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及弯脚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074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及弯脚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线圈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弯脚
成型模具及弯脚成型机。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已经广泛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电子元器件的重要
组成部分,各种线圈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线圈在绕制过程中,所形成的两个引脚通
常呈与绕线线圈的轴线垂直分布的状态。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各种电子产品如电感等
需要直接焊接或者以其他方式连接在其需要使用的场合。因此,必须把绕线线圈所形成的
两个引脚进行弯脚处理,将两个引脚折弯成与绕线线圈的轴线平行分布,且两个引脚处于
绕线线圈的同侧。现有技术中,对生产企业而言,弯脚处理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先
后要经过弯第一脚、弯第二脚、剥第一脚皮、剥第二脚皮、压脚、整平、切脚等16道工序才能
完成弯脚处理的过程。整个处理工序较繁琐,生产效率不高。而且这些工序中,多以人工生
产为主,生产线上往往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力,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有必要对其生产工艺作进一步改进,使得弯脚处理的过
程变得简单容易,以便节省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及弯 脚成型机,采用该模具及弯脚成型机,可以使弯脚处理过程简单容易,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节省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种弯脚成型模具,包括承载装置、成型装置和挤脚装置,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凹槽; 所述成型装置设置有左引导脚、左凸台组、腔体、右凸台组和右引导脚,所述腔体 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左凸台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左侧,并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右凸台 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右侧并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引导脚设置于所述左凸台组左侧并 与所述左凸台组固定连接,所述右引导脚设置于所述右凸台组右侧并与所述右凸台组固定 连接,所述左引导脚和所述右引导脚沿所述腔体的轴线的两侧,所述左凸台组包括依次固 定相连的第一左凸台、第二左凸台和第三左凸台,所述右凸台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 右凸台、第二右凸台和第三右凸台; 所述挤脚装置包括左挤脚装置和右挤脚装置,所述左挤脚装置包括弧形表面,所 述左挤脚装置的所述弧形表面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左凸台组配合,所述右挤脚装置包括 弧形表面,所述右挤脚装置的所述弧形表面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右凸台组配合。 优选的,上述承载装置的所述凹槽设置为弧形凹槽。 优选的,上述成型装置的所述腔体设置为弧形腔体。[0012] 具体的,上述腔体的长度比所述凹槽的长度小1 3mm。 更具体的,上述腔体的长度比所述凹槽的长度小2mm。 更优选的,上述挤脚装置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端。 更优选的,上述挤脚装置的两端设置的支撑端为弧形支撑端。 —种弯脚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开关、架体、控制装置和汽缸,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 弯脚成型模具,所述弯脚成型模具的所述承载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弯脚成型模具 的所述成型装置与所述架体的顶端连接,所述架体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挤脚装置与 所述架体底端连接,所述汽缸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弯脚成型模具的所述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下部,所述挤脚装置分
别设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左凸台组和所述右凸台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弯脚成型模具
及其弯脚成型机,包括承载装置、成型装置和挤脚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于所 述基座的凹槽;所述成型装置设置有左引导脚、左凸台组、腔体、右凸台组和右引导脚,所述
