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937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两个电池组,每个电池组包括:放置板和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两侧的两个电池单体;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两个电池组之间;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和所述隔板上以将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隔离开;以及两个固定框组件,所述两个固定框组件分别设在所述两个电池组的两侧,以将所述两个电池组与所述隔板可拆卸地固定成一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且该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体积小、通用性强,便于装配和固定。
【专利说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软包锂离子电池由于单体电池容量小,一般需要将多个电池单体并联在一起、组成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才能获得较大的容量,而传统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尺寸较大、散热效果不佳、通用性较差,且传统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装配和固定也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散热好、体积小、通用性强。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电池模组。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两个电池组,每个电池组包括:放置板和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两侧的两个电池单体;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两个电池组之间;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和所述隔板上以将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隔离开;以及两个固定框组件,所述两个固定框组件分别设在所述两个电池组的两侧,以将所述两个电池组与所述隔板可拆卸地固定成一体。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且该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体积小、通用性强,便于装配和固定。
[0007]具体地,每个所述放置板均构造为矩形框状结构,并且每个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对应的所述放置板限定出位于所述散热片两侧的两个用于放置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池单体容纳部。由此,可以将电池单体牢靠地配合在放置板上。
[000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放置板上的所述散热片与该所述放置板上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紧贴,并且所述散热片的至少一部分从该所述放置板的侧面延伸出。由此,可以提高散热效果。
[0009]可选地,所述散热片与该所述散热片两侧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9mm-l.1mm,所述散热片为铝板。由此,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0011]具体地,每个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边框上设置有两组极耳连接部,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极耳,其中每个所述放置板上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两个极耳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两组极耳连接部上下对应。由此,可以实现多个电池单体的串联或并联,且使得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结构更加简洁、大方、紧凑。
[0012]具体地,每个所述固定框组件包括:固定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放置板上。
[0013]优选地,所述固定框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固定框将所述电池单体夹紧在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放置板之间且所述电池单体从所述固定框中显露出。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定位部,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板定位部适配的放置板定位部。由此,可以提高隔板与放置板的连接牢靠性。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所述多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并联设置或串联设置。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整体性能。
[00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爆炸图;
[0019]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装配后的立体图;
[0020]图3是图2中所示的第一放置板的立体图;
[0021]图4是图2中所示的第二放置板的立体图;
[0022]图5是图2中所示的隔板的立体图;
