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端子接头及连接该阴性端子接头的方法

文档序号:695399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性端子接头及连接该阴性端子接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性端子接头,以及一种将该阴性端子接头与对应的突片连接或 组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号为2008-282551的未审专利公开了一种传统的阴性端子接头。该阴性 端子接头包括管状主体部,所述管状主体部用于接收阳性端子接头的突片;和套管部,所 述套管部连接在主体部后面从而与导线末端连接。在主体部中以能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弹 性接触片,并且将主体部的壁锤打为在面对弹性接触片的位置上凸出,从而形成底座状的 接收部。当将突片插入主体部时,弹性接触片在弹性变形的同时将突片紧密地保持为与接 收部配合,由此将两个端子接头电连接。在上述传统的阴性端子接头的情况下,在将突片插入主体部的过程中,由来自弹 性接触片的弹力将突片强有力地挤压至接收部。因此,随着弹性接触片的弹力增加,在接收 部和突片之间产生大的摩擦阻力,从而导致可操作性恶化的问题。相反,如果弹性接触片的 弹力降低,尽管改善了可操作性,但是不能确保对于突片足够的接触压力。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开发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插入突片时,在改善可操 作性的同时,确保对于突片足够的接触压力。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性端子接头,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用于至少部分地 接收配合侧的突片;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以能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中或 主体部上,以及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片以能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中或主体 部上的、位于沿第一弹性片的变形方向基本上与第一弹性片面对的位置上,其中第二弹性 片包括延伸片,所述延伸片从主体部的一个壁的开口端部基本上沿着突片的插入方向延 伸;支点部,所述支点部在延伸片的延伸端部上保持与所述一个壁的内表面接触;以及挤 压片,所述挤压片从支点部向第一弹性片延伸,并且通过其延伸端部挤压第一弹性片而将 第一弹性片保持在预加载状态。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突片插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且/或 突片的前端部推动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而解除第一弹性片的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推 动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延伸片以支点部作为支点而朝向第一弹性片弹性变形,由此将 突片弹性保持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阴性端子接头,包括管状主体部,所述管 状主体部用于接收配合侧的突片;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以能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 在主体部中;以及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片以能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中的、位 于沿第一弹性片的变形方向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弹性片面对的位置上,其中第二弹性片包 括延伸片,所述延伸片从主体部的一个壁的开口端部沿着突片的插入方向延伸;支点部,4所述支点部在延伸片的延伸端部上保持与所述一个壁的内表面接触;以及挤压片,所述挤 压片从支点部向第一弹性片延伸,并且通过其延伸端部挤压第一弹性片而将第一弹性片保 持在预加载状态,并且通过将突片插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并且突片的前端部推动 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而解除第一弹性片的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推动挤压片并使挤压 片倾斜,延伸片以支点部作为支点而朝向第一弹性片弹性变形,由此将突片弹性保持在延 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当将突片插入主体部时,在突片的插入过程中将第一弹性片保持在预加载状态, 直至推动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因此,突片不会承受来自第一弹性片的大的弹力,并且在 第一弹性片和延伸片之间不会产生大的摩擦阻力。因此,改善了插入突片时的可操作性。通过突片的前端部推动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而解除第一弹性片的预加载状 态,并且随着挤压片倾斜,延伸片以支点部作为支点而朝向第一弹性片弹性变形,由此将突 片弹性地并且紧密地保持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因此,可以在第一弹性片、延伸片和 突片之间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优选地,第一弹性片从主体部的基本上面对所述一个壁的另一个壁的开口端部基 本上沿着突片的插入方向延伸。更优选地,挤压片挤压第一弹性片的延伸端部。