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1173发布日期:2019-11-13 01:3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的平面区和弯折区在视场下存在观测角度不同步的问题,导致了平面区和弯折区的显示画面色偏程度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弯折区的色偏,同时降低平面区和弯折区的色偏程度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单元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光取出层;

所述基板包括平面区和位于所述平面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沿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发光单元的方向,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平面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不同;所述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平面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所述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小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

可选地,所述光取出层包括至少两层,沿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发光单元的方向,第2n-1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第2n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且当所述光取出层包括至少三层时,沿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发光单元的方向,第2n+1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第2n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第2n-1层光取出层位于所述第2n层光取出层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至少一层所述光取出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厚度与在所述弯折区的厚度不同,和/或,至少一层所述光取出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与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地,至少一层所述光取出层在所述弯折区包括第一子光取出层和第二子光取出层,所述第一子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子光取出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子光取出层和所述第二子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均大于或等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一子光取出层和所述第二子光取出层中至少一层的折射率大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沿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发光单元的方向,所述光取出层包括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所述第一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取出层的折射率;所述平面区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的厚度,所述平面区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平面区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的厚度总和相等。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所述无机层设置于所述光取出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至少一层所述无机层在所述平面区的厚度与在所述弯折区的厚度不同;和/或,至少一层所述无机层在所述平面区的折射率与在所述弯折区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地,沿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发光单元的方向,所述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

所述第一无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折射率;所述平面区对应的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的厚度总和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的厚度总和相等;所述平面区对应的第一无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第一无机层的厚度,所述平面区对应的第二无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第二光无机层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和有机发光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层邻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平面区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与所述弯折区对应的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与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不同,使得光谱向波长增大的方向或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调节光谱与对应颜色发光层的发光本征谱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不同颜色的光线随视角的衰减速度,改善大视角下弯折区与平面区的视角色偏差异。另外,通过设置平面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与弯折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不同,补偿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的差值,使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从而使得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坐标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坐标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使小视角下两者的出射光的色度相等,因此在小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显示颜色相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在改善大视角下显示面板的平面区与弯折区的色偏差异的同时,保证了小视角下显示面板平面区与弯折区的显示色度一致,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光的光谱根据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和微腔的光学厚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光的光谱根据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和微腔的光学厚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高对比度及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具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目前的oled显示面板利用柔性可弯曲的优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边缘设置弯曲结构形成弯折区,有助于实现oled显示装置窄边框、全面屏显示的效果。

当oled显示面板采用顶发光结构时,顶发光结构包括微腔,光线会在微腔中产生微腔效应,微腔对光线具有选择、窄化和加强的作用。但是在观察视角增大时,在微腔效应的作用下,红绿蓝三基色随视角增大亮度衰减趋势不同,从而在大视角下显示面板会产生色偏。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边缘存在弯折区12时,在观看者观看过程中,弯折区12对应的观测视角与平面区11对应的观测视角存在差异,因此弯折区12的色偏程度和平面区11的色偏程度不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示例性地,随着观察视角的增大,显示面板会产生偏红现象,视角越大,偏红现象越严重。而部分弯折区12对应的观测视角大于平面区11对应的观测视角,因此该弯折区12的偏红程度大于平面区11的偏红程度,从而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例如,左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位于平面区11左侧的弯折区12为小视角观测视角,其色偏程度比较小,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位于平面区11右侧的弯折区12对应的观测视角大于平面区11对应的观测视角。因此位于平面区11右侧的弯折区12对应的偏红程度大于平面区11对应的偏红程度。同理,当右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位于平面区11右侧的弯折区12为小视角观测视角,其色偏程度比较小,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位于平面区11左侧的弯折区12对应的观测视角大于平面区11对应的观测视角。因此位于平面区11左侧的弯折区12对应的偏红程度大于平面区11对应的偏红程度。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上的发光单元以及位于发光单元远离基板一侧的光取出层;

基板包括平面区和位于平面区至少一侧的弯折区;沿基板指向发光单元的方向,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平面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与弯折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不同;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与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不同。

