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0616发布日期:2018-07-31 21:4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降低噪声干扰(如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及射频干扰rfi,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电控装置、电信设备等商品设计皆以高可靠度、高性能及高反应为设计主轴,因此造成ic设计及基板电路必须朝向为微间距设计,相对地,电性连接不同的电子元件的连接器,也必须随着基板电路的微间距设计而微小化,且如何降低或解决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及射频干扰(rfi,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也是连接器必须考量的问题,否则设计优良的积体电路设计或基板电路设计,也会因连接器受电磁干扰及射频干扰而造成电子商品的可靠度、性能、反应降低或无法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噪声干扰(如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及射频干扰rfi,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屏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容置槽,该些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该端子具有第一接触端及第二接触端,该第一接触端凸出于该绝缘本体,该第二接触端位于该容置槽中,该屏蔽壳体具有本体部、容置空间、第一屏蔽部及第一屏蔽空间,该本体部环绕该容置空间,该第一屏蔽部连接于该本体部,且该第一屏蔽部遮盖该第一屏蔽空间,该绝缘本体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各该端子的该第一接触端位于该第一屏蔽空间中,该第一屏蔽部屏蔽该第一接触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屏蔽部具有第一屏蔽板,该第一屏蔽板连接于该本体部,该第一屏蔽板与平行该本体部的第一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该第一屏蔽板屏蔽该第一接触端。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屏蔽部具有两个第一侧屏蔽板,各该第一侧屏蔽板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屏蔽板的两侧,该第一屏蔽空间被该第一屏蔽板及该第一侧屏蔽板包围。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另包含接地导接件,该接地导接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该接地导接件具有抵触端及导接端,该抵触端接触该屏蔽壳体。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屏蔽壳体具有第二屏蔽部及第二屏蔽空间,该第二屏蔽部连接于该本体部,该第二屏蔽部遮盖该第二屏蔽空间,该接地导接件的该导接端凸出于该绝缘本体且位于该第二屏蔽空间中。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屏蔽壳体具有第二屏蔽部及第二屏蔽空间,该第二屏蔽部连接于该本体部,该第二屏蔽部遮盖该第二屏蔽空间,该接地导接件的该抵触端凸出于该绝缘本体且位于该第二屏蔽空间中。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屏蔽部具有第二屏蔽板,该第二屏蔽板连接于该本体部,该第二屏蔽板与平行该本体部的第二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该第二屏蔽板屏蔽该导接端。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接地导接件的该抵触端接触该第二屏蔽板。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屏蔽部具有两个第二侧屏蔽板,各该第二侧屏蔽板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屏蔽板的两侧,该第二屏蔽空间被该屏蔽板及该第二侧屏蔽板包围。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接地导接件具有触压端,该触压端位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接地导接件具有扣合臂,该扣合臂位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该扣合臂用以限制导接元件。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第一限位件,该屏蔽壳体具有第二限位件,该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本体部,该第一限位件挡止该第二限位件,以避免该屏蔽壳体脱离该绝缘本体。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沟槽,该第一限位件位于该沟槽中。

本发明借由该屏蔽壳体的该屏蔽部屏蔽各该端子的各该第一接触端,以降低噪声干扰。

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结合导接元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结合导接元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结合导接元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电连接器110:绝缘本体

111:容置槽111a:限位部

112:第一限位件113:沟槽

120:端子121:第一接触端

122:第二接触端130:屏蔽壳体

131:本体部132:容置空间

133:第一屏蔽部133a:第一屏蔽板

133b:第一侧屏蔽板134:第一屏蔽空间

135:第二屏蔽部135a:第二屏蔽板

135b:第二侧屏蔽板136:第二屏蔽空间

137:第二限位件140:接地导接件

141:抵触端142:导接端

143:触压端144:扣合臂

200:电路基板300:导接元件

a1:第一夹角a2:第二夹角

d1:夹持距离d2:厚度

l1:第一轴线l2: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用以装设于电路基板200,并与该电路基板200电性连接,该电连接器100包含绝缘本体110、多个端子120及屏蔽壳体130,该绝缘本体110具有容置槽111,该容置槽111可供导接元件(如排线)插接。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及图7,该些端子120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10,该些端子120具有第一接触端121及第二接触端122,该第一接触端121凸出于该绝缘本体110,该第一接触端121用以与该电路基板200电性连接,该第二接触端122位于该容置槽111中,该些端子120以该第二接触端122与插接于该容置槽111的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图3、图5及图6,该屏蔽壳体130具有本体部131、容置空间132、第一屏蔽部133及第一屏蔽空间134,该本体部131环绕该容置空间132,该第一屏蔽部133连接于该本体部131,且该第一屏蔽部133遮盖该第一屏蔽空间13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屏蔽部133具有第一屏蔽板133a,该第一屏蔽板133a连接于该本体部131,请参阅图6,该第一屏蔽板133a与平行该本体部131的第一轴线l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1。

