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以及支撑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522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以及支撑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以及一种支撑元件,尤其涉及 一种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等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元件可利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 technology)或插入式 封装技术(through hole technology)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以使电子元件与电路 板电性连接而得以使用。以现今广泛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背光源、电子装置或工业仪表板指示灯等多种产品 的发光二极管11为例,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容置有LED芯片110等构件的本体111及由 本体111延伸而出的多个引脚112,LED芯片110 —般具有一主要发光面110a,而本体111 的光线投射方向D大致垂直于主要发光面110a,至于引脚112则实质上平行于本体111的 光线投射方向D延伸设置。而目前将发光二极管11设置于电路板2上的方式多以插入式封装技术,直接将发 光二极管11的引脚112垂直插入电路板2的对应的导接孔20,此时本体111的光线投射 方向D实质上垂直于电路板2,使光线朝远离电路板2的方向向上投射,而由于发光二极管 11的引脚112相对于电路板2固定后,本体111的光线投射方向D便随之固定而无法任意 调整,由此可知,当此发光二极管11应用于电子装置指示灯时,指示灯的设置位置便会受 到限制,使得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及壳体的整体设计配置连带受到影响。虽然目前还发展出先行折弯发光二极管11的引脚112,再将发光二极管11设置 于电路板2上的技术,以便调整本体111的位置及其光线投射方向D,以配合电子装置的电 路板及壳体的设计,但引脚112的折弯角度实质上难以精准控制,且引脚112彼此之间的间 距易因折弯而改变,使其无法准确地插植于电路板2的对应的导接孔20中,如此不但会造 成组装加工过程的不便,还可能影响发光二极管11与电路板2的电性连接及结构连接。此 外,若引脚112具有弹性,则引脚112的折弯角度有难以准确固定之虞,这样还将导致本体 111无法固设在预定的位置上,使得光线投射方向D可能变动,进而对发光二极管11的应用 造成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以克服公知技术的 诸多缺点,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以及一种支撑 元件,这种组合结构利用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容置电子元件的本体及引 脚,并通过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轴转而将电子元件的引脚定义出一折弯结构,以变换 电子元件的本体的设置位置,借以提升电子元件相对于电路板的配置弹性。此外,电子元件 的引脚的折弯结构还可借助支撑元件固定,以便准确地将本体定位于默认位置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的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 件的组合结构,该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包括一电子元件,其包括本体及由本 体延伸而出的多个引脚;以及一支撑元件,其包括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可相对于 第二部件轴转;其中,电子元件的本体及多个引脚分别容置于支撑元件的第一、第二部件 中,并且多个引脚可通过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轴转而定义出一折弯结构。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以连接部相连。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支撑元件以绝缘材料制成,且第一部件、连接部及第二部 件可为一体成型。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还包括一容置槽,其具有多个穿 孔,电子元件的本体容置于容置槽中,而多个引脚对应地穿过多个穿孔,以及一第一卡扣结 构;而第二部件还包括多个导引槽,其对应地容置电子元件的多个引脚;以及一第二卡扣 结构,其对应于第一卡扣结构,以与第一卡扣结构相互卡扣。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支撑元件的第一、第二卡扣结构可分别为一凹槽及一凸 块,或一卡勾及多个凸块。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支撑元件的第二部件还包括一固定部,该固定部插植于 一电路板上,以使支撑元件相对于电路板固定,而电子元件的多个引脚则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支撑元件的第二部件还包括第一段部及第二段部,第一 段部可相对于第二段部轴转。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电子元件选自发光二极管、电阻、电容或电感的其中之