仍然更优选地,第一弹性片从主体部的面对所述一个壁的另一个壁的开口端部沿 着突片的插入方向延伸,并且挤压片挤压第一弹性片的延伸端部。由于挤压片挤压第一弹性片的延伸端部,所以不需要施加特别大的力,并且从预 加载状态解除的第一弹性片能够平稳地返回至其初始形状。最优选地,在预加载状态下,第一弹性片的延伸端部被紧密地保持在挤压片和另 一个壁的内表面之间。由于在预加载状态下,第一弹性片的延伸端部被紧密地保持在挤压片和另一个壁 的内表面之间,所以限制了预加载状态下的第一弹性片的自由活动。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将当第一弹性片在预加载状态下时的、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 片之间形成的用于突片的插入路径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小于突片的厚度。由于在将突片插入到插入路径中的过程中,突片能够与第一弹性片和延伸片形成 滑动接触,所以通过摩擦会去除在第一弹性片、延伸片或突片的表面上形成的例如氧化层 的层。根据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将当第一弹性片在预加载状态下时的、在延伸片和第一 弹性片之间形成的用于突片的插入路径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大于突片的厚度。由于在第一弹性片、延伸片和突片之间基本上不产生摩擦阻力,所以更加减轻了 在将突片插入到插入路径中时的工作负荷。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具体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方式的阴性端子接头与 突片连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阴性端子接头,所述阴性端子接头具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以能弹 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突片的主体部中或主体部上;和第二弹性片,所 述第二弹性片以能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中或主体部上的、位于沿第一弹性片的变5形方向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弹性片面对的位置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将突片沿插入方向插入到主体部中,由此将突片弹性保持在第二弹性 片的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其中所述延伸片从主体部的一个壁的开口端部基本上沿着 突片的插入方向延伸,同时将第二弹性片的支点部在延伸片的延伸端部上保持与所述一个壁的内表面接触, 以及通过从支点部向第一弹性片延伸的挤压片的延伸端部挤压第一弹性片而将第一 弹性片保持在预加载状态。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突片插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且/或 突片的前端部推动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而解除第一弹性片的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推 动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延伸片以支点部作为支点而朝向第一弹性片弹性变形,由此将 突片弹性保持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优选地,将第一弹性片设置为从主体部的基本上面对所述一个壁的另一个壁的开 口端部基本上沿着突片的插入方向延伸。更优选地,挤压片挤压第一弹性片的延伸端部。仍然更优选地,在预加载状态下,第一弹性片的延伸端部被紧密地保持在挤压片 和另一个壁的内表面之间。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将当第一弹性片在预加载状态下时的、在延伸片和 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的用于突片的插入路径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小于突片的厚度。根据本发明的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将当第一弹性片在预加载状态下时的、在延伸 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的用于突片的插入路径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大于突片的厚度。


通过阅读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加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应该理解尽管独立描述实施方式,但其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另外的 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阴性端子接头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2是显示将突片插入主体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以及图3是沿图1的A-A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表10.. 阴性端子接头11...主体部13...底板部(一个18...面对板部(另21...第一弹性片24...第二弹性片25...延伸片26...支点部27.. 挤压片
