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967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接触装置,并且具体涉及一种包括可运动的接触件以及保持件的接触装置,其中所述接触件包括板状接触基部和从同一个接触基部的端部直立的接触主体,所述保持件保持可运动的接触件的接触基部。
背景技术
接触装置接合在例如适于检测旋转体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传感器中。旋转传感器使接触装置的可运动的接触件响应旋转体的旋转而在电阻体上滑动、探测电阻体的端部和可运动的接触件之间的电阻值,从而确定旋转体的旋转位置。作为这类接触装置的已知示例,图4和图5图解了传统接触装置1。如在这些附图中所示出的那样,接触装置1包括由压制的金属片材所制成的导电的可运动的接触件2和由电绝缘树脂制成并且适于保持可运动的接触件2的保持件3。可运动的接触件2包括接触主体22和板状的接触基部21,所述接触主体22从接触基部21的端部倾斜地直立。接触基部21的远侧端部(“远侧”或“近侧”参照接触主体22限定)相对于一平面向下弯曲90度,其中接触主体从所述平面直立,所述远侧端部限定了 90度弯曲的固定部分23。固定部分23包括通过冲压处理制成的一对凸起部分23a、和通过切割以及升高固定部分23的位于凸起部分23a之间的区域而制成的弹性件23b。接触主体22在其末端包括通过冲压以凸起形状制成的接触部分22a。接触部分2 适于在电阻体上滑动。图5所示的保持件3包括插入有可运动的接触件2的固定部分23的竖直孔36。 当可运动的接触件2的固定部分23插入到竖直孔36中时,设置在固定部分23上的一对凸起部分23a被压配到竖直孔36中,并且设置在固定部分23上的弹性片2 偏压竖直孔36 的内壁。因此,可运动的接触件2被固定,并且防止所述可运动的接触件2与保持件3分离。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在传统接触装置1中,接触基部21的远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必须弯曲90 度以便将可运动的接触件2固定到保持件3。由于这种构造,所以必须在保持件3中设置竖直孔36,这将导致保持件3变得厚且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想到图6和图7所示的另一个传统的装置(在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等效的元件的附图标记与图4和图5所示出的接触装置1中的附图标记相同,并且省略详细解释)。如在相同附图中所示出的那样,接触基部21的远侧端部(这个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限定为“远侧”)没有弯曲,并且接触基部21不包括固定部分23。另外,保持件3包括保持槽37,所述保持槽37构造成保持接触基部21的远侧端部(这个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限定为“远侧”),其中所述远侧端部配合到所述保持槽37中。然而,在图6、7示出的接触装置1中,接触基部21的近侧端部(这个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限定为“近侧”)没有被固定。因此,当将接触装置1安装到例如旋转传感器(其中,接触基部21的近侧部(参照可远动的接触件幻沿着垂直向下的方向定向)时,接触基部21的远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可能会与保持槽37分离,并且结果,可运动的接触件 2可能与保持件3分离,这降低了安装特性。这意味着,在传统的接触装置1中,不能同时实现小型化和改进的安装特性。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小尺寸和更加改进的安装特性的接触装置。问题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接触装置包括(A)可运动的接触件,所述可运动的接触件包括板状接触基部和从接触基部的端部直立的接触主体;以及 (B)保持件,所述保持件构造成保持可运动的接触件的接触基部,所述保持件包括(a)第一保持部分,所述第一保持部分构造成保持接触基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分与接触基部的一个表面相接触,所述表面与接触基部的另一个表面相对,其中接触主体从所述另一个表面直立;(b)第二保持部分,所述第二保持部分构造成保持接触基部,在所述接触基部的远侧端部处,所述第二保持部分与接触基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其中所述远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处于远侧;以及(c)防分离部分,所述防分离部分位于接触基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近侧端部的上方,所述近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处于近侧,并且所述防分离部分构造成防止可运动的接触件与保持件分开。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接触装置还包括突出区段,所述突出区段设置在接触基部的参照接触主体的近侧端部处,使得防分离部分设置在位于接触基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上方的空间中。除了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所述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接触装置中,一对接触主体相互并置,并且突出区段设置在所述一对接触主体之间。