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灯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500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栓状部事实上是存在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理解的是,并非必需对每一柱状部对应设置一栓状部,仅需足够数量的柱状部及栓状部以使得套设在柱状部上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足以被夹持于该第一本体100及第二本体200之间,即可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并非一定限于在第一本体100上设置柱状部101,在第二本体上设有栓状部201,柱状部101及栓状部201的设置是可互换的,即可在第一本体100上设置栓状部,在第二本体200上设置柱状部,这样的方式也是可行的。
[0042]以下将详细说明第一导电端子300及第二导电端子400的结构及功能。
[0043]如附图1所示,第一导电端子300具有位于第一平面上的薄片状主体部305,其呈环形并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导电端子300还包括于第一端自第一平面延伸至第二平面的第一连接部303,以及于第二端自第一平面延伸至一第三平面的第一弹性接触部302。同样地,第二导电端子400具有位于第四平面上的薄片状主体部405,其呈环形并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二导电端子400还包括于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端自第四平面延伸至第五平面的第二连接部403,以及于第二端自第四平面延伸至一第六平面的第二弹性接触部402。通过第一连接部303及第二连接部403,第一导电端子300及第二导电端子400可与电源的正、负电源线501、601电性连接,通过第一弹性接触部302及第二弹性接触部402,第一导电端子300及第二导电端子400可与光源板700电性连接。优选地,第一主体部305及第二主体部405为圆弧形,且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沿本体高度方向依次排布,第四平面,第五平面及第六平面沿本体高度方向依次排布,从而更利于电线的排布。
[0044]优选地,如附图1、2所示,第一连接部303定义了一第一容纳腔306,用于部分容纳正电源线501,第二连接部403定义了一第二容纳腔406,用于部分容纳负电源线601,且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固定正、负电源线501、601,在第一容纳腔306及第二容纳腔406的侧壁上设有弹性限位部304、404,具体来说,该弹性限位部304、404的具体结构可为自第一容纳腔306及第二容纳腔406的侧壁上延伸而出的V形结构,其一端与侧壁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即自由端),则与正、负电源线501、601侧边接触相抵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图中所示的横向位移)。且优选地,正、负电源线501、601与弹性接触部302、402接触的部分为剥离出的金属芯线,通过这样的结构,可进一步使得正、负电源线501、601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00、400更为牢固地实现电性连接。同时,为了保护剥离出的金属芯线,如附图3所示,当栓状部201及柱状部10可拆卸地固定时,延伸部202覆盖至少部分正、负电源线501、601及第一导电端子300和第二导电端子400的连接处。通过这样的设置,可起到保护正、负电源线501,601的作用。
[0045]优选地,如附图4所示,第一弹性接触部302及第二弹性接触部402具有弹性,并分别自第一、第二主体部305、405的第二端向上倾斜延伸至第三表面形成,其自由末端形成为平坦的片状结构,并与光源板700弹性压接,使得其与光源板700的电性接触更为牢固。同时,由图4可知,第一本体100的中部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光源空间800。第一弹性接触部302和第二弹性接触402部分别自第一主体部305及第二主体部405延伸进入光源空间800内,从而与光源板700弹性压接。该光源空间800提供弹性接触部302、402受到光源板700向下的压力后的弹性变形空间。且通过延伸而出的第一弹性接触部302及第二弹性接触部402,可在不拆卸本发明连接器的情况下,完成光源板700的替换,方便电气接线和产品组装。
[0046]本发明具有上述连接器的灯具包括灯具本体(未图示)、收容于灯具本体内的光源板(700)及上述连接器。同时,如图1及3所示,在第一本体100的两侧设有螺孔104,通过螺孔104及其匹配的螺栓801,连接器中的第一本体100及第二本体200可相互连接,且通过该螺栓801,可进一步地与灯具本体固定连接。同时,第一、第二弹性接触部302、402受压,从而更有效地与光源板700实现压接导通。同样地,光源板700也与灯具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螺栓及螺孔的连接方式,并非是本发明唯一的使灯具及连接器连接的方式。其他方式,例如卡接,粘合,焊接等也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仅需使得灯具及连接器连接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理念下,自由设计灯具及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基于同样的原理,光源板700与灯具的连接方式也是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累述。
[0047]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实现光源及电源电性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本体; 收容于所述本体内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主体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一端并自所述第一平面延伸至第二平面的第一连接部,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并自所述第一平面延伸至一第三平面的第一弹性接触部;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位于第四平面内的第二主体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一端并自所述第四平面延伸至第五平面的第二连接部,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并自所述第四平面延伸至一第六平面的第二弹性接触部;且 所述电源的正、负电源线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光源的光源板分别与第一弹性接触部及第二弹性接触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及第二弹性接触部分别自第一、第二主体部倾斜延伸至第三平面,并于自由末端形成平整的片状结构用于与所述光源板弹性压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主体部及第二主体部为圆弧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形成有容纳所述正、负电源线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及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部上设有弹性限位部,其分别抵压于所述正、负电源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四平面,第五平面及第六平面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导电端子容纳槽,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部分收容于所述导电端子容纳槽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本体设有至少两个导线容纳槽以容纳正、负电源线,其中所述导线容纳槽分别与同侧的导电端子容纳槽贯通。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本体包括沿本体的高度方向可拆卸组装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第二主体部夹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本体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正、负电源线的连接处。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沿本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本体的两侧设有螺孔,通过所述螺孔及与其匹配的螺栓,所述连接器与一灯具固定连接。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本体中部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光源空间,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第二弹性接触部分别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及第二主体部延伸进入所述光源空间内,从而与所述光源板弹性压接。14.一种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器的灯具,其中所述灯具包括灯具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灯具本体中的光源板,且所述光源板与所述连接器中的弹性接触部弹性压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光源及电源电性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本体;收容于前述本体内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主体部,自第一主体部一端并自第一平面延伸至第二平面的第一连接部,及自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并自第一平面延伸至一第三平面的第一弹性接触部;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位于第四平面内的第二主体部,自第二主体部一端并自第四平面延伸至第五平面的第二连接部,及自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并自第四平面延伸至一第六平面的第二弹性接触部;且电源的正、负电源线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光源的光源板分别与第一弹性接触部及第二弹性接触部电性连接。
【IPC分类】H01R13/11, F21V21/002
【公开号】CN105305129
【申请号】CN201410307226
【发明人】牛俊杰, 王全标
【申请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