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234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组件。在许多工业行业中,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中,通过适合于插接在彼此之中从而电连接的电连接器执行一方面车辆的装置与另一方面车辆的控制系统和电马达之间的通信和电力供给。利用电连接器来公开和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可以用于光连接器或光电连接器的应用。连接器必须适合于为车辆的装置、控制系统和马达以及车辆的使用者提供稳定且安全的连接。因此,应该确保连接不受诸如灰尘、水或其他外部污物之类的外部元素的影响,这 种外部元素例如会导致短路或妨碍通信。已知提供这样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连接器的壳体分别包括阳配合部和阴配合部,所述阴配合部适合于接收所述阳配合部以将壳体紧闭。如在例如文献W02007/017560中公开的,阳配合部接收在阴配合部中,其间插设有密封接头。然而,密封接头由于其定位和固定要求而可能给组装过程带来问题。而且,密封接头防护耐久性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当遭受诸如温度增加之类的外部元素时,密封接头可能会以与组件的其他部件不同的方式改变。本发明旨在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合于沿着插接方向彼此插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阳配合部或适合于接收所述阳配合部的阴配合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中的另一者,这取决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部。为简单起见,假定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阳配合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阴配合部。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阴配合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阳配合部。因此,所述第一壳体提供布置在所述阳配合部上的外配合表面。所述外配合表面沿着中心轴线为大致柱状。所述第二壳体提供所述内配合表面。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被构造成提供其中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直接接触的干涉配合和其中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紧密接触的管状密封界面。因此,在本发明,通过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的直接紧密接触实现了防止外部元素侵入,而无需任何密封接头或任何其他增设部件。组装过程因此能够得以简化,并且能够确保防护的耐久性。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为了确保干涉配合和密封界面均匀,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是圆形的。从如下参照附图
进行的公开将浮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其中图I是包括彼此插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图I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壳体的配合表面的立体图;图3是图I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壳体的沿着图I上的标记为III-III的线的剖视图4是图3上的标记为IV的细节的放大图,图示了彼此配合的图I的第一和和第二电连接器的壳体,其中一个壳体的配合套筒插入在另一个壳体的配合套筒的凹槽中,从而形成干涉配合和密封界面;图5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图示了在插入在另一个配合套筒的凹槽中之前处于未变形状态的配合套筒;图6是与图3类似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图8和图9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图示了图I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的壳体的配合套筒的变型。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图I表示其中第一电连接器I和第二电连接器2彼此插接在一起的电连接器组件。这种电连接器1、2例如用来在附装第一电连接器I和第二电连接器2的两个电气装置之间传输电信号和/或电能。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具有各自的配合界面3,所述配合界面3能够沿着插接方向X到一起并紧固,以将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插接在一起。在插入时,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朝向彼此相对运动,直到配合界面连接为止。在下文中,对于每个连接器,将关于用于将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配合的向前运动来理解术语“向前”、“前”、“向后”和“后”。为了在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之间形成连接,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包括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电触头(未不出),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触头适合于在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被插接时彼此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将本发明转换到光纤、光纤中断、套圈等)。具体地说,每个第一电触头具有布置在第一连接器I的配合界面3中的端子,该端子例如被构造成阳端子和阴端子中的一种,从而与布置在第二连接器2的配合界面3中的对应第二电触头的、例如被构造成阳端子和阴端子中的另一种的端子接触。每个电触头可以进一步具有终止于端子并适合于传导电信号和/或电能的导线。为了容纳第一和第二电触头,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相应地具有适合于彼此配合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图2a中从第一壳体10的配合界面3示出了第一壳体10,在图2b中从第二壳体20的配合界面示出了第二壳体20。如在图2a和图2b中可见,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柱状,并且分别沿着第一轴线Al和第二轴线A2延伸。这里应注意的是,术语“柱状”并不一定暗含横截面是圆形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以及被称为大致柱状的其他任何元件因而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或任何其他横截面,诸如椭圆形甚或多边形(特别是正方形或矩形)。同样,“大致柱状”是指截面在第一或第二轴线上不必是严格地恒定不变的。如下面将说明的那样,柱状或大致柱状的部分可以沿着这些轴线略微加宽或变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均可以由适当的塑性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PA)或聚丙烯(PP))—体成型。