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稀土-Fe-B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80894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稀土-Fe-B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永磁体的永磁性合金。
永磁性合金,和由它们生产的永磁体的传统制造方法是将一种轻稀土元素,以钕为佳,与过渡元素铁,和硼组合。由这些合金制成的永磁体在室温下表现出优良的磁性。但是,这些合金表现出了较差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中。所以,这限制了由这些合金组合物制成的永磁体的应用范围。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对合金的改型方法以克服其热稳定性差和不耐腐蚀的弱点。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在不丧失其它优良特性的条件下提高这些特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了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此方法提高了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它的固有矫顽力而并不降低它的剩磁和居里温度,从而扩展了由该合金制成的永磁体的应用温度范围。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永磁性合金的主要组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27至35,以29至34为佳的一种稀土元素,在稀土元素的总含量中包括至少50%的Nd;0.8至1.3,以0.9至1.2为佳的B;多至30,以15以下为佳的Co;40至75的Fe;0.03至0.3,以0.05至0.15为佳的C;0.2至0.8,以0.3至0.8为佳的氧;多至1,以0.5以下为佳的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这种合金还可以含有多至5的至少一种选自Al,Si,Sn,Zn,Nb,Mo,V,W,Cr,Zr,Hf,Ti,和Mg的过渡元素。
Cu,Ga和Ag的含量范围在0.02至0.5%,以0.05至0.5%为佳。
Pr或La的至少一种可以替代多至50%的Nd。同样,Dy或Tb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替代多至50%的Nd。
Co的含量可以是0.5至5%。Cu的含量可以是0.02至0.5%。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由预制合金颗粒和/或预制合金颗粒的混合物来生产上述永磁性合金。这些预制合金颗粒可以通过传统的将合金铸件磨碎的方法或根据已知技术利用一种隋性雾化气体使熔融的合金雾化的方法完成。将预制合金颗粒或其混合物与一种碳物质接触,从而在其中形成0.03至0.3%,以0.05至0.15%为佳的含碳量。这种含碳物质可以是一种金属的硬脂酸盐,以硬酸锌为佳。在与硬脂酸锌接触后,可以通过一些已知技术减小颗粒尺寸,例如喷射碾磨。还要将颗粒与一种含氧物质接触,从而在其中形成0.2至0.8%,以0.3至0.8%为佳的含氧量。这种含氧物质可以是空气。颗粒与空气的接触可以在减小体积过程中或过程后,包括在为减小颗粒体积而进行的碾磨过程中。这种碾磨最好是喷射碾磨。所述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可以是二氧化碳。


图1是合金的退磁曲线。该合金含(按重量百分比)32.5的Nd,0.1的Dy,1.0的B,66.4的Fe,其氧含量为0.41和0.42%。
图2与图1相似,是合金的退磁曲线。该合金含(按重量百分比)30.5的Nd,2.5的Dy,62.6的Fe,2.5的Co,1.1的B,0.15的Cu,0.65的Nb,其氧含量为0.22和0.55%。
图3显示的是Nd-Dy-Fe-Al-B合金的Hci与合金含氧量变化的关系。
图4与图3相似,显示的是含有(重量百分比)29的Nd,4的Dy,5Co,1.15B和其余为铁的合金的Hci与含氧量的变化关系。
图5显示的是加氧和不加氧条件下改变Co含量对合金的影响。该合金含有(重量成分比)30.5Nd,2.5Dy,1.1B,0.15Cu,0.65Nb,其余为Fe;图6显示的是为提高合金的含碳料而加入不同量的硬脂酸Zn的影响。该合金含(重量成分比)31.9Nd,63.2Fe,3.6Co,1.15B和0.15Cu;图7显示的是合金(重量百分比33Nd,5Co,1.1B,其余为铁)中不同的Cu含量的影响。