请参阅图1、图3、图5及图6,该绝缘本体110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32中,各该端子120的该第一接触端121位于该第一屏蔽空间134中,该第一屏蔽部133屏蔽该第一接触端12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屏蔽部133的该第一屏蔽板133a屏蔽该第一接触端121,请参阅图1、图3及图5,较佳地,该第一屏蔽部133具有两个第一侧屏蔽板133b,各该第一侧屏蔽板133b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屏蔽板133a的两侧,该第一屏蔽空间134被该第一屏蔽板133a及该第一侧屏蔽板133b包围,且各该端子120的该第一接触端121被该第一屏蔽板133a及该第一侧屏蔽板133b包围,以使该第一接触端121被屏蔽于该屏蔽壳体130与该绝缘本体110之间,当该电连接器100被设置于该电路基板200时,可借由该屏蔽壳体130屏蔽噪声。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图6及图7,该电连接器100另包含接地导接件140,该接地导接件140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10,该接地导接件140具有抵触端141、导接端142及触压端143,该抵触端141接触该屏蔽壳体130,该导接端142用以与该电路基板200电性连接,该触压端143位于该绝缘本体110的该容置槽111中。

请参阅图6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地导接件140的该触压端143及该端子120的该第二接触端122设置于该容置槽111中,该容置槽111设有限位部111a,请参阅图6,该接地导接件140的该触压端143至该端子120的该第二接触端122之间具有夹持距离d1,其用以夹持该导接元件300,在本实施例中,该导接元件300为排线,该导接元件具有厚度d2,该夹持距离d1不大于设置于该触压端143与该第二接触端122之间的该导接元件300的厚度d2,请参阅图7,当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插设于该容置槽111时,由于该容置槽111设有该限位部111a,因此该限位部111a可限制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插设于该容置槽111的深度,且由于该触压端143触压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因此使得该端子120的该第二接触端122与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的导接垫(图未绘出)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图2及图8,较佳地,该接地导接件140具有扣合臂144,该扣合臂144位于该绝缘本体110的该容置槽111中,当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插设于该容置槽111时,该扣合臂144用以限制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以避免该导接元件300(如排线)脱离该电连接器100。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图6及图7,该屏蔽壳体130具有第二屏蔽部135及第二屏蔽空间136,该第二屏蔽部135连接于该本体部131,该第二屏蔽部135遮盖该第二屏蔽空间136,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屏蔽部135具有第二屏蔽板135a,该第二屏蔽板135a连接于该本体部131,请参阅图6,该第二屏蔽板135a与平行该本体部131的轴线l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a2。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图6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地导接件140的该导接端142凸出于该绝缘本体110且位于该第二屏蔽空间136中,该第二屏蔽板135a屏蔽该导接端142,该接地导接件140的该抵触端141凸出于该绝缘本体110且位于该第二屏蔽空间136中,该接地导接件140的该抵触端141接触该第二屏蔽板135a。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图6及图7,较佳地,该第二屏蔽部135具有两个第二侧屏蔽板135b,各该第二侧屏蔽板135b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屏蔽板135a的两侧,该第二屏蔽空间136被该屏蔽板135a及该第二侧屏蔽板135b包围,且该接地导接件140的该抵触端141及该导接端142被该第二屏蔽板135a及该第二侧屏蔽板135b包围。

请参阅图1、图2、图5、图9及图10,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10具有第一限位件112,该屏蔽壳体130具有第二限位件137,该第二限位件137设置于该本体部131,较佳地,该绝缘本体110具有沟槽113,该第一限位件112位于该沟槽113中,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件112为限位凸肋,该第二限位件137为一体形成于该屏蔽壳体130的弹片,当该屏蔽壳体130由第一位置(请参阅图9)移动至第二位置(请参阅图10)时,该第二限位件137越过该第一限位件112后,该第一限位件112挡止该第二限位件137,以避免该屏蔽壳体130脱离该绝缘本体110,且可使该接地导接件140确实地接触该屏蔽壳体130,在实施例中是使该接地导接件140的该抵触端141接触该屏蔽壳体130的该第二屏蔽板135a。

本发明借由该第一屏蔽部133屏蔽显露于该绝缘本体110的该第一接触端121,且借由该第二屏蔽部135屏蔽显露于该绝缘本体110的该抵触端141及该导接端142,以及借由该抵触端141接触该屏蔽壳体130,因此可有效地降低噪声干扰(如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及射频干扰rfi,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以避免电子产品因电磁干扰或射频干扰而造成损坏或无法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