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的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支撑元件,其用以 支撑一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包括本体及由本体延伸而出的多个引脚,而支撑元件包括一第 一部件,其用以容置电子元件的本体;以及一第二部件,其用以容置电子元件的多个引脚; 其中,第一部件可相对于第二部件轴转,以使电子元件的多个引脚借助支撑元件定义出一 折弯结构。


图1为公知的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的分解图。图2B为本发明的图2A的组合结构组装完成的a-a’剖面图。图2C为本发明的图2A的组合结构组装完成的b-b’剖面图。图2D为将图2B所示的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轴转所获得的组合结 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 图。图4为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 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发光二极管11
LED芯片110
主要发光面IlOa
本体111、311、511、611
引脚112、312、512、612
电路板2、4
导接孔20、40
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3、5、6
电子元件31、51、61
折弯结构313,513,613
支撑元件32、52、62
连接部320、520、620、622c
第一端部320a
第二端部320b
第一部件321、521、621
第二部件322、522、622
容置槽323,523
导引槽324,524
间隔结构3241
导引斜面3242
第一卡扣结构325,525
第二卡扣结构326,526
穿孔327,527
固定部328,528
孔洞41
第一凸块526a
第二凸块526b
第三凸块526c
第一段部622a
第二段部622b
光线投射方向D
间隔结构宽度W
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轴转角度θ
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文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 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形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这些变化均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 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应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2A,其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的分解图。如图2A所示,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3包括电子元件31及支撑元件 32,其中电子元件31包括本体311以及由本体311延伸而出的多个引脚312,支撑元件32 包括第一部件321及第二部件322,第一部件321可相对于第二部件322轴转,而电子元件 31的本体311可容置于支撑元件32的第一部件321中,至于多个引脚312则可部分容置于 第二部件322中,且多个引脚312可通过第一部件321相对于第二部件322轴转而限定一 出一折弯结构313 (如图2D所示),以达到调整电子元件31的本体311设置位置的目的,以 下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3。请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其中图2B为本发明图2A的组合结构组装完成的a_a’ 剖面图。如图2A及图2B所示,电子元件31包括本体311及由本体311延伸而出的多个引 脚312,于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31是以发光二极管为例,因此本体311可为以透明环氧树 脂将LED芯片(未图示)等构件封装于其中的结构,而引脚312则为导电材质,且数目以两 个为佳,但不以此为限,至于电子元件31的细部结构可与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11相似, 故不赘述。当然,电子元件31并不局限于发光二极管,其还可选自如NTC热敏电阻等电阻, 或电容、电感等被动元件其中之一,换言之,凡是任何具有本体及引脚的电子元件,均适用 于本发明。请再参阅图2A、图2B并配合图2C,其中图2C为图2A的组合结构组装完成的b_b, 剖面图。支撑元件32除了第一部件321及第二部件322外,还可包括连接部320,该连接部 320设置于第一部件321及第二部件322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20可为一板状结构, 其两个相对应的第一端部320a、第二端部320b分别与第一部件321、第二部件322连接,以 使第一部件321、第二部件322通过连接部320相连。于本实施例中,支撑元件32的第一部 件321、连接部320及第二部件322可为以绝缘材料(例如塑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但 不以此为限,其中连接部320可具有挠性,以使第一部件321可利用如连接部320的第二端 部320b为中心,进而通过连接部320的折弯而相对于第二部件322轴转(如图2D所示)。