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槽保护机构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960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槽保护机构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槽保护机构及电子装置,尤指一种使用连接槽保护机构来防护连接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多个外接插座,用以连接一外部电子设备。外部电子设备可能为具有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接口的鼠标、网络摄影机、外接硬盘等,因此传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在其壳体侧边形成多个开孔,并露出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连接端子,以供使用者扩充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一般来说,外接插座可用以连接网络线或USB传输线。开放式的连接端子直接裸露于壳体外,容易因灰尘而脏污损毁。为了避免外界灰尘落入外接插座造成壳体内部的连接端子损毁,传统便携式电子装置可选择性设计一款填塞式的防
尘盖,其由橡胶材质所构成,并在壳体的开孔周围设置卡合结构。当外接插座不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填塞式防尘盖直接塞入壳体的卡合结构内以堵住开孔;而欲使用外接插座时,则施加外力将填塞式防尘盖自卡合结构抽出。然而,此种传统的填塞式防尘盖仅利用弹性材料被挤压时所产生的弹性恢复力卡合于壳体上,填塞式防尘盖可能因外力撞击,或者安装时的施力不确实而轻易脱落,如此并无法达到有效覆盖开孔以防止异物侵入壳体内部的功能。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可驱动防尘盖自动开启与闭合,且不易因外力冲撞或壳体摇晃而掉落的防护机构,即为现今机构产业所需努力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连接槽保护机构来防护连接槽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槽保护机构,该连接槽保护机构包括一基座,用来承载一连接槽,该基座具有一开口 ;一枢轴,该枢轴设置于该基座上,且位于邻近该开口的一位置;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 ^合结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为两相对端边,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枢轴,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盖板相对该枢轴旋转以覆盖该开口 ;以及一第一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开口的旁侧,该第一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相对该枢轴的旋转。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槽保护机构,其包含有一基座、一枢轴、一盖板、一第一限位件以及一第二限位件。该基座用来承载一连接槽,且该基座具有一开口。该枢轴设置于该基座上,且位于邻近该开口的位置。该盖板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 ^合结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为两相对端边,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枢轴,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盖板相对该枢轴旋转以覆盖该开口。该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上邻近该枢轴的一位置。该第二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的移动。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开口的旁侧。该第一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相对该枢轴的旋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盖板的该第一端为一扣合结构,该盖板的该第一端以可卸除方式枢接于该枢轴。该第一限位件与该第二限位件分别为一弹性结构体。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含有一容置结构以及一第一弹性组件。该容置结构设置于该基座的旁侧。该盖板以可活动方式收纳于该容置结构内。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容置结构的一壁面与该盖板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弹性组件推动该盖板以退出该容置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组件可为一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含有一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基座上且邻近该盖板的该第二端。该第二弹性组件推动该盖板远离该开口。该第二弹性组件可为一弹性簧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电子组件;一连接槽,该连接槽电连接于该电子组件;以及一连接槽保护机构,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连接槽保护机构包括一基座,用来承载该连接槽,该基座具有一开口 ;一枢轴,该枢轴设置于该基座上,且位于邻近该开口的一位置;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合结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为两相对端边,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枢轴,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盖板相对该枢轴旋转以覆盖该开口 ;以及一第一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开口的旁侧,该第一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相对该枢轴的旋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有一壳体、一连接槽以及一连接槽保护机构。该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电子组件,且该连接槽电连接于该电子组件。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连接槽保护机构包含有一基座、一枢轴、一盖板、一第一限位件以及一第二限位件。该基座用来承载该连接槽,且该基座具有一开口。该枢轴设置于该基座上,且位于邻近该开口的一位置。