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如上述所讨论的那样,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接触装置中,当接触主体在电阻体上滑动时,接触主体的弹性产生朝向第一保持部分和第二保持部分偏压基部的力,以便通过保持件来保持基部。因此,在没有设置在可运动的接触件上任何凸起部分或弹性件的帮助的条件下,保持件能够保持所述可运动的接触件。而且,当将接触装置安装到旋转传感器时,基部的近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处于“近侧”)沿着接触主体直立所沿着的直立方向倾斜,与防分离部分抵接,并且可运动的接触件被防止与保持件无意地分开,因此能够实现接触装置的小型化和改进的安装特性。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接触装置中,由于设置在基部的端部上的突出区段, 所以能够通过保持突出区段而将可运动的接触件附接到保持件,并且因此不必通过保持接触主体而将可运动的接触件附接到保持件,以便消除对接触主体的功能性的不利影响。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接触装置中,设置在一对接触主体之间的突出区段允许实现装置的进一步的小型化,并且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无意的分开。


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触装置的俯视图2是图1的接触装置的沿着线A-A获得的剖视图;图3A是在接触装置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图1的接触装置的沿着线B-B获得的剖视图;图;3B是在基部是倾斜的情况下,图1的接触装置的沿着线B-B获得的剖视图;图4是示例性传统接触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接触装置的沿着线C-C获得的剖视图;图6是另一个示例性传统接触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接触装置的沿着线D-D获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到图3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中所示,接触装置1包括㈧可运动的接触件2,所述可运动的接触件2由经过冲压处理的导电金属片材制成;和(B)保持件3,所述保持件3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制成,并且适于保持可运动的接触件2。可运动的接触件2包括(1)板状接触基部21和( 从接触基部21的端部直立地延伸的一对接触主体22。可运动的接触件2的接触基部21包括(a)第一突出区段21a (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背景下,所述第一突出区段21a是“突出区段”),所述第一突出区段21a从接触基部21的近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限定为“远侧”)突出(这在图中左侧部分中可见); 和(b) —对第二突出区段21b,所述第二突出区段21b从接触基部21的参照接触主体22处于远侧的远侧端部突出(这在图中右侧部分中可见)。第一突出区段21a在一对接触主体22之间突出,并且一对第二突出区段21b沿着接触基部21的一对接触主体22的对准方向Yl (图1中)相互并置。一对接触主体22各自设置成使得随着所述一对接触主体22朝向它们的末端逐渐变细,所述一对接触主体22的宽度减小。而且,一对接触主体22各自包括通过冲压处理制成凸起形状的接触部分22a,所述接触部分2 构造成在电阻体上滑动,所述电阻体已经在先前技术的讨论中进行了描述。保持件3包括底壁31 ;直立壁32,所述直立壁32沿着对准方向Yl从底壁31的两个端部处直立地延伸;和直立壁33,所述直立壁33在保持件3的参照接触主体22处于远侧的远侧端部上从底壁31的端部处直立地延伸;和直立壁34,所述直立壁34大体在底壁31的中心处直立;和一对L状定位肋35,所述定位肋35设置成从底壁31直立。参照图2,与接触基部21的下表面相接触的第一保持部分31a设置在保持件3的底壁31上,所述下表面与接触基部21的上表面相对,接触主体22从所述上表面直立地延伸(在图2中的中央底部部分中可见)。第一保持部分31a构造成以保持接触基部21。而且,在保持件3的底壁31的一部分中设置有贯通孔31b,使得所述贯通孔31b与第一突出区段21a的端部相对。由于存在贯通孔31b,所以第一突出区段21a的近侧端部没有被底壁31所保持。此外,凹陷部分31c设置在保持件3的底壁31的一部分上,所述部分与接触基部 21的远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处于远侧)相对。由于存在凹陷部分31c,所以接触基部21的远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处于远侧)没有被底壁31所保持。还参照图3,贯通孔31d设置在保持件3的底壁31的一部分中,所述部分与第二突出区段21b相对。由于存在贯通孔31d,所以接触基部21的第二突出区段21b没有被底壁 31所保持。再次参照图2,直立壁33构造并且布置成抵接一对第二突出区段21b的端部表面, 并且调节接触基部21相对于接触主体22的纵向方向Y2的定位。直立壁33包括朝向接触主体22延伸的一对第二保持部分33a。一对第二保持部分33a中的每个均构造成与第二突出区段21b的上表面相接触,以便保持所述接触基部21, 其中所述第二突出区段21b的上表面对应于接触基部21的上表面,接触主体从所述接触基部21的所述上表面沿着直立方向(在图2的中央上部部分中)延伸。直立壁34在贯通孔31b的边缘处突出,并且布置成比第一突出区段21a更接近接触主体22。直立壁34与第一突出区段21a的端部的表面分开。而且,直立壁34包括防分离部分34a,所述防分离部分3 突出离开接触主体22。防分离部分3 设置在位于第一突出区段21a的上表面的上方的空间中(沿着接触主体22的直立方向),即,设置在位于图2的中央上部部分的空间中)。防分离部分34a 和第一突出区段21a沿着直立方向彼此分开并且相互面对。