图8显示的是在合金(重量百分比30.5Nd,2.5Dy,1.2Co,1.1B,0.5Nb,其余为铁)中铜含量不同引起的磁性变化;和图9是合金(重量百分比30.5Nd,2.5Dy,1.2Co,0.15Cu,1.1B,其余为铁)和合金(重量百分比28Nd,6Dy,2.5Co,1.1B,0.15Cu,其余为铁)中不同Nd含量引起的磁性变化。
为了展开和说明本发明,利用传统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各种合金并对其进行了测试。具体地,合金的制备是通过将高纯度元素与基本合金的预制合金料真空感应熔化从而产生一种所选的合金组合物的熔融体。将这种熔融体倒入一种铜质叠箱铸模中或利用氩作为雾化气体将其雾化成预合金粉末。这种铸块或雾化粉末在1至30个大气压下进行氢化。然后将铸块压碎并碾成粗粉。用一种诸如氩气或氮气的惰性气体将碾磨成的粉末或雾化而得的粉末喷射碾磨成细粉。在喷射碾磨之前将碾磨成的粉末或雾化粉末与不同量的硬脂酸锌混合以调节其中的碳含量并改善喷射碾磨操作。在喷射碾磨过程中或过程后,通过向系统中缓慢地吹入空气来加氧。氧与碳的加入与调节也可通过在这些操作中附带地将粉末暴露于一个CO2环境中进行。用一个Fisher Sub-Sieve分级器测量,磨后粉末的平均颗粒大小为1至5微米。将以上制备的预合金粉末装在一个橡胶袋中,在磁场中取向排列,并用常温均衡等压压缩。然后在一个真空炉中,在900至1100℃将压块烧结1至4小时至接近它们的理论(完全)密度。再将烧结块在800至900℃热处理1小时然后在450至750℃时效处理。然后将这些磁性块磨削切割成圆柱形(6mm厚×15mm的直径)用于测试。
用一台配备有KJS Associate的温度探针的磁滞曲线记录仪在室温至150℃的范围内测定磁体的磁性。用一个Helmhaoltz线圈测量将磁体置于250℃高温1小时前后的磁通量差异来估计不可逆损耗。导磁系数是1,因为L/D是0.4(6/15)。
正如在相关表格和图表所能看出的和将要具体说明的那样,人们发现根据本发明的说明和权利要求向永磁体合金组合物中加氧会降低矫顽力,如所报导的组合物(Nd,Dy)-Fe-B在图1中所示。在合金(Nd,Dy)-(Fe,Co)-B中加氧,如图2所示,则矫顽力被提高,同时两个例子中的剩磁都因加氧而提高了。对两种合金中加氧后剩磁提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用VSM(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得的这些加氧和不加氧的合金制成的永磁体的饱和磁化值相同。为了测定这些永磁体的晶粒取向,对(Nd,Dy)-(Fe,Co)-B合金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一台X光粉末衍射仪中,将一垂直于圆柱轴的磨光表面放置于Bragg反射位置。由此获得合金加氧和不加氧的衍射图形。当永磁体是一个单晶体,或具有易磁化轴垂直于表面的理想取向,则在研究范围内,衍射图应只显示l值为偶数的(ool)反射,即(004)和(006)。结果列于表1。
表I具有低(h,k)和高l的反射取向错误 角 hkl 强度(h2+k2)/l2(度) COS 0049 0 0 11149 0.125 26.10.898214890.3137.80.790105500.0415.50.966115250.0821.40.931006250 0 11168 0.055 18.10.951由下式,用cos 描述由取向错误造成的磁化强度的下降cos2φ=l2/[(c/a)2(h2+k2)+l2]]]>由此发现,样品A(没有加氧)具有强的(105)和(214)峰,和相对弱的(004)和(006)峰,而样品B(加氧)具有较小的(105)峰,非常弱的(214)峰,强的(004)和(006)峰。这表明,加氧提高了晶粒取向性。所以,加氧的磁体的剩磁高于不加氧的磁体。还对不同的氧浓度对两种合金的矫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图3所示的是作为氧浓度的函数的(Nd,Dy)-Fe-Al-B合金的矫顽力的变化情况。在此合金系统中,矫顽力几乎随氧浓度的上升而线性下降。当稀土总含量较低时,Hci下降得更快。
图4显示了作为含氧量的函数的含钴合金(Nd,Dy)-(Fe,Co)-Al-B的矫顽力的变化情况。在含钴合金中,起先,随着含氧量上升至一个特定点,该点决定于稀土总含量与其它添加元素的加入量,矫顽力迅速上升,然后开始随含氧量的进一步的上升而下降。由于(Nd,Dy)-(Fe,Co)-B合金中的这种加氧正效应,可以通过同时加Co和氧来消除和尽量减小因加钴而降低了矫顽力这一负效应。所以,可以通过在(Nd,Dy)-Fe-B合金中同时添加Co和氧来制造高Tc和Br且具有提高的Hci的磁体。
在加氧和不加氧的情况下研究了在一种(Nd,DY)-(Fe,Co)-B合金中Co不同含量的影响,结果列于表II。在图5中,是加氧后和不加氧的合金的矫顽力相对于钴含量的变化曲线。