此外,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32的第一部件321还可包括容置槽323及第一卡扣结 构325,其中容置槽323实质上对应于电子元件31的本体311,且容置槽323所定义的空间 形状、大小可与电子元件31的本体311相配合,以将本体311部分容收于容置槽323中,另 外,容置槽323具有多个穿孔327,所述穿孔327可设置于第一部件321的底部并贯穿第一 部件321而与容置槽323相连通,穿孔327的数目与电子元件31的引脚312的数目相匹配, 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穿孔327数目以两个为佳(如图2C所示);至于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 32的第一部件321的第一卡扣结构325则可为一凹槽,但不以此为限。请再参阅图2A至图2C,支撑元件32的第二部件322包括多个导引槽324、第二卡 扣结构326以及固定部328,于本实施例中,导引槽324可为相对于第二部件322的两个相 对侧面凹陷的槽体,而其数目对应于电子元件31的引脚312的数目(例如两个),但导引 槽324的数目同样可配合引脚312数目而增减;此外,两导引槽324之间可具有一宽度为W 的间隔结构3241 (如图2C所示),且导引槽324还可增设用以辅助引导电子元件31的引脚 312导引斜面3242。至于第二卡扣结构326则对应于第一部件321的第一卡扣结构325,由 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扣结构325可为凹槽(如图2A、图2B所示),因此第二卡扣结构326便 可配合该凹槽而设计成凸块(如图2B所示),使第一卡扣结构325、第二卡扣结构326可相 互配合而达到卡扣固定的目的;当然,凹槽及凸块的位置可相互对调,且第二卡扣结构326的设置位置还可视需求加以调整,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结构326可为如图2B所示的朝 支撑元件32底部垂直延伸而出的凸块,但不以此为限。请再参阅图2A至图2C,在组装电子元件31与支撑元件32时,可将电子元件31的 本体311部分容置于支撑元件32的第一部件321的容置槽323中,使本体311镶嵌于支撑 元件32的第一部件321上,至于引脚312则可对应地穿过穿孔327,并借助导引斜面3242 的辅助引导而进入导引槽324并部分容置于其中,而当引脚312顺着间隔结构3241容置于 导引槽324内时,还可进一步借助第二部件322的间隔结构3241固定的宽度W来辅助固定 多个引脚312之间的间距(如图2C所示)。当电子元件31与支撑元件32组装完成后,由于支撑元件32的第一部件321可通 过连接部320的折弯而相对于第二部件322轴转,因而电子元件31的引脚312便可由此定 义出一折弯结构313,以改变容置于第一部件321中的电子元件31的本体311的位置(如 图2D所示)。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支撑元件32所支撑的电子元件31可为发光二极 管,因此若将支撑元件32的第一部件321相对于第二部件322轴转约180度时,便可于电 子元件31的引脚312上形成一折弯结构313,使本体311的光线投射方向D由图2B所示的 向上投射改变为图2D所示的向下投射。又由于第一部件321、第二部件322分别具有相互 对应的第一卡扣结构325和第二卡扣结构326 (例如凹槽与凸块),因此还可通过第一卡 扣结构325、第二卡扣结构326的相互卡合而辅助第一部件321定位,以固定第一部件321 相对于第二部件322的轴转角度,使电子元件31的引脚312的折弯结构313不至于变动, 进而将电子元件31的本体311固设于预定位置上。此外,电子元件31部分的引脚312也 可通过贴附于导引斜面3242而减少引脚312的长度需求。请再参阅图2D,电子元件及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3可利用自支撑元件32的第二部 件322底部延伸而出的固定部328插植于如转接器等电子装置或仪表板的电路板4的默认 孔洞41中,使支撑元件32可相对于电路板4固定,至于电子元件31的引脚312则可对应 地插植于电路板4的导接孔40中,由于引脚312可借助间隔结构3241来辅助固定彼此之 间的间距(如图2C所示),故引脚312便得以准确地插植于电路板4的导接孔40中,以与 电路板4电性连接。再者,由于电子元件31由支撑元件32承载支撑,而支撑元件32又以 固定部328插植于电路板4的孔洞41中,因此还可强化电子元件31与电路板4间的结构 强度,以确保电子元件31能够准确地与电路板4电性连接及结构连接。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 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 组合结构5包括电子元件51及支撑元件52,其中电子元件51也包括本体511及由本体511 延伸而出的多个引脚512,而电子元件51的结构与本发明图2A至图2D所示的电子元件31 相似,故不赘述。至于支撑元件52包括第一部件521及第二部件522,其中第一部件521也 可相对于第二部件522轴转。请再参阅图3,支撑元件52的第一部件521包括容置槽523、第一卡扣结构525以 及多个穿孔527等结构,第二部件522则具有多个导引槽524、第二卡扣结构526及固定部 528等结构。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部件521、第二部件522可为两个各自独立的部件,两者 之间设有连接部520,其中连接部520可为转轴结构,以使第一部件521可通过作为连接部 520的转轴结构与第二部件522相连并相对于第二部件522轴转。至于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52的第一部件521的第一卡扣结构525实质上可为具有弧度且相对于第一部件521向 外延伸凸出的卡勾,而第二部件522的第二卡扣结构526则可为多个凸块,例如第一凸块 526a、第二凸块526b及第三凸块526c等三个凸块,这些凸块可接续设置于一弧面上,且第 二卡扣结构526的弧面弧度大致与第一卡扣结构525的弧面弧度相互匹配。