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封装用耐硫化耐UV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437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LED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封装用耐硫化耐UV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ED目前所用封装材料有环氧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玻璃、有机硅等高透明材料,其中环氧树脂与有机硅材料作为主要的封装材料,环氧树脂内应力过大,黄变、耐高低温性能差,耐老化性能差;而有机硅材料内应力小,耐高低温性能好,不黄变,透光率也高于环氧树脂,因此有机硅材料取代环氧树脂,被广泛用于LED封装领域。但是有机硅材料,特别是低折射率有机硅材料,因其低交联密度导致透氧透湿,在含硫气体作用下,会部分穿透封装材料,在银层与硅胶界面无粘接性,易生成硫化银,导致银层发黑。另外,有机硅材料在经过UV照射后,光通量迅速下降。因此制备高致密、耐硫化耐UV涂层迫在眉睫。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LED封装用耐硫化耐UV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ED封装用耐硫化耐UV涂层,包括20-25重量份的全氢聚硅氮烷和75-80重量份的溶剂;其中,所述的全氢聚硅氮烷结构式为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醚或乙酸甲酯。上述LED封装用耐硫化耐UV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20-25重量份的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75-80重量份的溶剂中,混合均匀;(2)将步骤(1)的混合物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至芯片表面,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分阶段固化,控制UV固化时间为60秒,控制加热温度为100-120℃、加热时间为60秒;(3)去除多余涂层材料,再点上LED封装胶,加热成型。本发明的LED封装用耐硫化耐UV涂层的固化机理为:其中,n=2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溶剂中,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后,在芯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排列结构,使得芯片的耐硫化和耐UV性能得到大大改善,光通量大大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的耐硫化耐UV性能测试方法为:取固化后成品10pcs测试光通量作为初始数据,用双面胶贴在保鲜盒盒盖上,支架胶面朝下,取尺寸为10cm*10cm*5cm的保鲜盒,将双面胶一侧贴在保鲜盒盒盖内侧,另一侧粘贴胶面。在保鲜盒内加入硫粉2g,硫粉均匀铺在盒子底部且成粉状而非块状,将盒盖盖在盒体上,使保鲜盒密封。将保鲜盒置于80℃烘箱中,8h后取出;再将样品放入UV老化箱中,温度为50℃,波长280-400nm,放置24h后取出,测试光通量,计算光衰。实施例1将25份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75份无水乙醚中,混合均匀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至芯片表面,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分阶段固化,UV固化时间为60秒,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60秒。清除去多余涂层材料,再点上LED封装胶,加热成型,测试耐硫化耐UV性能。实施例2将23份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77份无水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至芯片表面,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分阶段固化,UV固化时间为60秒,加热温度为110℃,加热时间为60秒。清除去多余涂层材料,再点上LED封装胶,加热成型,测试耐硫化耐UV性能。实施例3将20份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80份无水乙酸甲酯中,混合均匀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至芯片表面,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分阶段固化,UV固化时间为60秒,加热温度为115℃,加热时间为60秒。清除去多余涂层材料,再点上LED封装胶,加热成型,测试耐硫化耐UV性能。实施例4将21份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79份无水四氢呋喃中,混合均匀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至芯片表面,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分阶段固化,UV固化时间为60秒,加热温度为120℃,加热时间为60秒。清除去多余涂层材料,再点上LED封装胶,加热成型,测试耐硫化耐UV性能。实施例5将22份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78份无水乙酸甲酯中,混合均匀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至芯片表面,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分阶段固化,UV固化时间为60秒,加热温度为105℃,加热时间为60秒。清除去多余涂层材料,再点上LED封装胶,加热成型,测试耐硫化耐UV性能。实施例6将25份全氢聚硅氮烷溶解于75份无水乙醚中,混合均匀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涂至芯片表面,采用UV与加热的方式分阶段固化,UV固化时间为60秒,加热温度为120℃,加热时间为60秒。清除去多余涂层材料,再点上LED封装胶,加热成型,测试耐硫化耐UV性能。表1为采用实施例1-6制得的涂层与未采用本发明涂层的光通量数据对照。表1未采用涂层实施例涂层实施例188.2%99.5%实施例288.1%99.1%实施例388.3%99.0%实施例488.0%99.1%实施例588.4%99.2%实施例688.4%99.4%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涂层,其光通量得到大大提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