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及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9999阅读:2239来源:国知局
聚多巴胺及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多巴胺及石墨烯的复合涂层,具有提高极耳、集流体散热功能,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储能单元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电池、电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核心部件。其中,电池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要件。目前,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更多的是续航里程和低温使用需求。但是,目前电池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如燃烧乃至爆炸的问题。其中,如何保证电池在高倍率情况下的散热性能,也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cn103337676b、专利cn103474712b采用冷却水过滤单元的自流冷却装置、密封水冷板降低电池的热量。专利cn101640286b采用一种新式的极耳,通过增大电流导通面积来达到高倍率放电条件下降低电池热量的目的。专利cn102593503b通过电池内部增设金属导管的设计来降低电池内部的热量的目的。一般地,都是通过电池外部施加水冷装置和通过改变电池的结构设计来达到散热的目的。

这里,我们通过施加涂层的方式,通过改变电池内部设计的思路来达到降低电池热量的目的。现在一种实用化的技术是在锂离子电池的集流体铜箔或者铝箔上涂一层活性炭物质,提高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的结合强度,但在电池制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涂炭物质的脱落问题。本专利从这一思路出发,通过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在集流体表面制作石墨烯与聚多巴胺的复合涂层,进一步提高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的结合强度,同时,达到降低电池内部温度的作用。

聚多巴胺是贝壳类生物外表皮分泌的粘性物质的主要活性成分,据文献[haeshinleeetc.,nature.2007,448(19):338-342;haeshinleeetc.,science,2007,318:426-430j]报道,多巴胺可以显著改性物体的表面特性,且多巴胺改性层和基体间的粘结力极强,近年来,其在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颇多[cn101864670b,cn102061479a],但是,与石墨烯形成复合涂层用于改进电池集流体性能,进一步改进电池内部散热性能方面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关于石墨烯和聚多巴胺类的专利大多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通过聚多巴胺改善石墨烯的特性,或制备石墨烯类材料的方法。如cn105153381a公开了一种通过引入聚多巴胺物质改性石墨烯的方法,将共价改性和非共价改性结合,在保证石墨烯结构完整的前提下提高改性产物的结构稳定性。cn104229781a和cn104229781b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掺氮量氮掺杂石墨烯的方法。2.用于多巴胺检测方面的研究,如cn104267085a一种检测多巴胺的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103604849a和cn103604849b一种同时检测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的电化学传感器。3.借助多巴胺的活性基团,实现石墨烯与其他物质的接枝。如cn104047160b一种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改性芳纶纤维的方法,cn104927302a一种由石墨烯增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3715438a一种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多巴胺及石墨烯的复合涂层,其针对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电池内部产生的大量热不能很快散失的问题,利用聚多巴胺和石墨烯良好的导热特性,在集流体表面涂覆石墨烯与聚多巴胺的复合涂层,进一步提高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的结合强度,同时,达到降低电池内部温度的作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多巴胺及石墨烯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涂覆步骤如下:(1)将多巴胺单体溶于hcl溶剂中,配制成多巴胺浓度为1~1000mmol•••l-1的碱性溶液,溶液ph值介于7.5~11之间形成聚合物;(2)将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其中溶剂包含nmp、cmc、pvdf、dmf、dma等一种或几种,其中cmc质量百分含量小于0.05%,dmf体积百分比含量小于50%,dma体积百分比含量50%;石墨烯在溶剂中所占的体积百分含量比例为0.001%~99.99%;(3)将步骤(1)和步骤(2)制备的溶液混合,将电池集流体或者极片置于混合溶液中,静止放置2h~48h。清洗后,80℃~120℃温度条件下烘干,所得聚多巴胺和石墨烯的复合涂层。

所述步骤(1)和步骤(2)溶液的配制可一步完成。聚多巴胺和石墨烯复合涂层中包含聚多巴胺、石墨烯,其中所述的石墨烯包含含有导电基团的石墨烯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的聚多巴胺是混合物,其中包含多巴胺单体、邻苯二酚衍生物及其聚合物;复合涂层中石墨烯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20%,多巴胺类物质含量是石墨烯含量的1/100~1倍。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该石墨烯和聚多巴胺的复合涂层作用于电池集流体,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和解决电池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上脱落的问题;另一方面,该复合涂层有利于改善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电池内部温度较高,电池内部热量不容易散失的问题,有效降低电池表面温度3℃~10℃。

附图说明

图1聚多巴胺和石墨烯复合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2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所述的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具体描述,权利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将50g多巴胺单体溶于hcl溶剂中,配制成多巴胺浓度为1mmol•••l-1的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为7.5;将50g石墨烯均匀分散在nmp和cmc的混合溶剂中,其中nmp和cmc的体积比为100:1,石墨烯在溶剂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0.1%;将上述两种溶液1:1混合,将锂离子电池的集流体铜箔和铝箔分别置于混合溶液中,静止放置48h。清洗后,120℃温度条件下,烘干1h,所得聚多巴胺和石墨烯的复合涂层。

实施例2

将50g多巴胺单体溶于hcl溶剂中,配制成多巴胺浓度为100mmol•••l-1的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为11;将70g石墨烯均匀分散在含有nmp、pvdf和dmf的混合溶剂中,其中nmp、dmf和pvdf的体积比为70:30:2,石墨烯在溶剂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5%;将上述两种溶液1:2混合,将锂离子电池的集流体铜箔和铝箔分别置于混合溶液中,静止放置24h。清洗后,80℃温度条件下,真空烘干1h,所得聚多巴胺和石墨烯的复合涂层。肉眼可见,铜箔和铝箔上均匀沉积一层黑色复合涂层,涂层厚度0.5um。采用制备的涂有涂层的集流体为正极,锂片作为负极材料,采用pp材料作为隔膜组装成c2032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窗口测试,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含有石墨烯和聚多巴胺涂层的电池体系,仍然具有电化学稳定性。

实施例3

将50g多巴胺单体溶于hcl溶剂中,配制成多巴胺浓度为70mmol•••l-1的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为10,然后在上述溶剂中添加1%质量百分比的cmc,形成均质溶液。在超声波作用下将体积百分比为1.5%的石墨烯分散到上述溶液中。将锌空气电池的镍集流体浸渍在混合溶液中,静置24h。清洗发泡镍集流体,100℃条件下真空烘干2h,肉眼可见,集流体上沉积一层浅黑色涂层,质地均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