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头成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0090发布日期:2020-11-27 10:2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头成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头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触头是开关电器的关键部件之一,触头上通常会有一至三个凸块用于增加接触面积,此外,还有一个凹槽用于连接电路,这样一个触头上会有多个台阶面,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多套模具来实现触头的成型,生产效率低而且良品率也受影响。而使用数控机床把原料铣成触头,虽然可以保证产品的良品率,但是设备的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高,而且效率不足,触头往往是大批量生产的,数控机床不能满足产品供应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触头成型工装,能够连续冲压成型有多个台阶面的触头,实现了触头的大批量生产,保证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头成型工装,包括上模座、脱垫板、脱料板和下模座,下模座的四周设有若干外导柱,上模座的相对位置上设有外导柱套,外导柱和外导柱套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下方设有若干内导柱,所述下模座的相对位置上设有与内导柱配合的内导柱孔,所述脱垫板和脱料板上设有供内导柱穿过的通孔。

所述脱垫板和脱料板固定连接,通过若干等高套筒将所述上模座与脱料板连接,脱垫板上设有与等高套筒配合的等高通孔,脱垫板和脱料板悬吊于上模座下方;所述上模座上旋接有若干弹簧顶杆,顶杆顶住所述脱垫板。

所述上模座上沿料带传送方向固设有若干冲头,所述下模座的相对位置上设有与冲头一一匹配的底模,所述脱垫板和脱料板上分别设有供冲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冲头沿料带传送方向依次为引导孔冲头、一次切边冲头、镦打冲头、镦打整形冲头、打扁冲头、打扁整形冲头、平面整形冲头、二次切边冲头、精切冲头和分离冲头;相应地,所述底模为引导孔底模、一次切边底模、镦打底模、镦打整形底模、打扁底模、打扁整形底模、平面整形底模、二次切边底模、精切底模和分离底模。

所述镦打冲头和镦打底模配合在料带两面挤出凸块,所述镦打整形冲头和镦打整形底模配合挤压凸块并整形;所述打扁冲头和打扁底模配合在料带上挤出凹槽,所述打扁整形冲头和打扁整形底模配合将该凹槽整形;所述平面整形冲头和平面整形底模上设有与所述凸块外形契合的凹模,平面整形冲头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外形契合的凸模。

所述脱料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料带的引导针,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供引导针穿过的通孔。

所述下模座沿料带的传送路径上设有若干浮升销,该浮升销上设有用于引导和抬升料带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上模座上还设有误送料检测组件,包括检测销、顶杆、开关和弹簧,上模座上设有容置弹簧和检测销的竖直的检测孔,弹簧一端连接螺栓固定在检测孔上,弹簧另一端连接检测销;所述检测销上设有光滑的曲面凹槽,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一水平的顶杆容置孔,所述顶杆的一端置于该顶杆容置孔内且顶入曲面凹槽内,上下推动检测销把顶杆顶出曲面凹槽后,使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触碰。

优选地,所述下模座靠近出料一端设有若干辅助浮升销,该辅助浮升销的上端端末为片状,并与料带的底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上模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架、上垫板和上夹板,所述上夹板设有与所述的内导柱和冲头一一匹配的容置孔,内导柱和冲头自上而下放入该容置孔,并被上垫板封堵。

优选地,所述上模架、上垫板和上夹板通过若干销钉定位安装。

优选地,所述下模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母模板、下垫板和下模架,母模板、下垫板和下模架通过若干销钉定位安装;所述母模板和下垫板通过等高螺丝固定在所述下模架上。

优选地,所述母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浮升销和底模一一匹配的容置孔,浮升销和底模自下而上放入该容置孔,并被所述下垫板封堵。

优选地,所述引导孔冲头包括第一引导孔冲头、第二引导孔冲头,相应地,所述引导孔底模包括第一引导孔底模和第二引导孔底模;所述一次切边冲头包括第一切边冲头和第二切边冲头,相应地,所述一次切边底模包括第一切边冲头和第二切边冲头;所述二次切边冲头包括第三切边冲头和第四切边冲头,相应地,所述二次切边底模包括第三切边冲头和第四切边冲头;所述精切冲头包括第一精切冲头、第二精切冲头、第三精切冲头和第四精切冲头,相应地,所述精切底模包括第一精切底模、第二精切底模、第三精切底模和第四精切底模。

优选地,还包括下垫脚和下托板,下垫脚一端与下托板固定连接,下垫脚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吊装的吊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冲压成型有多个台阶面的触头,实现了触头的大批量生产,保证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触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内导柱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误送料检测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弹簧顶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第一销钉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等高套筒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镦打冲头和镦打底膜配合的示意图。

