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铁芯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630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涉及铁芯,尤其涉及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铁芯用夹具。



背景技术:

配电变压器为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将10(6)kV或35kV网络电压降至用户使用的230/400V母线电压。此类产品适用于交流50(60)Hz,三相最大额定容量2500kVA(单相最大额定容量833kVA,一般不推荐使用单相变压器),可在户内(外)使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时可安装在杆上,环境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25℃,最高日平均温度30℃,最高年平均温度20℃,相对湿度不超过90%(环境温度25℃),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变压器主要由铁芯、绕组、油箱、油枕、绝缘套管、分接开关和气体继电器等组成。铁芯是变压器的磁路部分。运行时要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而发热。为降低发热损耗和减小体积和重量,铁芯采用小于0.35mm导磁系数高的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构成。

铁心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铁心是要靠夹件进行夹紧和稳固的,所以说夹件的稳固与平衡直接关系到铁心的使用寿命以及变压器的运行时间。目前来讲,铁心夹件高低压端之间的连接是靠4支拉螺杆,由于考虑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在用行车吊起铁心时,吊绳两边受力不均匀,就容易导致拉螺杆弯曲、变形,而且拉螺杆不能很好的保证高低压端两端夹件的水平度,水平度出现倾斜,就容易导致铁心芯片受到挤压、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现有的铁芯夹具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抗外力强、能够保证铁心芯片不易受到挤压、变形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铁芯用夹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铁芯用夹具,包括设置在铁芯一侧的前上夹件、前下夹件以及设置在铁芯另一侧的后上夹件、后下夹件,所述前上夹件、前下夹件、后上夹件以及后下夹件均呈L型设置,所述前上夹件与后上夹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构成长方形状,所述前下夹件与后下夹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构成长方形状,所述前下夹件以及后下夹件的下方设置有铁芯固定座,所述前上夹件和后上夹件上均设置有铁芯顶部固定座,所述铁芯顶部固定座可拆卸设置在前上夹件和后上夹件,所述铁芯顶部固定座包括呈T字形的固定座本体以及设置在固定座本体上的螺栓孔,所述前上夹件和后上夹件上设置有与铁芯顶部固定座相配合的通孔以及用于固定铁芯顶部固定座的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前上夹件、前下夹件、后上夹件以及后下夹件的材质均为槽钢。

作为优选,所述前上夹件、前下夹件、后上夹件以及后下夹件的中部均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前上夹件与前下夹件之间通过拉螺杆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后上夹件与后下夹件之间通过拉螺杆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铁芯用夹具,利用呈L字形设置的前上夹件、前下夹件、后上夹件以及后下夹件进而解决了传统呈一字形前上夹件、前下夹件、后上夹件以及后下夹件之间拉螺杆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同时,利用可拆卸的铁芯顶部固定座,有效的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对铁芯顶部固定座的损坏,进而保证了铁芯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抗冲撞能力强,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铁芯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前上夹件;2、前下夹件;3、后上夹件;4、后下夹件;5、螺栓;6、铁芯固定座;7、铁芯顶部固定座;71、固定座本体;8、拉螺杆;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铁芯用夹具,同传统的夹具一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夹具也由四部分组合而成,分别是在铁芯一侧的前上夹件1、前下夹件2以及设置在铁芯另一侧的后上夹件3、后下夹件4,四个夹件的设置,构成了呈长方体状的夹具,铁芯设置在夹具内,同传统的一字型的夹件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前上夹件1、前下夹件2、后上夹件3以及后下夹件4均呈L型设置,L型的设置有效的取代了传统的前上夹件1与后上夹件3之间的拉螺杆的设置,利用前上夹件1、前下夹件2、后上夹件3以及后下夹件4材质均为槽钢的设置,有效的提高的前上夹件1与后上夹件3以及前下夹件2与后下夹件4的连接强度以及抗打击能力,使其在受到碰撞后,能不影响铁芯。为了夹紧铁芯,前上夹件1、前下夹件2、后上夹件3以及后下夹件4在使用时,其短边无法接触到与其相配合的夹件的长边,因此,前上夹件1与后上夹件3之间通过螺栓5固定构成长方形状,前下夹件2与后下夹件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构成长方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夹件的短边与其相配合长边的间距在具体使用时,其间距不超过25mm,这样,就能够在出现碰撞的时候,避免螺栓5出现折弯,进而保证铁芯的安全。

为了方便将铁芯固定在变压器壳体内,在前下夹件2以及后下夹件4的下方设置有铁芯固定座6,在前上夹件1和后上夹件3上均设置有铁芯顶部固定座7,同传统的铁芯固定座为四段,每两段设置在前下夹件2或后下夹件4的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铁芯固定座6为两条贯穿前下夹件2或后下夹件4的铁芯固定座6,一条焊接在前下夹件,另一条焊接在后下夹件上,两条铁芯固定座6平行设置,在前下夹件2或后下夹件4的设置相应的螺栓孔(图中未示出),这样,焊接在前下夹件2的铁芯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后下夹件4,同理,焊接在后下夹件4的铁芯固定座的也一样,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整套夹具的强度。

考虑到铁芯顶部固定座7的厚度较小,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后,很容易变弯,在安装时,还需要扳正,不紧影响安装精度,同样,也影响使用寿命。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铁芯顶部固定座7可拆卸设置在前上夹件1和后上夹件3,具体的说,铁芯顶部固定座7包括呈T字形的固定座本体71以及设置在固定座本体71上的螺栓孔(图中未示出),螺栓孔设置在T字形横杆上,即设置在立杆的两侧,在前上夹件1和后上夹件3上设置有与铁芯顶部固定座7相配合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固定铁芯顶部固定座的螺栓5,由于前上夹件1和后上夹件3均为槽钢设置,这样,螺杆5就设置在前上夹件1和后上夹件3的下层钢板上,其与螺栓孔配合使铁芯顶部固定座7在不使用时,仅有小部分裸露在外,这样,就避免了运输过程的碰撞,进而保证了安装精度和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夹具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前上夹件1、前下夹件2、后上夹件3以及后下夹件4的中部均设置有加强筋9,加强筋9为三角筋,其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强度。

同传统的夹具一样,在本实施中,前上夹件1与前下夹件2以及后上夹件3与后下夹件4之间均通过拉螺杆8固定来稳固两者之间的间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