表II加氧和不加氧的30.5Dd-2.5Dy-余量为-Fe-1.1B-0.15Cu-0.65Nb-xCo合金中Co含量变化的影响~0.2%O2~0.45%O2%Co Br,kG Hci,kOe Br,kG Hci,kOe0 11.3020.211.6519.81.211.4520.211.6520.82.511.2018.311.3020.45.011.4017.311.5017.615.0 11.4513.911.5514.9如表II所示,由于向这些合金中加入了氧,剩磁增加了100-350高斯。不含钴的合金的矫顽力随加氧而略有下降,而其他含钴合金的矫顽力都随氧的加入而有所提高。在不含氧的合金中,矫顽力随Cu含量提高而降低。在加氧合金中,矫顽力先随着Co含量由0升至1.2%而上升,然后随着Co含量的进一步上升而开始下降。所以同时加入氧和少量的Co(1.2-2.5%)可同时提高剩磁和矫顽力。即使在较高的Co含量时,加氧合金的矫顽力仍高于那些不加氧合金的。所以,氧的加入对含钴的(Nd,Dy)-(Fe,Co)-B合金是至关重要的。由于Tc几乎随Co含量线性上升,合金中所需的Co含量取决于居里温度,温度稳定性和Br的温度系数。通常,Co含量以0.5至5%之间为佳。
表III合金A,B和C的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合金 NdDy Fe Co B CuNbAl(A) 31.5 0.5 余量 1.2 1.0 0.15 - -(B) 30.5 2.5 余量 1.2 1.1 0.15 0.35 -(C) 28.0 6.0 余量 2.5 1.1 0.15 0.65 0.3表IV列出了一些加氧后改善了磁性和热稳定性(高温下的不可逆损耗)的实例。所测合金的化学组成列于表III。
表IV加氧和不加氧合金的磁性与不可逆温度损耗BrHciBHmax %不可逆损耗合金 %O2kGkOeMGOeP.C.=1.039.9%(A) 0.237 12.7 11.2 38.2在150℃3.6%0.574 12.9 14.9 40.2在150℃20.8%在(B) 0.123 11.7 16.8 33.2175℃0.3%在0.495 12.1 20.0 35.3175℃>20.0(9.7 8.3%在(C) 0.253 10.6 27.5在150℃) 200℃>20.0(11.3 1.8%在0.558 10.9 29.3在50℃) 200℃如表IV所示,含Co的(Nd,Dy)-(Fe,Co)-B磁体的磁性特征(Br和Hci)和热稳定性(不可逆损耗)由于氧的加入而显著改善。
但也注意到,当氧含量在于0.8%(取决于其它的添加元素)时,矫顽力开始下降,如图4所示。所以,必须将氧含量限制在0.2至0.8%,以0.3至0.8%为佳。
由于本发明中的磁体是通过在喷射碾磨前将合金与硬脂酸锌混合而制成的,所以有必要研究硬脂酸锌(碳)含时变化对磁性的影响。用氩气雾化法制备了一种合金,31.9Nd-63.2Fe-3.6Co-1.15B-0.15Cu。氢化之后,在喷射碾磨之前。如表V所示,将粉末与不同量的硬脂酸锌混合。在图6中,对硬脂酸锌的变化值作磁性特性值(Br和Hci)的曲线。烧结磁体的碳含量变化,密度,剩磁,和矫顽力变化也作为硬脂酸锌含量的函数列于表V。
表V31.9Nd-63.2Fe-3.6Co-1.15B-0.15Cu合金中加入硬脂酸锌的影响D Br Hci%ZS %C g/cckG kOe0 0.0367.3912.29.60.05 0.0737.5712.712.30.1 0.0947.5313.012.150.2 0.1507.5613.211.10.3 0.1847.5713.25 9.30.5 0.3107.5613.57.70.8- 不致密如图6所示,加入少量硬脂酸锌,Br和Hci都明显提高。当硬脂酸锌的添加量超过0.1%,Hci开始下降而Br缓慢上升。当硬脂酸锌含量达0.8%,磁体块是不致密的。所以,用以加碳的硬脂酸锌必须限制在0.5%。烧结磁体的含碳量随硬脂酸锌添加量的增加,几乎线性地上升。所以,为改善磁性特性(Br和Hci),必须加入少量的硬脂酸锌(碳)。硬脂酸锌加量的优化范围是0.05至0.2%,取决于对磁性特性的要求。在以下研究中,硬脂酸锌添加量固定在0.1%,而含钴合金中氧的添加量约为0.5%。
由于已知向NdFeB熔拉带中加入1至2%的铜可显著提高它的矫顽力,我们考察了在烧结(Nd,DY)-(Fe,Co)-B合金中,Cu含量变化带来的影响。图7和表VI显示了在一种33Nd-1.1B\|5Co-(60.9-x)Fe-xCu合金中对Cu含量变化所作的Br和Hci的变化曲线,和作为与Cu含量相关的重量减少的函数的耐腐蚀性变化。