图9为料带的示意图。

图10为上模架的示意图。

图11为上垫板的示意图。

图12为上夹板的示意图。

图13为脱垫板的示意图。

图14为脱料板的示意图。

图15为母模板的示意图。

图16为下垫板的示意图。

图17为下模架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上模座,101:内导柱,102:等高套筒,103:弹簧顶杆,104:第一引导孔冲头,105:第二引导孔冲头,106:第一切边冲头,107:第二切边冲头,108:镦打冲头,109:镦打整形冲头,110:打扁冲头,111:打扁整形冲头,112:平面整形冲头,113:第三切边冲头,114:第四切边冲头,115:第一精切冲头,116:第二精切冲头,117:第三精切冲头,118:第四精切冲头,119:分离冲头,120:引导针,121:误送料检测组件,1211:检测销,1212:顶杆,1213:开关,1214:弹簧,11:上模架,1101:上模架上的第一销钉孔,1102:上模架上供弹簧顶杆通孔,1103:上模架上的检测孔,1104:上模架上的等高通孔,12:上垫板,1201:上垫板上的第一销钉孔,1202:上垫板上供弹簧顶杆通孔,1203:上垫板上的检测孔,1204:上垫板上的等高通孔,13:上夹板,1301:上夹板上的第一销钉孔,1302:上夹板上供弹簧顶杆通孔,1303:上夹板上的检测孔,1304:上夹板上的等高通孔,14:第一销钉,15:外导柱套,2:脱垫板,201:脱垫板上的内导柱通孔,202:脱垫板上的等高通孔,203:脱垫板上的检测销通孔,204~219:脱垫板上的冲头通孔,3:脱料板,301:脱料板上的内导柱通孔,302:与等高套筒配合的螺栓孔,303:与浮升销配合的凹孔,304~319:脱料板上的冲头通孔,320:脱料板上的检测销通孔,4:下模座,401:内导柱孔,403:浮升销,404:第一引导孔底模,405:第二引导孔底模,406:第一切边底模,407:第二切边底模,408:镦打底模,409:镦打整形底模,410:打扁底模,411:打扁整形底模,412:平面整形底模,413:第三切边底模,414:第四切边底模,415:第一精切底模,416:第二精切底模,417:第三精切底模,418:第四精切底模,419:分离底模,420:辅助浮升销,41:母模板,4101:母模板上的第二销钉孔,4102:母模板上的等高螺丝孔,4103:母模板上的引导针通孔,4104:母模板上的检测销通孔,42:下垫板,4201:下垫板上的第二销钉孔,4202:下垫板上的等高螺丝孔,4203:下垫板上的检测销通孔,43:下模架,4301:下模架上的第二销钉孔,4302:下模架上的等高螺丝孔,4303:母模板上的检测销通孔,45:外导柱,5:下垫脚,6:下托板,7:料带,71:凸块,72:凹槽,73:引导孔,8: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7所示,(注释:图中a表示与内导柱101、内导柱套401相关;b表示销钉相关;d表示与等高套筒102或等高螺丝相关;e表示与弹簧顶杆1212103相关;g表示与引导孔73、引导针120相关;h表示与浮升销403相关;s表示与辅助浮升销420相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头成型工装,包括上模座1、脱垫板2、脱料板3、下模座4、下垫脚5和下托板6。上模座1与冲床连接,下垫脚5一端与下模座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托板6固定连接。下垫脚5用于抬高下模座4,下托板6用于加大与地面或冲床的接触面积。

上模座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架11、上垫板12和上夹板13,上模架11、上垫板12和上夹板13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若干第一销钉孔1101、1201、1301,通过若干第一销钉14和这些第一销钉孔1101、1201、1301配合将上垫板12和上夹板13在上模架11上定位,再通过螺栓将这三者固定,上模架11、上垫板12和上夹板13分别设有与之匹配的螺栓孔。

下模座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母模板41、下垫板42和下模架43,母模板41、下垫板42和下模架43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若干第二销钉孔4101、4201、4301,通过若干第二销钉和这些第二销钉孔4101、4201、4301配合将母模板41和下垫板42在下模架43上定位。第一销钉14和第二销钉安装方式是相同的。母模板41和下垫板42通过等高螺丝固定在下模架43上,母模板41、下垫板42和下模架43上分别设有与等高螺丝配合的螺丝孔4102、4202、4302。

上模座1和下模座4通过四根外导柱45和四个外导柱套15连接,四根外导柱45分别设置在下模架43的四周,外导柱套15设在上模架11的相对位置上,外导柱45和外导柱套15滑动连接。在上夹板13上设有八个容置孔用于放置内导柱101,内导柱101自上而下放入并被上垫板12封堵,母模板41、下垫板42和下模架43的相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与内导柱101配合的八个内导柱孔401,脱垫板2和脱料板3上设有供内导柱101穿过的通孔201、301。

