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848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舌板部上下两侧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的焊接脚。所述电连接器用以传输高频信号。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电连接器需要传输高频信号,需要良好的接地效果,来改善端子组之间的信号干扰与外界的电磁干扰。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之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接地效果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壳体及一内置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以及自基部侧向延伸的用以安装螺钉的耳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舌板部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且焊接至电路板的接脚,所述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接脚的外侧,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侧向延伸入所述耳部内用以搭接所述安装螺钉的挂钩。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所述绝缘本体自基部侧向延伸的用以安装螺钉的耳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舌板部上的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且用以焊接至电路板的接脚,所述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接脚的外侧,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侧向延伸入所述耳部内用以搭接所述安装螺钉的挂钩。如此,可提高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效果,改善外界的电磁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1中分离出绝缘本体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3中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3中分离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6是图5中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7是图5中分离出屏蔽片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8是图7中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9是本发明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至9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导电端子3以及金属壳体5,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0、自基部10向前延伸的舌板部11以及自基部10侧向延伸的用以安装螺钉(未图示)的耳部102,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暴露于舌板部11上的接触部31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31且用以焊接至内置电路板6的接脚32,所述金属壳体5包覆于所述接脚32的外侧,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侧向延伸入所述耳部102内用以搭接所述安装螺钉的挂钩513。如此设置,所述电连接器100安装稳固,且所述金属壳体5通过所述挂钩513可与机箱(未图示)电性接地,可大大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接地效果,改善外界的电磁干扰。在本发明中,所述导电端子3为非平面板材,所述接触部31与所述接脚32处于不同高度平面。即所述导电端子3由非平面的板材切割而成,如此设置,相较于传统工艺中导电端子3由平面板材通过弯折而成,可提高所述导电端子3传输高频信号的速度。具体的,所述接触部31连接有固持部33,所述固持部33与所述接触部31位于不同高度平面,所述固持部33与所述接脚32之间设有切割状台阶部34。即,所述接触部31与固持部33之间的高低落差并非由弯折工艺制成,而是由整片的非平面板材直接进行切割而成。如此,相较于普通的弯折工艺,在前后方向上,在具有相同长度的固持部33的基础上,可使所述接触部31具有更长的接触长度。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相互扣持固定的第一绝缘块21和第二绝缘块22,所述导电端子3分上下两排分别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1和第二绝缘块2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部31前后两端均设有所述固持部33,如此可使所述接触部31与绝缘本体1之间固持更牢固。所述导电端子3的固持部33镶埋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1和第二绝缘块22上,而所述接触部31凸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块21和第二绝缘块22,如此设置,便于所述导电端子3的组装。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用以焊接导电端子3接脚32的一内置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21和第二绝缘块22后端。如此设置,所述导电端子3直接焊接于所述电路板6,可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传输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6后端连接有柔性电路板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3也可焊接于柔性电路板7上。所述第一绝缘块21和第二绝缘块22之间夹持有屏蔽片4,所述屏蔽片4包括位于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接触部31之间的主体部41以及自主体部41左右两侧向后延伸并用以固持于所述电路板6上的固持臂42。如此设置,所述屏蔽片4可在上下方向上对所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起到相互屏蔽的作用,从而防止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之间信号干扰;且所述固持臂42能够稳固地焊接于电路板6上下两侧,从而提高电连接器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绝缘块21和第二绝缘块22之间设有相互扣合的凸柱23和凹坑24,所述屏蔽片4的主体部41设有套接于所述凸柱上的定位孔411。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块21、第二绝缘块22和屏蔽片4三者可稳定固持在一起,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位于导电端子3接脚32上下两侧的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所述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均包括本体部511、521以及自本体部511、521向两侧延伸并搭接于所述屏蔽片4固持臂42上的搭接臂512、522。如此设置,所述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能够对所述导电端子3外侧实现较好的屏蔽作用,所述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可通过所述搭接臂512、522搭接到所述屏蔽片4上而实现三者之间的接地传导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片4、上壳体51、下壳体52可通过所述与安装螺钉搭接的挂钩513而实现较好的接地作用。所述绝缘本体1包覆于所述上壳体51、下壳体52、第一绝缘块21、第二绝缘块22、屏蔽片4及导电端子3外侧,所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1分别凸伸出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21、22并暴露于舌板部11的上下两侧。如此设置,可使所述电连接器100结构稳固。所述挂钩513自所述搭接臂512一体延伸而成,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钩513和所述搭接臂512或本体部511之间也可通过组装而进行连接。所述挂钩513镶埋成型于所述耳部102内,所述耳部102上设有前后贯穿的用以安装所述安装螺钉的安装孔103,所述挂钩513围绕所述安装孔103延伸,且所述挂钩513延伸末端呈翘起状,如此设置,在镶埋过程中,所述翘起状延伸末端可保证所述挂钩513位于耳部102内的特定位置,从而保证所述挂钩513能与安装孔103内的安装螺钉实现良好电性接触。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