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5916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端子与金属壳体短路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具有即插即拔的功效,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应用中,电连接器通常需要接地保护,以保证电连接器的有效安全的运行。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接地保护,一般是选取其中的接地端子与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焊接或弹性抵压接触来实现的,采用焊接工序,成本高,焊接还会产生烟雾而影响作业环境,不利于提升产品质量及改善施工,此外,采用焊接实现接地连接,易发生导通不良,且焊接位抗振性较差,易断裂,最终也会影响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采用弹性抵压接触是在接地端子上设置弹性臂,与金属壳体接触,导致端子结构复杂化,不利用组装与控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接地连接可靠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导电端子至少包含一接地端子,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对接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对接孔内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金属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挤压在接地端子与金属壳体之间,使接地端子与金属壳体短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扭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包含电源端子及位于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入对接孔的舌板,所述接触部排布在舌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接触部与焊接脚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弹性件分别设于主体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下端抵压在接地端子的固定部上,上端抵压在金属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一侧面设有收容弹性件的收容槽,所述弹性件向上伸出主体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底壁、两侧壁及位于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的收容空间,所述对接孔设于收容空间前端,所述绝缘本体位于收容空间内,所述弹性件下端抵压在接地端子上,上端抵压在顶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注塑成型于金属壳体上的绝缘外壳,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向前凸出于绝缘外壳的对接部,所述弹性件位于对接部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包含一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的接触部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其他接触部为水平板状,所述侦测端子的接触部位于其他接触部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金属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挤压在接地端子与金属壳体之间,使接地端子与金属壳体短路,接地端子及金属壳体与弹性件无需焊接,也可保持接触可靠,三者之间的接地连接可靠,接地端子无需修改,结构简单,有利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与弹性件相互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USB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金属弹性件30、收容绝缘本体10的金属壳体40、电路板50、绝缘内模60、绝缘外壳70及线缆(未图示)。

绝缘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及自主体部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主体部11一侧面设有一收容槽13,收容槽13还向上贯穿主体部11。

导电端子20包含接地端子21、电源端子22、位于接地端子21与电源端子22之间的一对差分信号端子23及一侦测端子24。每一导电端子20包括位于前端的接触部25、位于后端的焊接脚27及连接接触部25与焊接脚27的固定部26。各接触部25排布在舌板12上表面,接地端子21、电源端子22与差分信号端子23的接触部25为水平板状结构,侦测端子24的接触部25为向上凸出的弧形结构,并且位于其他接触部25的后方,可用以侦测电连接器100是否插接到位。接地端子21的固定部26部分位于收容槽13底部。

弹性件30为直立的压缩弹簧,当然也可以为扭簧,弹性件30组装于收容槽13内,上端向上伸出主体部11,下端抵压在接地端子21固定部26上。

金属壳体40具有顶壁41、底壁42、两侧壁43及位于顶壁41、底壁42与两侧壁43之间的收容空间44,绝缘本体10与电路板50收容于收容空间44内,收容空间44设有位于金属壳体40前端的对接孔45,用以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舌板12位于对接孔45内,各接触部25暴露于对接孔45。顶壁41与底壁42分别设有向后延伸的铆压部411、422,铆合在线缆上。顶壁41还向下抵压在弹性件30上端,使得金属壳体40与接地端子21通过弹性件30短路,接地端子21及金属壳体40与弹性件30无需焊接,也可保持接触可靠,三者之间的接地连接可靠,接地端子21无需修改,结构简单,有利降低生产成本。

电路板50水平放置,各导电端子20的焊接脚27焊接于电路板40前端,线缆焊接在电路板40后端。

绝缘内模60注塑成型于电路板50上,增加焊接脚27及线缆与电路板50的连接可靠性。

绝缘外壳70注塑成型于金属壳体40上,金属壳体40具有向前凸出于绝缘外壳70的对接部46,用以插接于对接连接器内,线缆向后延伸出绝缘外壳70。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