脱垫板2和脱料板3螺栓固定连接,若干等高套筒102的头部卡在上夹板13上,等高套筒102的连接端与脱料板3连接,脱料板3上有与之配合的螺栓孔302,上模架11、上垫板12、上夹板13和脱垫板2上分别设有供等套筒穿过的等高通孔1104、1204、1304、202,从而使得脱垫板2和脱料板3悬吊于上模座1下方。上模架11上旋接有若干弹簧顶杆1212103,上模架11、上垫板12和上夹板13上分别有供弹簧顶杆1212103穿过的通孔1102、1202、1302,顶杆1212顶住脱垫板2。

上模座1上沿料带7传送方向固设有若干冲头,下模座4的相对位置上设有与冲头一一匹配的底模,脱垫板2设有供冲头穿过的通孔204~219,脱料板3上设有供冲头穿过的通孔304~319。冲头和底模的安装方式与内导柱101的安装方式相同,本文不再赘述。

冲头沿料带7传送方向依次为引导孔冲头、一次切边冲头、镦打冲头108、镦打整形冲头109、打扁冲头110、打扁整形冲头111、平面整形冲头112、二次切边冲头、精切冲头和分离冲头119;相应地,底模为按照与冲头对应关系依次为引导孔底模、一次切边底模、镦打底模408、镦打整形底模409、打扁底模410、打扁整形底模411、平面整形底模412、二次切边底模、精切底模和分离底模419。引导孔冲头包括第一引导孔冲头104、第二引导孔冲头105,相应地,引导孔底模包括第一引导孔底模404和第二引导孔底模405。一次切边冲头包括第一切边冲头106和第二切边冲头107,相应地,一次切边底模包括第一切边底模406和第二切边底模407。二次切边冲头包括第三切边冲头113和第四切边冲头114,相应地,二次切边底模包括第三切边底模413和第四切边底模414。精切冲头包括第一精切冲头115、第二精切冲头116、第三精切冲头117和第四精切冲头118,相应地,精切底模包括第一精切底模415、第二精切底模416、第三精切底模417和第四精切底模418。

镦打冲头108和镦打底模408配合在料带7两面挤出凸块71,镦打整形冲头109和镦打整形底模409配合挤压凸块71并整形。打扁冲头110和打扁底模410配合在料带7上挤出凹槽72,打扁整形冲头111和打扁整形底模411配合将该凹槽72整形。平面整形冲头112和平面整形底模412上设有与凸块71外形契合的凹模,平面整形冲头112上设有与凹槽72外形契合的凸模。

脱料板3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料带7的引导针120,母模板41上设有供引导针120穿过的通孔4103,引导针120的安装方式类似内导柱101的安装方式,本文不再赘述。引导针120设置在引导孔冲头之后,并且,引导针120分成两排以对应第一引导孔冲头104和第二引导孔冲头105冲出的引导孔73。

母模板41沿料带7的传送路径上设有若干浮升销403,浮升销403上设有用于引导和抬升料带7的卡槽。脱料板3上设有与浮升销403配合的凹孔303,以避免碰撞。在母模板41靠近出料的一端设有若干辅助浮升销420,辅助浮升销420的上端端末为片状并与料带7的底面贴合,这样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便于托举料带7。浮升销403和辅助浮升销420的安装方式类似内导柱101的安装方式,本文不再赘述。

上模座1上还设有误送料检测组件121,误送料检测组件121包括检测销1211、顶杆1212、开关1213和弹簧1214,上模架11、上垫板12和上夹板13上分别设有容置弹簧1214和检测销1211的竖直的检测孔1103、1203、1303,弹簧1214一端连接螺栓旋接在上模架11上,弹簧1214另一端连接检测销1211。检测销1211上设有光滑的曲面凹槽,上夹板13上设有一水平的顶杆1212容置孔,顶杆1212的一端置于该顶杆1212容置孔内且顶入曲面凹槽内,上下推动检测销1211把顶杆1212顶出曲面凹槽后,使顶杆1212的另一端与开关1213触碰。在脱垫板2、脱料板3、母模板41、下垫板42和下模架43上设有供检测销1211穿过的通孔203、320、4104、4203、4303。只有检测销1211没有穿过引导孔73时才会被顶起,使得顶杆1212触动开关1213让冲床停止运行,从而保证冲头不会冲压在料带7不对应的位置上,保证产品良品率,此外也对引导针120起保护作用。

因为本实用新型重量较大,在上模架11和下模架43上分别设有四个用于吊装的吊钩8。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

将料带7穿过浮升销403上的卡槽,冲床每冲压一次,料带7等距离推送一次。先在料带7上冲出引导孔73,之后每一步都通过引导针120穿过引导孔73来保证料带7的精准定位。冲出引导孔73后,先切出触头的局部边界及预留的镦打料,预留的镦打料经过两次镦打成型为指定的凸台。然后在料带7靠近切边处两次打扁成型指定的凹槽72。因为经过镦打和打扁,料带7因挤压会出现变形,对料带7表面进行平整,平整的同时对以成型的凸台和凹槽进行保护。之后进行二次切边、精切并切断。一次切边和二次切边均留有一定余量,精切和切断则按触头的实际尺寸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