35...插入路径60...突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至3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对一个导电(优选金属)板实 施弯曲、折叠和/或模压以及其他加工而整体或一体形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阴性端子接头 10,并且所述阴性端子接头10包括主体部11 ;未图示的导线连接部(优选包括套管部), 所述导线连接部设置在主体部11后面;和联接部12,所述联接部12设置在导线连接部(套 管部)与主体部11之间。将导线连接部(优选将套管部卷曲并)连接至未图示的导线的末端,并且所述导 线连接部与主体部11和联接部12共享基本上沿着前后方向FBD延伸的底板部13。联接 部12包括底板部13和从底板部13(的优选相对横向边缘)竖立或凸出的一个或多个、优 选一对的联接侧板部14。优选将联接部12的底板部13变形(优选从外侧或下方锤打)为 向内或向上凸出,从而形成凸起部15。凸起部15基本上是以底座的形式,并且其上表面或 内表面是基本水平的平坦表面16。如图3所示,主体部11以(优选基本上为矩形或多边形的)管的形式,并且包括 底板部13 ;—个或多个、优选一对的侧板部17,所述侧板部17从底板部13 (的优选基本相 对的横向边缘)竖立或凸出;以及面对板部18,所述面对板部18优选在一个侧板部17的 上端处弯曲,以基本上朝向另一个侧板部17的上端延伸。面对板部18优选设置为基本上 平行于底板部13。主体部11的前开口作为突片插入开口 19,优选基本上从前侧通过所述 前开口将配合侧的突片60沿插入方向ID插入。(优选两个)侧板部17的后端的一个或多 个下部(优选基本下半部)整体或一体连接至两个联接侧板部14。在主体部11中形成基本沿前向和后向FBD延伸的(优选基本上带状的)、具体基 本上悬臂状的第一弹性片21。第一弹性片21具体通过以具有基本上山状的形式基本上向 后折叠从底板部13的前端基本向前延伸的舌片而形成,以便以底板部13的前端(开口端) 作为支点沿与插入方向ID交叉的方向(优选基本上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弹性变形。在山状 的第一弹性片21的顶端或横向远端上或附近形成接触部22,所述接触部22能够与突片60 形成接触。在第一弹性片21的底端部(的优选相对侧面)(底板部13的前端部)与(优 选两个)侧板部17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口 23,由此第一弹性片21的底端部从主体部11 的前端稍向后缩回。第一弹性片21的后端部(延伸端部)从上方支撑在凸起部15的平坦 表面16上和/或与所述平坦表面16接触。在主体部11中,还在基本面对第一弹性片21的位置上形成基本沿前后方向FBD 延伸的(优选基本上带状的)第二弹性片对。第二弹性片M具体成形为基本上具有悬臂状,包括延伸片25,所述延伸片25基 本上从面对板部18的前端向后延伸;支点部26,所述支点部沈位于延伸片25的后端(延 伸端)上,并且与面对板部18的内表面保持接触;以及挤压片27,所述挤压片27从支点部 26向第一弹性片21基本上倾斜向下或向内延伸到后侧。延伸片25和支点部沈优选以类 似于第一弹性片21的宽带的形式。另一方面,挤压片27优选以从延伸片25的后端的宽度 方向中间(优选中央)部分延伸的窄带的形式(参见图3)。
将延伸片25的前端部基本上放置为与面对板部18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并且延伸 片25的除了其前端部以外的部分与面对板部18的内表面间隔开。在延伸片25的这部分 中,基本上面对第一弹性片21的接触部22 (或基本上与所述接触部22相对)的中间部分 形成为基本平直部观,所述基本平直部观沿前后方向FBD (且/或基本上平行于插入方向 ID)延伸,且/或设置为基本上平行于面对板部18的内表面。在延伸片25的倾斜向上或向外延伸至后侧的后端部与挤压片27的倾斜向下或向 内延伸至后侧的前端部会合的位置上的山状部分的弯曲部或顶端上形成支点部沈。该支点 部沈与面对板部18的内表面恒定接触。通过将挤压片27的前端部或远端部弯曲为倾斜向上或向外延伸至后侧而形成弯 起部31。优选将挤压片27的弯起部31的弯曲部分放置或挤压为从上方与第一弹性片21的 后端部接触,并且所述弯曲部分能够与凸起部15 —起弹性地并紧密地保持第一弹性片21 的后端部。由挤压片27挤压的第一弹性片21以底板部13的前端作为支点而弹性变形,并 且通过维持该弹性变形状态而保持在预加载状态下。这样的挤压片27包括触碰部34,所述 触碰部34位于与在延伸片25和第一弹性片21之间形成的用于突片60的插入路径35基 本面对的位置上,并且至少部分地插入主体部11直至适当深度的突片60的前端部与该触 碰部34形成接触。当挤压片27的后端部移动到突片60的前端部上时,向后推动保持与突 片60接触的挤压片27并使所述挤压片27向后倾斜,从而至少部分地解除挤压第一弹性片 21的状态。换句话说,挤压片27能在其对第一弹性片21施加挤压力的挤压位置PP (参见 图1)和解除挤压第一弹性片21的状态的缩回位置RP(参见图2、之间移位。当挤压片27 位于挤压位置PP上时,即当第一弹性片21处于预加载状态时,延伸片25的平直部观和第 一弹性片21的接触部22之间沿高度方向的距离(插入路径35的开口尺寸)稍小于突片 60的厚度。如上所述构成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阴性端子接头10。接下来,描述其功能。在连接容纳至少一个阴性端子接头10的未图示的连接器时,将突片60优选基本 上从前侧沿插入方向ID插入阴性端子接头10的主体部11。此时,沿前后方向FBD通过突 片插入开口 19而插入突片60,并且当突片60与延伸片25和第一弹性片21基本保持滑动 接触时,插入的深度增加。由于当突片60的前端部经过插入路径35时,挤压片27位于挤 压位置PP上并且将第一弹性片21保持在预加载状态下,所以突片60不承受来自第一弹性 片21的大的弹力,并且不可能显著增加突片60与第一弹性片21、延伸片25之间的摩擦阻 力。之后,当突片60进入刚好在充分或完全插入之前的插入最后阶段时,突片60的前 端部与触碰部34干涉,并且向后推动挤压片27并使挤压片27向后倾斜,并且使挤压片27 朝向缩回位置RP移动或移动至缩回位置RP。与此同时,解除第一弹性片21的预加载状态, 第一弹性片21以底板部13的前端作为支点而向上或向内(朝向延伸片25)弹性移位,并 且将来自第一弹性片21的弹力从下方施加给突片60。由于使挤压片27移动到缩回位置RP,延伸片25以支点部沈作为支点而基本向下 或向内(朝向第一弹性片21)移位,并且延伸片25的平直部观沿前后方向FBD形成保持 与突片60的上表面接触。此时,通过以触碰部34作为作用点、支点部沈作为支点并且平 直部28作为负荷的杠杆作用,由挤压片27施加力以向下挤压突片60。8