[0023]图6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组的单独使用的立体图;
[002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00:电池模组;
[0027]100: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
[0028]11:第一放置板;111:第一开口 ;112:螺纹连接孔;
[0029]113:第一极耳连接部;114:穿孔;
[0030]12:第二放置板;121:第二开口 ;122:第二插孔;1221:定位筋;
[0031]123:第二放置板定位部;
[0032]21:第一电池单体;211:第一极耳;212:第一电池单体前部电芯;
[0033]22:第二电池单体;221:第二极耳;
[0034]23:第三电池单体;24:第四电池单体;
[0035]31:第一散热片;32:第二散热片;33:第三散热片;
[0036]411:第一固定框;4111:第四开口 ;4112:安装槽;
[0037]412:第二固定框;4121:第五开口;
[0038]4211:第一上固定块;4212:第一下固定块;
[0039]4221:第二上固定块;4222:第二下固定块;
[0040]5:隔板;51:第三开口 ;52:第三插孔;53:隔板定位部;
[0041]6:螺钉;7: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3]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 100。
[0044]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包括:两个电池组、隔板5、散热片以及两个固定框组件。
[0045]参照图1,每个电池组包括:放置板和分别设在放置板两侧的两个电池单体,隔板5位于两个电池组之间,散热片分别设在放置板和隔板5上以将每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隔离开,两个固定框组件分别设在两个电池组的两侧,以将两个电池组与隔板5可拆卸地固定成一体,其中,每个固定框组件包括:固定框和固定块,固定块将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在相应的放置板上。
[0046]沿图1中所示的自前向后的方向,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顺次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框411、第一电池单体21、第一放置板11、第一散热片31、第二电池单体22、第二散热片32、隔板5、第三电池单体23、第三散热片33、第二放置板12、第四电池单体24、第二固定框412以及第二固定块。
[0047]其中,参照图1并结合图3和图4,第一放置板11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一开口 111,第一散热片31设在第一开口 111内,第一电池单体21的后部电芯配合在第一开口 111内的前部且与第一散热片31的前表面相接触,第二电池单体22的前部电芯配合在第一开口 111内的后部且与第一散热片31的后表面相接触,从而第一电池单体21与第二电池单体22被第一散热片31隔离开。
[0048]相类似地,参照图1并结合图3和图4,第二放置板12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二开口 121,第三散热片33设在第二开口 121内,第三电池单体23的后部电芯配合在第二开口 121内的前部且与第三散热片33的前表面相接触,第四电池单体24的前部电芯配合在第二开口 121内的后部且与第三散热片33的后表面相接触,从而第三电池单体23与第四电池单体24被第三散热片33隔离开。
[0049]进一步地,参照图1并结合图5,隔板5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三开口 51,第二散热片32设在第三开口 51内,第二电池单体22的后部电芯配合在第三开口 51内的前部且与第二散热片32的前表面相接触,第三电池单体23的前部电芯配合在第三开口 51内的后部且与第二散热片32的后表面相接触,从而第二电池单体22与第三电池单体23被第二散热片32隔尚开。
[0050]再进一步地,参照图1,第一固定框411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第四开口4111,第一电池单体21的前部电芯212配合在第四开口 4111内,且第一电池单体21的前部电芯212可以从第一固定框411中显露出来,也就是说,第一固定框411的前表面可以与第一电池单体21的前部电芯212的前表面相平齐,第二固定框412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第五开口 4121,第四电池单体24的后部电芯配合在第五开口 4121内,且第四电池单体24的后部电芯可以从第二固定框412中显露出来,也就是说,第二固定框412的后表面可以与第四电池单体24的前部电芯的后表面相平齐。
[0051]参照图1,第一固定块包括第一上固定块4211和第一下固定块4212,第一上固定块4211将第一固定框411的上部与第一放置板11的上部固定在一起,第一下固定块4212将第一固定框411的下部与第一放置板11的下部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第一电池单体21压紧在第一固定框411与第一放置板11之间。
[0052]参照图1,第二固定框412412包括第二上固定块4221和第二下固定块4222,第二上固定块4221将第二固定框412的上部与第二放置板12的上部固定在一起,第二下固定块4222将第二固定框412的下部与第二放置板12的下部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第四电池单体24压紧在第二固定框412与第二放置板12之间。
[0053]进一步地,参照图1并结合图5,隔板5前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前隔板定位部53,第一放置板11后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前隔板定位部53相适配第一放置板11定位部,前隔板定位部53与第一放置板11定位部配合连接,从而第二电池单体22压紧在第一放置板11与隔板5之间。
[0054]参照图1并结合图4和图5,隔板5后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后隔板定位部,第二放置板12前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后隔板定位部相适配第二放置板定位部123,后隔板定位部与第二放置板定位部123配合连接,从而第三电池单体23压紧在第二放置板12与隔板5之间。
