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391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在安装时,因电池之间的安装配合表面没有相互配 合、定位的结构,致使由单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时容易造成电池之间相互 错位、排列错乱,使电池组无法组装;组装好的电池组在车辆装配过程中 也易于发生电池错位的情况,造成电池组无法正常安装,需返工调整,影 响装车进度,无法保证生产节拍;在电池组储运吊装运输时容易造成电池 组中部电池脱落,易导致安全事故。综上所述,现有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无 法实现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由单个电池组装成电 池组时容易造成电池之间相互错位、排列错乱,使电池组无法组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电池外壳的一面上有1~32个凹坑一或 凸柱一、或凹坑一和凸柱一组合,在电池外壳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1~32 个凸柱二或凹坑二、或凸柱二和凹坑二组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是电池外壳是平面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是电池外壳带有棱,凹坑一、凸柱一和凸 柱二、凹坑二都位于棱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是凸柱一上有凸柱三,凸柱二上有凹坑三。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是凸柱一的高度大于凹坑一的深度,凸柱 二的高度大于凹坑二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池相互安装配合的表面上增设了相互配合的凸 柱及凹坑,使电池在组装成电池组时相互形成配合定位,组成一个完整的 电池组整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无论是在电池组的组装、 还是在电池组的运输和生产安装过程中,均可保证电池组内电池之间的紧 密配合,精确定位,彻底杜绝了原结构电池易错位、脱落、不易大批量安 装生产的缺陷,可完全满足汽车行业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要求,为锂离子 电池电动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创造了可行性条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便于电池生产组织。新结构的锂离子 电池在不改变现有电池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仅需更改电池安装配合表面的 外壳即可实现整个电池结构的改进,而且该外壳安装时可随意安装,均不 影响电池之间的配合及定位。这将减少模具数量,降低研发生产成本,减 少电池种类,便于生产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可实现电池的串、并联互换。无论电池采用 串联还是并联,均可采用同一种电池。新结构电池无论正反安装,均可实 现电池之间的精准定位与配合。
按本专利要求生产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可依靠电池本身凸柱及凹坑的 相互配合定位,使组装完成后的电池之间相互咬合,彼此联接,再与电池 组两侧的安装固定板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池组整体,可完全满足现代汽 车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双面均为一个凹坑。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双面均为六个凹坑。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一面为四个凹坑,另一面为四个 凸柱。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两个面为平面,为两个凹坑和两 个凸柱组合。
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两个面为平面,为凸柱一上有 凸柱三,凸柱二上有凹坑三。
图12是图11的A-A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两个面为平面,凸柱一的高度 大于凹坑一的深度,凸柱二的高度大于凹坑二的深度。 图14是图13的A-A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两个面上有棱,两个面各有32 个凹坑。
图16是图15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电池外壳1的一面上有1 32个凹坑一或凸柱一、或凹坑一和凸柱 一组合2,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1 32个凸柱二或凹坑二、 或凸柱二和凹坑二组合3。
实施例1
如图1、图2,电池外壳为带棱的,在电池外壳1的一面上有1个凹 坑一 2,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1个凹坑二 3 实施例2
如图3、图4,电池外壳为带棱的,在电池外壳1的一面上有6个凹 坑一 2,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6个凹坑二 3。 实施例3
如图5、图6,电池外壳为带棱的,在电池外壳1的一面上有2个凹 坑一和2个凸柱一组合2,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2个凸柱 二和2个凹坑二组合3。
实施例4
如图7、图8,电池外壳为带棱的,在电池外壳1的一面上有4个凹 坑一2,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4个凸柱一3。 实施例5
如图9、图10,电池外壳为平面的,在电池外壳l的一面上有2个凹 坑一和2个凸柱一组合2,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2个凸柱 二和2个凹坑二组合3。
实施例6如图ll、图12,电池外壳为平面的,在电池外壳l的一面上有4个 凸柱一2,凸柱一上有凸柱三4,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对应的4个 凸柱二3,凸柱二上有与凸柱三对应的凹坑三5。
实施例7
如图13、图14,电池外壳为平面的,在电池外壳1的一面上有2个 凹坑一和2个凸柱一组合2,在电池外壳1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2个凸 柱二和2个凹坑二组合3,凸柱一的高度大于凹坑一的深度,凸柱二的高 度大于凹坑二的深度。
实施例8
如图15、图16,电池外壳为带棱的,在电池外壳l的一面上有32个 凹坑一2,在电池外壳l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32个凹坑二3。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外壳的一面上有1~32个凹坑一或凸柱一、或凹坑一和凸柱一组合,在电池外壳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1~32个凸柱二或凹坑二、或凸柱二和凹坑二组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外壳是平面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外 壳带有棱,凹坑一、凸柱一和凸柱二、凹坑二都位于棱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凸柱一 上有凸柱三,凸柱二上有凹坑三。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凸柱一 的高度大于凹坑一的深度,凸柱二的高度大于凹坑二的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种锂离子电池。在电池外壳的一面上有1~32个凹坑一或凸柱一、或凹坑一和凸柱一组合,在电池外壳的另一面上有相对应的1~32个凸柱二或凹坑二、或凸柱二和凹坑二组合。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池相互安装配合的表面上增设了相互配合的凸柱及凹坑,使电池在组装成电池组时相互形成配合定位,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池组整体。可完全满足汽车行业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要求,为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创造了可行性条件。
文档编号H01M2/02GK201387914SQ20092015283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0日
发明者徐凤菊 申请人:徐凤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