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59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要求2015年8月2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66885号的优先权,并将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申请以用于参照。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缆)和ffc(flexibleflatcable,柔性扁平电缆)等平板形状的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器。该现有的连接器具有:绝缘体,其能够插入拔出连接对象物;触点,其固定在绝缘体上;以及致动器,其以能够旋转(开闭)是方式被绝缘体支撑。为了使操作者插入连接对象物的插入性良好,能够将该致动器从关闭状态旋转90°以上,从而打开至致动器的上表面(背面)与绝缘体的上表面端部抵接(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在连接对象物与连接器的连接作业中,操作者进行如下的作业,即,将致动器打开至打开状态,将连接对象物插入连接器中,然后进行关闭致动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433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此处,由于在上述现有的连接器中,致动器能够从关闭状态旋转90°以上,因此从打开角度超过90°时开始成为向背后倾斜的状态(以下,称为“后倾状态”)。

因此,在上述现有的连接器中,因操作者不小心的误操作而造成操作者对致动器施加超过后倾状态的临界打开角度的力时,致动器的上表面(背面)与绝缘体的上表面端部产生干涉(冲撞)。其结果是,致动器有可能会破损或脱落。

另外,最近,在组装线上通过组装装置使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插入以及连接的作业实现自动化的情况日益增多。认为今后该自动化的趋势会越来越加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致动器从后倾状态变为关闭状态,必须使致动器旋转90°以上,且要求向关闭状态的方向按压致动器的力(从连接器的上方按压的力)。但是,现有的自动组装装置存在从连接器的上方按压致动器的力常常不充分而容易产生不完全操作(锁定)的问题。另外,由于需要额外的工序来从连接器的上方可靠地按压致动器,因此,容易导致组装装置的大型化或高成本化、或者组装线的停滞等弊端。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的认识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即使向致动器的打开方向施加过剩的力也能够防止致动器的破损或脱落,而且能够在使用自动组装装置进行组装时容易且可靠地使致动器形成关闭状态的连接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绝缘体,其具有容置部,该容置部设置有容置开口,且能够经由该容置开口将连接对象物插入该容置部;触点,其被所述绝缘体支撑,且能够在所述容置部中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电连接;以及致动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被所述绝缘体支撑,在打开状态下能够经由所述容置开口插入所述连接对象物,而且,该致动器具有在关闭状态下朝向所述触点对容置在所述容置部的所述连接对象物进行按压的按压部,所述致动器具有一对臂部,所述一对臂部位于所述容置部的两侧,且从所述按压部的两侧端部向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插入方向延伸,所述一对臂部和所述绝缘体具有对所述致动器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

所述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能够由一对抵接部构成,所述一对抵接部设置在所述一对臂部和所述绝缘体上,在所述致动器的打开状态下彼此接触来限制所述致动器的打开角度。

在所述致动器的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的所述一对抵接部能够彼此不接触。

能够使所述一对臂部侧的所述抵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按压部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更靠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插入方向侧的位置。

能够将所述按压部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与所述一对臂部侧的所述抵接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所述容置部的上面部与所述绝缘体侧的所述抵接部之间的距离更大。

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绝缘体能够具有对所述致动器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

所述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能够由设置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绝缘体上且彼此相向的凹部和凸部构成。

在所述致动器的所述一对臂部能够形成有从该一对臂部向侧面突出的侧方突起,能够在所述绝缘体上支撑有防脱配件,在所述防脱配件中收入所述一对臂部的所述侧方突起,且所述防脱配件能够使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绝缘体转动以及滑移。

所述侧方突起和所述防脱配件能够具有对所述致动器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

所述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能够由所述侧方突起和倾斜面构成,所述倾斜面形成于所述防脱配件,随着朝向插入方向侧,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容置部的下方部的距离增大。

在所述连接对象物上能够形成有定位凹部,在所述绝缘体上能够形成有在所述致动器的关闭状态下嵌入所述定位凹部的定位突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获得一种即使向致动器的打开方向施加过剩的力也能够防止致动器的破损或脱落,而且能够在使用自动组装装置进行组装时容易且可靠地使致动器形成关闭状态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关闭状态)。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打开状态)。