其中,弯折区可以占显示面板的5~15%。光学厚度为膜层的物理厚度与膜层的介质折射率的乘积,可以仅通过调节光取出层的厚度或仅通过调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实现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调节,也可以通过调节厚度和折射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光取出层光学厚度的调节。由于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对微腔的强弱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整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可以实现对光线的光谱调节,使得光谱向波长增大的方向或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调节光谱与对应颜色发光层的发光本征谱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不同颜色的光线随视角的衰减速度,改善弯折区的视角色偏,缩小大视角视弯折区与平面区的色偏差异,提升显示面板大视角时的显示效果。

由于弯折区的光谱发生移动,使得小视角时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坐标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坐标不同,即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度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度存在差异。

由于调节发光功能层的厚度可以调节微腔腔长,从而调节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通过设置弯折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与平面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不同,使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从而使得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坐标与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色坐标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使两者的出射光的色度相等或相近,使得在小视角下平面区和弯折区的显示颜色相同,提升了显示面板小视角时的显示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平面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与弯折区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厚度不同,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与弯折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不同,在改善大视角下显示面板的平面区与弯折区的色偏差异的同时,保证了小视角下显示面板平面区与弯折区的显示色度一致,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平面区111对应的发光功能层122的厚度大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发光功能层122的厚度,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

其中,可以通过调节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厚度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厚度,或者调节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或者同时调节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厚度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厚度,且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实现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

具体的,对于弯折区112偏红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可以使得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出射蓝光和绿光的光谱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蓝光和绿光的亮度衰减减小,使得红光的光谱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红光的亮度衰减增加。在大视角下,弯折区112在原有的偏红的基础上,减少了红光,增加了蓝光和绿光,因此可以改善弯折区112的偏红,降低了弯折区112和平面区111因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色偏程度不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而平面区111对应的发光功能层122的厚度大于弯折区112对应的发光功能层122的厚度,使得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一电极121、发光功能层122和第二电极123形成的微腔的光学厚度大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电极121、发光功能层122和第二电极123形成的微腔的光学厚度,因此可以补偿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的差值,使得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出射蓝光和绿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红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向波长增加的方向移动,达到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出射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出射光的光谱峰值对应的波长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从而使得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出射光的色坐标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出射光的色坐标的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使两者的出射光的色度相近或相等,因此在小视角下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显示颜色相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光的光谱根据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和微腔的光学厚度变化的曲线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光的光谱根据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和微腔的光学厚度变化的曲线图。示例性的,图3至图4所示,横坐标为波长/nm,纵坐标为归一化后的亮度值/a.u.,曲线1为平面区对应的光取出层的出射光的光谱,曲线2为弯折区调节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的光谱,曲线3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的本征频谱。当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增加时,蓝光的光谱向波长增加的方向移动,光谱位于本征光谱的右侧,在波峰值和光谱的半高宽固定的情况下,对应的蓝光的亮度衰减减小。红光的光谱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光谱位于本征光谱的左侧,红光的亮度衰减增加。

此外,如图3至图4所示,曲线4为弯折区调节发光单元微腔的光学厚度对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进行补偿后的光谱。曲线4相对于曲线2,蓝光光谱的峰值对应的波长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红光光谱的峰值对应的波长向波长增加的方向移动,不同颜色的曲线4(弯折区调光取出层和发光功能层后的光谱)的波峰对应的波长与对应颜色的曲线1(平面区的光谱)的波峰对应的波长的差值缩小,且均在阈值范围内,即保证弯折区与平面区的色坐标差值在阈值范围内,且蓝光的曲线4在曲线3(本证谱)的右侧,红光的曲线4在曲线3的左侧,即减小了蓝光衰减速度,增大了红光衰减速度。需要说明的是,色坐标的差值对应的阈值范围可以为人眼识别色度最小的差值对应的色坐标的差值范围。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发光功能层122包括空穴传输层1221和有机发光层1222,空穴传输层1221设置于有机发光层1222邻近第一电极121的一侧,平面区111对应的空穴传输层1221的厚度与弯折区112对应的空穴传输层1221的厚度不同。