以这样的方式适当地插入主体部11中的突片60在其上侧保持与延伸片25紧密 地并弹性地接触,并且在其下侧保持与第一弹性片21紧密地并弹性地接触,因此以来自基 本相对侧的适当的接触压力而将突片60保持在延伸片25与第一弹性片21之间。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插入突片60时将第一弹性片21保持在预加载状态 下。因此,突片60不承受来自第一弹性片21的大的弹力,并且在第一弹性片21与延伸片 25之间不会产生大的摩擦阻力。因此,改善了插入突片60时的可操作性。通过突片60的前端部推动挤压片27并使挤压片27倾斜,而解除第一弹性片21 的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使挤压片27倾斜,延伸片25以支点部沈作为支点而朝向第一弹 性片21弹性变形,由此将突片60弹性地并且紧密地保持在延伸片25和第一弹性片21之 间。因此,能够在第一弹性片21、延伸片25和突片60之间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此外,由于挤压片27挤压第一弹性片21的远离支点位置的后端部(延伸端部), 所以不需要施加特别大的力,并且从预加载状态解除的第一弹性片21能够平稳地朝向其 初始形状返回或返回至其初始形状。此外,由于在预加载状态下,第一弹性片21的后端部被紧密地保持在挤压片27和 底板部13的凸起部15的平坦表面16之间,所以限制了预加载状态下的第一弹性片21的 自由活动。这样,通过调节凸起部15的高度(凸起量),将第一弹性片21的弹力和挤压片 27的长度设置在适当值上。此外,由于在将突片60插入到插入路径35中的过程中,突片60基本上与第一弹 性片21和延伸片25形成滑动接触,所以能够通过摩擦或刮擦而去除在第一弹性片21、延伸 片25或突片60的表面上形成的例如氧化层的层。因此,为了在连接突片时在改善可操作性的同时确保对于突片的足够的接触压 力,在主体部11中基本上彼此相对地(或基本上彼此面对地)形成第一弹性片21和第二 弹性片24。第二弹性片M包括延伸片25,所述延伸片25基本上沿突片60的插入方向ID 延伸;支点部26,所述支点部沈保持与延伸片25的前端部的顶壁的内表面接触;以及挤压 片27,所述挤压片27从支点部沈向第一弹性片21延伸,并且通过其前端部挤压第一弹性 片21而将第一弹性片21保持在预加载状态。通过将突片60至少部分地插在延伸片25和 第一弹性片21之间,并且突片60的前端部推动挤压片27并使挤压片27倾斜,而解除第一 弹性片21的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使挤压片27倾斜,延伸片25以支点部沈作为支点而弹 性变形,由此将突片60弹性保持在延伸片25和第一弹性片21之间。<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描述的和图示的实施方式。例如,下列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 发明的技术范围内。(1)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可以将当挤压片处于挤压位置上并且第一弹性片在预 加载状态下时的、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的插入路径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大于突片 的厚度。由此,在第一弹性片、延伸片和突片之间基本上不产生摩擦阻力,所以能够更加减 轻了在将突片插入到插入路径中时的工作负荷。(2)第一弹性片可以从主体部的后端部向前延伸,并且以后端部作为支点二弹性 变形。(3)凸起部可以形成在主体部中,或者可以形成为从主体部延伸至联接部。
(4)挤压片可以部分地具有与延伸片相同的宽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阴性端子接头,包括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配合侧的突片(60),第一弹性片(21),所述第一弹性片以可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部(11) 中或所述主体部(11)处,以及第二弹性片(M),所述第二弹性片04)以可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部(11) 中或所述主体部(11)处的、在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变形方向上基本与所述第一弹性片 (21)对向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弹性片04)包括延伸片(25),所述延伸片(25)从所述主体部(11)的第二壁(18)的开口端部基本沿着 所述突片(60)的插入方向(ID)延伸;支点部( ),所述支点部(26)在所述延伸片05)的延伸端部与所述第二壁(18)的内 表面保持接触;以及挤压片(27),所述挤压片(XT)从所述支点部06)向所述第一弹性片延伸,并且 利用所述挤压片(XT)的延伸端部挤压所述第一弹性片来将所述第一弹性片保 持在预加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其中,通过将所述突片(60)插在所述延伸片 (25)和所述第一弹性片之间、并且/或所述突片(60)的前端部推动所述挤压片(XT) 并使所述挤压片(XT)倾斜,从而解除所述第一弹性片的所述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所 述挤压片(XT)受到推动并发生倾斜,所述延伸片05)以所述支点部06)作为支点而朝所 述第一弹性片弹性变形,从而,所述突片(60)被弹性保持在所述延伸片0 和所述 第一弹性片之间。