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706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尤指一种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无须暖灯时间且使用寿命较长;另外,发光二极管又具有反应速度快、体积小、用电省、污染低、高可靠度、适合量产等优点,因此其所能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近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不断地提升,使得白光发光二极管在扫描仪的灯源、液晶屏幕的背光源或照明设备等应用领域上已有逐渐取代传统的日光灯与白热灯泡的趋势。
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如图1所不,其主要包含有一底座10、一晶粒20、一封胶体30 及二接脚40,底座10由塑料等绝缘材质制成,并形成有一凹槽101 ;晶粒20设置在凹槽101 内;封胶体30则通过灌注环氧树脂于凹槽101而形成,以保护晶粒20且晶粒20所发出的光线得以穿透封胶体30 ;二接脚40穿设于底座10并延伸至凹槽101内,各接脚40分别和晶粒20电性连接。
然而,上述的各接脚40弯折形成有一焊接段401,此焊接 段401定位于胶体11的侧边,使发光二极管利用焊接段401可焊接于基板50上,以令发光二极管朝侧向发光;但是,发光二极管仅通过焊接段401的焊接而固定,此焊接段401面积远小于发光二极管的重量,使得焊接处的焊料容易破裂而发生焊接强度不佳的问题,最后导致发光二极管脱离基板50,而增加后续维修的困难度;另外,焊接的加工步骤繁杂,导致发光二极管的组装困难度提高,而增加业者的制作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开发的目标。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其是利用插接段插设基板,以达到组装上具有强度稳定、加工简便及成本低廉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端面, 该端面设有一透光区;一发光晶粒,容置在该壳体中并对应该透光区设置;以及多个导电支架,每一该导电支架具有一平直段,该平直段埋设在该壳体并和该发光晶粒电性连接,该平直段一端朝垂直于该端面的方向延伸一插接段,该插接段裸露该壳体并凸伸出该端面。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端面,该端面设有一透光区;一发光晶粒,容置在该壳体中并对应该透光区设置;以及多个导电支架,每一该导电支架具有一平直段,该平直段埋设在该壳体并和该发光晶粒电性连接,该平直段一端朝垂直于该端面的方向延伸一插接段,该插接段裸露该壳体并凸伸出该端面;以及一基板,设有一入光区及多个穿孔,该入光区对应该透光区设置, 各该插接段对应各该穿孔插设并和该基板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利用插接段插设基板,因此组装上强度较为稳定,且发光二极管及基板的结合可采用无焊接方式,以省略焊接加工的复杂步骤, 以达到组装上加工简便及成本低廉的优点;另外,壳体的侧壁两端分别延伸有支撑脚,因各插接段裸露壳体的侧壁并位置在二支撑脚之间,使发光二极管检测电性时,导致检测仪器可固定支撑脚,进而稳固定位导电支架的位置,以方便进行发光二极管后续的电性检测。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

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发明。
图1是已知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发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发光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发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发光模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发光模块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再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此发光二极管主要包括一壳体1、一发光晶粒2及多个导电支架3。
壳体I由塑料等绝缘材质所构成,此壳体I具有一端面11及一侧壁12,端面11设有一透光区111;其中,端面11开设有凹槽并在凹槽中灌注环氧树脂而形成透光区111,但实际上的透光区111不以此为限;另外,侧壁12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支撑脚121。
发光晶粒2容置在壳体I中并对应透光区111设置,详细说明如下,先将发光晶粒 2固定在端面11开设有凹槽中,再将环氧树脂灌注在凹槽而形成透光区111。
每一导电支架3具有一平直段31,平直段31埋设在壳体I并和发光晶粒2电性连接;又,平直段31 —端朝垂直于端面11的方向延伸一插接段32,且各插接段32凸伸出端面11,平直段31及插接段32之间形成有一弯折,使各导电支架3呈一 L字状,各插接段32 裸露壳体I的侧壁12并位置在二支撑脚121之间。
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组合,是利用发光晶粒2,容置在壳体I中并对应透光区111 设置;每一导电支架3具有平直段31,平直段31埋设在壳体I并和发光晶粒2电性连接, 平直段31 —端朝垂直于端面11的方向延伸一插接段32,插接段32裸露壳体I并凸伸出端面11。由此,发光二极管可经由各插接段32以插设电路板或导光板等基板,详细的技术内容,请参考下列图4至图8的说明及附图。
另外,壳体I的侧壁12两端分别延伸有支撑脚121,支撑脚121也可自壳体I的底部延伸成型,不以本实施利为限制,此二支撑脚121主要用于发光二极管的检测定位,使发光二极管检测电性时,因各插接段32裸露壳体I的侧壁12并位置在二支撑脚121之间,导致检测仪器若设有沟槽供支撑脚121放置,即可稳固定位发光二极管的导电支架3位置,以方便进行发光二极管后续的电性检测。
请参考图4至图7所示,此发光模块主要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基板4,发光二极管包括一壳体1、一发光晶粒2及多个导电支架3。
基板4具有一电路41并设有一入光区42及多个穿孔43;本发明发光模块的组合, 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对应基板4插接,详细说明如下,入光区42对应壳体I的透光区111设置,且基板4会于穿孔43处布设电路41,各插接段32对应各穿孔43插设,让发光二极管和基板4电性连接,以使发光二极管经由插接段32固定在基板4上;其中,基板4为一电路板5,再将电路板5对应导光板6结合,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由入光区42至导光板6传导出去。