该盖板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 ^合结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为两相对端边,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枢轴,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盖板相对该枢轴旋转以覆盖该开口。该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上邻近该枢轴的一位置。该第二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的移动。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开口的旁侧。该第一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相对该枢轴的旋转。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使用两个限位件分别作为盖板在开放模式及闭合模式下的锁扣单元,以确保在操作连接槽保护机构时,盖板不会任意翻转开阖而干扰连接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在基座旁边配置一个容置结构,用来收纳盖板,因此当连接槽保护机构处于开放模式时,盖板被隐藏于容置结构,不但可提高产品的美观性,亦可避免突出于壳体外的盖板被意外撞击而损毁。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还提供两组弹性组件,分别用来驱动盖板远离开口及退出容置结构,可有效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组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的组立图。图4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在不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001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电子装置12壳体121电子组件14连接槽16连接槽保护机构18基座19覆盖件181开口20枢轴22盖板221第一端222第二端223卡合结构24第二限位件 26第一限位件28容置结构30第一弹性组件32第二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10的组立图。电子装置10包含有一壳体12、一连接槽14以及一连接槽保护机构16。壳体12可为电子装置10的主机模块,其内部可承载多个电子组件121,如主机板、硬盘、网络卡、微处理器等。连接槽14安装于壳体12内部且电连接至电子组件121。一外部连接线可插入连接槽14产生电性接触,以达到传输电子信号的功能。举例来说,使用者可将外部连接线连接至网络线插槽或USB插槽(连接槽14),以传递网络卡(电子组件121)的网络信号或硬盘(电子组件121)的储存数据。连接槽保护机构16设置于壳体12内,并包覆连接槽14。不使用连接槽14时,连接槽保护机构16关闭其盖板以提供防尘功能(称为闭合模式);欲使用连接槽14时,连接槽保护机构16被开启以露出内部的连接槽14 (称为开放模式),便于使用者安装外部连接线。请参阅图2与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16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16的组立图。连接槽保护机构16包含有一基座18、一枢轴20、一盖板22、一第一限位件26以及一第二限位件24。连接槽14安装在基座18内部,基座18具有一开口 181,外部连接线可穿越开口 181而插入连接槽14。覆盖件19设置在基座18上方,以遮蔽安装在基座18内的组件。枢轴20设置在基座18上邻近开口 181的一位置。盖板22具有一第一端221与一第二端222,第一端221及第二端222分别为盖板22的两相对端边。第一端221枢接于枢轴20,意即第一端221可为盖板22的轴心端,第二端222可为盖板22的自由端,故盖板22以其第一端221为轴心翻转,藉此覆盖开口 181,或者远离基座18而露出开口 181。如图2所示,盖板22的第一端221可为一扣合结构,其以可卸除方式枢接于枢轴20。举例来说,第一端221可为一半圆形结构或一环形结构,第一端221需提供一枢转功能,以供盖板22相对枢轴20旋转;第一端221还需具有一可卸除机制,当盖板22相对枢轴20翻转至一预设角度时,如九十度角,盖板22不再对枢轴20旋转,而是可远离枢轴20滑移。盖板22的结构形式可不限于前述实施例所述,视设计需求而定,故在此不再详述。此外,盖板22还具有一卡合结构223,设置在第二端222。第二限位件24设置在基座18上邻近枢轴20的位置,第二限位件24可用来扣接在卡合结构223上,以限制盖板22的移动。第一限位件26设置在基座18的开口 181的旁侧,当盖板22覆盖开口 181时,第一限位件26扣接于卡合结构223,以限制盖板22相对枢轴20的旋转,并将盖板22保持在覆盖于开口 181的状态。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16便可依据使用需求去翻转盖板22,将其调整为闭合模式或开放模式。其中,第二限位件24与第一限位件26可分别包含一弹性结构体,使用者可藉由施加外力的方式扳开限位件以解除限位件与卡合结构的拘束。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16还可包含有一容置结构28、一第一弹性组件30以及一第二弹性组件32。容置结构28设置于基座18的旁侧。容置结构28的尺寸实质上可略大于盖板22,故盖板22以可活动方式收纳在容置结构28内。第一弹性组件30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于容置结构28的一内壁面与盖板22的第一端221,第一弹性组件30可在盖板22收纳在容置结构28内时受到压迫并储存一弹性恢复力,该弹性恢复力可于第二限位件24与卡合结构223的拘束解除后,推动盖板22以使其退出容置结构28。举例来说,第一弹性组件30可为一压缩弹簧。第二弹性组件32可设置在基座18上邻近第二端222的位置,第二弹性组件32可在盖板22覆盖在开口 181时受到压迫并储存一弹性恢复力,且其弹性恢复力还可在第一限位件26与卡合结构223的拘束解除后,推动盖板22远离基座18,藉以露出开口 181供外部连接线安装。举例来说,第二弹性组件32可为一弹性·簧片。·请参阅图4至图7,图4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16在不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弹性组件30维持在一初始状态(未压缩状态),第二弹性组件32 (为盖板22遮蔽而未示于图4)被压缩而储存弹性恢复力,且第一限位件26扣接在卡合结构223上,故盖板22可阖于开口 181,用以避免灰尘杂物落入基座18内。如图5所示,欲打开盖板22的封闭功能,使用者可扳动第一限位件26使其脱离卡合结构223,此时第二弹性组件32的弹性恢复力便可将盖板22的第二端222推出而远离开口 181。由于盖板22仍部分遮蔽于开口 181前方,故使用者可进一步推动盖板22相对枢轴20转动,以将盖板22翻转至平行于容置结构28的角度,如图6所示。接着可以手动方式将盖板22推入容置结构28内部,并同时挤压第一弹性组件30以储存弹性恢复力,当盖板22完全收纳于容置结构28后,第二限位件24可扣接至卡合结构223,如图7所示,藉此将盖板22完全隐藏在容置结构28,并完整显露出通往连接槽14的开口 181,以便使用者可快速安装外部连接线。连接槽保护机构16的闭合模式操作流程为前所述的反向操作。使用者首先可分离第二限位件24与卡合结构223,第一弹性组件30便利用其弹性恢复力将盖板22自容置结构28内部弹出,如图7至图6所示。使用者再施加外力驱动盖板22沿着枢轴20转动,如图6至图5所示,使盖板22覆盖于开口 181上。当盖板22的第二端222压缩第二弹性组件32,且第一限位件26扣接到卡合结构223后,盖板22便可维持在覆盖于开口 181的位置,如图4所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16防止落尘污染连接槽14的设计目的。