图3是从前方观察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打开状态)。

图4是从后方观察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打开状态)。

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向图1中的vi-vi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7是向图1中的vii-vi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8是向图3中的viii-vii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9是向图3中的ix-ix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连接器的安装以及连接对象物与连接器的连接的第一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连接器的安装以及连接对象物与连接器的连接的第二图。

图12是向图3中的xii-xii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3是向图11中的xiii-xiii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进行说明。该连接器10能够插入拔出图5所示的连接对象物(例如fpc)12。以下说明中的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图中记载的箭头的各方向为基准。图中的前后方向与“连接对象物12的插入拔出方向”对应。图中的向后方向与“连接对象物12的插入方向”对应。图中的向前方向与“连接对象物12的拔出方向”对应。

(连接器10的结构)

连接器10具有:绝缘体20,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多个触点30,其呈列状保持在绝缘体20上;致动器40,其以能够开闭(进行旋转操作)的方式设置在绝缘体20上;以及两个防脱配件50,其防止致动器40从绝缘体20脱离(脱落)。

如图5所示,触点30由金属材料形成,在触点30的后端部设有弯曲成大致l字状的安装部32。另外,在触点30设有弹性变形部34,该弹性变形部34位于比安装部32更靠前方的位置,并向前斜上方延伸。在该弹性变形部34的前端附近部设有向上弯曲的接触突部36。安装部32焊接在基板14上设有的图案上(图11~图13)。

绝缘体20由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绝缘体20具有:配件卡止块21,其配置在左右两端部,并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配件卡止孔21a;以及平板状的底板部23,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将两个配件卡止块21彼此连接。在配件卡止块21的上端部设有致动器防脱突出部21b,该致动器防脱突出部21b位于配件卡止孔21a的上方,且向前方突出。

在绝缘体20的底板部23的上表面形成有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多个触点卡止槽23a。各触点卡止槽23a中压入固定对应的触点30(图2、图3)。

另外,在底板部23的上表面,在与配件卡止块21分离的位置以在左右夹着多个触点卡止槽23a的方式设有向上方立起的一对侧方部25。该一对侧方部25的上端部彼此通过平板状的顶板部27连接。该一对侧方部25的后端部彼此通过平板状的后方部29(图4)连接。在后方部29上的分别与多个触点卡止槽23a对应的位置设有触点插入孔29a(图4)。各触点插入孔29a与对应的触点卡止槽23a连通。从该触点插入孔29a插入的触点30卡止固定于触点插入孔29a和触点卡止槽23a。

由底板部23、一对侧方部25、顶板部27以及后方部29包围的空间构成收入连接对象物12的连接对象物容置部(容置部)20a。而且,能够经由在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的前方开口形成的容置开口20b向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插入连接对象物12以及从接对象物容置部20a拔出连接对象物12。

另外,在底板部23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由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的侧方部25和配件卡止块21的侧面夹着的一对臂部配置凹部20c(图2、图4、图5)。

另外,在底板部23的上表面上的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的左右两端部的前方位置设有向上方立起的一对防脱突出部(定位突出部)23b,该一对防脱突出部(定位突出部)23b防止连接对象物12从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脱落。将设置在连接对象物12的左右两端部的钩挂凹部(定位凹部)12a挂在一对防脱突出部23b上(嵌入),从而能够确定连接对象物12的插入位置,而且能够防止连接对象物12从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脱落。

另外,在底板部23的上表面上的一对防脱突出部23b的侧方外侧分别设有一对引导突出部23c。在该引导突出部23c的后表面上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引导面23d,该引导面23d引导致动器40向开关状态变化(图1、图5、图7、图9)。

另外,在一对引导突出部23c的相对的侧表面上端部分别设有卡合突起23f(图3、图5、图11)。

在底板部23的上表面形成有支撑抵接部23e,在后述的致动器40打开状态下,该支撑抵接部23e与该致动器40的倾斜部40i的后端抵接部40f抵接(图9)。该支撑抵接部23e分别位于绝缘体20的一对侧方部25的侧方外侧(底板部23上的夹在侧方部25与配件卡止块21之间的两个区域)。后端抵接部40f和支撑抵接部23e所起的作用效果,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在顶板部27的前端部设有凸部27a,在后述致动器40的打开状态下,该凸部27a与该致动器40的凹部40c相向(图13)。凹部40c和凸部27a所起的作用效果,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致动器40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被绝缘体20支撑,在致动器40的打开状态下,能够经由容置开口20b插入拔出连接对象物12,而且,致动器40具有平板状的致动器基部(按压部)40a,在致动器40的关闭状态下,该致动器基部40a朝向触点30按压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内所容置的连接对象物12,另外,致动器40具有一对臂部40b,该一对臂部40b位于绝缘体20的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的两侧,且从致动器基部40a的两侧端部向前后方向(连接对象物12的插入拔出方向)延伸。该一对臂部40b进入绝缘体20的一对臂部配置凹部20c中。

