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出线装置及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916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线出线装置及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出线装置,尤指一种绝缘并模块化的导线出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在处理各式电连接时,广泛采用导线进行电气布线与配线,以使电连接 的不同组件能够实现不一而足的设计目的。在实现电连接的具体实施技术手段上,导线的 出线必须以导线的金属导电部与其他组件加以连接,故其出线处理至关重要。尤有甚者,电 子装置轻薄短小与不断提升功效是最新设计趋势,这导致电子装置内的组件密集,进而造 成可设计空间日趋缩小。故如何提升电气安全与制造便利,以防止用电危险与节省产制成 本,就成为导线出线设计上的重要课题。请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显示一传统的导线端子出线装置及一传统的导线端子 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传统的导线端子出线装置,是以导线端子11夹扣电导线12而完 成组装。其采用的导线端子11为金属导电材质,如图2所示,该导线端子11具有金属夹片 111,二片成对为一组,共包含六片三组,上述金属夹片111构成一贯穿通道22,且为一体成 型的结构。故该装置与电导线12组装时,是将电导线12插设于贯穿通道22,其各组金属夹 片111可分别夹扣电导线12的绝缘包覆部121与金属导电部122,以收束电导线12的出 线。完成组装后的导线端子出线装置可直接插设于其他装置上的连接单元,例如一插孔,以 与其他装置完成电连接(未图示)。上述导线端子出线装置在组装与实际应用上发生若干疑难。首先明显可见的是, 该装置电连接后的导电部位包含整具导线端子出线装置,易言之,其为可导电至夹附于电 导线12的绝缘包覆部121上的金属夹片111,在电子装置的有限空间内,明显有与邻近组 件导电的危险;另由于生产线组装质量良莠不一,实务上常见导线端子11对电导线12的夹 扣收束不紧固,以致导线端子11的金属夹片111不当地外扩、或有电导线12的金属导电部 122的线材未能有效收束而散逸出金属夹片111之外,这样组装后的导电部位难于有效管 制。再者,电导线12插设于贯穿通道22后,还具有一夹扣作业,使各组金属夹片111分别 夹扣电导线12的绝缘包覆部121与金属导电部122。故在当今电子装置组件密集的设计趋 势现实下,这种传统的导线出线结构除构成电气安全上的障碍外,其于实际组装、品管检查 与需要重工时莫不构成相当难度,并不利于控制制造成本而有碍于市场竞争。故此,如何设计一种导线出线装置,可有效提升电气安全,同时可简化工艺、降低 制造成本,而得以有效解决上述传统的导线出线结构的缺陷,以满足产业应用与市场竞争 等需求,实乃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出线装置及具有该导线出线装置的电路板导线 出线模块,其通过设计一模块化的出线绝缘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导线出线装置,其至少包
4括出线绝缘构件以及至少一电导线。出线绝缘构件包含绝缘内壁与绝缘外壁,绝缘内壁构 成贯穿通道,而贯穿通道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大于第二开口 ;绝 缘外壁具有第一卡配部与第二卡配部,而第二卡配部结构对应于该第一卡接部并可与之互 相卡配。至少一电导线插设于贯穿通道,其所具有的一金属导电部部分地突出于第二开口 之外。根据上述构想的一实施例,该至少一电导线还包含绝缘包覆部,贯穿通道则包含 一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设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且其大小介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 口之间,并由此定义设于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之间的第一通道以及设于第二开口至第三开 口之间的第二通道。其中一实施例,该绝缘包覆部插设于第一通道;绝缘内壁还包含突出于第一通道 内的夹持部,可夹持部分的绝缘包覆部,而夹持部可为凸环或多个凸块。根据上述构想的一实施例,绝缘外壁包含四个侧壁,该四个侧壁互相连接且平行 于该贯穿通道的轴向。其中一实施例,四个侧壁的每一壁上,皆设有第一卡配部与第二卡 配部其中之一,第一卡配部为一凸条,该第二卡配部为对应该凸条的凹轨;所述至少一电导 线,为电源供应器的输出电导线。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 其至少包括电路板和多个相耦接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任一导线出线装置的结构,已于前述。 多个导线出线装置间以一个出线绝缘构件的绝缘外壁上的第一卡配部与相耦接的其他一 出线绝缘构件的绝缘外壁上的第二卡配部相卡配,以完成导线出线装置间的耦接。电路板 上具有多个插孔,以供多个导线出线装置的突出于第二开口的金属导电部的插设。根据上述构想的一实施例,该电路板应用于电源供应器。根据本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实施方式,其关于导线出线装置的其他实施构想,可 如前述。