腔体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左凸台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左侧,并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右 凸台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右侧并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引导脚设置于所述左凸台组左 侧并与所述左凸台组固定连接,所述右引导脚设置于所述右凸台组右侧并与所述右凸台组 固定连接,所述左引导脚和所述右引导脚沿所述腔体的 轴线的两侧,所述左凸台组包括依 次固定相连的第一左凸台、第二左凸台和第三左凸台,所述右凸台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 第一右凸台、第二右凸台和第三右凸台;所述挤脚装置包括左挤脚装置和右挤脚装置,所述 左挤脚装置包括弧形表面,所述左挤脚装置的所述弧形表面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左凸台 组配合,所述右挤脚装置包括弧形表面,所述右挤脚装置的所述弧形表面与所述成型装置 的所述右凸台组配合。通过该弯脚成型模具和该弯脚成型机,可以直接将绕好的线圈置于 承载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成型装置下移与承载装置配合,将绕好的线圈的两个引脚置 于成型装置的左凸台组和右凸台组的下方,就可以将绕线线圈的两个引脚处理成与线圈轴 线基本平行的位置。配合挤脚装置,可以对引脚进行平整处理。采用该模具及弯脚成型机, 弯脚处理过程只需要此一道工序即可实现,操作简单容易,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 够节省资源。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弯脚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种弯脚成型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装置1、成型装置2和挤脚装置3。承 载装置1设置有基座11和设置于基座11的凹槽12。凹槽12形状以能够放置绕线线圈为 宜,凹槽12可以设置为矩形凹槽或者弧形凹槽或者其它形状的凹槽,为了提高绕线线圈的 稳固性,通常将凹槽12设置为弧形凹槽。[0023] 成型装置2设置有左引导脚24、左凸台组23、腔体22、右凸台组25和右引导脚26。 腔体22与承载装置1的凹槽12配合,可以在弯脚处理中起到保护绕线线圈的作用。腔体 22可以设置为矩形腔体或者弧形腔体或者其它形状的腔体,通常以弧形腔体为佳。通常, 腔体22的长度比凹槽12的长度小1 3mm,且以2mm为佳,以便当成型装置2与承载装置 1配合时,成型装置2便于将绕线线圈的两个引脚折弯。左凸台组23设置于腔体22左侧, 并与腔体22固定连接,右凸台组25设置于腔体22右侧并与腔体22固定连接,左引导脚24 设置于左凸台组23左侧并与左凸台组23固定连接,右引导脚26设置于右凸台组25右侧 并与右凸台组25固定连接。为了与绕线线圈的引脚位置相对应,左引导脚24和右引导脚 26沿腔体22的轴线的两侧分布。左凸台组23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第一左凸台231、第二 左凸台232和第三左凸台233,右凸台组25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右凸台251、第二右凸 台252和第三右凸台253。左凸台组23的第一左凸台231、第二左凸台232和第三左凸台 233设置,以及右凸台组25的第一右凸台251、第二右凸台252和第三右凸台253设置,可 以使得成型时,使绕线线圈的左引脚形成三个折状,绕线线圈的引脚与线圈之间具有的距 离由左凸台组23和右凸台组25的规格尺寸决定。 挤脚装置3包括左挤脚装置31和右挤脚装置32。左挤脚装置31包括弧形表面 311和弧形支撑端312、313,左挤脚装置31的所述弧形表面311与成型装置2的左凸台组 23配合。右挤脚装置32包括弧形表面321和弧形支撑端322、323,右挤脚装置32的弧形 表面321与成型装置2的右凸台组25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其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承载装置1通常是固定的,成型装置2设置在承载装置1的上部,通常被 控制可以远离或者靠近承载装置l,挤脚装置3设置在成型装置2下部,挤脚装置3通常被 控制可以上下移动,以便在成型时与成型装置2和承载装置1配合。将绕线线圈放置于承 载装置1的凹槽12内,然后进行成型,成型装置2下移使成型装置2的腔体22与承载装置 1的凹槽12配合,由于腔体22的长度略短于凹槽12的长度,当成型装置2与承载装置1配 合时,其左凸台组23和右凸台组25将使绕线线圈的引脚向下折弯,此时,可配合人工将两 个引脚分别置于左引导脚24和右引导脚26相应侧。同时,使挤脚装置3上移动,左挤脚装 置31的弧形表面311将位于左凸台组23下部,右挤脚装置32的弧形表面321将位于右凸 台组25下部,对绕线线圈的两个引脚进一步定型。然后,分别或者同时使成型装置2上移, 使挤脚装置3下移,将弯脚成型后的绕线线圈取出即可。采用该模具,绕线线圈的弯脚处理 过程只需要此一道工序即可实现,操作简单容易,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节省资 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左右的位置,仅仅是针对该实施例所限定 的方位,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具体对应其它方位,甚至是相反的方向。 实施例2 —种弯脚成型机,包括工作台、开关、架体、控制装置和汽缸,还设置有如实施例1 的弯脚成型模具,弯脚成型模具的承载装置1固定于工作台,弯脚成型模具的成型装置2 与架体的顶部连接,架体与控制装置连接,受控制装置控制,架体可以使成型装置2上下移 动,使成型装置2的腔体22与承载装置1的凹槽12配合或者分开。挤脚装置3与架体底 部连接,受控制装置控制,挤脚装置3可以上下移动,以便在成型时与承载装置1和成型装置2配合或者在成型后与承载装置1和成型装置2分离。汽缸受控制装置控制,可在成型 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压力。
