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9029阅读:901来源:国知局
一种F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F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通常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属于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以实现传输线电气连接、分离或不同类型传输线转接的原件。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射频电路中,如要保持稳定的预定阻抗和电容,或需要屏蔽外界的电气干扰,那就必须用同轴连接器来互联。同轴连接器供通信和电子设备所配用射频传输线中连接射频同轴电缆,或同轴与微带,同轴与波导之间的连接。它的插头部分常安装在电缆端头,插座部分常安装在设备固定单元上。

目前市场上此类型F型连接器,内部中心PIN针结构常用的设计方案一般使用频段只能达到0-2GHz,2GHz以上损耗就会变大,无法满足目前市场4G频段(0-2700MHz)的需求。另外有些设计虽损耗比较小,性能上可以满足4G频段的需求。但是依PN-EN 61169-24:2009标准,用推力计将Φ0.635,Φ0.850,Φ1.136的探针推入F头,推力均需小于20N,经两个试验循环后,三种探针退出均需不小于30g,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故急需一种既满足频段性能要求,又保证在循环使用后还有足够的倒退力来保证接触良好的F型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满足频段性能要求,又保证在循环使用后还有足够的倒退力来保证接触良好的F型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一种F型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介质,第二介质,中心PIN针,防水橡胶圈,台阶,压环,防水垫片,PIN针开槽和圈铆,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壳体设于最外侧,包围内部构件,所述中心PIN针位于壳体的中心,所述中心PIN针的右侧顶端设有PIN针开槽,所述PIN针开槽在中心PIN针的两侧各设一个,所述中心PIN针上还有两个弹脚,两个所述弹脚在受到张力作用时,可发生变形,由于PIN针开槽的存在,中心PIN针的右侧末端呈两个半圆状,受张力作用时,所述中心PIN针的半圆状末端可与两个弹脚同时变形张开,所述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分别位于中心PIN针两端,所述台阶设在第二介质的左侧。

所述第一介质位于中心PIN针的左侧。

所述第二介质位于中心PIN针的右侧。

所述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均为绝缘介质。

所述防水垫片设于第一介质右侧。

所述压环设于防水垫片右侧。

所述圈铆设于壳体的最外侧。

所述中心PIN针的下方还设有防水橡胶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的入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既满足频段性能要求,又保证在循环使用后还有足够的倒退力来保证接触良好的F型连接器。该标准F连接器的圆形PIN针,公母头对插后,两个弹脚和PIN开槽后的两个半圆同时变形。这样Φ0.635,Φ0.850,Φ1.136的探针循环插入对接后,依旧保持接触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标准F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标准F连接器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第一介质 3.第二介质 4.中心PIN针 5.防水橡胶圈

6.台阶 7.压环 8.防水垫片 9.PIN针开槽 10.圈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F型连接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第一介质2,第二介质3,中心PIN针4,防水橡胶圈5,台阶6,压环7,防水垫片8,PIN针开槽9和圈铆10,如图2所示,壳体1呈圆筒状,壳体1设于最外侧,包围内部构件,中心PIN针4位于壳体1的中心,中心PIN针4的右侧顶端设有PIN针开槽9,PIN针开槽9在中心PIN针4的两侧各设一个,中心PIN针4上还有两个弹脚,两个弹脚在受到张力作用时,可发生变形,由于PIN针开槽9的存在,中心PIN针4的右侧末端呈两个半圆状,受张力作用时,中心PIN针4的半圆状末端可与两个弹脚同时变形张开,第一介质2和第二介质3分别位于中心PIN针4两端,台阶6设在第二介质3的左侧。

第一介质2位于中心PIN针4的左侧。第二介质3位于中心PIN针4的右侧。第一介质2和第二介质3均为绝缘介质。防水垫片8设于第一介质2右侧。压环7设于防水垫片8右侧。圈铆10设于壳体1的最外侧。中心PIN针4的下方还设有防水橡胶圈5,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的入侵。

此连接器圆形中心PIN针4的结构,公母头对插后,两个弹脚和PIN开槽后的两个半圆同时变形,公头PIN针的直径有变化,且循环使用后,还有足够的倒退力以保证接触良好。在Φ0.635,Φ0.850,Φ1.136的探针循环插入对接后,可以保证三种探针退出均需不小于30g,以保证接触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