具体地,空穴传输层1221的空穴迁移率比较高,通过改变弯折区112对应的空穴传输层1221的厚度调节弯折区112的发光功能层122的厚度,可以尽量的减少发光单元的电学性能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光功能层122还包括其他膜层时,例如空穴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通过调节空穴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的厚度,均可以实现弯折区112的微腔的光学厚度的调节。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光取出层包括至少两层。沿基板指向发光单元的方向,第2n-1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第2n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且当光取出层包括至少三层时,沿基板指向发光单元的方向,第2n+1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第2n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第2n-1层光取出层位于第2n层光取出层邻近基板的一侧。至少一层光取出层在平面区的厚度与在弯折区的厚度不同,和/或,至少一层光取出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与在弯折区的折射率不同。

具体地,可以设置光取出层具有较高的折射率,例如为1.3-2,提高光取出层的光取出效果。当光取出层包括多层时,沿基板指向发光单元的方向,第一层光取出层可以设置为高折射率,第二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相对于第一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低,第三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相对于第二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高,第四层光取出层相对于第三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低,以此类推。需要说明的是,多层光取出层的高低折射率只是相对于其相邻的光取出层而言,各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均可以设置在1.3-2之间。通过设置多层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呈上述分布,可以提高光取出层的整体光取出效果。当光取出层包括至少两层时,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为每层光取出层的物理厚度和膜层的介质折射率的乘积之和。

通过设置光取出层包括至少两层,且至少一层光取出层在平面区的厚度与在弯折区的厚度不同,和/或,至少一层光取出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与在弯折区的折射率不同,在保证光取出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与光取出层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不同,减小弯折区与平面区的色偏差异的同时,保证了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出光效率。

示例性地,至少一层光取出层在平面区的厚度小于在弯折区的厚度,和/或,至少一层光取出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在弯折区的折射率时,平面区的多层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小于弯折区的多层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在大视角下,弯折区在原有的偏红的基础上,减少了红光,增加了蓝光和绿光,因此可以改善弯折区的偏红,降低弯折区和平面区因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色偏程度不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沿基板110指向发光单元120的方向x,光取出层130包括第一光取出层131和第二光取出层132。第一光取出层13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取出层132的折射率;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大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

具体地,可以设置第一光取出层131为增加光取出率的膜层,第二光取出层132为色度调整层。另外,第二光取出层132可以为多孔状,用于阻止外界的颗粒进入发光单元120,从而保护发光单元120。示例性地,第二光取出层132可以为氟化铝。第一光取出层13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取出层132的折射率,可以提高光取出层130的整体光取出效果。例如,第一光取出层131的折射率为2,第二光取出层132的折射率为1.3。通过调节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和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使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增加的光学厚度大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减少的光学厚度,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相对于平面区111的光学厚度整体增加,在大视角下,弯折区112在原有的偏红的基础上,减少了红光,增加了蓝光和绿光,因此可以改善弯折区112的偏红的色偏,降低了弯折区112和平面区111因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色偏程度不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为65nm,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为75nm-90nm。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为60nm,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为35nm-50nm。通过设置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对应的同层光取出层的厚度之差大于或等于10nm,可以更多的减少红光,增加蓝光和绿光,从而更好的改善弯折区112的偏红的色偏,降低了弯折区112和平面区111因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色偏程度不同。而当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对应的同层的光取出层的厚度之差过大时,使得平面区111出射光的色坐标和弯折区112出射光的色坐标差值较大,在小视角下色度差异较大。当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色度差异太大时,通过调节弯折区112微腔的光学厚度不易补偿。因此,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对应的同层光取出层的厚度之差小于或等于25nm,避免出现平面区111和弯折区112的色度差异大,使得调节弯折区112微腔的光学厚度不易补偿的现象。

优选地,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为80nm,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为45nm,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的厚度之差为15nm,平面区111对应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之差为15nm,两者的厚度差相等。而第一光取出层13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取出层132的折射率,因此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大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