表VI33Nd-1.1B-5.0Ci-(60.9-x)Fe-xCu合金中Cu含量变化的影响D Br Hci 重量减少%Cu g/cckG kOe 95hr240hr0 7.5812.89.4 17.52280.05 7.5812.910.80.5 4.70.17.5813.011.30.7 2.20.15 7.5812.913.00.070.080.27.5812.813.50.010.160.37.5812.65 13.20.050.420.57.5712.65 12.40.150.251.07.4812.311.50.190.362.07.3612.39.0 0.520.76随着铜含量上升至0.15%,Hci迅速上升并在0.2%Cu时达到它的最大值。当铜含量超过0.2%时,Hci开始下降。Br也随着铜含量上升至0.1%而略有上升,并在其后随铜含量的进一步上升而缓慢下降。所以,Cu含量在0至0.2%范围内的剩磁的总变化可忽略不计。向Nd-Fe-B中加入少量的铜不会改变居里温度。这些数据表明向Nd-Fe-Co-B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铜(最多为0.2%)可以显著提高Hci而不降低Br或Tc。随铜含量由0升至0.15%,腐蚀率显著下降并在进一步提高Cu含量时,腐蚀率维持在其最小值。
在另一组磁体的制备中加入约0.5%的氧。图8和表VII表示的是30.5Nd-2.5Dy-余量铁-1.2Co-1.1B-0.5Nb-xCu合金中作为其中的铜含量的函数的磁性特性的变化。
表VII30.5Nd-2.5DY-余量Fe-1.2Co-1.1B-0.5Nb-xCu合金中Cu含量变化的影响%Cu Br Hci BHmax0 11.613.832.00.05 11.716.833.00.111.75 19.333.50.15 11.75 20.233.50.211.820.433.80.25 11.75 19.833.50.311.75 19.333.5随铜含量上升至0.1%,Hci迅速上升并在此后缓慢上升,以Cu含量为0.2%时达到最大值。当铜含量超过0.2%时,Hci开始下降。剩磁和磁能积也随铜含量上升至0.1%而略有上升,并且在此后随着铜含量上升至0.3%维持在一个相同值。这一点显示,向含氧的(Nd,Dy)-(Fe,Co)-B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铜(0.1至0.3%之间)显著提高Hci,同时使Br和(BH)max略有上升。所以为了有效提高矫顽力的同时不损失剩磁而向含Co的(Nd,Dy)-(Fe,Co)-B磁体同时加入少量的Cu,O,C(硬脂酸锌)是有利的。
可以观察到,向含Co的(Nd,Dy)-(Fe,Co)-B磁体中加入少量的Ca或Ag,与铜相似,也可以显著提高矫顽力。由于加入少量的Cu,Ga,或Ag而引起磁性特性的提高的实例列于表VIII。
表VIII化学组成和磁性特性化学组成(重量%)BrHci合金Nd DyFeCoB CuAg Ga kGkOeD 31.9- 余量 3.6 1.15 - -- 12.8 10.2E 31.0- 余量 3.6 1.15 0.15 -- 12.9 13.0F 31.9- 余量 3.6 1.15 - 0.2 - 12.9 13.2A 31.50.5 余量 1.2 1.0 0.15 -- 12.8 15.2G 31.50.5 余量 1.2 1.0 - -0.4 12.8 15.3如表VIII所示,由于向含Co的(Nd,Dy)-(Fe,Co)-B合金中加入少量的Cu,Ag,或Ga,矫顽力显著提高而并不降低剩磁。
还研究了合并加入Cu,Ga和Ag这些元素的效果。将合金A(含0.15%Cu)和合金G(含0.4%的G)以不同比例混合,如表IX所示。
表IX31.5Nd-0.5Dy-余量Fe-1.2Co-1.OB-xGa-yCu合金中Ga和Cu含量变化的影响DBr,RT Hci,RT%Ga %Cu g/cckG kOe00.15 7.6012.815.20.1 0.1177.5612.615.80.2 0.0757.5712.816.40.3 0.0387.5912.916.60.4 07.5712.815.3虽然单独的两种合金显示出相似的磁性特性,当混合在一起时,混合合金显示出更高的矫顽力。这一点表明,Cu元素和Ga元素一起使用时,它们可有效提高矫顽力。当Ga含量为0.3%,Cu含时为0.038%时,可得最大矫顽力。
将此概念运用于含9%镝的合金。将铜含量固定在0.2,Ga含量由0变化至1.0%。在150℃测定这些磁体的矫顽力。
表X24Nd-9Dy-余量Fe-2Co-1.1B-0.2Cu-0.65Nb-0.3Al-xGa合金中Ga含量变化的影响D Br,RT Hci,150℃ 250℃时的不可逆损耗%Ga g/cckG kOe (%)PC=1.00 7.5410.115.716.10.2 7.5310.216.52.00.4 7.4710.05 16.93.10.6 7.4210.016.32.90.8 7.339.9 15.94.41.0 7.319.5 15.39.0如表X所示,随着Ga含量上升至0.4%,150℃时的矫顽力上升,然后随着Ga含量的进一步上升开始下降。当Ga含量为0.4%而Cu含量为0.2%时,可得最大的矫顽力。当Ga含量在0.2%至0.6%之间时,250℃时的不可逆损耗很低,而不含Ga的永磁体和含1.0%的Ga的永磁体表现出较大的不可逆损耗。随着Ga含量的上升,密度开始下降。这些数据表明,该合金系统中欲得到热稳定磁体所需的优化Ga含量为0.2至0.6%之间。该值远低于在不含O,C和Cu的(Nd,Dy)-(Fe,Co)-B合金中欲得到相同的矫顽力和热稳定性所需的Ga含量。