图1 为显示一传统的导线端子出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 为显示一传统的导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3 为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出线绝缘构件的示意图。 图4 为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线出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5 为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的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导线出线 装置 11导线端子 111金属夹片 12导电线121绝缘包覆部 122金属导电部13电路板 131插孔20出线绝缘构件 21绝缘内壁22贯穿通道 221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 第一开口 223 第三开口 224 第一通道225 第二通道
23 夹持部311:四侧壁33 第二卡配部
31绝缘外壁
32第一卡配部 40: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后段的说明对足以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若干典型实施例加以详细叙述。宜预 先声明的是,本发明于各不同的实施方式上仍能够具有各式的变化,然其均未脱离本发明 的范围,故以下所做的说明及图示,本质上仅供解说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之用,当并非用以 限制本发明。请参阅第图3,其为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出线绝缘构件的示意图。出线绝缘 构件20设有绝缘内壁21与绝缘外壁31,绝缘内壁21构成贯穿通道22,而贯穿通道22的 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 221与第二开口 222,且第一开口 221大于第二开口 222。绝缘外壁 31具有第一卡配部32与第二卡配部33,而第二卡配部33的结构对应于该第一卡接部32 并可与之互相卡配。即如图3所例示,贯穿通道22于第一开口 221与第二开口 222之间还设有第三开 口 223,且第三开口 223的大小介于第一开口 221与第二开口 222之间,并由此定义设于第 一开口 221至第三开口 223之间的第一通道224、以及设于第二开口 222至第三开口 223之 间的第二通道225。绝缘内壁21还设有夹持部23,其突出于第一通道224内,于本实施例 中,该夹持部23为两个对应的凸块,事实上各式常见的实施结构方式颇多,例如于绝缘内 壁21形成一凸环突出于贯穿通道22,故在具体实施时,可依实际需要更改为其他常见的夹 持结构,当不限于附图展示的实施例所示的凸块。绝缘外壁31还设有四个侧壁311,该四个 侧壁311互相连接且平行于贯穿通道22的轴向。即如本图例示,四个侧壁311的每一壁上 均设有第一卡配部32与第二卡配部33其中之一,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卡配部32为一凸 条,该第二卡配部33为对应该凸条的凹轨,事实上各式常见的实施结构方式颇多,例如其 一可为方形凸块,另一为对应该方形凸块的凹陷,或应用业界其他常见惯用的各种滑轨卡 榫结构等,故在具体实施时,可依实际需要更改为其他常见的卡配结构,当不限于附图展示 的实施例。请参考图4,其为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导线出线装置的示意图。即如图示的 导线出线装置,电导线12包括绝缘包覆部121与金属导电部122,而出线绝缘构件20与电 导线12组装时,电导线12的绝缘包覆部121插设于贯穿通道22,其金属导电部122则部分 地突出于第二开口 222。于上述实施例中,电导线12的绝缘包覆部121插设于贯穿通道22 的第一通道224内,且同时插设两条电导线12。在实际应用时,可依需要与设计目的,模块 化设计出线绝缘构件20对电导线12的插设容置空间,使之可容置单个或多个电导线12。 该电导线12可为各式电气应用的导线,例如一电源供应器的输出电导线。再者,根据本发明的导线出线装置,可将导线的出线处理加以模块化。请参考图 5,其为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的组合示意图。即如附图展示的实 施例的一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40,其为将多个导线出线装置10组装到一电路板13上。于 本实施例中,多个导线出线装置10间以一个出线绝缘构件20的绝缘外壁31上的第一卡配 部32与相耦接的其他一出线绝缘构件20的绝缘外壁31上的第二卡配部33相卡配,以完成导线出线装置10间的耦接。电路板13具有多个插孔131,以插设多个导线出线装置10 的突出于第二开口 222的金属导电部122。于本实施例中,一导线出线装置10插设于一插 孔131,该插孔131的设置目的在于提供电连接,插孔131内壁上则可不具任何导电部,实务 上,其经导线出线装置10的金属导电部122插设后,尚需加以焊锡而令电导线12与电路板 13上的电连接路径(Trace)电连接;但在实际应用时,例如一多层电路板的应用情况,插孔 131的内壁上也可涂布导电材质构成导电部。于本实施例中,两个插孔131可提供电源供应器的12伏输出,其可经两个导线出 线装置10分别插设以输出电源;组装后的该两导线出线装置10可彼此紧密但绝缘地被组 装在电源供应器的一电路板13上,以提供一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40。本发明的导线出线装置及具有该导线出线装置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可应用于 各式电子装置。其可提升电气安全,同时可简化工艺、降低制造成本的原理说明,即如前述。