[0055]综上所述,参照图1和图2,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框411、第一电池单体21、第一放置板11、第一散热片31、第二电池单体22、第二散热片32、隔板5、第三电池单体23、第三散热片33、第二放置板12、第四电池单体24、第二固定框412以及第二固定块组装成一个完整且紧密连接的整体,该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的散热效果好、体积小、便于装配和固定、通用性强。另外该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可以单独使用(如图6所示),也可以多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实现串并联连接,实现真正的电池模块化。
[005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且该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的体积小、通用性强,便于装配和固定。另外,该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的强度好、外观美观大方、紧凑。
[00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放置板均构造为矩形框状结构,并且每个放置板上设置有一个散热片,散热片与对应的放置板之间限定出位于散热片两侧的两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电池单体容纳部。每个放置板上的散热片与该放置板上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紧贴,并且散热片的至少一部分从该放置板的侧面延伸出。
[0058]参照图2,形成为矩形框状结构的第一放置板11由顶壁、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共同组成,且顶壁、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共同限定出矩形的第一开口 111,第一放置板11的左侧壁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放置板11的左侧壁的第一插孔,且第一插孔位于第一放置板11的左侧壁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处,第一散热片31大体为矩形且配合在第一开口 111的中心平面处,且第一散热片31的左端边沿从第一插孔向左伸出,以便于向第一放置板11外散热。
[0059]此时第一散热片31将第一开口 111分割成彼此前后隔离开的两个电池单体容纳部,以分别用于容纳第一电池单体21的后部电芯和第二电池单体22的前部电芯221,且第一电池单体21的后部电芯的后表面和第二电池单体22的前部电芯221的前表面分别与第一散热片31的前后表面相贴紧,第一散热片31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导热娃胶,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0060]优选地,第一电池单体21的后部电芯的周向尺寸以及第二电池单体22的前部电芯221的周向尺寸分别与相应的电池容纳部的周向尺寸相同,而第一放置板11的右侧壁上可以形成有向后凹入的凹槽,第一散热片31配合在第一开口 111内,且第一散热片31的右端向右延伸,且配合在凹槽内,从而使得第一散热片31的整体的周向尺寸略大于第一电池单体21的后部电芯的周向尺寸以及第二电池单体22的前部电芯221的周向尺寸,从而可以保证散热效果。
[0061]相似地,参照图4,形成为矩形框状结构的第二放置板12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开口 121,第二放置板12的右侧壁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二放置板12的左侧壁的第二插孔122,且第二插孔122位于第二放置板12的左侧壁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处,第三散热片33大体为矩形且配合在第二开口 121的中心平面处,且第三散热片33的右端边沿从第二插孔122向右伸出,以便于向第二放置板12外散热,此时第三散热片33将第二开口121分割成彼此前后隔离开的两个电池单体容纳部,以分别用于容纳第三电池单体23的后部电芯和第四电池单体24的前部电芯,且第三电池单体23的后部电芯的后表面和第四电池单体24的前部电芯的前表面分别与第三散热片33的前后表面相贴紧,第三散热片33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导热硅胶,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另外,第三散热片33的周向尺寸也可以略大于第三电池单体23的后部电芯的周向尺寸以及第四电池单体24的前部电芯的周向尺寸。
[0062]再相似地,隔板5也构造为矩形框状结构,并且隔板5上设置有一个散热片,散热片与隔板5之间限定出位于散热片两侧的两个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电池单体容纳部。例如在图1和图5的示例中,形成为矩形框状结构的隔板5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三开口 51,隔板5的右侧壁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隔板5的右侧壁的第三插孔52,且第三插孔52位于隔板5的右侧壁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处,第二散热片32大体为矩形且配合在第三开口 51的中心平面处,且第二散热片32的右端边沿从第三插孔52向右伸出,以便于向隔板5外散热。
[0063]此时第二散热片32将第三开口 51分割成彼此前后隔离开的两个电池单体容纳部,以分别用于容纳第二电池单体22的后部电芯和第三电池单体23的前部电芯,且第二电池单体22的后部电芯的后表面和第三电池单体23的前部电芯的前表面分别与第二散热片32的前后表面相贴紧,第二散热片32的前后表面分别设有导热硅胶,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另外,第二散热片32的周向尺寸也可以略大于第二电池单体22的后部电芯的周向尺寸以及第三电池单体23的前部电芯的周向尺寸。
