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簧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826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簧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簧端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为压线端,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压线端延伸设置至少两个弹片,形成本体的插接端;所述至少两个弹片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弹片的底部配合形成适于弹性插接公端端子的插腔,所述插腔的开口成V形或喇叭形;所述弹片的位于所述插腔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公端端子接触配合的球形凸起。本实用新型的弹片与公端端子通过球形凸起紧密接触,保证导电稳定性;而插腔的开口设置成V形或喇叭形,并使该开口的宽度大于公端端子的直径或厚度,则便于插簧端子与公端端子插接配合,易于导向插入,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准确性。
【专利说明】一种插黃端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簧端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超薄显示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显示器的接线板上一般设置有多个公端端子,用于与外部的插簧端子配合形成特定的电连接,由于超薄显示器的机身厚度很薄,预留给插簧端子的空间较小,这就需要配套体积较小的插簧端子。而一旦将插簧端子的设计体积减小,则很难插接到公端端子上,进而影响装配效率;另外,设计体积的减小会增加插簧端子插接端结构的紧凑性,从而使得加工难度增大,由此对加工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旦加工精度没有达到既定要求,那么将很难保证插簧端子的插接端与公端端子能够紧密配合,而一旦插接端与公端端子不能够紧密配合,将直接影响该处的导电稳定性,进而导致显示器因供电不稳定而产生故障,甚至被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超薄显示器等产品上的小型插簧端子很难插接到公端端子上,且插接后配合不紧密,导电效果不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簧端子,该插簧端子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为压线端,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压线端延伸设置至少两个弹片,形成本体的插接端;所述至少两个弹片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弹片的底部配合形成适于弹性插接公端端子的插腔,所述插腔的开口成V形或喇叭形;每个所述弹片的位于所述插腔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公端端子接触配合的球形凸起。
[0006]所述弹片设置有两个,且相对布置;所述弹片的端部设有将所述插接端形成缩颈段的弧形弯折部,所述球形凸起设置在两所述弧形弯折部的最窄处。
[0007]所述本体为导电本体。
[0008]所述本体为铜质本体。
[0009]所述压线端包括用于将导线绝缘层压紧固定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压线部,和用于将所述导线线芯压紧固定的第二压线部。
[0010]所述第二压线部的内侧表面设有加强筋。
[0011]所述第一压线部的开口呈V形或U形。
[0012]所述第二压线部的开口呈V形或U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簧端子,通过在插接端设有至少两个弹片,并使该弹片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围成与公端端子弹性插接配合的插腔,并在每个弹片的位于插腔内的一侧设有与公端端子接触配合的球形凸起,从而使弹片与公端端子能弹性紧密接触配合,保证导电稳定性;另外,将插腔的开口设置成V形或喇叭形,并使该开口的宽度大于公端端子的直径或厚度,则便于插簧端子与公端端子插接配合,易于导向插入,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及装配准确性。
[0015]2.本实用新型的弹片设置有两个,且相对布置,在弹片的端部设有将插接端形成缩颈段的弧形弯折部,相对的两弧形弯折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公端端子的厚度,所述公端端子与所述弧形弯折部的顶点弹性接触。采用这种接触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弹片与公端端子的紧密接触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导电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簧端子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簧端子的左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簧端子的仰视图;
[0020]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0021]图5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0022]图6是图1的C-C向剖视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簧端子与料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5]1-本体;2_第一压线部;3_第二压线部;31_加强筋;4_弹片;40_球形凸起;41-弧形弯折部;5_插腔;6_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见图1-3,一种插簧端子,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I具有压线端和插接端;所述压线端包括用于将导线绝缘层压紧固定在所述本体I上的第一压线部2,和用于将所述导线线芯压紧固定的第二压线部3 ;参见图6,所述插接端设有两个弹片4,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多个;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片4、所述第二压线部3、所述第一压线部2为一体式结构,并优选采用模具冲压成型,所述弹片4的与所述公端端子配合的一端为自由端,两所述弹片4可弹性靠近或远离,也即当所述公端端子插入两弹片4之间时,将两弹片4向两侧撑开,当所述插簧端子从所属公端端子上拔出后,两弹片4相互靠近。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I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优选铜质材料。
[0028]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弹片4相对布置形成与公端端子弹性插接配合的插腔5,所述插腔5的开口呈V形,并在每个所述弹片4的位于所述插腔5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公端端子接触配合的球形凸起40 ;当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弹片4时,所述弹片4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成与公端端子弹性插接配合的插腔5,此时所述插腔5的开口基本成喇叭状;所述插腔5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公端端子的直径,这种设计有利于插簧端子与公端端子在装配时的插接配合。设置两个弹片4主要是为了片状结构的公端端子配合,而设置三个以上的弹片4,则主要是与柱状的公端端子配合。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4的与公端端子配合的端部具有弧形弯折部41,所述弧形弯折部41将所述插接端的插腔形成缩颈结构,所述球形凸起40设置在所述弧形弯折部41形成的最窄插腔处,当所述插簧端子与所述公端端子插接配合时,所述公端端子上的插芯插进所述插腔5内,并与所述球形凸起40接触后,将所述弹片4向两侧撑开,进而使所述弹片4将所述公端端子的夹紧,确保接触紧密。
[0030]参见图4-5,所述第一压线部2及所述第二压线部3开口成基本成V形或U形;压线时,首先将导线端部的绝缘层去掉一部分露出线芯,然后将导线置于第一压线部2和第二压线部3的底部,并使线芯位于第二压线部3内,使导线的靠近端部的绝缘层位于第一压线部3内,最后再分别将第一压线部2及第二压线部3的侧板向导线的一侧弯折压紧,以使导线被紧固在本体I上。
[0031]由于第二压线部3压紧的是金属的线芯,为了增强压紧强度和保证导电效果,所述第二压线部3的内侧面还设有加强筋31。
[0032]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的插簧端子采用的是冲压成型方法来生产制造的,冲压时,一般会在压线端的端部连接有料带6,以实现快速流水式将导线压入插簧端子的压线端;当需要使用插簧端子时,直接将插簧端子从料带6上分离即可。
[003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插簧端子,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I)一端为压线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O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压线端延伸设置至少两个弹片(4),形成本体(I)的插接端; 所述至少两个弹片(4)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弹片(4)的底部配合形成适于弹性插接公端端子的插腔(5),所述插腔(5)的开口成V形或喇叭形; 每个所述弹片(4)的位于所述插腔(5)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公端端子接触配合的球形凸起(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设置有两个,且相对布置;所述弹片(4)的端部设有将所述插接端形成缩颈段的弧形弯折部(41),所述球形凸起(40)设置在两所述弧形弯折部(41)的最窄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为导电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为铜质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端包括用于将导线绝缘层压紧固定在所述本体(I)上的第一压线部(2),和用于将所述导线线芯压紧固定的第二压线部(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线部(3)的内侧表面设有加强筋(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部(2)的开口呈V形或U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线部(3)的开口呈V形或U形。
【文档编号】H01R13/115GK203521696SQ20132067537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胡志特 申请人:浙江合兴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