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324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属壳体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1991年日本Sony公司发明研制出二次锂离子电池并商品化以来,锂离子电池 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 上不断应用,由于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电芯一般容量较大,为了避免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 于短路、过充、过放等造成的严重后果,单体电池一般装有防爆装置。目前,锂离子电池常用 的防爆装置有两种,防爆刻痕和防爆阀,这两种防爆装置原理为当电池内压达到一定值时, 防爆刻痕或者防爆阀破裂放出气体。这两种防爆装置虽然设计简单,但对于生产设备精度 要求非常高,生产一致性差。利用防爆刻痕和防爆阀设计制造的电池在防爆刻痕和防爆阀 破裂后,整个电池即报废。锂离子电池根据包装不同分为软包电池和壳体电池,其中壳体电池一般为铝壳电 池。铝壳电池在化成工艺中普遍采用开口化成,由于电解液易于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控制化 成过程环境湿度,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在化成过程中负极生成SEI 膜同时产生大量气体,由于注液孔很小,造成气体在排出注液孔时带出电解液,这一方面造 成电解液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电解液流到电池壳体上造成电池壳体的污染,形成电池外 观不良品,此外,由于电解液的损失还可能导致电池容量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可采取闭 口化成方法的锂离子电池盖板。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包括穿插在电池盖板上的电极极柱和开设 在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极柱为底端敞开,顶端封闭的中空管状, 其内中空部分呈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的结构形状,上部一侧开设有防爆孔;电极极柱的 上部外缘为螺纹状,其上套装有弹性套管,保护罩与电极极柱的上部外缘之间采用螺纹连 接。其技术效果是由于在电池盖板上穿插固定类似自行车气门芯结构形状的电极极 柱,电极极柱上部一侧开设的防爆孔由弹性套管进行封孔,再由保护罩对弹性套管进行保 护,故当电池内部压力较小时,弹性套管可有效阻止外界气体和水分通过该防爆孔进入电 池壳内;当电池壳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气体则通过该防爆孔使弹性套管变形,从而释放气 体,起到防爆的作用;同时,壳体电池在化成过程中可以采用闭口化成方式,当电解液在被 产生的气体带出或者溅射到电极极柱内壁时,则可顺利回流,从而有效避免了电解液在开 口化成过程中的损失和对于电池壳体的污染,且无需控制化成环境湿度,既简化了生产工 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包括穿插固定在电池盖板1上的电极极柱和开 设在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7。电极极柱3为底端敞开,顶端封闭的中空管状,其内中空部分 呈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的结构形状,上部一侧开设有防爆孔6。电极极柱的上部外缘为螺 纹状,其上套装有弹性套管4,保护罩5与电极极柱的上部外缘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穿插固定在电池盖板1上的电极极柱3与电池盖板之间设有密封绝缘体2。 电池壳盖板、密封绝缘体和电极极柱可注塑为一体。所述弹性套管4采用耐油、耐HF酸、耐80°C以内高温的具有抗老化,富有弹性的高 分子类脂类材料。所述保护罩5采用与电极相同的金属材料。电池盖板上的正、负电极极柱既可分别采用上述电极极柱的结构形状,也可单独 采用上述电极极柱的结构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包括穿插固定在电池盖板上的电极极柱和开设在电池盖板上 的注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极柱(3)为底端敞开,顶端封闭的中空管状,其内中空 部分呈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的结构形状,上部一侧开设有防爆孔(6);电极极柱的上部外 缘为螺纹状,其上套装有弹性套管(4),保护罩(5)与电极极柱的上部外缘之间采用螺纹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固定在电池盖 板(1)上的电极极柱(3 )与电池盖板之间设有密封绝缘体(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管(4)为耐 油、耐HF酸、耐80°C以内高温的具有抗老化,富有弹性的高分子脂类材料。
全文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属壳体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穿插固定在电池盖板上的电极极柱和开设在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电极极柱(3)为底端敞开,顶端封闭的中空管状,其内中空部分呈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的结构形状,上部一侧开设有防爆孔(6);电极极柱的上部外缘为螺纹状,其上套装有弹性套管(4),保护罩(5)与电极极柱的上部外缘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由于在电池盖板上穿插固定类似自行车气门芯结构形状的电极极柱,故当电池内部压力较小时,弹性套管可有效阻止外界气体和水分进入电池壳内,当电池壳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气体则通过注液孔使弹性套管变形,从而释放气体,起到防爆的作用。
文档编号H01M2/08GK102097602SQ2011100056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
发明者丁邵玉, 张良新, 李辉, 贺狄龙, 郭小烛, 饶晓东 申请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