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888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天线组件[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线组件,尤其涉及一 WiFi天线组件。[0003]背景技术
[0004]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天线及各种天线组件已经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应用,WiFi天线便是其中一种。CNl 159799C号新型专利揭示了这样一种天线组件,其包括,天线及与天线及与天线相连接的信号传输线,所述天线设有辐射部、与辐射部对应设置的接地部、与辐射部与接地部分别相连的两个延展部及连接所述两个延展部的连接部。[0005]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信号传输线中的高频信号对天线辐射效果的好坏起 到直接的影响,天线整体结构不具有滤波功能,无法过滤不符合工作频段要求的电磁波。[0006]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天线组件。[0007]
实用新型内容[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天线组件。[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组件,包括天线及与天线相连的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最外层的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内的第二绝缘层、收容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且紧贴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的编织层及收容于第二绝缘层内的导体,所述天线包括辐射部、与辐射部相连的第一延展部、接地部及与接地部相连的第二延展部,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编织层焊接于所述第二延展部上, 所述导体焊接于辐射部上,所述天线还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的用以滤波的连接部。[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延展部及辐射部所在的平面。[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呈“U”形,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辐射部及第一延展部所在的平面延伸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末端弯折且朝向第二延展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及自第二连接部末端弯折且与第一连接部平行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辐射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展部。[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地部、第二延展部、辐射部及第一延展部共面。[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地部与所述辐射部在同一直线上。[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辐射部与所述第一延展部垂直,所述接地部与所述第二延展部垂直,所述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平行。[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辐射部与所述接地部沿相反方向延伸,所述天线整体轴对称。[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编织层与第二延展部以两个焊接点连接。[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传输线位于第一延展部及第二延展部之间且与第一延展部及第二延展部共面。[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线有由金属材料弯折形成。[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天线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连接部呈“U”形, 整体垂直于辐射部与接地部所在的平面,可以减少天线工作频段外的电磁波,从而达到滤波效果,提高天线的工作效果。[0020]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组件的立体图。[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组件工作时的电压驻波比图。[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4]天线组件 11001天线 110 辐射部 11第一延展部 12 _部 TF第二延展部 14 蓮蔡部 f第一连接部 151 蛋三连接部 @第三连接部 153 信号传输线第一绝缘fir 第二绝缘层 22编织层 23 导体_24___[00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0026]具体实施方式[0027]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100,其包括天线10及与天线10相连的信号传输线20。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组件为WiFi天线组件。[0028]所述天线10包括辐射部11、与辐射部11相连的第一延展部12、接地部13、与接地部13相连的第二延展部14及连接所述第一延展部12与第二延展部14的用以滤波的连接部15。所述接地部13与所述辐射部11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辐射部11与接地部13分别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展部12自辐射部11末端弯折延伸,且所述第一延展部12 垂直于所述辐射部11。所述第二延展部14平行于所述第一延展部12,S卩,所述辐射部11、 第一延展部12、第二延展部14及接地部13共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部13及辐射部11 呈轴对称,结构简单,方便产品的组装及使用,且整体工作效果更好。[0029]所述连接部15呈“U”形,且所述连接部15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延展部12 及辐射部11所在的平面。所述连接部15包括垂直于所述辐射部11及第一延展部12所在的平面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51、自第一连接部151末端弯折且朝向第二延展部14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52及自第二连接部152末端弯折且与第一连接部151平行的第三连接部153, 所述第二连接部152平行于所述辐射部11,所述第三连接部153连接所述第二延展部14。 所述连接部15具有滤波功能,能够过滤天线正常工作频段外的电磁波减少非必要电磁信号的干扰,提高天线的工作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10有由金属材料弯折形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0030]所述信号传输线20包括最外层的第一绝缘层21、位于第一绝缘层21内的第二绝缘层22、收容于第一绝缘层21与第二绝缘层22之间且紧贴第一绝缘层21与第二绝缘层 22的编织层23及收容于第二绝缘层22内的导体24。所述编织层23焊接于所述第二延展部14上,所述信号传输线20焊接于辐射部11上,且所述信号传输线20焊接于所述辐射部.11与第 一延展部12相连处,这样可以提高天线的工作效果。所述编织层23与第二延展部 14以两个焊接点(未图示)连接,提高信号传输线20与天线10的连接强度,增加天线10的牢固性。所述信号传输线20位于第一延展部12部及第二延展部14之间且与第一延展部 12及第二延展部14共面,这样使得天线组件100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天线组件100整体占用的空间。[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天线组件,包括天线及与天线相连的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最外层的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内的第二绝缘层、收容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且紧贴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的编织层及收容于第二绝缘层内的导体,所述天线包括辐射部、与辐射部相连的第一延展部、接地部及与接地部相连的第二延展部,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编织层焊接于所述第二延展部上,所述导体焊接于辐射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的用以滤波的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延展部及辐射部所在的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U”形,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辐射部及第一延展部所在的平面延伸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末端弯折且朝向第二延展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及自第二连接部末端弯折且与第一连接部平行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辐射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展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第二延展部、辐射部及第一延展部共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与所述辐射部在同一直线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与所述第一延展部垂直,所述接地部与所述第二延展部垂直,所述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平行。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与所述接地部沿相反方向延伸,所述天线整体轴对称。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与第二延展部以两个焊接点连接。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位于第一延展部及第二延展部之间且与第一延展部及第二延展部共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有由金属材料弯折形成。
专利摘要一种天线组件,包括天线及与天线相连的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最外层的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内的第二绝缘层、收容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且紧贴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的编织层及收容于第二绝缘层内的导体,所述天线包括辐射部、与辐射部相连的第一延展部、接地部及与接地部相连的第二延展部,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编织层焊接于所述第二延展部上,所述导体焊接于辐射部上,所述天线还设有连接所述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的用以滤波的连接部,这样可以减少天线工作频段外的电磁波,从而达到滤波效果,提高天线的工作效果。
文档编号H01Q1/36GK202797278SQ2012204127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李磊, 刘海兵, 林长青, 侯云程, 周铭璋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