另外,在致动器基部40a的左右两端部40n分部设有位于一对臂部40b的前方且向左右侧方突出的卡合突起40m。在致动器40的关闭状态下,该卡合突起40m与绝缘体20的卡合突起23f卡合。

在致动器基部40a的后端部(插入方向侧的端部)40e(图9)设有朝向上方和后方开放的凹部40c(图12、图13)。在一对臂部40b分别设有向左右侧方突出的圆柱状的移动限制突起(侧方突起)40d。该移动限制突起40d位于致动器基部40a的后端部40e与致动器40的倾斜部40i的后端部所形成的后端抵接部40f之间。换言之,移动限制突起40d位于图9所示的致动器基部40a的后端部40e与一对臂部40b的后端抵接部40f之间的距离为l1的范围内。

另外,如图7所示,从左右方向观察时,致动器40的臂部40b呈包括上边部40g、下边部40h以及连接上边部40g的后端与下边部40h的后端的倾斜部40i的大致梯形形状。在该大致梯形形状中,连接上边部40g的前端与下边部40h的前端的部分呈阶梯形状,包括第一被引导部40j以及与该第一被引导部40j形成的内角α大于90°的第二被引导部40k。如图7所示,在致动器40的关闭状态下,上边部40g以及下边部40h与绝缘体20的底板部23大致平行,而且,下边部40h成为从底板部23浮起的状态。另外,在致动器40的关闭状态下,第一被引导部40j与绝缘体20的引导面23d相向。下边部40h与倾斜部40i通过棱线部(曲面部)40l连接。

防脱配件50由平板状的金属材料成型而成,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设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上部开口切口部50a(图5)。对于上部开口切口部50a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而言,上侧比下侧更窄。该上部开口切口部50a的上侧的宽度比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的直径更大。而且,防脱配件50具有:配件基部50b,其位于上部开口切口部50a的前侧;被插入部50c,其位于上部开口切口部50a的后侧,并插入配件卡止块21的配件卡止孔21a中;以及连接部50d,其位于上部开口切口部50a的下侧,将配件基部50b与被插入部50c的下端部彼此连接。

在被插入部50c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附近设有从被插入部50c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卡止突起50e。当将被插入部50c插入配件卡止块21的配件卡止孔21a时,卡止突起50e卡止于配件卡止孔21a的底面,能实现防止从配件卡止孔21a脱落。

在配件基部50b的后表面上端部设有向后方突出的致动器防脱突出部50f。配件基部50b和致动器防脱突出部50f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该平面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比被插入部50c的上表面更高。在被插入部50c插入配件卡止块21的配件卡止孔21a时,致动器防脱突出部50f的后端与配件卡止块21的致动器防脱突出部21b的前端隔开比致动器40的圆柱状的移动限制突起40d的直径更小的间距而相向。由此,能实现防止致动器40从防脱配件50(绝缘体20)脱落(图6)。

在配件基部50b和连接部50d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安装部50g(图5)。该安装部50g焊接到基板14(图11~图13)上所设置的图案上(图11~图13)。

由图6、图8可知,在致动器防脱突出部50f的下方形成有随着朝向后方(插入方向侧)与容置部20a的下方部(底板部23)的距离增大的倾斜面50h。换言之,该倾斜面50h大致朝向绝缘体20的致动器防脱落突出部21b的前端部。

(连接器10的作用)

在致动器40的打开状态下,如上所述构成的连接器10具有如下作用。

在操作者等从标准的打开状态不小心地施加了朝向后倾状态的过剩的操作力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致动器40的一对臂部40b的倾斜部40i的后端抵接部40f与形成在绝缘体20的底板部23上的支撑抵接部23e也彼此接触,能限制致动器40的最大打开角度(防止致动器40打开最大打开角度以上)。即,致动器40的后端抵接部40f和绝缘体20的支撑抵接部23e构成相互协作来限制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的“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