当电子元件51与支撑元件52组装完成,且第一部件521以连接部520为中心相 对于第二部件522转动至使用者所需的角度时,例如图3中所示的轴转角度θ,可利用第 一卡扣结构525卡扣于第二卡扣结构526的对应位置(例如图3中的第一凸块526a、第 二凸块526b之间)而定位第一部件521,使第一部件521、第二部件522之间的轴转角度θ 得以固定;当然,使用者也可视需求增加第一部件521、第二部件522的轴转角度θ,并将第 一卡扣结构525卡扣于第二卡扣结构526的第二凸块526b、第三凸块526c之间而定位第一 部件521 ;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52的第一部件521可多角度地相对于第二部件522 轴转并配合第一卡扣结构525卡扣于第二卡扣结构526的对应位置而定位;然而,应当理 解,第二卡扣结构526的凸块数目并无限制,其可视需求加以调整。至于本实施例的支撑元 件52的第一部件521的容置槽523和穿孔527、第二部件522的导引槽524和固定部528、 以及电子元件51和支撑元件52之间的配置关系均与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故不赘 述。由此可知,由于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52的第二部件522的第二卡扣结构526为多 段设计,故电子元件51的引脚512可借助支撑元件52的第一卡扣结构525卡合于第二卡 扣结构526的不同位置而定义出不同弧度的折弯结构513,以达到可多角度地调整电子元 件51的本体511位置的目的,而当电子元件51为发光二极管时,便可通过本实施例的支撑 元件52而多角度地调整本体511位置,进而使光线投射方向D有更多的选择,以使电子元 件51可相对于电路板(未图示)更灵活地配置。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的 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6包括电子元件61及支撑元 件62,其中支撑元件62的第一部件621与第二部件622之间可通过连接部620相连,而本 实施例的连接部620也可选用转轴结构,使第一部件621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622轴转。此 外,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62的第二部件622还可包括第一段部622a及第二段部622b,其中 第一段部622a位于第一部件621和第二段部622b之间,且第一段部622a、第二段部622b 也可通过如转轴结构的连接部622c相连,使第二部件622的第一段部622a也可相对于第 二段部622b轴转,而本实施例的连接部620、622c可为随意停顿(free stop)转轴结构,但 不以此为限,因此便可借助连接部620、622c来实现第一部件621相对于第二部件622的定 位、以及第一段部622a相对于第二段部622b的定位。由此可知,借助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 62也可达到支撑电子元件61的本体611,并使电子元件61的引脚612通过第一部件621 相对于第二部件622轴转而形成一折弯结构613以改变本体611设置位置的目的,又由于 本实施例的支撑元件62的第二部件622的第一段部622a可相对于第二段部622b轴转,因 此可使电子元件61相对于电路板(未图示)的配置更加灵活。通过上述说明应可理解,本发明的支撑元件可有不同实施形式,例如第一部件的 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部件的第二卡扣结构可为图2D所示的凹槽与凸块的配合,也可为图3 所示的卡勾与凸块的配合,换言之,凡是可相互配合而将第一部件相对定位的结构,均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卡扣结构。然而,应可理解,若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轴转后可直 接利用连接部定位(如图4所示),或利用电子元件的引脚的钢性而使第一部件不至于复位 时,也可省略第一、第二卡扣结构。此外,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本体除可如图2D所示借助支撑元件直接固定其设置 位置外,还可利用如图3或图4所示的支撑元件达到多段、多角度调整本体位置的目的;并 且本发明的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连接部和第二部件除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外(如图2D所 示),也可为独立的部件而通过连接部彼此相连(如图3及图4所示)。至于本发明的电子 元件的引脚数目也不限于实施例中所举的两个引脚,其还可视需求而增加,凡是多个引脚 (例如三个或四个)呈一直线排列而由本体延伸而出的电子元件,均可应用于本发明,此 时仅需配合引脚数目而调整支撑元件的穿孔及导引槽数目,便可利用支撑元件支撑电子元 件本体,并借助支撑元件使引脚定义出一折弯结构而改变本体的位置。当然,本发明的电子 元件除实施例中所举的发光二极管外,还可选用具有本体及引脚的被动元件,且同样可借 助支撑元件来达到改变本体位置,进而调整本体轴向的目的。综上所述,相比于公知的直接将电子元件的引脚插植于电路板上的技术,本发明 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可借助支撑元件来支撑电子元件,以强化电子元件与 电路板间的结构强度。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电子元件可通过其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相对于 第二部件轴转而将引脚定义出一折弯结构,因此可改变本体的设置位置,使电子元件相对 于电路板的配置更加灵活且更有弹性。而本发明还可通过调整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轴转角度,使电子 元件的引脚可变化出不同的折弯结构,以便根据需求而将电子元件的本体设置于不同位置 上;此外,若进一步配合支撑元件的第一、第二卡扣结构,还能够准确地定位第一部件,以避 免公知的直接折弯引脚所可能导致无法固定折弯角度所造成的问题。