已知为了相同的强化效果可加入1%至2%(原子百分比)的Ga(重量成分比1.05-2.1)。所以,向(Nd,Dy)-(Fe,Co)-(B,C,O)合金中单独或组合加入少量的M1(Cu,Ga,或Ag)可有效提高矫顽力而不降低剩磁。
向该合金系统,(Nd,Dy)-(Fe,Co,M1)-(B,C,O),加入其他过渡金属(M2)(包括Al,Si,Sn,Zn,Nb,Mo,V,W,Cr,Zr,Hf,Ti,Mg等),可进一步提高矫顽力但剩磁有所下降。表XI所示的是加入各种过渡金属(M2)后的合金的磁性特性。
表XI(Nd,Dy)-(Fe,Co,Cu)-(B,C,O)合金中加入M2元素的影响重量% Br Hci合金Nd Dy Fe CoB Cu M2 kG kOeH30.5 2.5 余量 1.2 1.1 0.15 -12.3 18.5I30.5 2.5 余量 1.2 1.2 0.15 0.2Al12.0 20.4J30.5 2.5 余量 1.2 1.1 0.15 0.75Si 11.4 20.3K30.5 2.5 余量 1.2 1.1 0.15 0.65Nb 11.7 21.00.2AlL31.2 2.5 余量 1.2 1.1 0.15 +11.4 21.50.65Nb该合金系统中的一部分Nd可以被其他轻稀土元素所取代,包括Pr,La。表XII显示的是,其中部分的Nd被Pr或La取代的该合金系统的磁性特性。
表XII以其他稀土元素取代部分Nd的稀土-(Fe,Co,Cu)-(B,O,C)合金的磁性特性重量%BrHci合金NdPr La Dy FeCo B CuNbkGkOeM30.5 --2.5 余量 1.2 1.1 0.15 0.35 11.9 20.2N26.5 4.0 -2.5 余量 1.2 1.1 0.15 0.35 12.0 20.1O28.8 -1.6 2.5 余量 1.2 1.05 0.2 - 11.9 18.3正如由以上报导的特定的实施例所能看到的,加入了少量氧和/或碳(可以通过加入硬脂酸锌来实现)的(Nd,Dy)-(Fe,Co)-B磁体比不加氧和/碳的(Nd,Dy)-(Fe,Co)-B磁体表现出强得多的磁性特性(Br和Hci)。向(Nd,Dy)-(Fe,Co)-(B,C,O)中加入少量的Cu,Ga,Ag或将它们(Ml)组合加入可显著提高矫顽力不降低剩磁。由于在这一合金系统中的矫顽力显著提高而Tc和/或剩磁并不降低,可以在高温下使用该合金系统只加入最少量的Dy。使用诸如O,C,Cu这样的丰富而价廉的元素和减少诸如Dy和/或Ga这样的昂贵元素将降低由该合金系统生产永磁体的总成本。可以通过加入其他过渡元素(M2),包括Al,Si,Sn,Zn,Nb,Mo,V,W,Cr,Zr,Hf,Ti,和Mg,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矫顽力。但是,加入这些元素,会导致剩磁和磁能积的下降。在该合金系统中,可用其他轻稀土元素,例如Pr或La,部分替代Nd。
在此所用的百分比都是“重量成分比”,除非另作说明。
下列惯用的缩写在此用于表示磁体的磁性特性Br——剩磁Hci——固有矫顽力BHmaz——磁能积Tc——居里温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含(重量百分比),27至35%的一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总含量中至少含50%的Nd),0.8至1.3%的B,多至30%的Co,40至75%的Fe,0.03至0.3%的C,0.2至0.8%的氧和多至1%的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在0.02至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以Pr或La中的至少一种替代多至50%的N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以Dy或Tb中的至少一种替代多至50%的N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co含量为0.5至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Cu含量为0.02至0.5%。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包含多至5%的至少一种选自Al,Si,Sn,Zn,Nb,Mo,V,W,Cr,Zr,Hf,Ti和Mg的过渡金属元素。
