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注液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25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针4的末端固定有一限位环45,限位环45的外径大于密封套5内部孔的孔径,从而可以对密封套5的滑动行程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在注液针4的末端形成肋状结构而起到对密封套5的限位作用。
[0028]结合图3、图4及图6、图7,注液杯1为中空结构并具有内腔10,注液杯1上端开设与所述内腔10连通的入液开口 120,注液杯1的底部开设与外界连通的出液孔130。具体的,注液杯1包括杯体11、杯顶盖12及杯底盖13,其中杯体11是圆柱体结构且上下两端均呈开口状,杯体11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内腔10连通的气嘴111,杯顶盖12固定于杯体11的顶部而杯底盖13固定于杯体11的底部。在杯体11的顶面及杯底盖13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92,从而使固定后的杯顶盖12与杯底盖13均能够与杯体11形成密封。上述的入液开口 120上下贯穿地开设于杯顶盖12,而出液孔130开设于杯底盖13。杯顶盖12上设置有与密封套5上下相对的杯顶密封圈93,当注液针4与密封套5向下移动时,杯顶密封圈93首先与密封套5接触,并且当密封套5紧密地压实在注液杯1顶部后,密封套5与杯顶密封圈93可共同实现注液杯1上端的密封。
[0029]所述流转管道2呈倒置的U形并设置于所述注液杯1内,杯底盖13开设有与所述内腔10连通的凹槽131,流转管道2的两端均位于凹槽131内,其中流转管道2的一端21插入并密封地埋设于杯底盖13中,并且流转管道2的一端21与出液孔130连通。流转管道2的另一端22悬置于所述凹槽131内,即流转管道2的另一端22没有接触凹槽131的底面132。较佳地,凹槽131的底面132是倾斜面,其倾斜的方式是对应流转管道2埋设的一端21较高,而对应流转管道2悬置的另一端22较低,这样有利于电解液流向流转管道2悬置一端22的入口。组装时先将流转管道2固定于杯底盖13,杯底盖13固定到杯体11底部后,流转管道2位于内腔10内,且其悬置的一端21与内腔10连通。杯底盖13的出液孔130也能够通过流转管道2而与内腔10连通。杯底盖13的底部还固定有一与出液孔130连通的注液嘴14,注液嘴14的作用是插入电池上的注液孔,实现迅速配对。
[0030]所述杯顶盖12是上端直径大而下端直径小的回转体结构,且杯顶盖12内的入液开口 120并非是圆柱形的通孔,而是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入液开口 120的上端部分足以容纳注液针4伸入。所述单向阀3密封地设置于所述入液开口 120处并且只可由外界向所述内腔10内打开而不能由内腔10向外界打开。具体的,所述单向阀3包括限位块31、弹簧32及橡胶材质的密封头33,所述限位块31位于所述内腔10内并固定于所述杯顶盖12底部且所述限位块31的中间开设通孔310,所述弹簧32及所述密封头33位于所述入液开口120内,所述入液开口 120的下端部分与密封头3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簧32弹性抵顶于所述限位块31与所述密封头33之间使所述密封头33向上堵塞于所述入液开口 120的中间部分。
[0031]以下将结合所有附图介绍本新型注液装置的工作过程:初始状态下,第二固定座72位于较高位置,注液针4及密封套5不与注液杯1接触。首先将电池a定位于工位82内,启动第二直线驱动装置62,使第一固定座71带动注液杯1向下移动至注液杯1底部的注液嘴14插入电池a上的注液孔并形成密封连接。此时由于注液杯1上端的单向阀3并未打开,因此注液杯1的内腔10与电池a均呈密封状态。然后可选择地通过气嘴111对注液杯1及电池a进行抽真空处理。接着启动第一直线驱动装置61,使第二固定座72带动注液针4及密封套5向下移动。下移后密封套5与杯顶盖12上的杯顶密封圈93抵触进行密封,而第二固定座72进一步下降,使注液针4末端插入入液开口 120内,注液针4末端的抵顶部42向下推动密封头33,使弹簧32被压缩而密封头33下降。密封头33下降后入液开口 120被打通,则注液针4内的注液腔40通过入液孔41、入液开口 120及限位块31的通孔310与注液杯1的内腔10连通,电解液从注液针4流入到注液杯1内。最后,通过气嘴111对内腔10内加正压,驱使电解液通过流转管道2及注液嘴14注入电池a中,完成注液。无进一步保证密封性,注液针4与密封套5之间也设置有两个密封圈。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注液装置的注液杯1中无需设置杯中杆也可以实现密封和注液,结构简单,不会出现杯中杆被卡住的情况,保证注液持续进行。
[003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杯、流转管道、单向阀、注液针、密封套及第一直线驱动装置; 所述注液杯为中空结构并具有内腔,所述注液杯上端开设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入液开口,所述流转管道设置于所述注液杯内,所述流转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流转管道的另一端埋设于所述注液杯的底部,所述注液杯底部开设与所述流转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且与外界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单向阀密封地设置于所述入液开口处并可由外界向所述内腔内打开, 所述注液针位于所述注液杯的上方,所述注液针为中空结构并具有注液腔,所述注液针开设将所述注液腔与外界连通的入液孔,所述密封套上下滑动地套于所述注液针外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使所述注液针与所述密封套上下滑动,所述密封套密封地抵顶于所述注液杯后所述注液针下降并顶开所述单向阀使所述注液腔与所述内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管道呈倒置的U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的内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凹槽,所述流转管道的一端埋设于所述凹槽的底面,所述流转管道的另一端悬置于所述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的外底面固定有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的注液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包括杯体及密封地固定于所述杯体上的杯顶盖,所述入液开口开设于所述杯顶盖,且所述入液开口的中间部分小于其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所述单向阀包括限位块、弹簧及密封头,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内腔内并固定于所述杯顶盖底部且所述限位块的中间开设通孔,所述弹簧及所述密封头位于所述入液开口内,所述弹簧弹性抵顶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密封头之间使所述密封头向上堵塞于所述入液开口的中间部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气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的顶部设置有杯顶密封圈,所述密封套向下抵紧于所述杯顶密封圈以实现密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针上端连接有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密封套之间设置有套于所述注液针的弹簧,所述弹簧驱使所述密封套相对所述注液针向下滑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注液装置还包括机架、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及第一固定座,所述注液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并驱使所述固定座上下滑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注液杯上方,所述新型注液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注液杯上方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使所述第二固定座上下滑动,所述注液针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杯、流转管道、单向阀、注液针、密封套及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注液杯具有内腔,注液杯上端开设入液开口,流转管道一端位于内腔中并与内腔连通,流转管道另一端设于注液杯底部,注液杯底部开设出液孔,单向阀密封于入液开口处并可由外界向内腔内打开。注液针为中空结构并具有注液腔,注液针开设将注液腔与外界连通的入液孔,密封套上下滑动地套于注液针外围,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使注液针与密封套上下滑动,密封套密封地抵顶于注液杯后注液针下降并顶开单向阀使注液腔与内腔连通。本新型注液装置的注液杯中无需设置杯中杆也可以实现密封和注液,结构简单,不会出现杯中杆被卡住的情况,保证注液持续进行。
【IPC分类】H01M2/36
【公开号】CN105280875
【申请号】CN201510595182
【发明人】袁小东, 陈浩淞, 刘红尧
【申请人】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