继续参考图6,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和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总和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光取出层131和第二光取出层132的厚度总和相等。

具体地,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的厚度与弯折区112的光取出层130的厚度相等,可以使得显示面板的光取出层130上表面为平滑表面,方便显示面板的封装。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至少一层光取出层130在弯折区112包括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和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的折射率,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和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的折射率均大于或等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且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和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中至少一层的折射率大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

具体地,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显示面板包括一层光取出层130。弯折区112的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的折射率,使得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呈高低相间分布。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可以为一层光取出层,也可以包括两层子光取出层。

当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为一层光取出层时,弯折区112的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和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中的至少一层折射率大于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可以使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大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例如,弯折区112的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的折射率与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相等,弯折区112的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的折射率大于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的折射率,则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大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此时,弯折区112的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与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可以在同一工艺中形成。

当平面区111的光取出层130包括两层子光取出层时,第一子光取出层1301和第二子光取出层1302的折射率均大于或等于平面区111对应的子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同样可以实现弯折区112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大于平面区111对应的光取出层130的光学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包括多层光取出层130时,可以设置弯折区112中的一层光取出层130为上述结构,也可以设置多层光取出层130为上述结构。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无机层设置于光取出层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至少一层无机层在平面区的厚度与在弯折区的厚度不同,和/或,至少一层无机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与在弯折区的折射率不同。

具体地,无机层可以为薄膜封装结构靠近发光单元的第一层无机层。与光取出层类似,可以仅通过调节无机层的厚度或仅通过调节无机层的折射率实现无机层的光学厚度的调节,也可以通过调节厚度和折射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机层的光学厚度的调节。由于无机层的光学厚度对微腔的强弱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整无机层的光学厚度可以实现对光线的光谱调节,使得光谱向波长增大的方向或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调节光谱与对应颜色发光层的发光本征谱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不同颜色的光线随视角的衰减速度,改善弯折区的视角色偏。

示例性地,可以设置无机层在平面区的厚度小于在弯折区的厚度,和/或无机层在平面区的折射率小于在弯折区的折射率,使得无机层在平面区的光学厚度小于在弯折区的光学厚度,弯折区对应的无机层的出射光的蓝光和绿光的光谱向波长增加的方向移动,光谱位于本征光谱的右侧,对应的蓝光和绿光的亮度衰减减小。红光的光谱向波长减小的方向移动,光谱位于本征光谱的左侧,红光的亮度衰减增加。在大视角下,弯折区在原有的偏红的基础上,减少了红光,增加了蓝光和绿光,因此可以改善弯折区的偏红的色偏,降低了弯折区和平面区因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色偏程度不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既包括光取出层,还包括无机层时,可以增加弯折区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或者增加弯折区的无机层的光学厚度,还可以同时增加弯折区的光取出层的光学厚度和无机层的光学厚度。

示例性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沿基板110指向发光单元120的方向x,无机层140包括第一无机层141和第二无机层142,第一无机层14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无机层142的折射率。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一无机层141和第二无机层142的厚度总和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无机层141和第二无机层142的厚度总和相等,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一无机层141的厚度小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无机层141的厚度,平面区111对应的第二无机层142的厚度大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光无机层142的厚度。

具体地,通过调节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无机层141的厚度和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无机层142的厚度,使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一无机层141增加的光学厚度大于弯折区112对应的第二无机层142减少的光学厚度,弯折区112对应的无机层140的光学厚度相对于平面区111的光学厚度整体增加,在大视角下,弯折区112在原有的偏红的基础上,减少了红光,增加了蓝光和绿光,因此可以改善弯折区112的偏红的色偏,降低了弯折区112和平面区111因观测视角存在差异造成的色偏程度不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另外,平面区111的无机层140的厚度与弯折区112的无机层140的厚度相等,可以使得显示面板的无机层140上表面为平滑表面,方便显示面板的封装。此外,无机层140可以为薄膜封装层中的任意无机膜层,也可以为光取出层130远离基板110一层的其他无机层,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1。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