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1806发布日期:2019-04-09 21:1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多数连接器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技术需要,而被要求具备“偏移”的能力,即允许连接器的连接端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因为连接端一般通过嵌合或插入连接的方式与连接对象配合,因此在连接端连接方向上与连接对象的配合位置是规定位置,并不要求连接端在连接方向或倾斜方向上移动,而是在相对于连接方向成直角的两个方向上的可移动性。

申请公布号为cn105896145a,申请公布日为2016.08.24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配合形式,其中包括作为适配连接器的第二连接件及作为连接器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两端的第一、三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外壳,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外壳,在第一外壳与第三外壳内设置有第二外壳,第一、三外壳形成了公端壳体,第一、三外壳插设在作为母端壳体的第二外壳内。在第二壳体的母端插口处上设置有卡槽,第一、三壳体的公端插口上设置与卡槽插接配合的容端槽,而在第二连接件内还设置有作为适配连接器接触件的pcb板,在容端槽内设置有与pcb板连接的导电端子。当第一、二、三连接件插接配合时,导电端子分别与pcb板的两端连接。

导电端子包括作为连接器接触件的弹性件,弹性件对pcb板进行夹持,当第一、三连接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使pcb板偏斜时,弹性件可以对应产生相关的形变以保证与pcb板的连接强度。并且在第二连接件内设置有用于固定pcb板的容纳孔,容纳孔的横截面呈两端向中间收缩的形状,可以容许pcb板的两端发生一定范围的挠度,使pcb板具有随第一、三连接件相对位移而偏转的运动空间,另外在卡槽与容端槽的配合空间内,卡槽的尺寸要大于容端槽的尺寸,使容端槽能够在卡槽内沿垂直于连接方向位移。为了保证连接器的容差性,在容端槽与卡槽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使连接器在进行装配时,即使是容端槽与卡槽没有对中,pcb板还是能够通过偏转一定角度而与导电端子连接,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卡槽与容端槽的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当卡槽与容端槽之间发生相互错位或是振动时,卡槽与容端槽之间没有存在柔性的结构,容端槽的内壁与卡槽的内壁之间相互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会影响到pcb板与导电端子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在配合时若出现振动或偏移以导致连接器内的接触件的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组件,包括适配插接的连接器及适配连接器,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具有第一插接端,连接器的壳体具有与第一插接端对应的第二插接端,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中的其中一个为母端插口,母端插口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劈槽,相邻的劈槽之间形成可变形的母端壳体变形部;和/或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中的另外一个为相应的公端插口,该公端插口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劈槽,相邻的劈槽之间形成可变形的公端壳体变形部。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公端插口和/或母端插口上设置有劈槽,使公端插口和/或母端插口的侧壁形成了具有多个缺口的结构,当公端插口与母端插口之间发生偏移时,劈槽将插口的侧壁分隔成了多个可以发生形变的活动臂,活动臂能够随着公端插口和/或母端插口的位移而向内侧或外侧摆动,并能保证公端壳体与母端壳体的稳定配合,并且公端插口和/或母端插口上所开设的劈槽能够减弱振动的效果,保证了连接器组件内接触件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端为母端插口,母端插口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劈槽沿适配连接器与连接器的插接方向设置在矩形的直角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插接端设置为母端插口,连接器插设在适配连接器内,能够使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将连接器的壳体的一部分包住,使连接器组件的配合更加合理,并且将母端插口的形状设置为矩形,便于技术人员加工,并且将劈槽设置在矩形的直角上,使矩形的四个边上的侧板围成了母端插口,因为在两个垂直的侧板之间的劈槽替代了原来的开口,使两个相互垂直的侧板不存在连接结构,减少侧板在张开时受到的拉力,从而可以使插接端更容易张开形成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劈槽为扩口槽,所述扩口槽靠近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外侧的槽口大、靠近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内侧的槽口小,所述扩口槽的两槽壁垂直。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劈槽设置为扩口槽,扩口槽的外侧槽口大而内侧槽口小,在扩口槽内预留出更多的供相应壳体变形的活动空间,使相应壳体更容易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端为母端插口,母端插口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劈槽沿适配连接器与连接器的插接方向设置在矩形的长边和/或短边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插接端设置为母端插口,连接器插设在适配连接器内,能够使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将连接器的壳体的一部分包住,使连接器组件的配合更加合理,并且将母端插口的形状设置为矩形,便于技术人员加工,并且将劈槽设置在矩形的长边和/或短边上,使矩形的母端插口具有更大的变形范围。

