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8758发布日期:2019-08-24 09:38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要求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300kwh/g,对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的应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能量密度的要求。硅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因此硅-碳负极材料开始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由于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效应显著,硅-碳复合材料中硅的含量较多时(>20%),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造成的应力使负极材料粉化,脱离集流体,容量跳水。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得到的负极材料体积效应小,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

优选地,在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中,所述硅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40%。

优选地,所述硅颗粒为纳米硅颗粒;所述纳米硅颗粒的粒径为10-120纳米。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ti3alc2或ti3sic2加入氟化氢溶液中刻蚀得到层状碳化钛;

s2、将层状碳化钛和硅颗粒加入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干燥后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

优选地,在s1中,所述氟化氢溶液中,氟化氢的质量分数为20-55%。

优选地,在s1中,刻蚀的时间为24-72小时。

优选地,在s2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在s2中,超声分散的时间为5-60分钟。

优选地,在s2中,干燥的温度为60-105℃,干燥的时间为4-24小时。

本发明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从而将导电性良好的层状碳化钛和硅颗粒进行复合,利用层状碳化钛的层状结构缓冲硅颗粒在嵌锂/脱锂过程中的体积效应,使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体积效应小,导电性能良好,循环稳定性好;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对于硅基材料导入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硅-层状碳化钛)以及商品纳米硅颗粒(纳米硅颗粒)的循环容量保持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ti3alc2粉末10g,加入100g质量浓度为40%的hf溶液中,搅拌48小时进行刻蚀,得到ti3c2的悬浊液,将得到的ti3c2的悬浊液过滤、干燥得到层状碳化钛;

s2、将纳米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按重量比为20:80加入乙醇中,超声分散30min得到浆料,将得到的浆料抽滤,然后在60℃下干燥24h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在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中,纳米硅颗粒分散在层状碳化钛的表面和层间。

取所获得的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导电炭黑superp和粘结剂海藻酸钠按质量比8:1:1混合,加入去离子水调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覆在集流体铜箔上,其中,涂覆厚度为10μm,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环境中干燥10小时,取出后冲电极片,电极片直径为13mm。

电极片样品的电性能测试在2032型扣式电池体系中进行,电解液是1m的lipf6溶解在添加1wt%vc(碳酸亚乙烯酯)的ec/dec(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体积比1:1)溶液中,对电极是金属锂片。将上述的纽扣电池连接在新威设备上,在室温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先以0.33c的倍率放电至截止电位0.01v(vs.li/li+),静置2min以后,再以0.33c的倍率充电至截止电位1.0v(vs.li/li+),得到的循环容量保持率如图2所示,即图2中硅-层状碳化钛表示的曲线,由图2可知,本发明制备的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85.5%,比商品纳米硅颗粒(76.9%)有明显提高。

在本实施例的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中,硅材料的克容量高,作为主要的活性材料;层状碳化钛容量较低,但其层状空间可以缓冲硅颗粒嵌锂时产生的应力。因此,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兼具高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ti3alc2粉末10g,加入150g质量浓度为20%的hf溶液中,搅拌72小时,制备出层状碳化钛的悬浊液;然后将层状碳化钛的悬浊液过滤、干燥,得到层状碳化钛;

s2、将纳米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按重量比为5:95加入乙醇中,超声分散5min,抽滤,然后在105℃下干燥4h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ti3sic2粉末10g,加入100g质量浓度为50%的hf溶液中,搅拌24小时,制备出层状ti3c2的悬浊液;然后将层状ti3c2的悬浊液过滤、干燥,得到层状ti3c2;

s2、将粒径为30-80nm的纳米硅颗粒和层状ti3c2按重量比40:60加入乙醇中,超声分散60min,然后抽滤,在80℃下干燥13h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ti3sic2加入氟化氢溶液中刻蚀得到层状碳化钛;

s2、将层状碳化钛和硅颗粒加入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干燥后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纳米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其中,在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中,所述纳米硅颗粒的质量分数为40%;所述纳米硅颗粒的粒径为10-35纳米。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ti3alc2加入质量分数为55%的氟化氢溶液中刻蚀24h,过滤、干燥后得到层状碳化钛;

s2、将层状碳化钛和纳米硅颗粒加入乙醇中进行超声分散5min,过滤后在105℃下干燥4h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

实施例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其中,在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中,所述硅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硅颗粒为纳米硅颗粒;所述纳米硅颗粒的粒径为30-70纳米。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ti3alc2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氟化氢溶液中刻蚀72h,过滤、干燥后得到层状碳化钛;

s2、将层状碳化钛和硅颗粒加入水中进行超声分散60min,过滤后在60℃下干燥24h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

实施例7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其中,在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中,所述硅颗粒的质量分数为32%;所述硅颗粒为纳米硅颗粒;所述纳米硅颗粒的粒径为10-120纳米。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ti3alc2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氟化氢溶液中刻蚀55h,过滤、干燥后得到层状碳化钛;

s2、将层状碳化钛和硅颗粒加入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38分钟,过滤后在80℃下干燥13小时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其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的混合物。

实施例8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包括硅颗粒和层状碳化钛,所述硅颗粒均匀分布在层状碳化钛的片层表面和片层之间;其中,在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中,所述硅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8%;所述硅颗粒为纳米硅颗粒;所述纳米硅颗粒的粒径为70-115纳米。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ti3sic2加入氟化氢溶液中刻蚀得到层状碳化钛;其中,所述氟化氢溶液中,氟化氢的质量分数为28%;刻蚀的时间为33小时;

s2、将层状碳化钛和硅颗粒加入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干燥后得到所述硅-层状碳化钛负极材料;其中,所述溶剂为水、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物;超声分散的时间为47分钟;干燥的温度为95℃,干燥的时间为18小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