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4807发布日期:2019-05-11 00:2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方型锂离子实验电池在制作的注液过程中,仍采用人工手动方式利用注射器进行注射,由于电池内部结构紧凑,电解液浸润困难,难以一次性加注到位,需要利用注射器反复进行抽吸和推注,在多次推注过程中会使方型壳体膨胀,最终导致电池厚度超厚。此外,整个过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而且电解液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容易吸潮而影响性能。

市场上使用的电池注液工装虽然种类各式各样,很少有简易实用且高效注液效果的工装,大多数需要配合真空箱一起使用,这样就需要多次周转工装和电池,不仅注液效果不好,又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包括支撑架、多个注液量筒、多个支流排气管、集合管、干流排气管和真空泵,其中:

支撑架包括两个侧板、后板、顶板、底板和多个隔板,两个侧板竖直相对布置,后板竖直布置且后板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顶板水平布置且顶板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底板位于顶板下方并平行于顶板,底板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多个隔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且隔板平行于侧板,隔板底部与底板连接,多个隔板将两个侧板之间隔成多个电池夹槽;

多个注液量筒竖直布置,多个注液量筒底部分别设置在多个电池夹槽内且注液量筒底部设有注液嘴,注液量筒顶部穿过顶板并与顶板活动连接,注液量筒顶端设有弹性胶塞,弹性胶塞上设有与注液量筒内部连通的连接管;

多个支流排气管一端分别与多个注液量筒的连接管连通,多个支流排气管另一端均与集合管连通,支流排气管与集合管连接处设有旋转阀门;

干流排气管一端与集合管连通且其另一端与真空泵连通。

优选的,多个隔板上方设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限位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注液量筒底部分别穿过多个限位孔伸入电池夹槽内,注液量筒上设有套环,注液量筒位于顶板与限位板之间的一段外部套有弹簧,弹簧顶端与顶板连接且其底端与套环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套环与限位板抵靠。

优选的,注液量筒底部设有围绕注液嘴设置的密封弹性硅胶。

优选的,底板靠近多个隔板一侧设有储液槽。

优选的,侧板、顶板、底板、后板均采用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设有抽真空配置,且可以调节气流大小,整个工装具有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实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小型实验电池的注液工序;支撑架采用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材质,可以防止电解液的腐蚀;支撑架底端的储液槽可以回收注液过程中的残液,避免污染。本发明能够解决手工注液困难、现有工装使用不便等难题,该工装操作简单、注液高效、省时省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包括支撑架、多个注液量筒1、多个支流排气管2、集合管3、干流排气管4和真空泵5,其中:

支撑架包括两个侧板6、后板7、顶板8、底板9和多个隔板10。两个侧板6竖直相对布置,后板7竖直布置且后板7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6连接。顶板8水平布置且顶板8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6连接,底板9位于顶板8下方并平行于顶板8,底板9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6连接。多个隔板10位于两个侧板6之间且隔板10平行于侧板6,隔板10底部与底板9连接,多个隔板10将两个侧板6之间隔成多个电池夹槽11。多个隔板10上方设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16,限位板16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6连接,限位板16上设有多个限位孔。

多个注液量筒1竖直布置,多个注液量筒1底部分别穿过多个限位孔伸入电池夹槽11内,注液量筒1底部设有注液嘴12,注液量筒1底部设有围绕注液嘴12设置的密封弹性硅胶19。注液量筒1顶部穿过顶板8并与顶板8活动连接,注液量筒1顶端设有弹性胶塞13,弹性胶塞13上设有与注液量筒1内部连通的连接管14。注液量筒1上设有套环17,注液量筒1位于顶板8与限位板16之间的一段外部套有弹簧18,弹簧18顶端与顶板8连接且其底端与套环17连接,且在自然状态下,套环17与限位板16抵靠。

多个支流排气管2一端分别与多个注液量筒1的连接管14连通,多个支流排气管2另一端均与集合管3连通,支流排气管2与集合管3连接处设有旋转阀门15。

干流排气管4一端与集合管3连通且其另一端与真空泵5连通。

本实施例中,底板9靠近多个隔板10一侧设有储液槽20。在注液过程中,由于操作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注液量筒1内会有少量电解液漏出,滴到底板9上,累积多了就会流到储液槽20内,最后将储液槽20内的液体统一倒掉回收。

本实施例中,侧板6、顶板8、底板9、后板7均采用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在具体实施例中,注液嘴12与底板9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电池高度。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由于事先设置的注液嘴12与底板9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电池高度,所以要在手动拉拽注液量筒1顶端,同时将待注液的电芯置于电池夹槽11内,然后再松手,在弹簧18的作用下,使电池内部与注液嘴12的电解液通道接合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注液嘴12露出密封弹性硅胶19的部分在电池装入电池夹槽11时,伸入电池注液孔中,起到一定的定位及固定作用;

步骤二:将注液量筒1注入2/3体积大小的电解液后,用弹性胶塞13把注液量筒1顶端筛紧,确保注液量筒1、弹性胶塞13、支流排气管2、旋转阀门15、集合管3、干流排气管4以及真空泵5形成通路;

步骤三:在旋转阀门15闭合的情况下,启动真空泵5,然后再通过调节旋转阀门15来控制气流大小,此时,待注液的电芯内部气体会通过注液嘴12,途经注液量筒1、弹性胶塞13、支流排气管2、旋转阀门15、集合管3、干流排气管4,最终排到空气中,导致电芯内部压力变小,注液量筒1内的电解液就会自动流到电芯内部,完成自动注液;此外,抽真空几分钟后也可关闭旋转阀门15,确保电芯内部低压情况自动注液;

步骤四:待注液量筒1内的电解液全部注入电芯内部后,首先关闭旋转阀门15,再打开弹性胶塞13,向注液量筒1内补充电解液,循环注液,直至注液量达到要求,再手动注液弥补小量差额。

本发明一种方型锂离子电池自动注液工装,设有抽真空配置,且可以调节气流大小,整个工装具有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实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小型实验电池的注液工序;支撑架采用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材质,可以防止电解液的腐蚀;支撑架底端的储液槽20可以回收注液过程中的残液,避免污染。本发明能够解决手工注液困难、现有工装使用不便等难题,该工装操作简单、注液高效、省时省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