如图12所示,设置在致动器40的致动器基部(按压部)40a的后端部40e上的凹部40c与设置在绝缘体20的顶板部27的前端部的凸部27a彼此卡合(抵接),从而能限制致动器40的最大打开角度(防止致动器40打开最大打开角度以上)。即,致动器40的凹部40c和绝缘体20的凸部27a构成相互协作来限制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的“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

如图8所示,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和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彼此抵接,从而能限制致动器40的最大打开角度(防止致动器40打开最大打开角度以上)。即,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和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构成彼此协作来限制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的“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更具体地说,致动器40的凹部40c与绝缘体20的凸部27a的相向部(抵接部)位于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的延长线上。因此,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与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彼此抵接,使致动器40向绝缘体20的致动器防脱突出部21b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并增强致动器40的凹部40c与绝缘体20的凸部27a的抵接力。换言之,通过“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和“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两者的协同效果,能够限制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通过致动器40的后端抵接部40f与绝缘体20的支撑抵接部23e(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致动器40的凹部40c与绝缘体20的凸部27a(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以及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与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来限制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由此,在致动器40的打开状态下,即使在因操作者不小心的误操作而造成向致动器40的打开方向施加过剩的力的情况下,实际上致动器40也不会打开最大打开角度以上。即,连接器10能够防止致动器40的破损或脱落。

另外,如图9所示,将致动器40的致动器基部(按压部)40a的后方侧(插入方向侧)的后端部40e与一对臂部40b的后端抵接部40f之间的距离l1设定为比连接对象物容置部20a的上面部与绝缘体20的支撑抵接部23e之间的距离h1更大。即,由于致动器基部40a的后端部40e(支点)与臂部40b的后端抵接部40f(作用点)之间的距离长,因此连接器10能够降低对致动器40施加的负荷且有效地限制致动器40的打开。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后端抵接部40f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致动器基部(按压部)40a的插入方向侧的后端部40e(或容置开口20b)更靠连接对象物12的插入方向侧(后方)的位置。由此,连接器10能够将致动器40的最大打开角度设定为与90°相比足够小的锐角。因此,连接器10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致动器40要打开超过作为该锐角的最大打开角度时致动器40破损或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6、图7所示,在致动器40的关闭状态下,致动器40的一对臂部40b(后端抵接部40f)成为从绝缘体20的底板部23浮起的状态。即,致动器40的后端抵接部40f与绝缘体20的支撑抵接部23e是不接触的。

在向绝缘体20安装致动器40时,首先,仅将防脱配件50的被插入部50c的后端部压入(临时压入)到配件卡止孔21a中。在该临时压入状态下,致动器防脱突出部50f的后端与配件卡止块21的致动器防脱突出部21b的前端之间的分离距离比移动限制突起40d的直径更大。接着,将一对移动限制突起40d从上方嵌入到临时压入的一对防脱配件50的上部开口切口部50a中,并且将一对臂部40b分别配置在一对臂部配置凹部20c。接着,进一步朝向配件卡止孔21a的内侧(后方)压入(正式压入)防脱配件50的被插入部50c。此时,致动器防脱突出部50f的后端与配件卡止块21的致动器防脱突出部21b的前端隔开比圆柱状的移动限制突起40d的直径更小的分离距离而相向。由此,移动限制突起40d位于周围被配件基部50b、连接部50d、被插入部50c以及致动器防脱突出部21b包围的移动限制孔20d中(图6),移动限制突起40d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移动限制孔20d内。而且,移动限制突起40d松配合处于移动限制孔20d内,由此致动器40能够进行滑动作(移动)和旋转动作。如此地成为移动限制突起40d与移动限制孔20d松配合且致动器40不具有旋转轴的结构。

(将致动器40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变化的动作)

