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797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片,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
背景技术
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与常规能源相比,硅太阳能电池相对较高的制造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为了降低电池片制造成本,行业内进行了大量的改善工作。在现有电池片制造工艺中,电池片含银浆料的使用成本占整个电池片制造成本的60%以上。所以如何在保证电池片转换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银的耗量,可很大程度上降低电池片制造成本。对于电池片的背面电极,其主要作用为传输电流及便于组件串焊。由于无需像正面电极、栅线一样收集光生电流,现有背电极银浆料相对正电极银浆料中,银的固含
量更低。由此,银浆料成本高,且整体的电学性能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包括有电池片本体,所述的电池片本体的一侧为背电极,所述电池片本体的另一侧 为正电极,其中所述电池片的背面电极上分布有混合式银浆料层。进一步地,上述的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其中所述的混合式银浆料层包括有金属颗粒粒子,所述的金属颗粒粒子外包裹有银浆料层。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其中所述的金属颗粒粒子直径为5至100纳米。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其中所述的混合式银浆料层的厚度为
O.1至I毫米。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其中所述的混合式银浆料层的厚度为
O.5晕米。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通过混合式银浆料层替代传统的银背电极浆料进行丝网印刷,提高电池片整体电池性能。并且,依托于混合式银浆料层的存在,可有效减去银浆料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电池片制造成本,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0014]图1是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的构造示意图。I电池片本体2背电极3正电极4金属颗粒粒子5银浆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包括有电池片本体1,该电池片本体I的一侧为背电极2。与之对应的是,在电池片本体I的另一侧为正电极3,其特别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上分布有混合式银浆料层5。就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满足良好的导电性,同时又能与锡条有一定相溶性,采用的混合式银浆料层5包括有金属颗粒粒子4。并且,为了有效提升整体的电学性能,并都在实际制造中较大程度的降低电池制造中银的耗量,在金属颗粒粒子4外包裹有银浆料层5。进一步来看,考虑到不同规格的制造需要,采用的金属颗粒粒子4直径为5至100纳米。由此,能够在制备过程中不至于导致混合式银浆料层5整体过于粗糙,采用的混合式银浆料层5的厚度为O.1至I毫米。当然,从多次对比实现发现,在实际的制备过程中,混合式银浆料层5的厚度为O. 5毫米,即可满足需要。再进一步来看,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采用的金属颗粒粒子4可以采用铜或是铝作为主材,当然也不排除其·他金属材质。这样,能够通过丝网印刷实现混合式银浆料层5与背面电极的结合。实施例1对于156X156平方毫米的P型多晶硅片电池生产来说,用含铜量50%的银包铜背电极浆料取代常规银背电极浆料进行丝网印刷,调试烧结温度后进行烧结,测得该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填充因子、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分别为16. 75%,78. 11、619毫伏、8. 43安培,与现有使用常规银背电极浆料印刷的电池片的各项参数基本持平。该电极焊接焊带后,组件拉力测试平均> 5N,符合组件拉力测试标准要求。实施例2对于156 X 156平方毫米的P型多晶硅片经常规电池生产工艺,采用含铜量70 %的银包铜背电极浆料取代常规银背电极浆料进行丝网印刷,调试烧结温度后进行烧结,测得该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填充因子、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分别为16. 73%,78. 09、619毫伏、8. 40安培,与现有使用常规银背电极浆料印刷的电池片的各项参数基本持平。该电极焊接焊带后,组件拉力测试平均> 4. 5N,符合组件拉力测试标准要求。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混合式银浆料层替代传统的银背电极浆料进行丝网印刷,提高电池片整体电池性能。并且,依托于混合式银浆料层的存在,可有效减去银浆料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电池片制造成本,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1.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包括有电池片本体,所述的电池片本体的一侧为背电极,所述电池片本体的另一侧为正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的背面电极上分布有混合式银浆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式银浆料层的厚度为O.1至I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式银浆料层的厚度为O. 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式背电极电池片,包括有电池片本体,电池片本体的一侧为背电极,且电池片本体的另一侧为正电极,其特点是采用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上分布有混合式银浆料层。由此,通过混合式银浆料层替代传统的银背电极浆料进行丝网印刷,提高电池片整体电池性能。并且,依托于混合式银浆料层的存在,可有效减去银浆料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电池片制造成本,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H01L31/0224GK202905725SQ20122039732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苗成祥, 易辉, 何伟, 庞井明, 苏远志 申请人: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