再次参照图1,一对定位肋35中的每个均构造成邻接在接触基部21的近侧端部的表面上(接触部件22直立在所述表面上),并且沿着对准方向Yl邻接在接触基部21的近侧端部的侧表面上。定位肋35构造成调节接触基部21的沿着对准方向Yl和纵向方向Y2 的定位。具有上述构造和布置方式的接触装置1可以被接合到旋转传感器中。当接触主体 22的接触部分2 在未示出的电阻体上滑动时,则由于接触主体22的弹性,接触基部21的参照接触主体22的近侧端部被朝向第一保持部分31a偏压。以这种方式中,当接触主体22的近侧端部(参照接触基部21处于近侧)被朝向第一保持部分31a偏压时,则接触基部21的第二突出区段21b沿着直立方向(朝向图2中的中央上部部分)升高,并且第二突出区段21b被朝向第二保持部分33a偏压。由于这种特征,与传统装置相比,接触基部21不需要包括弹性件或凸起部分,并且保持件3将牢固的保持力施加在可运动的接触件2上。而且,只要接触装置1还被附接到旋转传感器上,可运动的接触件2就不会被偏压。由于这种特征,当接触装置1如图3B所示将被附接到旋转传感器时,接触基部21的近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限定为近侧)可以沿着直立的方向倾斜,并且可能发生的是接触基部21无意地与保持件3分开。然而,即使这种情况真实发生了,由于这个实施例的已经倾斜的接触基部21将抵接防分离部分Ma,使得防止可运动的接触件2与保持件3分开。 因此,能够确保(接触装置1的)小型化并改进(接触装置1的)安装特性。而且,根据接触装置1,由于设置在接触基部21的近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22处于近侧)处的第一突出区段21a,所以通过保持第一突出区段21a,能够将可运动的接触件 2安装到保持件3。为了将可运动的接触件2附接到保持件3,不需要抓住接触主体22,以便能够避免包括接触主体22的降低的功能性的不利的效果和影响。另外,根据接触装置1,由于设置在一对接触主体22之间的第一突出区段21a,所以能够使装置具有更小的尺寸,并且更加有效地防止分离。这个实施例的第一突出区段21a设置在接触基部21的近侧端部(参照接触主体 22),使得第一突出区段21a抵接防分离部分3 确保防止保持件3与可运动的接触件2分离。虽然已经描述了上述构造,但是本发明绝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例如,可以省略第一突出区段21a,并且防分离部分3 单独地也能够确保防止分离,其中所述防分离部分3 与接触基部21的设置有接触主体22的上表面抵接。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的第一突出区段21a设置在一对接触主体22之间,但是本发明绝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例如,如果允许增加尺寸,那么一对第一突出区段21a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设置在一对接触主体22的沿着对准方向Yl的两侧上。上文中已经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中的典型的示例性的一个实施例,并且不应当认为本发明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即,能够利用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精神内的各种修改方案来实施本发明。附图标记1 接触装置2 可运动的接触件3 保持件21接触基部21a第一突出区段(突出区段)22接触部件31a第一保持部分33a第二保持部分34a防分离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包括能够运动的接触件,所述能够运动的接触件包括接触主体和板状接触基部,所述接触主体从所述接触基部的端部直立;和保持件,所述保持件构造成保持所述能够运动的接触件的所述接触基部,所述保持件包括第一保持部分,所述第一保持部分构造成保持所述接触基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分与所述接触基部的一个表面相接触,所述表面与所述接触基部的另一个表面相对,所述接触主体从所述另一个表面直立;第二保持部分,所述第二保持部分构造成保持所述接触基部,所述第二保持部分在所述接触基部的远侧端部处与所述接触基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相接触,所述远侧端部参照所述接触主体处于远侧;以及防分离部分,所述防分离部分位于所述接触基部的所述一个表面的近侧端部的上方, 所述近侧端部参照所述接触主体处于近侧,并且所述防分离部分构造成防止所述能够运动的接触件与所述保持件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其中,突出区段设置在所述接触基部的参照所述接触主体的近侧端部处,使得所述防分离部分设置在位于所述接触基部的所述一个表面上方的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装置,其中,一对接触主体相互并置,其中所述突出区段布置在所述一对接触主体之间。
全文摘要
可运动的接触件包括接触基部和从所述接触基部的端部直立的接触主体。保持件包括第一保持部分,所述第一保持部分构造成保持接触基部,使得第一保持部分与接触基部的一个表面相接触,所述表面与接触基部的另一个表面相对,可运动的接触件从所述另一个表面直立;第二保持部分,所述第二保持部分构造成保持接触基部,使得在接触基部的参照接触主体的远侧端部处,第二保持部分与接触基部的所述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和防分离部分,所述防分离部分在接触基部的一侧上设置在接触基部的参照接触主体的近侧端部处,并且与接触基部分开,所述防分离部分构造成防止可运动的接触件与保持件分开。
文档编号H01C10/00GK102473546SQ2010800348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浦上周平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