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35发布日期:2018-11-07 21:1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化,由于纯电动汽车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它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逐步替代传统内燃机汽车,成为世界各大城市交通线路的主要交通工具。动力电池组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供能源泉,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往往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环保性和安全可靠性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品质和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状况。

动力电池组一般由多个单体动力电池经过串联、并联组成,动力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会放出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积累在动力电池组内部不及时散出的话,会导致动力电池组温度过高和温度分布不均。动力电池一般都有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当其自身温度超出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后,动力电池的各项性能就会下降,尤其是循环寿命。而且,如果传热不及时,动力电池组内部的温度差异很大,不同位置的单体电动力电池的温度极度不均衡,在不同的温度下工作,会造成彼此串联、并联的单体动力电池之间的性能不匹配,单体动力电池之间的出现个体差异,进而影响动力电池组的整体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组散热效果不好,散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结构简单,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可以均衡动力电池组每个动力电池的温度,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和整体寿命,避免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包括以下结构: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组中的动力电池20的电池温度;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安装体30,每一所述电池安装体30均开设有与所述动力电池构型吻合的用于容设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容纳槽31,且每一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侧壁内均通过开设的冷却密封腔密封容置有冷却液。

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20为柱状动力电池。

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20、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0以及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电池容纳槽31中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0。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体30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正方形。

优选地,每一所述电池安装体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上表面的与所述冷却密封腔连通的冷却液入口32,用于向所述冷却密封腔注入冷却液;以及开设在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下表面的与所述冷却密封腔连通的冷却液出口33,用于所述冷却密封腔内冷却液的排出。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入口32和所述冷却液出口33在所述电池安装体30上呈体对角线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体30由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中,散热装置由多个独立的动力电池安装体构成,能够根据散热装置安装的位置和空间对多个动力电池安装体进行排列、组合,安装灵活。同时,动力电池散热系统中还设置有多个温度检测装置,能够准确检测动力电池组中不同位置的动力电池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可以均衡动力电池组每个动力电池的温度,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和整体寿命,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温度检测装置 20 动力电池

30 动力电池 31 电池容纳槽

32 冷却液入口 33 冷却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组中的动力电池20的电池温度;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安装体30,每一所述电池安装体30均开设有与所述动力电池构型吻合的用于容设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容纳槽31,且每一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侧壁内均通过开设的冷却密封腔密封容置有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安装体30,其中,每个电池安装体30都是相互独立的,可以灵活地将电池安装体30进行排列组合,以更好的地适应动力电池组安装的位置和空间。在每个电池安装体30上开设有一个电池容纳槽31,用来容设动力电池20,在电池安装体30周围的槽壁形成有冷却密封腔,在冷却密封腔中容置有动力电池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密封腔中循环时,可以将动力电池20的热量带走,降低动力电池20的温度。电池容纳槽31的构型和动力电池20的构型相吻合,动力电池20放置于电池容纳槽31中能够与电池容纳槽31紧密贴合,动力电池20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给散热装置,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动力电池组在充放电时,发出的热量积累在动力电池组内部不易及时散出,而且动力电池组由多个动力电池20串联、并联组成,每个动力电池20在同一时间点的充、放电效率不同,温度也均不相同,导致动力电池组温度分布不均。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0,每个温度检测装置10可以检测动力电池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动力电池20的温度,温度检测更加准确。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动力电池20的连接方式或者工作模式将动力电池组进行分组,每个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一组动力电池的温度,可以在该组动力电池的温度超出正常工作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控制该组动力电池的散热装置对该组动力电池进行降温(例如通过连续向该组动力电池所容置的电池安装体30开设的冷却密封腔注入冷却液控制冷却液流动进行对该组动力电池的降温)。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系统,可以保证动力电池组散热均匀,且提高动力电池组的散热效果,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和整体寿命,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20为柱状动力电池。

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20、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0以及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电池容纳槽31中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10的数量与电池安装体30的数量、动力电池20的数量相同,每个动力电池20均配置一个温度检测装置10,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每个动力电池20的当前温度,通过散热控制,保证动力电池组中每个动力电池20的温度均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进一步均衡动力电池组每个动力电池的温度,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和整体寿命,避免安全隐患。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体30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方体的电池安装体30的外部形状是规整的,可以更加方便地将多个电池安装体30进行组合、排列,而且在多个电池安装体30排列、组合成散热装置之后,散热装置的外部形状也是规整的,更加方便散热系统的放置,为电动汽车内部其它部件的布设提供更大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安装体30的长和宽均相同,可以方便散热装置中动力电池安装体30的随意排列、组合,比如,八个电池安装体30可以按照1*8或者2*4的排列方式进行组合,而且组合之后的散热装置也是规则的立方体,方便放置在动力汽车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散热系统设计合理,散热装置可以根据安装的位置和空间进行排列、组合,安装灵活,提高用户体验度。

优选地,每一所述电池安装体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上表面的与所述冷却密封腔连通的冷却液入口32,用于向所述冷却密封腔注入冷却液;以及开设在所述电池安装体30的下表面的与所述冷却密封腔连通的冷却液出口33,用于所述冷却密封腔内冷却液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从开设在电池安装体30上表面的冷却液入口32将冷却液注入冷却密封腔,冷却液在冷却密封腔中流动并从设置在电池安装体30下表面的冷却液出口33流出,将动力电池20的热量带走。而且冷却液入口32设置在电池安装体30的上表面,冷却液出口33设置在电池安装体30的下表面,而不是电池安装体30的侧面,减少电池安装体30的横向占用空间,方便电池安装体30排列、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系统,设计合理,节省空间,同时能够提高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入口32和所述冷却液出口33在所述电池安装体30上呈体对角线设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系统能够保证动力电池20的体对角线的上端至体对角线的下端均保持相同温度,避免动力电池内部温度不均,更好地提高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提高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充放电效率。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体30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安装体30由金属材料(比如不锈钢、惰性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能够提高动力电池20与电池安装体30的传热效率,缩短动力电池20的降温时间。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力的散热系统,能够提高动力电池组的散热效率,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和整体寿命,避免安全隐患。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