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0320发布日期:2018-12-28 19:0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低噪声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噪声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的电容器。任意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即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由其几何尺寸和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特性来决定。当电容器在交流电压下使用时,常以其无功功率表示电容器的容量。

当电容器施加电流时,在电容器介质内的电极间会有静电力产生,由于静电力在电极间所引起的吸引力使电极间的介质受到压缩应变从而使元件产生振动,将每个元件的振动力累加起来,即可得到使电容器本体产生振动的力,通过电容器外壳转变为噪音辐射出去。电容器噪音会影响变电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噪声电容器,主要目的在通过改变电力电容器自身结构,有效降低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噪声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体、电容器外壳:

所述电容器外壳包括壳盖和壳体,所述电容器芯体置于所述电容器壳体内部,所述电容器芯体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壳盖的正极导出口和负极导出口引出;

所述电容器芯体包括多个通过散热板串联的电容芯子,每个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电容芯子的两端设置有减震模块;

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层和吸音层,所述吸音层介于所述减震层和所述电容器外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层的内部为空腔,和\或所述空腔内部填充吸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焊接连接,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壳盖及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减震层的厚度相同,并高于所述壳体内侧边减震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壳盖及所述壳体由钢板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低噪声电容器还包括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用于将所述电容器芯体固定在所述电容器外壳之内。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低噪声电容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噪声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体、电容器外壳,其中,电容器外壳包括壳盖和壳体,电容器芯体置于电容器壳体内部,所述电容器芯体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壳盖的正极导出口和负极导出口引出,电容器芯体包括多个通过散热板串联的电容芯子,每个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电容芯子的两端设置有减震模块,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层和吸音层,所述吸音层介于所述减震层和所述电容器外壳之间。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连接散热板的电容芯子的两端都设有减震模块,可充分减少使电容器本体产生振动的力,从而减少电容器因振动而产生的噪音,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在电容器外壳设置有减震层和吸音层,在进一步的减少电容器本身产生振动的同时,通过吸音层吸收电容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噪声电容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外壳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支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低噪声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体1、电容器外壳2,其中:

所述电容器外壳2包括壳盖21和壳体22,所述电容器芯体1置于所述电容器壳体2内部,所述电容器芯体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壳盖的正极导出口3和负极导出口4引出。

所述电容器芯体1包括多个通过散热板串联的电容芯子11,每个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电容芯子11的两端设置有减震模块5;其中,减震模块5具体可以为橡胶减震垫、弹性减震垫、软木橡胶减震垫等,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连接散热板的电容芯子11的两端都设置有减震模块5,可减少每个元件的振动力,即可得到使电容器本体产生振动的力,从通过本实施例可有效降低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容器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层6和吸音层7,所述吸音层7介于所述减震层6和所述电容器外壳2之间。由于电容器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层,可以进一步减少电容器本体所产生的振动,并将吸音层7设置在减震层6和所述电容器外壳2之间,可吸收掉电容器本体所产生的噪声,从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电容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吸音层7的内部为空腔,和\或所述空腔内部填充吸音材料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噪声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体、电容器外壳,其中,电容器外壳包括壳盖和壳体,电容器芯体置于电容器壳体内部,所述电容器芯体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壳盖的正极导出口和负极导出口引出,电容器芯体包括多个通过散热板串联的电容芯子,每个连接所述散热板的电容芯子的两端设置有减震模块,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层和吸音层,所述吸音层介于所述减震层和所述电容器外壳之间。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每个连接散热板的电容芯子的两端都设有减震模块,可充分减少使电容器本体产生振动的力,从而减少电容器因振动而产生的噪音,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在电容器外壳设置有减震层和吸音层,在进一步的减少电容器本身产生振动的同时,通过吸音层吸收电容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盖21与所述壳体22焊接连接,所述壳盖21与所述壳体22的厚度相同。所述壳盖21及所述壳体22的底部的减震层的厚度相同,并高于所述壳体22内侧边减震层的厚度。所述壳盖21及所述壳体22由钢板制成。需要说明的是,将壳盖21及所述壳体22的底部的减震层的厚度设置成比壳体22的厚度高,可进一步减少电容器所产生的振动,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容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壳盖21与所述壳体22可有效的固定连接,由钢板制成壳盖21及所述壳体22,可提供稳定坚固的电容器外壳2,有效减少由于振动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低噪声电容器还包括绝缘支架9,所述绝缘支架9用于将所述电容器芯体固定在所述电容器外壳之内,从而减少电容器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进而减小电容器工作噪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