进一步的,至少有两个劈槽相对于公端插口或母端插口的中心线对称。

其有益效果在于:至少有两个劈槽是沿着公端插口或母端插口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的,避免了因为劈槽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公端插口或穆端插口无法变形或变形程度不足以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

进一步的,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内设置有防止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脱出的防脱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内设置有防脱结构,能够在连接器组件配合时或是在装配连接器组件内部的接触件时防止接触件从壳体内脱出。

进一步的,适配连接器的壳体上和/或连接器的壳体上设置有引导面以引导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内的接触件与连接器的壳体内的接触件插接配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适配连接器的壳体上和/或连接器的壳体上设有引导面,能够使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与连接器的接触件在进行插接时受到引导面的作用,从而使接触件在偏移或振动的壳体内能够保持稳定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适配连接器的两端具有所述第一插接端,连接器组件具有对应于两个第一插接端布置的所述连接器。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适配连接器的两端装配有连接器,使连接器组件形成三件套的形式,在适配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装配有连接器,增加了连接器使用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适配连接器的接触件可偏摆地浮动装配在适配连接器的壳体中。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接触件可偏摆地浮动装配在壳体中,使连接器组件在发生偏移时能够使接触件产生一个随动的效果,减少了壳体内结构对接触件的应力,使整个连接器在发生偏移过程时的受力情况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1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1中劈槽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1中适配连接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1中适配连接器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1中适配连接器壳体与连接器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1中适配连接器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另一个视角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2中劈槽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3中劈槽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实施例4中适配连接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适配连接器壳体;11.适配连接器劈槽;12.扩口;13.防脱结构;131.挡止面;132.开孔;2.连接器壳体;21.斜面;22.连接器劈槽;23.连接器斜面;3.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1.小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连接器组件包括插接配合的连接器及适配连接器,适配连接器的壳体具有第一插接端,而连接器具有与第一插接端配合的第二插接端,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中的其中一个为母端插口,对应地具有母端插口的壳体为母端壳体,另一个与其配合的则是公端壳体。

在母端插口上沿其周向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劈槽,且至少有两个劈槽相对于公端插口或母端插口的中心线对称。劈槽贯穿插口的端面向母端壳体的内部延伸,在劈槽之间的侧壁形成了能够使母端插口变形的母端壳体变形部,由于公端壳体插设在母端壳体内,当公端壳体与母端壳体之间发生偏移或振动时,劈槽之间的空间能够削减振动的效果,并且母端壳体变形部能够在受力时张开,与公端壳体形成了一种“柔性”连接;对应地,若插设在母端插口内的公端壳体具有与母端插口相同结构的公端插口,在公端插口上开设有劈槽以使公端插口的侧壁形成公端壳体变形部,在公端壳体与母端壳体之间发生偏移或振动时,公端壳体变形部能够内缩,为公端壳体与母端壳体之间的位移提供了一个余量,也可以使母端壳体与公端壳体形成了一种“柔性”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公、母端壳体变形部从结构上来说为悬伸在对应插口上的活动臂,但是活动臂的功能在于在公端壳体和母端壳体发生偏移或振动时,活动臂能够通过形变来产生避让公端壳体和母端壳体运动的空间,所以公、母端壳体变形部异于现有技术中用于箍紧或卡紧连接件的卡爪或悬伸臂。

本发明中的连接器使用范围广泛,例如适用于一种能够实现壳体偏移的连接器中,该连接器组件包括适配连接器和设置在适配连接器两端的连接器,适配连接器包括作为母端壳体的适配连接器壳体1和设置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内,并作为母端接触件的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对应地,连接器包括作为公端壳体的连接器壳体2,在连接器壳体2内设置有与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进行电连接的以作为公端接触件的连接器接触件。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两端设置有母端插口,而在连接器壳体2上设置有与母端插口相向设置的公端插口,而母端插口与公端插口配合部位形成了适配连接器壳体1与连接器壳体2配合的插接区域。