另外,由于本发明的 电子元件的引脚部分容置于支撑元件的第二部件的导引槽中,因此还可借助导引槽之间固 定的宽度来辅助固定引脚的彼此的间距,使其可准确地对应于电路板的导接孔,进而可防 止公知的因折弯引脚而造成引脚间距改变而难以插植于电路板的问题。由于上述诸多优点 为公知技术所无法企及的,因此本发明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极具产业的价 值。即使本发明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从而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做 出各种修改,但这些修改均不脱离如附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包括一电子元件,其包括一本体及由该本体延伸而出的多个引脚;以及一支撑元件,其包括一第一部件及一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可相对于该第二部件轴转;其中,该电子元件的该本体容置于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一部件中,所述多个引脚容置于该第二部件中,并且所述多个引脚通过该第一部件相对于该第二部件轴转而定义出一折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一 部件与该第二部件之间以一连接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以绝缘材 料制成,且该第一部件、该连接部及该第二部件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一 部件还包括一容置槽,其具有多个穿孔,该电子元件的该本体容置于该容置槽中,而所述多个引脚 对应地穿过所述多个穿孔;以及一第一卡扣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 部件还包括多个导引槽,其对应地容置该电子元件的所述多个引脚;以及 一第二卡扣结构,其对应于该第一卡扣结构,以与该第一卡扣结构相互卡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一 卡扣结构为一凹槽,而该第二卡扣结构为一凸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一 卡扣结构为一卡勾,而该第二卡扣结构为多个凸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 部件还包括一固定部,该固定部插植于一电路板上,以使该支撑元件相对于该电路板固定, 而该电子元件的所述多个引脚则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 部件还包括一第一段部及一第二段部,该第一段部可相对于该第二段部轴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其中该电子元件选自发 光二极管、电阻、电容或电感的其中之一。
11.一种支撑元件,用以支撑一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包括一本体及由该本体延伸而出 的多个引脚,该支撑元件包括一第一部件,其用以容置该电子元件的该本体;以及 一第二部件,其用以容置该电子元件的所述多个引脚;其中,该第一部件可相对于该第二部件轴转,以使该电子元件的所述多个引脚借助该 支撑元件定义出一折弯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二部件之间以一连接部相连。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支撑元件是以绝缘材料制成,且该第一部 件、该连接部及该第二部件为一体成型。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部件还包括一容置槽,其具有多个穿孔,该电子元件的该本体容置于该容置槽中,而所述多个引脚 对应地穿过所述多个穿孔;以及一第一卡扣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二部件还包括多个导引槽,其对应地容置该电子元件的所述多个引脚;以及一第二卡扣结构,其对应于该第一卡扣结构,以与该第一卡扣结构相互卡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卡扣结构为一凹槽,而该第二卡扣结 构为一凸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卡扣结构为一卡勾,而该第二卡扣结 构为多个凸块。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二部件还包括一固定部,该固定部插植 于一电路板上,以使该支撑元件相对于该电路板固定,而该电子元件的所述多个引脚则与 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二部件还包括一第一段部及一第二段 部,该第一段部可相对于该第二段部轴转。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元件,其中该电子元件选自发光二极管、电阻、电容或电 感的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及其支撑元件的组合结构以及支撑元件,该组合结构包括一电子元件及一支撑元件,电子元件包括本体及由本体延伸而出的多个引脚,而支撑元件包括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可相对于第二部件轴转;其中,电子元件的本体容置于支撑元件的第一部件中,多个引脚容置于第二部件中,并通过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轴转而定义出一折弯结构。
文档编号H01L33/00GK101937882SQ20091015128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
发明者杨茗棠, 萧为凯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