有利地,所述塑性材料利用10%至35%之间的玻璃纤维加强,更优选利用15%至20%之间的玻璃纤维加强。如在图2a和图3中可以看到,第一壳体10具有柱状本体11,该柱状本体11设置有两个相邻的插槽12,每个插槽均适合于容纳并保持其中一个第一电触头。每个插槽12与第一轴线Al平行地延伸,并且在配合界面中以及在相对的后表面4中都敞开,以允许电触头的插入和移除。每个插槽12都可以设置有弹性突片13,该弹性突片13被布置成以可移除的方式与电触头的抵接表面干涉,从而防止电触头的任何意外移除。第一壳体10具有沿着第一轴线Al同轴地延伸的后引导套筒14和前第一配合套筒15。引导套筒14包围本体11的后部,并具有限定了第一壳体10的敞开后端的后边缘。第一配合套筒15从引导套筒14开始与该引导套筒的后边缘相反地延伸。第一配合套筒15包围本体11的前部,并且具有与第一轴线Al平行的中间部16以及相对于第一 轴线Al向外弯曲的自由端部17。第一配合套筒的自由端部17限定了第一壳体10的敞开的扩张前端部。第一配合套筒15可以进一步具有从其外表面突出的环状抵接珠缘19。第一壳体10可以进一步具有呈弹性支腿形式的锁闩18,该锁闩18距离配合套筒15 一定距离与第一轴线Al平行地从引导套筒14向前延伸。弹性支腿具有一凹部,该凹部限定了指向第一壳体10的后端的抵接表面。第一连接器I可以进一步包括未示出的格栅,该格栅装配在第一壳体10的敞开后端中,用于封闭该后端并提供电触头在第一壳体10中的紧密安装。所述格栅具有孔口,电触头通过所述孔口插入在插槽12中。对于第一壳体10来说,图2b和图3所不的第二壳体20具有柱状本体21,该柱状本体21具有用于与以上描述中说明的相同目的的弹性突片23和两个相邻插槽22。每个插槽22与第二轴线A2平行地延伸,并在配合界面中以及相反的后表面4中都敞开。第二壳体20还具有沿着第二轴线A2同轴地延伸的后引导套筒24和前第二配合套筒25。引导套筒24包围本体21的后部,并具有限定了第二壳体20的敞开后端的后边缘。第二配合套筒25从弓I导套筒24开始与该引导套筒的后边缘相反地延伸。第二配合套筒25包围本体21的前部。第二配合套筒25具有彼此平行的内壁26和外壁28,在内壁26和外壁28之间限定了与第二轴线A2平行地延伸并具有向前开口的基本上U形的凹槽27。如稍后更加详细地描述的,凹槽27适合于在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在插接方向X上插接时,接收第一壳体10的第一配合套筒15。为了容易地将第一配合套筒15插入第二配合套筒25的凹槽27内,凹槽27的开口可以向外加宽,在内壁26和外壁28上设置末端引导表面。凹槽27可以具有朝向第二壳体20的后端减小的径向尺寸。例如,其中一个壁(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外壁28)上的增厚部29可以设置在凹槽中,使该增厚部面对另一个壁(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为内壁26)。第二壳体20可以进一步支承有保持构件,其包括朝向该第二壳体的后端的抵接表面,该抵接表面适于与锁R 18的抵接表面相协作以锁定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附图中,第二壳体20具有包围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裙部30。外裙部30具有适于接收锁闩18的弹性支腿的切口以及在切口中延伸从而形成保持构件的桥接部31。
具有适当孔口的未示出的格栅可以装配在第二壳体20的敞开后端中,以便封闭该后端,弓I导电触头并提供电触头在第二壳体中的紧密安装。已经就均包括用于两个电触头的两个插槽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进行了描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连接器可以仅具有用于一个电触头的一个插槽,或者具有用于两个以上的电触头的两个以上的插槽。为了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固定至彼此,如图I和图3所示,在第一轴线Al和第二轴线A2在插接方向X上延伸并且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配合表面3面向彼此的情况下,使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相靠近。在图I至图5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套筒15被构造成是可变形的。此外,如在图4和图5中可见,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的外配合表面在凹槽27内同轴地接收在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的内配合表面中。 而且,第二配合套筒25的内壁26的外配合表面在凹槽27内同轴地接收在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的内配合表面中。因此,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和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分别被构造成第一配合组件的阳配合部和阴配合部。而第二配合套筒25的内壁26和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分别被构造成第二配合组件的阳配合部和阴配合部。为了防止外部污物侵入组件并为所述组件提供紧密性,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的外配合表面与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的内配合表面直接紧密接触。第一配合组件在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和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之间提供了干涉配合和管状密封界面。以相同的方式,第二配合套筒25的内壁26的外配合表面与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的内配合表面直接紧密接触。第二配合组件在第二配合套筒25的内壁26和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之间提供了干涉配合和管状密封界面。在图I至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组件的密封界面和第二配合组件的密封界面是不同的,并且在插接方向X上间隔开。然而,也可以设置密封界面的其他布置。例如,密封界面可以设置在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的两侧上。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配合套筒15和第二配合套筒25被设计成使得每个配合组件的密封界面都适合于承受在环境温度下执行如下步骤的密封测试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提供密封界面的配合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配合至彼此,第一壳体10的后端和第二壳体20的后端通过插槽12流体连通;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后端都连接至向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供应加压流体(诸如加压空气)的加压装置;然后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浸入液体(诸如水)中,使得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的内压接近大气压力,在加压装置上将内压设置为零;供应压缩空气,从而将内压升至0. 5巴至少30秒。没有气泡则表明在密封界面处没有流体泄漏。对于给定示例来说,已经发现,一旦第一配合套筒15和第二配合套筒25被构造成在密封界面处向第一配合套筒15内施加在20MPa到50MPa,优选在20MPa到40MPa的压力,则获得合适的密封界面。