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使用两个限位件分别作为盖板在开放模式及闭合模式下的锁扣单元,以确保在操作连接槽保护机构时,盖板不会任意翻转开阖而干扰连接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在基座旁边配置一个容置结构,用来收纳盖板,因此当连接槽保护机构处于开放模式时,盖板被隐藏于容置结构,不但可提高产品的美观性,亦可避免突出于壳体外的盖板被意外撞击而损毁。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保护机构还提供两组弹性组件,分别用来驱动盖板远离开口及退出容置结构,可有效简化操作流程,提闻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包括 一基座,用来承载一连接槽,该基座具有一开口 ; 一枢轴,该枢轴设置于该基座上,且位于邻近该开口的一位置; 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合结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为两相对端边,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枢轴,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盖板相对该枢轴旋转以覆盖该开口 ;以及 一第一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开口的旁侧,该第一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相对该枢轴的旋转。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括 一容置结构,该容置结构设置于该基座的旁侧,该盖板以可活动方式收纳于该容置结构内;以及 一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容置结构的一壁面与该盖板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弹性组件推动该盖板以退出该容置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的该第一端为一扣合结构,该扣合结构以可卸除方式枢接于该枢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括 一第二限位件,该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上邻近该枢轴的一位置,该第二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件与该第一限位件分别为一弹性结构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组件为一压缩弹簧。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括 一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基座上且邻近该盖板的该第二端,该第二弹性组件推动该盖板远离该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性组件为一弹性簧片。
9.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电子组件; 一连接槽,该连接槽电连接于该电子组件;以及 一连接槽保护机构,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包括 一基座,用来承载该连接槽,该基座具有一开口 ; 一枢轴,该枢轴设置于该基座上,且位于邻近该开口的一位置; 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合结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为两相对端边,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枢轴,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盖板相对该枢轴旋转以覆盖该开口 ;以及 一第一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开口的旁侧,该第一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相对该枢轴的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括 一容置结构,该容置结构设置于该基座的旁侧,该盖板以可活动方式收纳于该容置结构内;以及 一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容置结构的一壁面与该盖板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弹性组件推动该盖板以退出该容置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的该第一端为一扣合结构,该扣合结构以可卸除方式枢接于该枢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括 一第二限位件,该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上邻近该枢轴的一位置,该第二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的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件与该第一限位件分别为一弹性结构体。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组件为一压缩弹簧。
15.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保护机构还包括 一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基座上且邻近该盖板的该第二端,该第二弹性组件推动该盖板远离该开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性组件为一弹性簧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槽保护机构及电子装置。该连接槽保护机构包括一基座、一枢轴、一盖板以及一第一限位件;该基座用来承载一连接槽,并具有一开口;该枢轴设置于该基座上,且位于邻近该开口的一位置;该盖板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卡合结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为两相对端边,该第一端枢接于该枢轴,该卡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端,该盖板相对该枢轴旋转以覆盖该开口;该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开口的旁侧,该第一限位件扣接于该卡合结构,以限制该盖板相对该枢轴的旋转。本实用新型不易因外力冲撞或壳体摇晃而掉落。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2712556SQ20122042698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蔡育翰, 蔡佳宏, 余嘉兴, 古勤暐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