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的芯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51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的芯壳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锂电池使用环境温度是在-10-40度左右,但有一些高温工作区工作环境有可能达到50-60度,温度越高,锂电池的容量就会越大。但因为容量变大了,电池的寿命就会减短。当温度升高时,锂电池内的电解质可能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膨胀,液体体积增大,而伴随的是锂电池壳的变形,一些强度弱的锂电池芯壳可能会因为这种多次的变形而破坏,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芯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的芯壳结构,包括一具有中空内腔的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顶端开口处设有上顶盖,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底部为实心加强底座,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侧壁设有中空防爆腔,所述中空防爆腔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内壳体内还设有分隔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体和内壳体下端的实心加强底座和两侧的中空防爆腔既加强了芯壳结构的强度,又减少了芯壳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爆炸的风险;而内壳体的分隔层可降低电池之间相互爆炸的波及的风险。

所述分隔层两侧的内壳体中对称的固定底座,所述上顶盖内设有与固定底座对称的顶部安装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底座和顶部安装座可对电池进行固定。

所述顶部安装座中部设有散热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孔可对内壳体内进行及时的散热,降低了爆炸的风险。

所述上顶盖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固定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顶盖和外壳体之间通过固定结构连接,避免了上顶盖的松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优点是:此芯壳结构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电池爆炸的风险,提高了芯壳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以上附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上顶盖、4-实心加强底座、5-中空防爆腔、6-加强筋、7-分隔层、8-固定底座、9-顶部安装座、10-散热孔、11-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的芯壳结构,包括一具有中空内腔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顶端开口,所述顶端开口处设有上顶盖3,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底部为实心加强底座4,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侧壁设有中空防爆腔5,所述中空防爆腔5内设有加强筋6,所述内壳体2内还设有分隔层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体1和内壳体2下端的实心加强底座4和两侧的中空防爆腔5既加强了芯壳结构的强度,又减少了芯壳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爆炸的风险;而内壳体2的分隔层7可降低电池之间相互爆炸的波及的风险。

所述分隔层7两侧的内壳体2中对称的固定底座8,所述上顶盖3内设有与固定底座8对称的顶部安装座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底座8和顶部安装座9可对电池进行固定。

所述顶部安装座9中部设有散热孔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孔10可对内壳体2内进行及时的散热,降低了爆炸的风险。

所述上顶盖3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固定结构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顶盖3和外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结构11连接,避免了上顶盖3的松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优点是:此芯壳结构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电池爆炸的风险,提高了芯壳结构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