与图4和图5相关地给出了第一配合套筒15和第二配合套筒25的合适构造的非限制性说明例。在该实施例中,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柱状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由用15%玻璃纤维增强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成。在插入在凹槽27内之前,在自由状态下,第一配合套筒15具有llmm±0. Imm的内径(对应于中间部16的内表面的最小直径)以及13. 31mm±0. Imm的外径(对应于自由端部17的外表面的最大直径)。第一配合套筒15具有9. 10mm±0. Imm的长度和0. 80mm±0. Imm
的厚度。自由端部17的外表面的接近中间部16的第一部分相对于中间部16的外表面以 14. 75mm±0. Imm的曲率半径Rl弯曲。自由端部17的外表面的远离中间部16的第二部分相对于外表面的第一部分以8.46mm±0. Imm的曲率半径R2弯曲。自由端部17的内表面相对于中间部16以15. 55mm±0. Imm的曲率半径R3弯曲。自由端部的外表面从中间部16的外表面至多延伸lmm±0. Imm的横向距离。关于自由状态(即第一配合套筒15没有插入凹槽27内)下的第二配合套筒25,内壁26的外表面的直径为11. 21mm±0. Imm0外壁28的内表面的最大直径(在增厚部29的前方测量)为 14. 01mm±0. 1mm。此夕卜,内壁26具有7mm±0. Imm的长度和lmm±0. Imm的厚度。末端引导表面相对于内壁26的外表面的与第二轴线A2平行的部分以20° ±2°的角al倾斜。该末端引导表面相对于内壁26的外表面的其余部分以6. 45mm±0. Imm的曲率半径R4弯曲。增厚部29具有4. 70mm±0. Imm的长度,并具有相对于外壁28的外表面的与第二轴线A2平行的部分以14. 9° ±2°的角a 2倾斜的向前引导表面。以上给出的结构实施例能够在密封界面处在第一配合套筒15中获得包含在25MPa至30MPa(低于58MPa的弹性极限)之间的压力以及承受密封测试的密封界面。而且,密封界面承受高达2. 5巴的内压。如上所述,作为非限制性的说明例给出了所述结构。也能得到其他适当结构,只要第一配合套筒15和第二配合套筒25中的至少一个(在给出的实施例中为第一配合套筒15)具有足以在第一配合套筒15插入第二配合套筒25的凹槽27内时变形的弹性,并且具有足以在温度和压力的标准使用条件下在密封界面处提供紧密性的刚度即可。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当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接近时,被布置成与第二配合套筒25干涉的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接触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的末端引导表面并被朝向第一轴线Al推动。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在第二配合套筒25的内壁26上滑动。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通过与增厚部29接触而被进一步朝向第一轴线Al推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相对运动在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抵接第一壳体10的珠缘19时可以停止。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图6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分别包括与上述公开类似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的本体11的前部被接收在第二壳体20的本体21的扩大的前部中。端子位置确保构件35可以附装至本体11的前部。以本身公知的方式,端子位置确保构件35提供预安装位置和安装位置,在该预安装位置,端子位置确保构件35防止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插接,而在安装位置,端子位置确保构件35允许连接器插接。只有电触头方便地放置在插槽中时才能达到上述安装位置。此外,在安装位置,端子位置确保构件防止电触头从插槽移除。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构造的第一配合套筒15和第二配合套筒25而彼此配合。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0包括位于第一配合套筒15的后端处的相对于第一轴线Al径向延伸的两个保持构件36。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包括锁闩37,该锁闩37呈外壁28的一部分的形式,该部分与外壁28的其余部分分开。锁闩37中的通孔限定了抵接表面,该抵接表面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抵接保持构件36,从而锁定第一壳体10和第 二壳体20。图7示出了上述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和第二配合组件的另选实施方式。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向内弯曲而不是向外弯曲。第二配合套筒25的内壁26的外配合表面在凹槽27内同轴地接收在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的内配合表面中。而且,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的外配合表面在凹槽27内同轴地接收在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的内配合表面中。第二配合套筒25的内壁26和第一配合套筒15的自由端部17因而分别被构造成第一配合组件的阳配合部和阴配合部。而第一配合套筒15的中间部16和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被分别构造成第二配合组件的阳配合部和阴配合部。第一和第二配合组件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干涉配合和管状密封界面。图8示出了上述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和第二配合组件的另选实施方式。在图8中,第一配合套筒15与第一轴线Al平行地延伸。中间部具有锚固构件,该锚固构件呈环状珠缘40的形式,其相对于第一轴线Al径向向外突出,从而与第二配合套筒25的外壁28干涉。环状珠缘具有向前表面,该向前表面被设计成易于将第一配合套筒15插入在第二配合套筒25的凹槽27中。环状珠缘40具有后表面,该后表面例如限定尖锐边缘,该尖锐边缘被设计成防止第一配合套筒15从第二配合套筒25分离开,除非向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施加特别大的松开力。已经针对电连接器组件进行了描述,在该电连接器组件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提供有用于紧固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并确保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紧密组装的两个配合组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电连接组件,例如,该电连接组件可以仅仅具有一个形成在第一配合套筒15和第二配合套筒25之间的配合组件,如图9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合于沿着插接方向(X)彼此插接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所述第一连接器(I)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分别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阳配合部(17,26)和适合于接收所述阳配合部(17,26)的阴配合部(28,16)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所述阳配合部(17,26)和所述阴配合部(28,16)中的另一者, 