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711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属于变压器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它包括钢制抵板,相对轨道轮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在钢制抵板锚固端两侧的夹片,钢制抵板和夹片上设置有螺栓孔或螺栓槽,所述钢制抵板和夹片采用横向连接加力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能够精确的对轨道轮进行限位。
【专利说明】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属于变压器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变压器轨道运行系统中,经常需要轨道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位置限定;若不能精确定位轨道轮位置,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运输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等将造成系统不能达到设计目的或者是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能够精确的对轨道轮进行限位的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包括钢制抵板,相对轨道轮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在钢制抵板锚固端两侧的夹片,钢制抵板和夹片上设置有螺栓孔或螺栓槽,所述钢制抵板和夹片采用横向连接加力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0006]所述钢制抵板为实腹式或空腹式异形结构,与轨道轮接触面为圆弧形。
[0007]所述钢制抵板锚固端两侧局部或全部为斜面,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水平状、楔形状或水平状与楔形状组合结构,四角边为倒角或不倒角结构,整个结构为多向锲型结构或单向锲型结构。
[0008]所述夹片为梯形结构的单独夹片或连体夹片。
[0009]所述钢制抵板由普通70_厚钢材经铣床加工而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螺栓对夹片施加横向压力,使得夹片与钢制抵板、夹片与轨道轮、钢制抵板与轨道轮产生压力、摩擦力等的综合受力体系结构,可确保轨道轮的精确定位,使系统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
[0012]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阻止轨道轮水平方向的移动,其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方便,具有固定便捷可靠、免维护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制抵板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本实用新型钢制抵板锚固端断面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片侧视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8]图中:钢制抵板1、螺栓2、螺栓槽21、夹片3、轨道轮接触面4、钢制抵板锚固端5、轨道轮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内容。
[0020]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包括钢制抵板1,相对轨道轮6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在钢制抵板锚固端5两侧的夹片3,钢制抵板I和夹片3上设置有螺栓孔或螺栓槽21,螺栓孔或螺栓槽21的个数不多于3个,最好为2个。所述钢制抵板I和夹片3采用横向连接加力螺栓2进行连接固定。
[0021]所述钢制抵板I为实腹式或空腹式异形结构,与轨道轮接触面4为圆弧形。
[0022]所述钢制抵板锚固端5两侧局部或全部为斜面,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水平状、楔形状或水平状与楔形状组合结构,四角边为倒角或不倒角结构,整个结构为多向锲型结构或单向锲型结构。
[0023]所述夹片3为梯形结构的单独夹片或连体夹片。
[0024]所述钢制抵板I由普通70_厚钢材经铣床加工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抵板(I),相对轨道轮(6)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在钢制抵板锚固端(5)两侧的夹片(3),钢制抵板(I)和夹片(3)上设置有螺栓孔或螺栓槽,所述钢制抵板(I)和夹片(3)采用横向连接加力螺栓(2)进行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抵板(I)为实腹式或空腹式异形结构,与轨道轮接触面(4)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抵板锚固端(5)两侧局部或全部为斜面,底部为平面,顶部为水平状、楔形状或水平状与楔形状组合结构,四角边为倒角或不倒角结构,整个结构为多向锲型结构或单向锲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3)为梯形结构的单独夹片或连体夹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轨道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抵板(I)由普通70_厚钢材经铣床加工而成。
【文档编号】H01F27/06GK204029535SQ20142025604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陈丹燕, 王勇, 李柏瑾, 陈寅其, 肖德序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