采用该弯脚成型机进行绕线线圈弯脚处理过程如下 使用中,承载装置1通常是固定的,成型装置2设置在承载装置1的上部,通常被 控制可以远离或者靠近承载装置l,挤脚装置3设置在成型装置2,挤脚装置3通常被控制 可以上下移动,以便在成型时与成型装置2和承载装置1配合。 开启开关,将绕线线圈放置于承载装置1的凹槽12内,然后进行成型,控制装置控 制使成型装置2下移,成型装置2的腔体22与承载装置1的凹槽12配合,由于腔体22的 长度略短于凹槽12的长度,当成型装置2与承载装置1配合时,其左凸台组23和右凸台组 25将使绕线线圈的引脚向下折弯,此时,人工将两个引脚分别置于左引导脚24和右引导脚 26相应侧。同时,控制装置控制使挤脚装置3上移动,左挤脚装置31的弧形表面311将位 于左凸台组23下部,右挤脚装置32的弧形表面321将位于右凸台组25下部,对绕线线圈 的两个引脚进一步定型。然后,分别或者同时使成型装置2上移,使挤脚装置3下移,将弯 脚成型后的绕线线圈取出即可。采用该弯脚成型机,绕线线圈的弯脚处理过程只需要此一 道工序即可实现,操作简单容易,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节省资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成型装置和挤脚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凹槽;所述成型装置设置有左引导脚、左凸台组、腔体、右凸台组和右引导脚,所述腔体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左凸台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左侧,并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右凸台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右侧并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引导脚设置于所述左凸台组左侧并与所述左凸台组固定连接,所述右引导脚设置于所述右凸台组右侧并与所述右凸台组固定连接,所述左引导脚和所述右引导脚沿所述腔体的轴线的两侧,所述左凸台组包括依次固定相连的第一左凸台、第二左凸台和第三左凸台,所述右凸台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右凸台、第二右凸台和第三右凸台;所述挤脚装置包括左挤脚装置和右挤脚装置,所述左挤脚装置包括弧形表面,所述左挤脚装置的所述弧形表面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左凸台组配合,所述右挤脚装置包括弧形表面,所述右挤脚装置的所述弧形表面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右凸台组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设置为弧形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设置为弧形腔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槽的长度小1 3mm。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槽的长度小2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脚装置的两端 设置有支撑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脚装置的两端设置 的支撑端为弧形支撑端。
8. —种弯脚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开关、架体、控制装置和汽缸,还设置有 如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弯脚成型模具,所述弯脚成型模具的所述承载装置固定 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弯脚成型模具的所述成型装置与所述架体的顶端连接,所述架体与所 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挤脚装置与所述架体底端连接,所述汽缸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弯脚成型模具的所述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下部,所述挤脚装置分别设 置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左凸台组和所述右凸台组下部。种弯脚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的所述凹槽 种弯脚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腔体 种弯脚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比所述凹 种弯脚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比所述凹
专利摘要一种弯脚成型模具及其弯脚成型机,弯脚成型模具设有承载装置、成型装置和挤脚装置,承载装置设有凹槽;成型装置设有左引导脚、左凸台组、腔体、右凸台组和右引导脚,腔体与凹槽配合,左凸台组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左凸台、第二左凸台和第三左凸台,右凸台组固定连接的第一右凸台、第二右凸台和第三右凸台;挤脚装置包括左挤脚装置和右挤脚装置,左挤脚装置的弧形表面与左凸台组配合,右挤脚装置的弧形表面与右凸台组配合。通过该弯脚成型模具和该弯脚成型机,弯脚处理过程只需要此一道工序即可实现,操作简单容易,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节省资源。
文档编号H01R43/28GK201549758SQ20092026366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
发明者南宥亘, 李简恩, 甘锡钦, 詹世明, 郑远鹏, 陈均合 申请人:东莞弘电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