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提供布置在所述阳配合部(17,26)上的外配合表面和布置在所述阴配合部(28,16)上的内配合表面中的一者,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沿着中心轴线为大致柱状,所述第二壳体(20)提供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中的另一者,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被构造成提供其中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直接接触的干涉配合以及其中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紧密接触的管状密封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 第一阳配合部(17)和适合于接收所述第一阳配合部(17)的第一阴配合部(28)中的一者(17),所述第一壳体(10)提供布置在所述第一阳配合部(17)上的第一外配合表面和布置在所述第一阴配合部(28)上的第一内配合表面中的一者;以及 第二阳配合部(26)和适合于接收所述第二阳配合部(26)的第二阴配合部(16)中的一者(16),所述第二阳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阴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阳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阴配合部不同,所述第一壳体(10)提供布置在所述第二阳配合部(26)上的第二外配合表面和布置在所述第二阴配合部(16)上的第二内配合表面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与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 所述第一阳配合部(17)和所述第一阴配合部(28)中的另一者(28),所述第二壳体(20 )提供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中的另一者, 所述第二阳配合部(26)和所述第二阴配合部(16)中的另一者(26),所述第二壳体(20 )提供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中的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所述第一阳配合部(17)和所述第二阴配合部(16),并且提供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 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所述第一阴配合部(28)和所述第二阳配合部(26),并且提供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
4.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合于沿着插接方向(X)彼此插接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所述第一连接器(I)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分别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 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阳配合部(17),所述第一壳体(10)提供布置在所述第一阳配合部(17)上的第一外配合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适合于接收所述第一阳配合部(17)的第一阴配合部(28),所述第二壳体(20)提供布置在所述第一阴配合部(28)上的第一内配合表面,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沿着中心轴线为柱状, 所述第一阳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阴配合部被构造成提供其中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直接接触的干涉配合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紧密接触的管状密封界面, 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第二阳配合部(26),所述第二壳体(20)提供布置在所述第二阳配合部(26)上的第二外配合表面,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适合于接收所述第二阳配合部(26)的第二阴配合部(16),所述第一壳体(10)提供布置在所述第二阴配合部(26)上的第二内配合表面,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沿着中心轴线为大致柱状,所述第二阳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阴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阳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阴配合部不同,并且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与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不同, 所述第二阳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阴配合部被构造成提供其中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直接接触的干涉配合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彼此紧密接触的管状密封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I)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头,所述第一壳体(10)沿着第一轴线(Al )为大致柱状,并且容纳所述第一触头,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配合套筒(15),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是能变形的, 所述第二连接器(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触头适合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插接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触头,所述第二壳体(20 )沿着第二轴线(A2)为大致柱状并容纳所述第二触头,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第二配合套筒(25),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具有内壁(26)和外壁(28),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彼此平行并限定适合于接收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的凹槽(27), 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和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具有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中的一者(17,16),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提供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 )具有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中的另一者(26,28),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在所述凹槽(27)内提供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中的另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提供中间部(16)和向外弯曲的自由端部(17),所述自由端部(17)形成所述阳配合部并提供所述外配合表面,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 )的外壁(28 )形成所述阴配合部并提供所述内配合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的所述内壁(26)形成所述阳配合部并提供所述外配合表面,所述中间部(16)形成所述阴配合部并提供所述内配合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提供中间部(16)和向内弯曲的自由端部(17),所述自由端部(17)形成所述阴配合部并提供所述内配合表面,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的所述内壁(26)形成所述阳配合部并提供所述外配合表面。
9.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合于沿着插接方向(X)彼此插接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2),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I)包括第一壳体(10)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壳体沿着第一轴线(Al)为大致柱状并容纳第一触头,所述第二连接器(2)包括第二壳体(20)和至少一个第二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子适合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被插接时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壳体沿着第二轴线(A2)为大致柱状并容纳第二触头, 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配合套筒(15),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是能变形的并且提供中间部(16)和向外弯曲的自由端部(17), 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第二配合套筒(25),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具有内壁(26)和外壁(28),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彼此平行并限定适合于接收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的凹 槽(27), 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的所述自由端部(17)形成第一阳配合部,所述自由端部(17)提供第一外配合表面,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的所述外壁(28)形成适合于接收所述自由端部(17)的第一阴配合部,所述外壁(28)提供位于所述凹槽(27)内的第一内配合表面, 所述自由端部(17)和所述外壁(28)被构造成提供其中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直接接触的干涉配合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一内配合表面紧密接触的管状密封界面, 所述第二壳体(20 )的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 )的所述内壁(26 )形成第二阳配合部,所述内壁(26)提供位于所述凹槽(27)内的第二外配合表面,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的所述中间部(16)形成适合于接收所述内壁(26)的第二阴配合部,所述中间部(16)提供第二内配合表面, 所述内壁(26)和所述中间部(16)被构造成提供其中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直接接触的干涉配合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外配合表面和所述第二内配合表面紧密接触的管状密封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和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被构造成在所述密封界面处在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内施加在20MPa到50MPa的范围内,优选在20MPa到40MPa范围内的应力。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套筒(15)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Al)径向突出从而与所述第二配合套筒(25)干涉的锚固构件(40)。
12.根据权利要求I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阳配合部(17,26)和所述阴配合部(28,16)具有选自相对于中心轴线呈圆形横截面或椭圆形横截面的横截面。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由塑性材料制成,特别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制成,该塑性材料优选用10%和35%之间的玻璃纤维加强,更优选用15%和20%之间的玻璃纤维加强。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阳配合部(17,26)和所述阴配合部(28,16)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足以在所述阳配合部(17,26)插入所述阴配合部(28,16)中时变形的弹性,并具有足以在标准使用条件下在所述密封界面处提供紧密性的刚性。
15.根据权利要求I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密封界面适合于防止当彼此配合的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内的压力从大约大气压力上升到0.5巴达至少30秒 时发生流体泄漏。
全文摘要
连接器组件包括分别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所述第一壳体(10)具有阳配合部(17,26)和适合于接收所述阳配合部(17,26)的阴配合部(28,16)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壳体(20)具有所述阳配合部(17,26)和所述阴配合部(28,16)中的另一者,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提供布置在所述阳配合部(17,26)上的外配合表面和布置在所述阴配合部(28,16)上的内配合表面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壳体(20)提供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中的另一者,所述阳配合部和所述阴配合部被构造成提供其中所述外配合表面和所述内配合表面直接紧密接触的干涉配合和管状密封界面。
文档编号H01R13/52GK102742091SQ201080063394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E·贝尔特和洛特, 克利斯汀·坎普福特, 斯特凡娜·埃尔南德斯 申请人: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