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片从 所述主体部(11)的、基本上面对所述第二壁(18)的第一壁(1 的开口端部基本上沿着所 述突片(60)的插入方向(ID)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其中,所述挤压片(XT)挤压所述第一弹 性片的延伸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其中,在所述预加载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片 (21)的延伸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第一壁(1 的内表面和所述挤压片(XT)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其中,当所述第一弹性片处于所述 预加载状态下时,在所述延伸片05)和所述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突片(60) 的插入路径(35),所述插入路径(35)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小于所述突片(6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其中,当所述第一弹性片处于所述 预加载状态下时,在所述延伸片05)和所述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突片(60) 的插入路径(35),所述插入路径(35)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大于所述突片(60)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阴性端子接头,其中,所述挤压片(XT)能够在挤压位置 (PP)和缩回位置(RP)之间移位;在所述挤压位置(PP),所述挤压片(XT)对所述第一弹性 片施加挤压力;在所述缩回位置(RP),挤压所述第一弹性片的状态得以解除。
9.一种将阴性端子接头(10)与突片(60)连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阴性端子接头(10),所述阴性端子接头(10)具有第一弹性片(21),所述第一弹性片以可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用于至少部分地 接收所述突片(60)的主体部(11)中或主体部(11)处;和第二弹性片(M),所述第二弹性片04)以可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部(11) 中或主体部(11)处的、在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变形方向基本与所述第一弹性片对 向的位置,并且沿插入方向(ID)将所述突片(60)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主体部(11)中,从而使得 所述突片(60)被弹性保持在所述第二弹性片04)的延伸片0 和所述第一弹性片 之间,所述延伸片0 从所述主体部(11)的第二壁(18)的开口端部基本上沿着所述突片 (60)的插入方向(ID)延伸,同时使得所述第二弹性片04)的支点部06)在所述延伸片0 的延伸端部处与所述第 二壁(18)的内表面保持接触,以及使得挤压片(XT)的延伸端部挤压所述第一弹性片(21),从而将所述第一弹性片 保持在预加载状态,所述挤压片(XT)从所述支点部06)向所述第一弹性片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突片(60)插在所述延伸片05)和 所述第一弹性片之间、并且/或所述突片(60)的前端部推动所述挤压片(XT)并使所 述挤压片(XT)倾斜,从而解除所述第一弹性片的所述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所述挤压 片(XT)受到推动并发生倾斜,所述延伸片05)以所述支点部06)作为支点而朝所述第一 弹性片弹性变形,从而,所述突片(60)被弹性保持在所述延伸片0 和所述第一弹 性片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弹性片设置为从所述 主体部(11)的、基本面对所述第二壁(18)的第一壁(1 的开口端部基本上沿着所述突片 (60)的插入方向(ID)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挤压片(XT)挤压所述第一弹性片 (21)的延伸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预加载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片的 延伸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第一壁(1 的内表面和所述挤压片(XT)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弹性片处于所述预加载 状态下时,在所述延伸片05)和所述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突片(60)的插入 路径(35),所述插入路径(35)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小于所述突片(60)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弹性片处于所述预加载 状态下时,在所述延伸片05)和所述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突片(60)的插入 路径(35),所述插入路径(35)的开口尺寸设置为大于所述突片(60)的厚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阴性端子接头及连接该阴性端子接头的方法,其用于在连接突片时,在改善可操作性的同时确保对于突片的足够的接触压力。在主体部中基本上彼此相对地形成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第二弹性片包括延伸片,沿突片的插入方向延伸;支点部,保持与延伸片的前端部的顶壁的内表面接触;以及挤压片,从支点部向第一弹性片延伸并且通过其前端部挤压第一弹性片而将第一弹性片保持在预加载状态。通过将突片插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且突片的前端部推动挤压片并使挤压片倾斜,而解除第一弹性片的预加载状态,并且随着挤压片的倾斜,延伸片以支点部作为支点弹性变形,以将突片弹性保持在延伸片和第一弹性片之间。
文档编号H01R43/00GK102044778SQ2010105057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9日
发明者洼田基树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