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可调式接地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477发布日期:2019-06-26 01:1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夹具可调式接地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杆夹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夹具可调式接地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地杆设计为钩型夹具,在箱变的停电检修工作中,因母线铜排以及箱变空间狭小,现有接地杆夹具无法很好的适用于母线铜排,在挂接地线时现有夹具无法牢固固定,存在掉落的现象,有造成人员触电的风险。另外,原有接地杆夹具的开口向下,其夹持相关部件的方式,无法适用于特殊作业环境(如狭小空间内的母线铜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可调式接地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钩型夹具无法适用于母线铜排的夹持,以及夹持相关部件时夹持不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夹具可调式接地杆,包括绝缘外杆、安装横杆、调整竖杆、上夹横杆和下夹横杆,绝缘外杆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升降通孔,绝缘外杆上端与安装横杆下端中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升降通孔位置的安装横杆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安装横杆右端上部与调整竖杆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调整竖杆上端与上夹横杆右端下部固定安装在一起;调整竖杆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滑移通槽,对应安装横杆与上夹横杆之间位置设有右端位于滑移通槽内的下夹横杆;下夹横杆为T形杆,下夹横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下夹部和滑移部,下夹部右端与滑移部左侧中部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夹部的右端位于滑移通槽内;升降通孔内设有能使下夹横杆在安装横杆与上夹横杆之间上下移动的直线执行机构,下夹部下端中部座在直线执行机构上;调整竖杆右侧设有至少一个接地线连接点。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直线执行机构可为升降内杆,升降内杆由上至下依次为螺杆部和光杆部,螺杆部下端与光杆部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安装通孔为与螺杆部相匹配的螺纹孔,螺杆部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与安装横杆固定安装一起;螺杆部的上端位于安装横杆上方,下夹部下端中部座在螺杆部上端;光杆部的下端位于绝缘外杆下方。

上述光杆部下端可固定安装有摇柄。

上述螺杆部上端可设有防滑花纹。

作为一种优选,上述直线执行机构可为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套装在绝缘外杆内,电动升降杆的上端位于安装横杆上方,下夹部下端中部座在电动升降杆上端。

作为另一种优选,上述直线执行机构可为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套装在绝缘外杆内,液压升降杆的上端位于安装横杆上方,下夹部下端中部座在液压升降杆上端。

上述下夹部上端面和上夹横杆下端面均可设有防滑牙。

上述安装横杆、调整竖杆、上夹横杆和下夹部均可为四棱柱。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升降内杆实现下夹横杆在安装横杆与上夹横杆之间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上夹横杆与下夹横杆间的间距;通过螺杆部上行顶紧下夹横杆,从而使上夹横杆与下夹横杆能够稳定的夹持相关部件;通过滑移通槽实现对下夹横杆的限位,防止下夹横杆滑脱,具有安全、方便和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绝缘外杆,2为螺杆部,3为安装横杆,4为调整竖杆,5为上夹横杆,6为滑移通槽,7为下夹部,8为滑移部,9为摇柄,10为防滑牙,11为光杆部,12为接地线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夹具可调式接地杆包括绝缘外杆1、安装横杆3、调整竖杆4、上夹横杆5和下夹横杆,绝缘外杆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升降通孔,绝缘外杆1上端与安装横杆3下端中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升降通孔位置的安装横杆3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安装横杆3右端上部与调整竖杆4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调整竖杆4上端与上夹横杆5右端下部固定安装在一起;调整竖杆4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滑移通槽6,对应安装横杆3与上夹横杆5之间位置设有右端位于滑移通槽6内的下夹横杆;下夹横杆为T形杆,下夹横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下夹部7和滑移部8,下夹部7右端与滑移部8左侧中部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夹部7的右端位于滑移通槽6内;升降通孔内设有能使下夹横杆在安装横杆3与上夹横杆5之间上下移动的直线执行机构,下夹部7下端中部座在直线执行机构上;调整竖杆4右侧设有至少一个接地线连接点12。在使用过程中,直线执行机构使下夹横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夹横杆5与下夹横杆之间的间距可调,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不同的尺寸的相关部件的夹持;通过设置滑移通槽6,实现滑移通槽6对滑移部8的限位,避免下夹横杆从本实用新型上脱落;通过直线执行机构上行顶紧下夹部7,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夹持相关部件时能够夹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夹具可调式接地杆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直线执行机构为升降内杆,升降内杆由上至下依次为螺杆部2和光杆部11,螺杆部2下端与光杆部11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安装通孔为与螺杆部2相匹配的螺纹孔,螺杆部2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与安装横杆3固定安装一起;螺杆部2的上端位于安装横杆3上方,下夹部7下端中部座在螺杆部2上端;光杆部11的下端位于绝缘外杆1下方。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丝杠螺母副实现下夹横杆的上下移动。

如附图1、2所示,光杆部11下端固定安装有摇柄9。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转动升降内杆时省力。

如附图1、2所示,螺杆部2上端设有防滑花纹。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大螺杆部2与下夹部7间的摩擦力。

作为一种优选,直线执行机构为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套装在绝缘外杆1内,电动升降杆的上端位于安装横杆3上方,下夹部7下端中部座在电动升降杆上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动升降杆可以实现施工作业处过高时相关部件的夹持。

作为另一种优选,直线执行机构为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套装在绝缘外杆1内,液压升降杆的上端位于安装横杆3上方,下夹部7下端中部座在液压升降杆上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液压升降杆可以实现施工作业处过高时相关部件的夹持。

如附图1、2所示,上述下夹部7上端面和上夹横杆5下端面均设有防滑牙10。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增大上夹横杆5和下夹部7在夹持相关部件后二者与相关部件间的摩擦力。

如附图1、2所示,安装横杆3、调整竖杆4、上夹横杆5和下夹部7均为四棱柱。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间的安装。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