已知的发光二极管,其仅通过导电支架的焊接段而焊接固定在基板,由于焊接段面积远小于发光二极管的重量,使得焊接处的焊料容易破裂而发生焊接强度不佳的问题。 相较下,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利用插接段32插设基板4,因此组装上强度较为稳定,且发光二极管及基板4的结合可采用无焊接方式,以省略焊接加工的复杂步骤,以达到组装上加工简便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请参考图8所示,是本发明发光模块另一实施例,其中基板4为一导光板6,此入光区42即为导光板6本身的透明材质,且导光板6会于穿孔43处布设电路41,使各插接段32对应各穿孔43插设时,发光二极管会经由插接段32及电路41以与基板4电性连接, 且入光区42对应壳体I的透光区111设置,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由透光区111进到入光区 42而传导出去。
请参考图9所示,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另一实施例,其中,壳体I具有相互平行二相对壁13, 每一导电支架3具有平直段31及自平直段31弯折延伸插接段32,使各导电支架3呈一 L字状,各插接段32裸露于各相对壁13 ;相较图2至图8所不,本实施例的导电支架3裸露于壳体I的外型不同,但其使用方法及功效皆相同。请参考图10至图11所示, 其中,各支撑脚121朝端面11方向延伸有一定位凸块1211 ;或各支撑脚121朝远离侧壁12 方向延伸有一定位凸块1212 ;此定位凸块1211、1212主要为加强插接段32的定位稳定度, 使发光二极管的插接段32对应基板4插接,定位凸块1211、1212可对应基板4及其他固定处卡合或焊接,以避免插接段32脱离基板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决已知的缺点,并具有产业利用性、新颖性与进步性,完全符合发明专利申请条件,故依专利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 一壳体(I),具有一端面(11),该端面(11)设有一透光区(111); 一发光晶粒(2),容置在该壳体(I)中并对应该透光区(111)设置;以及 多个导电支架(3),每一该导电支架(3)具有一平直段(31),该平直段(31)埋设在该壳体(I)并和该发光晶粒(2)电性连接,该平直段(31) —端朝垂直于该端面(11)的方向延伸一插接段(32),该插接段(32)裸露该壳体(I)并凸伸出该端面(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平直段(31)及该插接段(32)之间形成有一弯折,使各该导电支架(3)呈一 L字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壳体(I)具有一侧壁(12),该插接段(32)裸露于该侧壁(12),该侧壁(12)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支撑脚(1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各该支撑脚(121)朝该端面(11)方向延伸有一定位凸块(121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各该支撑脚(121)朝远离该侧壁(12)方向延伸有一定位凸块(12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壳体(I)具有相互平行二相对壁(13),各该插接段(32)裸露于各该相对壁(13)。
7.一种发光模块,包括 一发光二极管,包含 一壳体(I),具有一端面(11),该端面(11)设有一透光区(111); 一发光晶粒(2),容置在该壳体(I)中并对应该透光区(111)设置;以及 多个导电支架(3),每一该导电支架(3)具有一平直段(31),该平直段(31)埋设在该壳体(I)并和该发光晶粒(2)电性连接,该平直段(31) —端朝垂直于该端面(11)的方向延伸一插接段(32),该插接段(32)裸露该壳体(I)并凸伸出该端面(11);以及 一基板(4),具有一电路(41)并设有一入光区(42)及多个穿孔(43),该入光区(42)对应该透光区(111)设置,各该插接段(32)对应各该穿孔(43)插设并和该基板(4)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该平直段(31)及该插接段(32)之间形成有一弯折,使各该导电支架(3)呈一 L字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该壳体(I)具有一侧壁(12),该插接段(32)裸露于该侧壁(12),该侧壁(12)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支撑脚(1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各该支撑脚(121)朝该端面(11)方向延伸有一定位凸块(1211)。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各该支撑脚(121)朝远离该侧壁(12)方向延伸有一定位凸块(1212)。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中该壳体(I)具有相互平行二相对壁(13),各该插接段(32)裸露于各该相对壁(13)。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该基板(4)为一电路板(5)。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该基板(4)为一导光板(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发光模块及其发光二极管,此发光二极管包括一壳体、一发光晶粒以及多个导电支架壳体具有一端面,端面设有一透光区;发光晶粒容置在壳体中并对应透光区设置;每一导电支架具有一平直段,平直段埋设在壳体并和发光晶粒电性连接,平直段一端朝垂直于端面的方向延伸一插接段,插接段裸露壳体并凸伸出端面。由此,以达到组装上具有强度稳定、加工简便及成本低廉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L25/13GK103022313SQ20121002202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陈立敏, 陈咏杰 申请人: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诠精密电子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