[006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4,第一插孔、第二插孔122以及第三插孔52的开设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另外,每个插孔内可以分别具有多个上、下、前、后分别间隔开的定位筋1221,以用于定位和支撑相应的散热片,且可以提高插孔侧壁的强度。
[0065]进一步地,参照图1,每个散热片均包括两个子散热片,每个子散热片通过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夹紧,同一个散热片上的两个子散热片伸出相应插孔后的延伸方向不同,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可选地,每个子散热片的厚度为优选为0.5_,且每个散热片均由优质铝板制成。
[0066]进一步地,参照图1,每个放置板的顶部边框上设置有两组极耳连接部,每个电池单体的顶部均设有两个极耳,其中每个放置板上的两个电池单体的两个极耳分别由于对应的两组极耳连接部上下对应。
[0067]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放置板11的顶壁上具有两组左右间隔开的第一极耳连接部113,每个第一极耳连接部113包括三个向下凹入的极耳连接孔,极耳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第一电池单体21的顶部具有向后延伸的正负两个第一极耳211,正负两个第一极耳211左右间隔开且分别与两个第一极耳连接部113相对,每个第一极耳211上均形成有三个贯穿的第一极耳配合孔,第一极耳配合孔与极耳连接孔一一对应,且第一极耳配合孔可以为通孔,进一步地,第二电池单体22的顶部具有向前延伸的正负两个第二极耳221,两个第二极耳221左右间隔开且分别与两个第一极耳211相对,每个第二极耳221上均形成有三个贯穿的第二极耳配合孔,第二极耳配合孔与第一极耳配合孔一一对应,且第二极耳配合孔可以为通孔。
[0068]参照图2,这样,当第一电池单体21、第一放置板11、第二电池单体22配合到位后,相对应的第二极耳配合孔、第一极耳配合孔以及极耳连接孔从上向下顺次叠压,从而可以通过紧固螺钉等将第一电池单体21的正负两个极耳和第二电池单体22的正负两个极耳分别并联在一起,也就是说,实现了第一电池单体21和第二电池单体22的并联。相类似地,可以将第三电池单体23的正负两个极耳和第四电池单体24的正负两个极耳分别并联在一起,也就是说,实现了第三电池单体23和第四电池单体24的并联。
[0069]进一步地,参照图6,采用连接片7可以将并联后的第一电池单体21的正负两个极耳和第二电池单体22的正负两个极耳、和并联后的第三电池单体23的正负两个极耳和第四电池单体24的正负两个极耳并联在一起,从而实现并联后的第一电池单体21和第二电池单体22与并联后的第三电池单体23和第四电池单体24的进一步并联。
[007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极耳可以从电池单体的电芯的顶部首先竖直向上延伸以显露在相应的放置板或者隔板5的顶部,再朝向相应的极耳连接部水平延伸,由此,为了避免极耳的竖直延伸部的压弯变形等问题,优选地,电池单体的电芯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略大于相应的电池单体容纳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从而避免了电芯部完全伸入到电池单体容纳部后引起极耳的竖直延伸部的折弯变形问题。
[007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隔板5上设置有隔板定位部,放置板上设置有与隔板定位部53适配的放置板定位部。如图1和图5所示,隔板5的顶部和底部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隔板连接板,每个隔板连接板上均设有向前和向后延伸的两个隔板定位部,分别为上述的前隔板定位部53和后隔板定位部,前隔板定位部53和后隔板定位部可以分别为销轴结构。
[0072]相应地,参照图3和图4,第一放置板11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一个设有第一放置板连接板,每个第一放置板连接板上均设有一个向后延伸的上述第一放置板定位部,第一放置板定位部为具有销孔的圆柱,从而通过销轴与销孔的配合,前隔板定位部53与第一放置板定位部可以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第一放置板11与隔板5的连接固定。相类似地,第二放置板12也可以与隔板5连接固定在一起。
[0073]进一步地,参照图1,第一固定框4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向后凹入的安装槽4112,第一上固定块4211与第一下固定块4212的本体分别配合在相应的安装槽4112内,且第一上固定块4211和第一下固定块4212的本体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连接板,每个固定块连接板上均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通孔,每个第一放置板连接板上还设有一个向后凹入的螺纹连接孔112,通过螺钉6将第一上固定块4211、第一下固定块4212与第一放置板11上相对应的通孔与螺纹连接孔112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第一固定框411与第一放置板11的固定连接。相类似地,第二固定框412与第二放置板12同样可以通过第二固定块和螺钉6固定连接在一起。
[007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固定块的本体部配合在相应的安装槽内后,继续向上延伸,以使得固定块的本体的上端面与电池单体的极耳的上端面相平齐,从而可以进一步保护电池单体的极耳。
[0075]下面参照图1,简要描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的装配过程:
[0076]首先将第一散热片31装配到第一放置板11内,将第二散热片32装配到隔板5内,将第三散热片33装配到第二放置板12内,然后再将第一电池单体21、第二电池单体22、第三电池单体23、第四电池单体24按照正负极并联的方式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框411、隔板