8.一种制造含碳和氧永磁体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生产一种主要含(重量百分比)27至35%的一种稀土元素(在稀土总含量中至少含50%的Nd),0.8至1.3%B,多至30%的Co,40至75%的Fe,多至1%的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合金;由所述的合金制造预制合金颗粒或它们的混合物,令所述的颗粒与一种含碳物质接触以在其中生成0.03至0.3%的含碳量,并将所述颗粒与一种含氧物质接触以在其中生成0.2至0.8%的含氧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物质是一种金属的硬脂酸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颗粒与所述的金属硬脂酸盐接触并在其后减小颗粒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的硬脂酸盐是硬脂酸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碾磨来减小所述颗粒的体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磨喷射碾磨。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物质是空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减小颗粒体积的过程中或过程后令所述颗粒与所述空气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喷射碾磨减小颗粒体积的过程中令所述颗粒与所述空气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是二氧化碳。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0.02至0.5%。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Pr或La中的至少一种替代多至50%的Nd。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Dy或Tb中的至少一种替代多至50%的Nd。
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含有0.5至5%的Co。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永磁体合金包含多至5%的至少一种选自Al,Si,Zn,Nb,Mo,V,W,Cr,Zr,Hf,Ti和Mg的附加过渡元素。
23.一种永磁体合金,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含有(重量百分比)29至34%的一种稀土元素(稀土总量中至少含有50%的Nd),0.9至1.2%的B,多至15%的Co,40至75%的Fe,0.05至0.15%的C,0.3至0.8%的氧和多至0.5%的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永磁合金,其特征还在于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0.02至0.5%。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还在于,以Pr或La中的至少一种替代多至50%的Nd。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还在于,以Dy或Tb替代多至50%的Nd。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还在于,其中的Co含量为0.5至5%。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还在于,其中的Cu含量为0.02至0.5%。
29.根据权利要求23,24,25,26,27或28所述的永磁体合金,其特征还在于,包括多至5%的至少一种选自Al,Si,Sn,Zn,Nb,Mo,V,W,Cr,Zr,Hf,Ti和Mg的附加过渡元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体合金及其制造方法,该永磁体合金含有包括Nd的稀土元素,B,Fe,C和氧,并加入Co以及Cu,Ga和Ag中的至少一种。可以通过将合金的颗粒与含碳和含氧物质接触来制造合金,以获得所需的含碳和含氧量。
文档编号H01F1/06GK1148251SQ9510958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6日
发明者A·S·金, F·E·坎普 申请人:坩埚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