母端插口与公端插口的配合形式采用其中的一个插接在另一个里,保证了连接器的绝缘效果,并且在母端插口和/或公端插口的边缘开设有沿着适配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组件的插接方向延伸布置的劈槽,当母端插口与公端插口相互插接配合时,劈槽使母端插口或公端插口分隔成了多个活动臂,活动臂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偏摆,若是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两端的连接器壳体发生相对位移而使连接器偏移时,由劈槽形成的活动臂能够改变母端插口或公端插口的尺寸,而母端插口或公端插口尺寸的改变为连接器壳体的位移提供了余量,使公端插口能够在垂直于插接方向的两个方向上产生位移,使公端插口更容易进入到母端插口内,从而实现了连接器壳体2的偏移。

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开口横截面为矩形,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开口的长边上设置有适配连接器劈槽11,适配连接器劈槽11能够使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开口在受到外力时向外扩张,从而为连接器壳体2在与插接方向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提供了运动空间。

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口径要大于与适配连接器壳体1配合的连接器壳体2的尺寸,连接器壳体2插设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中,使连接器壳体2的外表面抵靠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内表面上。而在连接器壳体2上没有开设使连接器壳体2的开口扩张的劈槽。

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与连接器壳体2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由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内部向外部扩张的扩口12,使连接器壳体2能够顺着扩口12进入到适配连接器壳体1内,为连接器壳体2的运动提供了一个引导面。

为了保证连接器壳体2能够顺利插拔,在连接器壳体2上设置有与扩口12对应的斜面21,在连接器壳体2与适配连接器壳体1进行插接配合时,连接器壳体2依靠斜面21与扩口12的相对滑动,能够更加平滑地进入到适配连接器壳体1内。另外,在连接器壳体2内设置有引导连接器接触件与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进行插接配合的连接器斜面23。

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能够防止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脱出的防脱结构,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包括中部的大径段和设置在两端的小径段31,在防脱结构13上开设有供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的小径段31穿设的开孔132,小径段31能够从开孔132中穿出与连接器组件中的连接器接触件进行电连接。小径段31与大径段之间的相接面形成了一个台阶,开孔132的边沿与台阶形成了一个挡止面131,能够限制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沿着插接方向的位移,使适配连接器接触件3在连接器发生偏移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一定的连接强度。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连接器壳体2上开设有连接器劈槽22,而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上没有开设劈槽,使连接器发生偏移时,连接器劈槽22能够扩张为连接器的偏移提供一定的运动空间,从而保证连接器的壳体之间实现柔性连接。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连接器壳体2的尺寸比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尺寸大,从而使适配连接器壳体1插接在连接器壳体2内,对应地,在连接器壳体2上开设有连接器劈槽22,而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上没有开设劈槽。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中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形式,适配连接器壳体1采用对接式的结构,而在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都设置有将拐角剔除的适配连接器劈槽11,从而使适配连接器壳体1的插接端在进行插接时更容易产生变形,以使母端插口与公端插口插接配合。该处的适配连接器劈槽11为扩口槽,扩口槽具有两个槽口,分别为靠近适配连接器壳体外侧的外侧槽口和靠近适配连接器壳体内侧的内侧槽口,外侧槽口的尺寸大于内侧槽口的尺寸,从而形成扩口槽。扩口槽还包括两个槽壁,这两个槽壁是由适配连接器壳体的长边的端面和短边的端面形成的,这两个槽壁以垂直的关系布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适配连接器壳体与连接器壳体的形式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形式:例如在适配连接器壳体和连接器壳体上都开设有劈槽,当适配连接器与连接器插接配合时,若选定适配连接器为母端,连接器为公端则适配连接器壳体上的劈槽使适配连接器壳体外扩,连接器壳体上的劈槽使连接器壳体内缩,实现连接器组件的配合,或是限定适配连接器为公端,连接器为母端则适配连接器壳体上的劈槽使适配连接器壳体内缩,连接器壳体上的劈槽使连接器壳体外扩。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公端不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插口的形式,而是实心的结构,则母端插口上的劈槽仍可以实现为公端与母端的偏移或振动提供运动的余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劈槽的形式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形式,例如将劈槽沿斜向设置在母端插口和/或公端插口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适配连接器接触件还可以与适配连接器壳体完全固定,适配连接器壳体变形使能够满足适配连接器接触件与连接器接触件的斜向连接结构,而不再采用浮动装配的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的配合形式还可以仅采用一个连接器与一个适配连接器配合,而不再采用三件套的形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设在矩形长边上的劈槽也可以仅开设在矩形的短边上,或是在矩形的长边和短边上都开设有劈槽使插口能够向外张开。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