5、以及第二放置板12的两侧,同时将隔板定位部与相应的放置板定位部装配到位,接着将第一电池单体21、第二电池单体22的正负极耳并联且连接在第一放置板11的顶部,将第三电池单体23、第四电池单体24的正负极耳并联且连接在第二放置板12的顶部,最后再将第一固定框411配合在第一放置板11内,且采用螺钉6将第一固定块与第一放置板11锁紧在一起,以使第一固定框411压紧第一电池单体21,同时将第二固定框412配合在第二放置板12内,且采用螺钉6将第二固定框412与第二放置板12锁紧在一起,以使第二固定框412压紧第四电池单体24,从而完成整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的装配。
[007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0,包括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多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并联设置或串联设置。
[0078]例如在图7的示例中,五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通过连接片7串联在一起。当然,当改用其他的连接片7以及其他的连接方式时,多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还可以并联在一起。
[0079]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7,每个隔板连接板和每个放置板连接板上具可以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穿孔114,从而可以通过双头螺柱将相互串联或者并联的多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牢靠地固定在一起,以方便使用。由此,实现了真正的电池模块化。
[0080]优选地,当每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组装完成后,每个第一电池单体21的前端面都位于相应的第一放置板11的前端面的后侧,且每个第四电池单体24的后端面都位于相应的第二放置板12的后端面的前侧,从而当两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前后对接时,位于前侧的第二放置板12的后端面与位于后侧的第一放置板11的前表面相接触,而位于前侧的第一电池单体21的后表面与位于后侧的第四电池单体24的前表面前后间隔开,从而有效地提闻了散热效果。
[008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100,从而提高了电池模组1000的整体性能。
[008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8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8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8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电池组,每个电池组包括:放置板和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两侧的两个电池单体; 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两个电池组之间; 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和所述隔板上以将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隔离开;以及 两个固定框组件,所述两个固定框组件分别设在所述两个电池组的两侧,以将所述两个电池组与所述隔板可拆卸地固定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置板均构造为矩形框状结构,并且每个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对应的所述放置板限定出位于所述散热片两侧的两个用于放置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池单体容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置板上的所述散热片与该所述放置板上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紧贴,并且所述散热片的至少一部分从该所述放置板的侧面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与该所述散热片两侧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9mm-1.1mm,所述散热片为招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边框上设置有两组极耳连接部,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极耳,其中每个所述放置板上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两个极耳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两组极耳连接部上下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框组件包括:固定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放置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固定框将所述电池单体夹紧在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放置板之间且所述电池单体从所述固定框中显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定位部,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板定位部适配的放置板定位部。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所述多个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并联设置或串联设置,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
【文档编号】H01M2/10GK203983363SQ20142030164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赵雪梅, 李潇, 赵云, 杨重科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