与支承板4的相对 位置关系是相当精密的,从而,尽管按键的体积极小,此举仍可保证装配工 艺中的精度,整体安装效果请参阅图2。
由一个键升降开关装置的夹具同理可推导出一个应用本发明的键升降开 关装置的键盘的夹具。具体而言,只需按照键盘布局,在上述定位部51中的 收容部510中排列多个已装设好开关机构3的支承板4,而在第一动模部52 的型腔520中按照键盘布局与定位部51的收容部510对应地设置相应多个第 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组成的对,保证多对框架(23, 25 )与多个支承板 4在数量、排列、位置上的——对应关系;以及在第二动模部53的型腔530 中按照键盘布局与定位部51的收容部510对应地设置相应多个同步滑件21 , 保证多个同步滑件21与多个支承板4在数量、排列、位置上的——对应关系; 即可构成整个键盘的组装夹具。
请结合图1,图4至图7,如下以一个键盘为例,揭示涉及伸缩组件2
a. 准备的步骤,按照键盘布局排列好多个支承板4,为每一个支承板4 装设好开关机构3的开关膜片32和弹性件31;
b. 将按键盘布局排列好的支承板组4置于定位部51的收容部510中稳 固收容;
c. 按键盘布局将多对框架(23, 25)固定在第一动模部52的型腔中, 保证第一动模部52上的多对框架(23, 25)与定位部51上的多个支承板4 间的——对应关系;
d. 移动第一动才莫部52至其型腔520与定位部51的收容部510相对应的 位置处,藉由第一动模部52的定位引导件521, 522套入定位部51的定位导 入件511, 512,实现型腔520与收容部510的精密对应;
e. 第一顶出部54在指定压力作用下,驱动其顶针部540直接作用于第 一动模部52的型腔520将所述按键盘布局排列的多对框架(23, 25 ) —次性 顶出至定位部51的收容部510上,由于推力的作用,每对框架(23, 25)中 的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25各自的横梁231, 251两端的枢轴2310, 2510 在瞬间被套入或嵌入相应支承板4上的相应滑动套件(4110, 4112, 4120, 4122组成的一套,4210, 4212, 4220, 4222组成的一套)中实现装配;
f. 按键盘布局将多个同步滑件21固定在第二动模部53的型腔530中, 保证第二动模部530上的多个同步滑件21与定位部51上的多个支承板4间 的——对应关系;
g. 用第二动模部53和第二顶出部55置入第一动模部52和第一顶出部 54的位置,藉由第二动模部53的定位引导件531, 532套入定位部51的定 位导入件511, 512,实现型腔530与收容部510的精密对应;
h. 第二顶出部55在指定压力作用下,驱动其顶针部550直接作用于第 二动模部53的型腔530将所述按键盘布局排列的多个同步滑件21 —次性顶 出至定位部51的收容部510上,由于推力的作用,每个同步滑件21各自的 底边212的两活动孔2121,2122在瞬间被套入或嵌入相应支承板4上的相应 枢转件431, 432从而实现装配。
按上述步骤装配后的键盘,只需进一步以类似的方式将按键盘布局排列 的多个键帽1与定位部51上的多个已装在支承板4上的伸缩组件2——对应 相装配即可。根据时间统筹原则,上述步骤b和c可同步执行,而步骤f则可在步骤 b至e之间的任何时刻前执行完成,如此即可从整体上大大节约时间。
在上述的整个组装工艺中,定位部51是同一的,但本发明并不排除采用 不同定位部进行组装的可能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的发明精神,还可至少对键升降开关装置做出如下适应性改进
对于第 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与键帽的连接关系,可以采用在键帽底面设置 枢轴而在框架两臂件外侧设置枢设孔的方式实现;对于同步滑件的顶边与键 帽连接的方式,可与其底边与支承板连接的方式互换;对于同步滑件的具体 形状也可做出适应性的改进;以及,在生产工艺足够精密的前提下,同步滑 件底边与支承板的连接,可以采用枢轴与枢孔的方式实现枢设等。诸如此类, 应是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应知晓的简单变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超脱定势思维,筒化了键升降开关装置的结构,进而 改进了其组装夹具,优化了其组装工艺,使得键盘的生产效率及成品合格率 得以进一步提高。
尽管本发明除揭示最佳实施例外还列举了部分可能的变化实例,但是毕 竟无法穷举,因而,特声明如下
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 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 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键升降开关装置,包括位于支承板上方的键帽、在键帽受按压或受回释力进行升或降时,维持键帽相对于支承板的平衡的伸缩组件、对应于所述键帽的升、降动作闭、开该键信号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互不接触对向设置且形成有空腔的一对框架,两框架各自的对应底边分别可滑动设置于支承板两侧预设的两滑动套件中,而各自的对应顶部则与键帽底部预设的两枢设套件相枢设;至少一个用于压制该对框架同步升降的同步滑件,经过该对框架的空腔设置,其一侧被枢设在支承板/键帽底面上,另一侧被限定为紧随键帽底面/支承板特定区域伸缩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組件中,两个框架呈对称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中,该对框架任意之一呈U型,具有一横梁及自该横梁折出的两臂件,横梁两端各伸出一枢轴以与所述支承板的一滑动套件相装设;两臂件的末端,各向外侧伸出 一枢轴以与所述键帽底面的 一枢设套件相枢设。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上的两滑动套件任意之一均包括以对应于所述横梁长度的距离对称分设的两槽形成件,每一槽形成件包括一设于支承板表面的勾企和一距离该勾企一定长度设置的限位块,该勾企与限位块之间的活动区域定义装设其上的所述框架橫梁的滑动量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底面的两枢设套件任意之一均包括以对应于所述两臂件末端的距离对称分设的两枢设孔,相应的框架以其两臂件侧边的两枢轴与该两枢设孔对应装设以便该框架可枢转。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枢设套件各自的 一个同侧的枢设孔相距设置以保持两相应框架之间的互不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滑件呈具有通孔的板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滑件的一侧边被装设于所述键帽底面与基于所述两个框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件之间形成的活动区域内以实现同步滑件在该处的细微伸缩旋转,而另 一 侧边设有活动孔,与该对活动孔相应的支承板处设有一对枢转件,该侧边以其两个活动孔与该对枢转件相装设实现枢转。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上对应于同步滑件的两活动孔的两枢转件呈勾企状,所述两活动孔系自同步滑件的相应边上以贯通形式设置,两枢转件具有略小于两活动孔的部位以保证同步滑件绕该边的细微枢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上,所述两枢转件被限定在所述两滑动套件所定义的矩形面积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开关膜片,其贴设在支承板上,并设有供所述伸缩组件活动的通孔;弹性件,其穿过所述同步滑件, 一端与所述键帽底面相抵触,另一端以其内部的触点与开关膜片的开关触点相对应接触设置,以在键帽受压时压迫弹性件的触点抵触开关膜片的开关触点开通该键的信号,而在弹性件回释时则离开该开关触点关闭该键的信号。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上的滑动套件和枢转件通过冲切工艺在支承板上一体成型。