在致动器40的打开状态下,致动器40为向拔出连接对象物12的方向倾斜的姿势。此时,如图9所示,致动器40的臂部40b的第二被引导部40k与绝缘体20的引导面23d抵接。即,在打开状态下,致动器40为通过第二被引导部40k靠在引导面23d上的状态。由此,引导面23d对第二被引导部40k的反作用力增大,引导面23d与第二被引导部40k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因为该摩擦力,只要不对致动器40施加向关闭方向的外力,致动器40就不会从打开状态变化为关闭状态。即,连接器10能够稳定地维持致动器40的打开状态。另外,在打开状态下,致动器40的连接下边部40h与倾斜部40i的棱线部(曲面部)40l与绝缘体20的底板部23的上表面抵接。

当对致动器40施加向关闭方向的外力时,致动器40开始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变化。在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的初始阶段,第二被引导部40k被引导,使得第二被引导部40k以与引导面23d抵接的状态向下方和后方滑动。与此相伴地,棱线部(曲面部)40l在底板部23的上表面朝向后方开始滑动,并且移动限制突起40d在防脱配件50的连接部50d的上表面以滑动受限的状态朝向后方开始滑动。其结果是,致动器40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进行旋转动作以及向后方的滑动动作。棱线部40l和移动限制突起40d均具有包括曲面的形状,利用该曲面在底板部23的上表面和防脱配件50的连接部50d的上表面滑动。因此,能够从打开状态顺利地变化为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当进行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变化的过程时,致动器40的致动器基部40a的卡合突起40m与绝缘体20的卡合突起23f卡合,致动器40成为完全关闭的状态。

(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变化的动作)

在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变化的动作中,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在防脱配件50的连接部50d的上表面以滑动受限的状态朝向前方滑动,并且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进行旋转动作。如上所述,当致动器40打开时,通过致动器40的后端抵接部40f与绝缘体20的支撑抵接部23e(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致动器40的凹部40c与绝缘体20的凸部27a(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以及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与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来限制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打开为打开状态(图8、图9、图1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致动器40具有一对臂部40b,该一对臂部40b配置在容置部20a的两侧且从按压部40a的两侧端部沿着连接对象物12的插入拔出方向延伸,一对臂部40b和绝缘体20具有对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形成打开状态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40f、23e)。由此,就连接器10而言,即使向致动器40的打开方向施加过剩的力也能够防止致动器40破损或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将致动器40的最大打开角度设定为小于90°,而且,通过致动器40的后端抵接部40f与绝缘体20的支撑抵接部23e(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致动器40的凹部40c与绝缘体20的凸部27a(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以及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与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来限制致动器4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打开。因此,在使用自动组装装置进行组装时,即使受到向关闭状态的方向按压致动器40的较大的力(从连接器的上方按压的力),连接器10也能够以小的力使致动器40移动(滑动移动、转动)从而容易且可靠地将其向关闭方向引导。而且,即使在向关闭状态的方向按压致动器40的力大的情况下,连接器10也能够躲避(分散)该力而不会完全承受,因此能够防止致动器40破损或脱落。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设置有致动器40的后端抵接部40f与绝缘体20的支撑抵接部23e(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致动器40的凹部40c与绝缘体20的凸部27a(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以及致动器40的移动限制突起40d与防脱配件50的倾斜面50h(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将上述全部构件作为必须的构成构件,例如,也可以为设置“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省略“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和“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12连接对象物

12a钩挂凹部(定位凹部)

14基板

20绝缘体

20a连接对象物容置部(容置部)

20b容置开口

20c臂部配置凹部

20d移动限制孔

21配件卡止块

21a配件卡止孔

21b致动器防脱突出部

23底板部(容置部)

23a触点卡止槽

23b防脱突出部

23c引导突出部

23d引导面

23e支撑抵接部(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

23f卡合突起

25侧方部(容置部)

27顶板部(容置部)

27a凸部(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

29后方部(容置部)

29a触点插入孔

30触点

32安装部

34弹性变形部

36接触突部

40致动器

40a致动器基部(按压部)

40b臂部

40c凹部(第二打开状态限制部)

40d移动限制突起(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

40e后端部(插入方向侧的端部)

40f后端抵接部(第一打开状态限制部)

40g上边部

40h下边部

40i倾斜部

40j第一被引导部

40k第二被引导部

40l棱线部(曲面部)

40m卡合突起

40n左右两端部

50防脱配件

50a上部开口切口部

50b配件基部

50c被插入部

50d连接部

50e卡止突起

50f致动器防脱突出部

50g安装部

50h倾斜面(第三打开状态限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