本发明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进行诸般巧饰,但均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出线装置,其包含一出线绝缘构件,该出线绝缘构件具有一绝缘内壁与一绝缘外壁,该绝缘内壁构成一 贯穿通道,该贯穿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且该第一开口大于该第二开 口,该绝缘外壁具有一第一卡配部与一第二卡配部,该第二卡配部结构对应于该第一卡接 部并可与之互相卡配;以及至少一电导线,该至少一电导线插设于该贯穿通道,且具有一金属导电部,该金属导电 部部分地突出于该第二开口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电导线还包含一绝缘包覆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贯穿通道还包含一第三开口,所述第三 开口设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且该第三开口的大小介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 口之间,并定义设于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之间的一第一通道以及设于第二开口至第三开口 之间的一第二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电导线的该绝缘包覆部插设于该第一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绝缘内壁还包含突出于该第一通道内的 一夹持部,以夹持该至少一电导线部分的该绝缘包覆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夹持部为一凸环或多个凸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绝缘外壁还包含四个侧壁,该四个侧壁 互相连接且平行于该贯穿通道的轴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四个侧壁的每一壁上均设有该第一卡配 部与该第二卡配部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第一卡配部为一凸条,该第二卡配部为 对应该凸条的凹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出线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电导线为电源供应器的输出电 导线。
11.一种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包含一电路板,具有多个插孔;以及多个相耦接的导线出线装置,每个导线出线装置分别具有一出线绝缘构件与至少一电 导线,该出线绝缘构件还具有一绝缘内壁与一绝缘外壁,该绝缘内壁构成一贯穿通道,该贯 穿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且该第一开口大于该第二开口,该绝缘外壁 具有一第一卡配部与一第二卡配部,该第二卡配部的结构对应于该第一卡配部并与相耦接 的另一该导线出线装置的该第一卡配部互相卡配,该至少一电导线插设于该贯穿通道,且 具有一金属导电部,该金属导电部部分地突出于该第二开口外并插设于该多个插孔之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至少一电导线还包含一绝缘包 覆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贯穿通道还包含一第三开口, 所述第三开口设于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之间且该第三开口的大小介于该第一开口与 该第二开口之间,并定义设于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之间的一第一通道以及设于第二开口至 第三开口之间的一第二通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至少一电导线的该绝缘包覆部插设于该第一通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绝缘内壁还包含突出于该第一 通道内的一夹持部,以夹持该至少一电导线部分的该绝缘包覆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夹持部为一凸环或多个凸块。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绝缘外壁还包含四个侧壁,该 四个侧壁互相连接且平行于该贯穿通道的轴向。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四个侧壁的每一壁上均设有该 第一卡配部与该第二卡配部其中之一。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第一卡配部为一凸条,该第二 卡配部为对应该凸条的凹轨。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其中该电路板应用于电源供应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出线装置及电路板导线出线模块,该导线出线装置至少包括出线绝缘构件以及至少一电导线。出线绝缘构件包含绝缘内壁与绝缘外壁,绝缘内壁构成贯穿通道,在贯穿通道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大于第二开口;绝缘外壁具有第一卡配部与第二卡配部,而第二卡配部的结构对应于该第一卡接部并可与之互相卡配。至少一电导线插设于贯穿通道,且具有部分地突出于第二开口外的金属导电部。由此,导线的出线得以绝缘并被模块化,从而提升用电安全并降低组装成本。
文档编号H01B17/58GK102117687SQ20101000150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4日
发明者陈鸿川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