13、 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其至少一个按键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
14、 一种组装夹具,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键升降开关装置的伸缩组件的框架的组装工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部,具有以规定位置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板的收容部;第一动模部,具有与收容在定位部上的至少一个支承板位置相对应的所述伸缩组件的该对框架的型腔;第一顶出部,具有在指定动力作用下,从所述型腔顶出所述一对框架以 使该对框架与相应的支承板相装配的顶针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有定 位导入件,所述第一动模部设有定位引导件,定位部与第一动模部藉由定位 导入件和定位引导件的紧密配合实现精确定位。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应用多个 所述键升降开关装置的键盘中,所述定位部上的多个支承板与第一动模部上 的多对框架在数量、排列及位置上一一对应。
17、 一种组装夹具,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键升降开 关装置的伸缩组件的同步滑件的组装工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部,具有以*见定位置容纳至少 一个所述支承4反的收容部; 第二动模部,具有与收容在定位部上的至少一个支承板位置相对应的所述伸缩组件的该对框架的型腔;第二顶出部,具有在指定动力作用下,从所述型腔顶出所述一对框架以使该对框架与相应的支承板相装配的顶针部。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有定 位导入件,所述第二动模部设有定位引导件,定位部与第二动模部藉由定位 导入件和定位引导件的紧密配合实现精确定位。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应用多个 所述键升降开关装置的键盘中,所述定位部上的多个支承板与第二动模部上 的多对框架在数量、排列及位置上——对应。
20、 一种键盘中键升降开关装置的伸缩组件的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a. 采用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装夹具的定位部,按键盘布局在其收容 部处排列好多个支承板;b. 采用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装夹具的第一动模部,按键盘布局在其 型腔中与步骤a中的定位部的支承板——对应地排列好多个伸缩组件的框架;c. 移动步骤b的第一动模部至与步骤a的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以第一 动模部的定位导入件与该定位部的定位引导件紧密配合实现精确定位;d. 采用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装夹具的顶出部施加指定动力利用其顶针部顶出所述多对框架与所述多个支承板稳定装配;e. 采用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装夹具的定位部,按键盘布局在其收容 部处排列好多个支承板;f. 采用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装夹具的第二动模部,按键盘布局在其 型腔中与步骤e中的定位部的支承板——对应地排列好多个伸缩组件的同步 滑件;g. 移动步骤f的第二动模部至与步骤e的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以第二 动模部的定位导入件与该定位部的定位引导件紧密配合实现精确定位;h. 釆用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装夹具的顶出部施加指定动力利用其顶 针部顶出所述多对框架与所述多个支承板稳定装配。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 b同时执行,所述步骤e和步骤f同时执行。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 b、 c、 d 中所述的定位部与步骤e、 f、 g、 h中所述的定位部分别采用同一部件,其中 步骤a和b同步执行,而步骤e由于步骤d的存在而省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键升降开关装置,包括位于支承板上方的键帽、伸缩组件、对应于所述键帽的升、降动作闭、开该键信号的开关机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互不接触对向设置且形成有空腔的一对框架,两框架各自的对应底边分别可滑动设置于支承板两侧预设的两滑动套件中,而各自的对应顶部则与键帽底部预设的两枢设套件相枢设;用于压制该对框架同步升降的同步滑件,经过该对框架的空腔设置,其一侧被枢设在支承板上,另一侧被限定为紧随键帽底面伸缩活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与该开关装置相应的组装夹具和组装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简化了键升降开关装置的结构,改进了组装夹具及组装工艺,使得键盘的生产效率及成品合格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文档编号H01H13/20GK101599379SQ20091003995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黎柏松 申请人:黎柏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